DB12 T 605-2015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62786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2 T 605-2015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12 T 605-2015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12 T 605-2015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12 T 605-2015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12 T 605-2015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01.040.65 B 31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12 DB12/T 605 2015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sourceful treatment of vegetable wastes 2015-12-30 发布 2016-01-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605 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梁海恬 、 何宗均、高

2、贤彪、 王正祥、 李妍、王艳、李峰、赵琳娜 、田阳 。 本标准 2015年 12月 首次发布。 DB12/T 605 2015 2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的术语和定义 、 处理方法 和 检测的技术 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 蔬菜 废弃物 的资源化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稿)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79-2003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 525-2

3、012 有机肥料 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 CJJ 52-2014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 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 准。 3.1 蔬菜废弃物 vegetable wastes 蔬菜生产过程中或收获后残留在田间的植株废弃部分(茎、叶、根、花和落果等)。 3.2 资源化处理 resourceful treatment 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场所)内,通过特定(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将蔬菜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处置,回收利用处理产物,使其无害化、资源化。 4 处理 方法 4.1工艺流程图 DB12/T 605 2015 3 4.2前期准备 4.2.1 选址

4、要求 处理点选址应尽量建立在蔬菜 种植 园区内或园区附近, 具备 水 、电、动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便于储运。选址应设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水源 和居民生活区 。 4.2.2 场地要求 工作场地应经硬化处理,便于机械 设备 出入操作。 4.2.3 主体设施要求 原料储存及预处理设施、发酵设施、稳定设施、成品储存设施和除臭设施。原料储存和发酵设施应经防渗漏和防雨淋处理。成品储存 设施 应有防雨淋 处理 。 4.2.4 原料贮存及 预处理 原料储存及预处理设施 设 有 蔬菜废弃物 分 选 贮存、 晾晒场地,选择适宜的粉碎设备,对蔬菜废弃物进行粉碎、碾丝、揉搓处理,完全破坏其结节及蜡质层。 预处理

5、环节 调整 蔬菜 废弃物的水分、粒度、 C/N、 pH。 将 粉碎好的蔬菜废弃物与 辅料混合均匀 ,辅料为畜禽粪便、菇渣、尿素、碳酸钙, 物料 水分 为 55%-65%,粒度 3cm-8cm, C/N (25-30):1, pH 5-9。 4.3 处理 工艺 4.3.1 发酵菌剂的使用 4.3.1.1 菌种选择 选用菌种的技术指标需 符合 农用微生物菌标准 GB 20287-2006中的要求,依据标准 NY 1109-2006进行菌种毒理学试验, 不得使用未经菌种安全评价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登记的制剂 。 4.3.1.2 接种 每 3m3-5m3发酵 物料 加入 1kg发酵 菌剂,以机械或人

6、工方式均匀混入。 4.3.2 发酵技术 4.3.2.1 工艺选择 条垛式发酵工艺:将 发酵 物 料混合 均匀 后堆成长条形条垛 。 垛 底宽 度 120cm-300cm; 垛 高80cm-200cm;长度不限 ; 各条垛间距 80cm-100cm。 蔬菜废弃物 预处理 物料 混合均匀 专用菌剂 添加 辅料 有氧生物转化 过程参数控制 稳定化处理 指标检测 资源化产品 DB12/T 605 2015 4 槽式发酵工艺: 将 发酵 物 料混合均匀后 在槽 式 通道内进行堆肥发酵。发酵槽 依据处理 规模 设计 为 长度 60m-100m,宽度 4m-9m,高度 1.5m-2m, 需配备导轨式机械翻堆

7、设备。 4.3.2.2 参数 控制 发酵过程高温期 垛 体中心 温度应控制在 55 -65, 发酵物料水分 45%-65%,保持三天, 达到60进行 翻堆 , 定期 监测记录发酵的温度和水份指标。 4.3.2.3 稳定腐熟控制 将完成高温发酵的物料 堆成长条形条垛 ,堆积在 稳定区 内, 垛 底宽 度 500cm-600cm, 垛 高150cm-250cm,定期用棍棒插出排气孔 ,稳定 (3-6)个月 。 4.3.2.4 发酵质量控制 发酵产物应完全腐熟,堆体温度自然下降至环境温度,无有 害及刺激性气味,外观为黄褐色至黑褐色 ,呈现自然疏松、大小均匀的纤维状 结构,无明显的机械杂质。 4.4

8、资源化产品 物料 发酵完成后进行粉碎、过筛、检测、称量和包装, 经过安 全性测试的 资源化 产品可用于有机肥料、 栽培 基质或土壤改良剂 原料 。 5 检测 5.1 取样方法 5.1.1 抽样 对每批发酵 产物进行抽样检验 ,按 GB/T 6679-2003规定进行采样 。采用随机法多点 ( 8点)采集发酵后产物,每点 1000g。 5.1.2 样品缩分 将 所有 样品迅速混匀, 按 四分法缩分 ,分装 3份 , 每份 500g, 密封。其中一 份 用于鲜样测定,一 份 风干用于产品分析,一 份 保存,以备查用。 5.2 检测方法 5.2.1 堆体 温度测定 采用接触式温度计测量堆 体中心部位

9、 温度,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测定,并记录环境温度。 5.2.2 感官测定 采用目测法 和鼻嗅法 进行测定,取少量样品置于白色搪瓷盘中,观察样品的性状、质地 、气味 等外观指标。 外观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呈现自然疏松、大小均匀的纤维状结构,无明显的机械杂质 , 无刺激性气味 ,标准参照 NY 525-2012。 5.2.3 指标测定 资源化产物 应符合表 1的要求 , 检测指标及方法参照 NY 525-2012。 表 1 资源化产物 指标 编号 项目 单位 标准限度 1 蛔虫卵死亡率 % 95-100 2 粪大肠菌群数值 cfu 10-2 3 总 砷 ( As) (以 烘干基 计) mg/kg 15 4 总 镉 ( Cd) (以 烘干基 计) mg/kg 3 5 总 铅 ( Pb) (以 烘干基 计) mg/kg 50 6 总 铬 ( Cr) (以 烘干基 计) mg/kg 150 7 总 汞 ( Hg) (以 烘干基 计) mg/kg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