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526-20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63672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66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1526-20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DB11 T 1526-20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DB11 T 1526-20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DB11 T 1526-20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DB11 T 1526-20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11/T 1526 2018 地 下 连续墙 施 工技术 规 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diaphragm wall 2018 04 19 发布 2018 07 01 实施 北 京 市 住 房 和 城乡 建 设 委 员 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 局 DB 联合发布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地 下 连续墙 施 工技术 规 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diaphragm wall 编 号:DB11/T 1526 2018 主编单

2、位: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行日期:2018 年 7 月 1 日 2018 北京 前 言 本规程为推荐性北京市地方 标准。 本规程是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5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计划的通知 ( 京质监标发201522 号 )的要求,由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 司、 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雅之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 建工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

3、公司、 上海金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 限责任公司、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 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路鹏达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泛华集团、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 公司、 中兵勘 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建 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 中城投集团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 筑有限公司、 山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岩大地

4、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启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单位共同 编制。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导墙 、 5 泥浆 、 6 成槽 、 7 接头 、8 钢筋笼制作及吊装 、9 混凝土 、10 墙底注浆、11 质量检测、12 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负责管理, 北京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归口管理并组织实施,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 公司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为了提高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 的编制质量和水平, 请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 注

5、意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 或发邮件 至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立水桥甲三号立城苑小区 10 号, e-mail : ,邮政编码:100028 ;电话:18611065632)。 本规程主编单位: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雅之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金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

6、京市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路鹏达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泛华集团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 中城投集团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山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启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 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黄锡阳、 李 玲、 范欣

7、荣、 强 兵、 余家兴、 黄 亚、 刘 军、 娄志会、 于海亮、 李晨明、 仲建军、 李红军、 韩星亮、 王南昌、 曹建亚、 刘 新、 林 坚、 何少春、 安玉贵、 王宏 斌、 邵徽武、 王晓刚、 李荣鹏、 尹 杉、 张 伟、 安雄宝、 袁 梅、 史亚军、 赵虎军、 李 君、 董佳节、 屈新龙、 曾力娟、 袁立刚、 贾 雷、 李东海、 赵杰伟、 夏向东、 汪国锋、 闫伟 东、 杨香福、 姚 国、 马 宁、 谢校亭、 王 征、 张洪国、 郭剑飞、 沙会清、 郝继笑、 陈俊 杰、 师子刚、 朱 寰、 闫 广、 乔国刚、 陈晓 东、 李金强、 杨升旗、 李小岗、张长强、李庆达、陈静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

8、员: 王新杰、 郭建国 、 杨 松、 宫剑飞、 张 国京、 戴 斌、 崔 江余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导 墙 5 4.1 导墙设计 5 4.2 导墙施工 5 5 泥 浆 6 5.1 泥浆配制 6 5.2 泥浆处理及循环使用 7 6 成 槽 8 6.1 槽段划分及抓槽 . 8 6.2 刷槽及清槽 8 7 接 头 9 8 钢筋笼制作及吊装 11 8.1 钢筋笼制作 11 8.2 吊 装 . 11 9 混凝土 13 9.1 原材料性能要求 . 13 9.2 混凝土浇筑 13 10 墙底注浆 14 10.1 注浆管的预埋 . 14 10.2 墙底注浆施工 . 1

9、4 11 质量检测 15 11.1 成槽检测 15 11.2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质量检测 15 12 质量验收 16 12.1 一般规定 16 12.2 导墙 . 17 12.3 成槽 . 18 12.4 钢筋笼制 作和安装 19 12.5 混凝土 . 21 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24 引用标准名录 25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26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 2 3 Basic Requirements 4 4 Guide Wall 5 4.1 Guide Wall Design 5 4.2 Guide Wall Constr

10、uction . 5 5 Slurry . 6 5.1 Material Property Requirement . 6 5.2 Slurry Configuration . 7 6 Trenching 8 6.1 Panel Division And Trenching 8 6.2 Brush Wall And Bottom-clearing of Trench . 8 7 Joint . 9 8 Reinforcement Cage Manufacture and Hoisting 11 8.1 Manufacture and Fixing 11 8.2 Hoisting and Pos

11、itioning . 11 9 Concrete 13 9.1 Material Property Requirement 13 9.2 Tremie Concreting . 13 10 Grouting Wall-bottom and Construction Joint . 14 10.1 Grouting Pipe Embeddeing 14 10.2 Grouting Wall-bottom Construction 14 11 Quality Detection 15 11.1 Trenching Detection . 15 11.2 Diaphragm Wall Concret

12、e Quality Detection 15 12 Quality Acceptance . 16 12.1 General Requirements 16 12.2 Guide Wall . 17 12.3 Trenching . 18 12.4 Reinforcement Cage Manufacture and Hoisting 19 12.5 Concrete . 2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25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6 1 1 总 则 1.0

13、.1 为规范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地下连续墙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环保节能,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地下连续墙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 地下连续墙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应符合现行国家、 行业和北京市地方标准的有 关规定。 2 2 术 语 2.0.1 地下连续墙 Diaphragm Wall 采用专用的成槽机械,沿 深基坑或地下构筑物周边开挖具有一定宽度 和深度的沟槽, 并灌注钢筋混凝土或插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形成具有防渗、 挡土 或承重功能的连续地 下墙体。 2.0.2 临时性地下连续墙 Temporary Diaphragm

14、 Wall 在深基坑工程中,作为围护结构,在施工期间起挡土、止水作用的墙体。 2.0.3 永久性地下连续墙 Permanent Diaphragm Wall 作为主体结构、防渗体系或基础永久使用的墙体。 2.0.4 导墙 Guide Wall 沿地下连续墙设计轴线两侧, 浇筑与地下连续墙轴线平行、 带有模槽 的钢筋 混凝土墙 体。 导墙在成槽前修筑, 主要为成槽起到定位、 导向作用, 同时兼有挡土、 支撑部分地面 荷载和存蓄一定泥浆等作用。 2.0.5 单元槽段 Wall Panel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 沿墙体长度方向、 连 续地将其划分为若干长度的施工段。 这种施 工段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基本

15、单元。在单元槽段内一次浇筑混凝土所形成的墙体,称为 “幅” 。 2.0.6 刷槽 Brush Wall 地下连续墙成槽后, 采用刷壁器等专用工具, 对已浇注地下墙端头的土渣、 泥皮等附 着物进行清除的作业。 2.0.7 清槽 Panel Trench Cleaning 地下连续墙成槽后,清除槽底沉渣的工作称为清槽。 2.0.8 单元接头 Panel Joint 施工地下连续墙时, 在墙体的纵向连接两个相邻单元槽段的部分称为单元接头。 根据 受力特征,接头可分为柔性接头和刚性接头。 2.0.9 圆形接头 Circular Joint 相邻槽段间形状为半圆的接头。 2.0.10 接头管(箱)Joi

16、nt Pipe (Box ) 为 使 单 元 槽段 形成 地 下 连 续墙 设 计需 要的 接 头 形 式, 在 混凝 土浇 筑 前 , 在接 头 位 置 安装的临时钢管(箱) 。 3 2.0.11 型刚接头 Steel Joint 相邻槽段采用工字钢、十字钢板、H 型钢等型钢进行连接的接头。 2.0.12 铣接头 Cutter Joint 利用铣槽机切削先行槽段接头处混凝土而形成的接头。 2.0.13 预制混凝土接头 Precast Concrete Joint 相邻槽段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连接的接头。 2.0.14 墙底注浆 Grouting Behind Wall-bottom 为提高

17、地下连续墙底部抗渗、 承载能力,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 采用在墙体底部 埋管、对墙体底部压注浆液进行增强的方法。 2.0.15 泥浆 Slurry 在成槽施工时起固壁、 悬浮及携渣等作用, 膨润土、 处理剂或粘 土颗粒分散在水中所 形成的悬浮液。 4 3 基本 规定 3.0.1 施工前, 施工单 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图纸会审, 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 针对单元 接头、钢筋笼等细部结构进行深化设计。 3.0.2 施工前应进行下列资料的调查、收集: 1 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气象和水文资料; 2 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 地面和地下 建 ( 构) 筑物 等相关资料, 并进行现场踏勘、 核实; 3

18、 工程用地、建筑红线、 交通运输情况 等; 4 给水、排水、通信、供电、动力等条件; 5 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主要设备和特种物资准备情况; 6 测量基线和水准点资料; 7 相邻工程的相关情况。 3.0.3 开工前 , 施 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 设计、 施工方案应按 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变更时应办理变更 手续。 3.0.4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 宜先 进行成槽试验, 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 泥浆配比和施工工艺 等。成槽设备应根据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深度、单元槽段宽度和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 3.0.5 工程主要原材料、 半成品、 构 (配 ) 件 等产品, 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

19、进行检验, 检 查质量证明文件、 性能检验报告、 使用说明书等, 并按现行国家标准、 北京市地方标准的 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0.6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3.0.7 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 完成后应进行检验; 相关各分 项工程之间, 应进行交接检验; 所有隐蔽工程应进行隐蔽验收; 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 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施工 。 3.0.8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 新材料和 新设备时,应按相关程序和规定予以 论证。 5 4 导 墙 4.1 导墙设计 4.1.1 地下连续墙成槽前, 应根据现场条件、 地下连续墙

20、类型和成槽工艺对导墙进行专项 设计,选用适用于地层条件的导墙形式,并做好施工过程控制。 4.1.2 导墙结构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制钢筋混凝土 结构或钢结构。 4.1.3 导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 厚 度不应小于 200mm , 埋 深宜为 1.5m 2.0m 。 导墙外侧土应夯填密实。 4.1.4 导墙应设置在密实的原状土层中, 遇到软土、 填土、 空洞等特 殊地层时, 应进行地 基处理。 4.1.5 导墙顶面宜高出现况地面 100mm , 且应保证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 1m 以上。 导墙 内墙面应垂直,内墙面净距大于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 40m

21、m 60mm 。 4.1.6 钢结构导墙、 预 制钢筋混凝土导墙宜制作成拼装式, 设计应牢固可靠, 各部位联结 应方便现场拆装。底部宜设置混凝土垫层。 4.2 导墙施工 4.2.1 导墙应按地下连续墙设计轴线位置放线开挖,开挖后基底宜铺筑C10 混凝土垫层, 厚度宜为 30mm50mm , 垫层表面应平整。 4.2.2 导墙分段施工时,施工缝的位置应与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位置错开。 4.2.3 导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后方可拆模, 拆模时应 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4.2.4 施工中如遇障碍物、软土或杂填土等不良地层条件时,宜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 4.

22、2.5 预制钢筋混凝土、钢结构 导墙的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4.2.6 现浇混凝土导墙拆模后或预制导墙安装后,应在导墙内部及时加设支撑。 6 5 泥 浆 5.1 泥浆 配制 5.1.1 泥浆应根据地层条件、 地下水状况、 成 槽工艺、 技术指标等因素进行配制, 选择适 宜的浆液和材料。 5.1.2 泥 浆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流变性能、 稳定性能和抗水泥污染性能, 保证连续 墙 施工中槽壁的稳定性。 5.1.3 泥浆材料的检测项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表 5.1.3 的规定。 表 5.1.3 泥 浆材 料检 测项 目 阶 段 泥浆材 料 膨润土 粘土 高分子 聚合 物 泥浆配 合比 试验 比重

23、 、 黏 度 、 失 水量 、 泥 皮厚 度、pH 值 比重、 黏度 、含 砂率 、胶 体率、 稳定性 、 失 水量 、泥 皮厚 度、 静 切力 、pH 值 比重、 黏度 、含 砂率 施工过 程 比重、 黏度、 含砂 率、pH 值、 胶体率 、失 水量 、泥 皮厚 度 比重、 黏度、 含砂 率、pH 值、 胶 体率、 失水 量、 泥皮 厚 度 比重、 黏度 、含 砂率 5.1.4 泥浆宜经成槽试验后确定适宜的配合比, 泥浆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 并符合表 5.1.4 的规定。遇地层含盐或受化学污染时,应配制专用泥浆。 表 5.1.4 泥浆 性能 指标 泥浆性 能 新配制 泥浆 循环使 用泥 浆

24、废弃泥 浆 检验方 法 黏性土 砂性土 黏性土 砂性土 黏性土 砂性土 比重(g/cm 3 ) 1.04 1.05 1.06 1.08 1.10 1.15 1.25 1.35 泥浆比 重秤 黏度(s ) 2024 25 30 25 35 50 60 漏斗法 含砂率 (% ) 3 4 4 7 8 11 洗砂瓶 pH 值 89 89 8 8 14 14 pH 试纸 5.1.5 泥浆的储存量不宜低于成槽开挖土方体积的 2 倍。 在易发生渗漏的地层成槽时, 宜 增加泥浆的储存量、提高黏度。 5.1.6 新配制泥浆静置时间宜大于 24h ,保证泥浆中各材料充分水化后方可使用。 5.1.7 槽孔达到设计深

25、度, 灌注混凝土前, 应 对槽段内泥浆进行置换和净化处理, 对槽段 泥浆进行检测,泥浆应符合表 5.1.7 的规定。 检测取样点距离槽底宜为 0.5m1.0m ,每单 元槽段检测不少于 2 处。 表 5.1.7 置换 、净 化后 泥 浆指标 项 目 泥浆性 能 检验方 法 7 比重(g/cm 3 ) 黏性土 1.15 泥浆比 重秤 砂性土 1.20 黏度(s ) 2030 漏斗法 含砂率 (% ) 7 洗砂瓶 5.2 泥浆处理及循环使用 5.2.1 施工泥浆可经分离、 净化处理后回收循环使用, 需循环使用的泥浆宜根据施工实际 情况补充膨润土、黏性土或其他处理剂等材料进行调制,经试验合格后使用。

26、 5.2.2 废弃泥浆、 渣土应进行集中存放, 运输应采用密闭式罐装车, 不得撒落、 溢出或泄 露, 不得污染环境,并应符合环保部门相关要求。 5.2.3 施工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临时排水系统, 定期维护, 保证排水通畅; 施工 污水应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处理,保证排放达到标准的规定。 8 6 成 槽 6.1 槽段划分及抓槽 6.1.1 单元槽段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 结构设计、 周边环境、 机械设 备、 施工工艺等因素 进行划分。 6.1.2 地下连续墙的转角处严禁设置槽段接头。 6.1.3 施工前宜进行成槽试验, 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适宜的槽段长度、 成槽时间及抓斗的 上下速度等施工参数

27、。 6.1.4 单元槽段宜进行间隔一个或多个槽段的跳幅施工。 6.1.5 成槽机作业地面应平整、 坚实。 成槽宜 采用液压抓斗式成槽机, 进入密实砂卵石层 或岩石层, 可采用旋挖钻机配合或选用双轮铣成槽施工方法。 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外墙 相结合作为永久结构时, 成槽施工应采用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的设备, 成槽机应具备垂直度 显示仪表和纠偏装置,成槽过程中应及时纠偏。 6.1.6 成槽应采用泥浆护壁, 泥浆面宜高于地下水位以上 1m 及导墙底面以上 0.5m ; 发现 泥浆漏失应及时补浆,采取措施改善泥浆性能,控制泥浆漏失,保持泥浆液面高度。 6.1.7 槽段开 挖过程中应加强槽壁稳定性检查, 如

28、槽壁发生局部塌方时应及时回填处理 并 重新成槽。 6.1.8 槽段开挖完成, 应及时检查槽位、 槽深、 槽宽、 槽壁垂直度等, 并做好记录; 验收 合格后进行清槽换浆。 6.1.9 位于需要加固的特殊地层的槽段或邻近建筑物保护要求较高时, 应按设计要求事先 对槽壁进行加固。 6.2 刷槽及清槽 6.2.1 成槽完成后, 应及时对相邻单元槽段接头进行刷槽, 刷槽应刷至槽底, 将接头混凝 土表面附着的泥砂等杂物清除干净;直至刷槽器表面无泥为止。 6.2.2 清槽宜分阶段进行。 第一次清槽应在槽段开挖完 成后静置 30min60min 后进行, 宜 采用成槽机清除槽底泥砂, 清槽深度不小于成槽深度,

29、 并进行泥浆置换; 第二次清槽宜在 钢筋笼安装完成后进行,宜采取泵吸法或气举法。 6.2.3 清槽完成后均应进行沉渣厚度检测。 9 7 接 头 7.1.1 地下连续墙接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续墙接头构造应满足传力和防水要求。 2 宜尽量减少地下连续墙接头数量。 3 对于 “Z ” 型 、 “T ” 型和 “L ” 型幅段等特 殊槽段, 接头位置应考虑成槽设备尺寸、 场地条件。 4 便于制作与施工。 7.1.2 接头管(箱)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头管 (箱) 及连接 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以承受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过 程的侧向压力,并防止在吊装、混凝土浇

30、筑、起拔等施工过程中产生过大变形。 2 接头管 (箱) 进场后应检查节间的连接是否牢固, 接头管 (箱) 形 状与连续墙接头 形式是否匹配, 是否有防止混凝土绕流措施。 首次使用接头管, 应事先在地面进行试组装, 检查组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接头管(箱)宜高于导墙顶面 1.5m2.0m 。 4 接 头 管 (箱 ) 的安 装 应 垂 直 、缓 慢 进行 , 平面 位 置 偏差 不 得大 于 100mm , 垂直 度 应控制在 1/300 以内。 5 起拔接头管 (箱) 的 时间需综合考虑地层条件、 混凝土初凝时间、 气候条件等因素 的影响, 应在地下连续墙和接头管 (箱) 底部 混凝土初凝

31、后开始小幅度提升, 在混凝土终 凝前全部拔出。 接头管 (箱) 起拔应垂直、 匀 速、 缓慢、 连续进行, 且不得损坏接头处的 混凝土,起拔频率宜为 30min 一次,每次提升高度宜为 50cm 100cm 。 6 接头管(箱)起拔后,其空隙宜采用袋装黏土或粉质粘土、砂石料等填实。 7.1.3 铣接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铣接头的单元槽段钢筋笼应设置限位块, 限位块应设置在钢筋笼两侧, 且宜采 用 PVC 管,限位块长度宜为 300mm500mm ,竖向间距应为 3m5m 。 2 导向插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放置于预定位置,插板长度宜为 5m6m 。 3 后续槽段开挖时,应将套铣部分混凝土

32、铣削干净,套铣部分不宜小于 300mm 。 7.1.4 工字钢接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头工字钢刚度、 强 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工字钢加工应平整、 直顺, 焊缝质量应经 检验合格,对接焊缝表面平整、位置适宜。 2 接 头 工 字 钢 应 与 钢 筋 笼 焊 接 牢 固 。 连 续 墙 钢 筋 笼 伸 入 工 字 钢 翼 缘 板 长 度 不 宜 小 于 100mm 。 10 工字钢接头焊接时,水平钢筋与工字 钢应采用双面满焊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5d(d 为焊接钢筋直径) 。 3 工字钢下端应插入槽底,上端宜高出地下连续墙泛浆高度。 4 工字钢翼缘板与连续墙槽壁间宜设置绕流板。 7.1.5

33、 十字钢板接头, 下端应插至槽底, 上端 宜高出地下连续墙泛浆高度, 并宜与连续墙 槽壁间设置绕流板。 十字钢板接头焊接时, 水平钢筋与十字钢板应采用双面焊, 搭接长度不小于 5d (d 为 焊接钢筋直径) 。 7.1.6 预制混凝土接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接头吊点做法、位置和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2 预制接头吊装应分节、按次序进行,吊装应 按照接头设计迎土面、迎坑面的方向, 不得反装。 3 预制接头运输、吊装时,接头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 。 4 应先进行预制接头安装,固定后,进行钢筋笼吊装。 7.1.7 地下连续墙接头止水处理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11 8 钢筋 笼制

34、作 及吊 装 8.1 钢筋笼制作 8.1.1 钢筋笼应根据单元槽段的划分和地下连续墙墙体配筋设计图制作, 并应设置纵向桁 架、 横向桁架和剪刀撑等构造, 以加强钢筋笼的整体刚度; 钢筋笼内设置的桁架应满足吊 装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8.1.2 钢筋笼制作平台基底应 平整坚实,排水畅通。 8.1.3 钢筋笼分节制作时, 宜设置编号, 安装 时应按编号顺序连接。 分节制作的钢筋笼应 经试拼装验收合格后方可批量制作。 8.1.4 制作钢筋笼时应采取措施确保导管上下贯通、固定牢固。 8.1.5 受力钢筋接头不宜设在受力较大处, 钢筋笼主筋内、 外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宜采用钢制垫块,

35、 垫块与主筋焊接牢固。 主筋垫块纵向间距宜为 4.0m5.0m , 横向每排不 少于 2 块。 8.1.6 钢筋笼内接驳器、预埋件、测斜管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预埋件应采取保护措施,接驳器外露 面应包扎严密。 8.1.7 玻璃纤维钢筋主筋、 加强筋与普通钢筋宜采用专用卡具连接牢固。 玻璃纤维钢筋之 间的搭接长度、以及玻璃纤维钢筋与普通钢筋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2 吊 装 8.2.1 钢筋笼宜采用整体吊装方法, 如必须进行分段吊装时, 接合位置应避免在受力较大 部位,且必须制定有可靠地保证措施,保证钢筋笼的整体性。 8.2.2 选用的吊车应满足吊装高度及起重量的要

36、求, 主吊和副吊应根据计算确定, 并应对 主副吊扁担、主副吊钢丝绳、吊具索具、吊点进行验算。 8.2.3 钢筋笼吊点布置应根据设计图 纸和吊装工艺经计算确定, 并应对钢筋笼起吊的稳定 性、刚度、强度进行安全验算,吊点应焊接牢固。 8.2.4 钢筋笼吊装前应检查吊具、 钢丝绳和锁具的完好情况, 并应符合安全规范相关规定。 8.2.5 钢筋笼吊装应进行试吊,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吊装。 8.2.6 钢筋笼起吊时不得在地面上拖引, 吊起后不得空中摆动, 吊车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 8.2.7 钢筋笼应在槽段清底后及时吊入, 钢筋笼吊装的位置、 方向、 垂直度、 标高应符合 设计要求。 8.2.8 钢筋笼吊

37、放入槽时,不得强行冲击入槽;钢筋笼在入槽过程中,严禁切割钢 筋笼。 8.2.9 异型槽段钢筋笼起吊前应对转角处进行加强处理,并随入槽过程逐渐割除。 12 8.2.10 钢 筋 笼使 用 玻璃 纤 维 钢筋 时 ,吊 装 采取 相 应 的加 固 措施 , 吊点 不 应 设置 在 玻璃 纤 维钢筋范围内。 13 9 混凝 土 9.1 原材料性能要求 9.1.1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9.1.2 用于灌注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缓凝性, 初凝时间应满足浇筑 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宜为 180mm220mm 。 9.1.3 预 制 混 凝 土 构 件 施

38、 工 质 量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混 凝 土 结 构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规 范GB 50204 和现行 北京市地方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11/T968 的规 定。 9.2 混凝土浇筑 9.2.1 地下连续墙应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导管宜采用直径为 200mm350mm 的钢管, 导管内应放置隔水栓。管节拼接时,其接缝应密封、牢固,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 试水压力宜为 0.6 1.0MPa 。 9.2.2 槽段长度不大于 6m 时,混凝土宜采 用两根导管同时浇筑;槽段长度大于 6m 时, 混凝土宜采用三根导管同时浇筑。 每根导管分担的浇筑面积应基本均

39、等。 钢筋笼就位后应 及时浇筑混凝土。 9.2.3 导管水平布置间距不宜大于 3m , 距槽段两侧端部不宜大于 1.5m 。 导管下端距槽底 宜为 300mm500mm 。 9.2.4 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笼吊放就位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间隔不宜超过 4h 。 2 混凝土初灌后,导管埋入混凝土内不宜小于 2.0m 。 3 混凝土浇筑应均匀连续,间隔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 槽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宜控制在 3m/h 5m/h ;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 2.0m 6.0m ;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定时测量槽内混凝土面高度, 及时调 整不同导管间混凝土浇 灌速度,保持槽内混凝土面

40、高差小于 500mm 。 5 每根导管分摊的浇筑面积应基本均等。 6 浇筑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应为 1.0 1.2 。 7 地 连 墙混 凝土 灌 注顶面 宜 高出 设 计墙 顶标 高至 少 300500mm , 确保 凿 除浮 浆 层 后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并与冠梁浇筑成整体。 9.2.5 冠梁施工时, 应 将桩顶浮浆、 低强度混凝土及破碎部分清除。 冠梁混凝土浇筑采用 土模时,土面应修理整平。 14 10 墙底注浆 10.1 注浆管的预埋 10.1.1 注 浆 管应 采 用钢 管 , 其管 径 、壁 厚 、长 度 和 位置 等 应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当 设 计未 规 定管径和

41、壁厚时,可采用管径为 25mm 50mm 、壁厚 3mm 的钢管 制作。 10.1.2 注浆管不得有裂缝、孔洞、堵塞等缺陷。 10.1.3 注浆管连接宜采用接头丝扣或焊接连接方式,连接应牢固、严密。 10.1.4 注浆管宜高出地面或冠梁顶面不小于 500mm , 应有临时 封口防护。 注浆管应与钢 筋 笼 连接牢固,间距和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10.1.5 注浆阀采用具有逆止功能的单向阀,应能承受相应的静水压力。 10.1.6 注浆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花管压浆喷头、管身应设置直径不小于 4mm 的出浆孔,间距宜为 50 mm ,梅花形 排列。花管应采用适宜的低强度材料密封; 2 注

42、浆管进入槽底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0.1.7 注浆管应安装在钢筋内侧,与钢筋笼主筋绑扎或焊接固定。 10.1.8 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应对注浆管做好成品保护措施,严禁强力下放及转动。 10.2 墙底注浆施工 10.2.1 注 浆 前, 宜 根据 现 场 条件 选 择有 代 表性 的 地 点进 行 现场 试 验, 根 据 试验 成 果确 定 施工方案、浆液配比和注浆参数。 10.2.2 注浆宜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 10.2.3 注浆宜分次进行,并符合下列 规定。 1 初始注浆宜在连续墙成墙 2d3d 后开始, 严格控制注浆压力、 注浆量和注浆速度, 注浆流量宜为 30L/min 50L/mi

43、n , 最大注浆流量不宜超过 75L/min , 初始注浆量宜为设计 总量的 80% 。 2 第二次注浆在初始注浆完成 3h 后进行,注浆压力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试验确定, 注浆流量宜为 15L/min 30L/min ,最大注浆 流量不宜超过 50L/min 。 终止注浆的控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终止注浆: 1 )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2 )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 80% ,且注浆压力已超过设计最大值 。 10.2.4 注浆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监测。 15 11 质 量检测 11.1 成槽检测 11.1.1 地下连续墙应全 部进行成槽质量检测,检测内容应包括连续墙槽壁垂直度

44、、槽宽、 槽深、泥浆、沉渣厚度。 11.1.2 地下连续墙成槽 质量宜采用超声波反射法进行抽测,抽测内容应包括连续墙槽壁垂 直度、 槽宽、 槽深。 超 声波仪器探头宜对准导墙中心轴线, 探头超声波发射面应与导墙平 行,每幅连续墙测点数一般应不少于 3 处,测点需沿连续墙轴线均匀布置。 11.1.3 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应在第一 次 清槽、相邻槽段接 头清 理完成, 且槽内泥浆 气泡基本消散后进行。 11.1.4 槽 底 沉 渣 厚 度检 测 应 在 地 下 连 续 墙第二 次 清 槽 完 成 、 混 凝土灌 注 施 工 前 进 行 。 沉 渣厚度检测宜采用测锤法。 每个单元槽段沉渣厚度检测应

45、不少于 3 次, 检测点位应根据槽 段长度均匀布置,3 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 11.2 地下连续墙混凝 土质量 完整性检测 11.2.1 地下连续墙混 凝土达到 100% 强度后, 宜采用声波透射法对墙身混凝土质量进行检 测,判定墙身缺陷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实施声波透射法检测墙段数量不宜小于同等条件下总墙段数量的 20% , 且不得少于 3 幅;对作为永久结构地连墙,应 100% 进行声波透射法对墙身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 2 每 个 检测 墙 段预 埋 的声 测 管 数量 不 应少 于 4 根 , 且宜 布 置在 墙 身断 面 的 四边 中 点 处。 1

46、1.2.2 声测管设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声测管应沿地下连续墙墙身通长设置,并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声测管有效固定; 2 声测管应有足够的径向刚度,声测管材料的温度系数应与混凝土接近; 3 声 测 管应 下端 封 闭、 上 端 加盖 、 管内 无 异物 ; 声 测管 连 接处 应 平顺 过 渡 ,管 口 应 高出混凝土顶面 100mm 以上。 11.2. 3 当声波透射法 判定的墙身质量 不合格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 11.2. 4 地下连续墙作 为地下主体结构时,其质量检测尚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16 12 质量验 收 12.1 一般规定 12.1.1 地 下 连续 墙 工程 质 量 检

47、验 与 验收 应 符合 现 行 国家 标 准 混 凝土 结 构 工程 施 工质 量 验收规范GB50204 中的相关规定。 12.1.2 施 工 前, 施 工单 位 应 会同 建 设单 位 、监 理 单 位将 地 下连 续 墙工 程 划 分为 单 位、 分 部、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作为施工质量检验、 验收的基础。 对本规程表 12.1.4 中未含的分 项工程和检验批,可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 确定。 12.1.3 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 地下连续墙单独作为防渗结构时应为一个单位工程; 2 当施工合同文件仅包含地下连续墙时,可以将其划为一个单位工程; 3 地下连续墙

48、应与其他相关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单位工程。 12.1.4 地下连续墙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表 12.1.4 的规定。 表 12.1.4 地 下连 续墙 分 部工程 与相 应的 分项 工程 、检验 批工 程划 分表 分部工 程 子分部 工程 分项工 程 检验批 地基与 基础 地下连 续墙 现场浇 筑 导墙、成槽、钢筋笼(制作、安装) 、 水 下混 凝 土、 冠梁 每幅 为 1 个 检验 批; 构 件 预 制 按 每 批 制 作 块 预制构 件 导墙 、 成 槽 、 构 件预 制 ( 模板与 支架 、 钢 筋、混 凝土 ) 、 构件 安装 、 冠梁 主体结 构 地下连 续墙 导墙

49、、成槽、钢筋笼(制作、安装) 、 水 下混凝 土( 预制 混凝 土) 、 冠梁 每幅 为 1 个 检验 批 注: (1 )地 下连 续墙 混凝 土结构 分项 工程 检验 批的 抽样检 验数 量, 应按 每个 槽段进 行抽 样检 测。 (2 ) 冠 梁的 检查 验收 应执 行现行 国家 标准 混凝 土 结构工 程施 工质 量验 收规 范GB50204 中的 相 关规定 。 12.1.5 检 验 批、 分 项工 程 、 分部 工 程、 单 位工 程 表 格的 填 写应 符 合现 行 国 家标 准 混 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中的 相关规定。 12.1.6 在吊装前应对钢筋、槽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其内容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 槽壁形状、尺寸、深度、垂直度、沉渣厚度和泥浆比重等。 17 12.2 导墙 主 控项 目 12.2.1 导墙的地基应坚实,其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