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30569-2011 DB11 北京市地方 标准 DB11/T 793 2011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mprovement of low-functional public benefit forest 2011 - 04 - 28发布 2011 - 08 -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793201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低效生态公益林类型 . 2 5 判断标准 . 2 6 改造原则
2、. 3 7 改造技术 . 3 8 作业设计 . 6 9 施工与监理 . 7 10 检查验收 8 11 监测与档案管理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常见针阔叶混交林树种配置类型表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低效风景游憩林修枝强度表 . 1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改造对象与改造措施关系表 . 11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低效生态公益林小班现状调查与初步设计表 . 12 DB11/T 793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 绿化局提 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 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市园林 绿化局、北京
3、林业 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徐程扬、蔡宝军、袁士保、任军、彭 强、张启生 、章志都、刘军朝。DB11/T 7932011 1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低效生态公益林的类型、 判断标准 、 改造技术、 作业设计、 施工与监理 、 检查验收和 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 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 的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工程。 本标准所指 的低效生态公益林 ,在 起 源上包括天然 林和 人 工林,在 林 分 类型 上包括乔木林和 灌木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 于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 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
4、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 )适用于 本文件。 GB 6000 主要 造林树种 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 规 程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 设技术规 程 LY/T 1690 200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 程 LY/T 5132 森 林公 园总体设计规范 DB11/T 125 平原农田防护林 建设综合 技术标准 DB11/T 22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11/T 290 山区生态公益林 抚育技术规 程 DB11/T 496 水源保 护林建设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
5、 3.1 低效林 low-functional forest 受 人 为或自 然因素的 影响, 生态系 统结构 和稳定性 失 调, 林木生长发 育衰退, 系 统功能严重退化或 丧失, 依靠系统 的自组织 能力在 短期内难以恢复的 森 林,在 形式上表现 为 森 林生态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 功能、 林产品 生 产能力显著低 于同种立地条件下 同类林 分 的 平均水平。 根据 林 分 起源可分为 低效天然 林 和低效人工林 。 注: 改写LY/T 1690 2007, 定义 3.1。 3.2 低效生态公益林 low-functional public benefit forest 受 人 为或自
6、然因素的 影响, 生 长衰退, 功能退化, 且以 生态防护和景 观 游憩 为主要经营目的的 森林。 3.3 DB11/T 7932011 2 低效防护林 low-functional protective forest 生 长严重衰退 , 结构 不合理, 防护功能 低下的森 林,主要包括低效 水土保 持林、低效 水 源 涵养 林 、 低效防风固沙 林 、 低效 护路林 、低效护岸 林 等。 3.4 风景游憩林 scenic and recreational forest 具 有 满足审美需求功能 和 (或 )综合游憩 功能需求 的森 林。 3.5 低效风景游憩林 low-functional
7、scenic and recreational forest 景 观色彩单 调,林木 生长不良 ,林相残破 ,不能满足 景观、游憩 功能需求 的森林。 3.6 低效次生林 low-functional secondary forest 多代萌生或长 期 遭受 人为干扰 、自然或 生物灾害 ,缺乏 天然更新、 生 长衰退 的 天然 林。 3.7 低效灌木林 low-functional shrub forest 因经营不当或长期得 不到经营 而形成的 覆盖度低、 生 长衰弱、 生态防护功能低 下、 失去经营 培 育 价 值 的 灌木林 。 4 低效生态公益林类型 根据北京市森 林资源 状况和生
8、产实践需求 , 将 低效生态公益林划 分为低效 防护林、 低效风景游憩林、 低效灌木林和低效次 生林四种类型。 5 判断标准 5.1 低效生态公益林 凡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 的生态公益林,可 判定为低效生态公益林( 含四种类型): 林 相残破、 林木分化 严重、功能 低 下 的林 分 或 林带; 残次多代萌 生林; 林 木 生 长严重退化, 平均蓄积 生长量或 生物量低 于相同 类型、 同 类立地条 件平均水平 30%以 上 的林分或林 带; 郁闭度0.4 的林分, 或 覆盖 度40%的 灌木林; 林 分 密 度 过高导致林 木生长缓慢 , 通过 常规抚育 措施 难以改良的林 分 或 林带; 枯
9、立木数量 10%,或 林木枯梢 长度超过 树冠的 1/3且数量15% 的林分或 林带; 遭受病虫、 火灾、风 折、雪压 等灾害, 严重受害 林木 株数15%的林 分 或 林带 。 5.2 低效风景游憩林 凡符合5.1条 件之一、 或符合下列 条 件 之一 的风景游憩林,可判定 为 低效风景游憩林 : 彩色树种组 成的,林 木叶片普遍稀疏、 观赏价值 低下 的林分; DB11/T 7932011 3 林 内 透视距离10 m 的林分; 树 冠 平均冠幅 小 于 平均 胸径 10倍的林分 ; 缺乏游憩步 道、卫生 、休息等 基础游憩设施的林 分; 存在挥发物 、花粉、 种子附属 物(如飞絮 ) 等
10、 危害 人体 健康的林 分或林带 。 6 改造原则 6.1 采用近自然 理念,改造与保护 并重,以 乡土树种 为主, 因地制宜 ,适地适 树。 6.2 改造后林分应 以 混交林 为 主, 宜保留林 下灌木和 天然 更新的乡土 树种。 6.3 采取植苗或 直播造林 ,植苗造林 以 容 器苗 为 主, 或采 用带土坨苗木 造林, 风景游憩林造林宜采 用 大苗造林 。 6.4 去劣留优, 去密留疏 ,保留、 培植乡土 树种,促进 林下灌木和草 本发育, 丰富生物多 样 性 。 6.5 提高林相的 整齐程度和林木观 赏度,增加 林 内 透视距离 。 6.6 适当修缮营 林、护林 道路。修 建风景游憩林
11、的游憩 道路以步道为 主。 7 改造技术 7.1 补植 7.1.1 对象 无天然更新 能力、树种 组 成 单一 、主林 层严重退 化、 色彩单调, 且郁闭度 0.4的林 分。 7.1.2 目标 改造后的林分结构 应 为自 然或近自然 结构,形成 随机 混交或不规则块 状混交林 ;垂直分布 应为复层 结构, 形成 多层次 混交林; 形成色彩或 季 相变 化 丰富 的林相。 补 植后的林 分总体 密度控制 在1050株/hm 2 以下,郁闭 度控制在0.60.8 。 7.1.3 方法 宜采用非均 匀补植方法 。 树种分 布比较均 匀或易于 形 成复层林的 单层林,可 采 用 均 匀补 植; 现有树
12、 种呈群团状 分布、林 中空地较 多的林地 ,采用局 部补 植。若选择耐荫树种 ,可在林 冠下补植 。 在进行补植 时, 树种搭配强调种 间生物学 特性和生态学 习 性 互补 的原则, 按照 阳性先锋 树种、 中生 树种、 早期 耐阴树种 、 顶级群落 树种的 序列, 识别 当前林分的树种 构 成 , 选择序列 后期的树种 补 植到 林 下,而不能 逆序操作 。风景游憩林补植 还应考虑 观赏 部位、器官 或色彩的 互补性。 7.2 更新 7.2.1 对象 林木生长表现 严重退 化且无天然 更 新 能力 的 成 、 过 熟林 分, 或严重遭受病虫 害 、 火灾 、 风 折、 雪压 等自然灾害 的
13、林分或 林带,或 由其他原 因导致林 木生 长严重退化 的幼、中龄 林 分。 7.2.2 目标 DB11/T 7932011 4 全面更新形 成同龄纯 林或行状、 块状混交林 ,局 部 更 新 形 成 不 规则 块 状混交林。 全面 更新林分 初植 密度按照GB/T 18337.3 执 行,局 部 更 新 方法更新 后的林 分总密度 控制在900 株/hm 2 1050 株/hm 2 , 郁闭 度 控制在0.6 0.8。石 质山区等 困难立地 初植密度 控制 在900株/hm 2 以内。 7.2.3 方法 林相残破的 成、 过熟林、 受严重自然 灾害的林 分及低效 灌木林可 进行全面 更新改造
14、; 其他类型的低 效生态公益林 采 用 局部 更 新 改造 。 风景游憩林和其 他 林相不整齐 的林分采 用块状、 团 状更新; 残存 林木 分布均匀的林 分 采 用均 匀 更 新; 在 立地条 件 较好 的地 段可以采用林 冠 下 更新。 对于 萌蘖能力 较强的树种 , 可 采 用 萌 芽更 新。对林 下 更 新幼 苗 较 多、 或 者母 树下 种能力较强的林分,可 以 采 用人 工 促进 天然更新。 先锋树种林 分局部更 新时, 宜营造或 诱导中生和 演替 后期树种 。人 工 更 新 的 迹 地 清 理 、 整 地 技术 执行GB/T 15776的规定, 困难立地整 地宜采用 大的穴状或
15、鱼鳞坑整地。农田防护 林 更 新标准执行DB11/T 125 的规 定。 营造混交林 时,应 本 着 种 间 生 物 学 特 性和生态学习 性 互补的原则, 宜 保留天然 林木、灌木 和草本植 物, 使更新后群落 更 有 利于 形 成复 层异龄 混交林, 以 维持和提高 群落生物多 样 性 。 风景游憩林 更新应在 保障林分生态效益的 基础上,注 重 景 观斑块多样 性和 色彩丰富性 。 7.3 复壮 7.3.1 对象 通过平茬促 萌措施可 恢复正常生 长 的林 分, 或通过 嫁接 等 技术可 恢复正常生 长 的 幼 、 中龄林分, 或 通过局部立地条件改 良可以迅速 恢复生 长的林分。 7.
16、3.2 目标 嫁接、平茬促萌 成功率达80%以上, 促萌后保留 生长 健壮的12个萌 生干作为 培养对象。 林地施肥 量按照土壤诊 断 结 果确 定 , 土壤肥力达 到林木正 常生 长的水平。 7.3.3 方法 萌生能力较 强的树种 , 因受过 度砍伐形 成的低效林 可采 用 平 茬 促萌 方法; 因土壤肥 力不足导致 的低 效林采用林 地施肥方法 。 7.4 抚育 7.4.1 对象 处于幼、 中龄阶段 、 密度 过大的 单层同龄纯 林 ; 受 轻度 病虫害 、 火灾 、 风折 、 雪压 等自然灾害 的林 分或林带。 7.4.2 目标 抚育后林分郁闭 度0.6, 林木水平 分布均匀、 垂直 层
17、次结构合理。 飞机播种林 抚育改造 应该分多 次完成,每次下 降郁闭度 0.2。幼龄 林 抚育结合 定株 确 定强度,抚育 强度不 高于初值密 度中单位面 积 植苗穴数的15%。 7.4.3 方法 幼龄林以下 层抚育为 主, 伐除 枯立木、 濒死木和 其他非 目 标 木, 使幼树有 充足的侧 方生长空间 。 中 龄 和 因自然 灾害形成 的低效林 , 采用综合 抚育方法 , 一 方面伐除 枯立木、 濒死木和 其他非目 标木, 另 一DB11/T 7932011 5 方面伐除对 目标木生 长有负面 影响的优 势木和平均 木。抚育应保护生态 目 标树种 ,保 留 动 物 栖 息 木, 宜 保留适量
18、的 昆虫和微 生物栖息 木, 以维 持和提高 生物多 样 性 。抚育 种类按照 GB/T 15781的规定 执 行,抚 育 方法按照DB11/T 290 的规定 执行。 7.5 修枝整形 7.5.1 对象 适用于中龄 以上、枯 枝严重影响 景 观 质量 的低效风景游憩林。 7.5.2 目标 林分树干清晰可 辨,树冠 完整、发育 良好;林内 透视距离达3倍树高 以上,形成 完整的林冠 层次和 对比鲜明的林 下 植 被层 次 。 7.5.3 方法 通过改善受 光率提高 林木着花 量;通过 促进新梢 生长 势提高叶面 积指数;通过适度修枝提高 林分的 美景度和可 及度。观 花、观叶类树种的修枝整形
19、操作 可参照树冠 整形技术 ,具体措施 参 见附录 B。 7.6 辅助设施 7.6.1 对象 在低效生态公益林范围 内, 规划 为风景游憩 经营目 标的 、 缺乏游憩道 路和辅助 设施的林 分 ; 或 者 因 缺乏作业道 路而无法 实施管护 、经营作业的低效 防护 林林分。 7.6.2 目标 对于低效风景游憩林 , 辅助 设施能基 本满足游 客需求 , 设施建 设要求简节 、 美观 、 牢 固 、 安 全。 道 路 辅助设施 建设强度按照LY/T 5132的规定 执 行。 对 于 低效防护 林 , 通常 以 修 缮作业步道 为主,路 宽一 般不超过1m 。 7.6.3 方法 对于低效风景游憩林
20、 ,在 林 分 改造的 同时 , 根据景 观 、 游憩的 需求 , 修缮游憩 道 路, 增加休息 设施、 环卫设施、 线路标识 、科普标 识等辅助 设施。游憩 道路以步道为 主。 对于低效防护 林作业 简易道路 建设,应 该 最大程度 地 保护植被、 降低 因修路而 产生的 水土流失, 以 建设临时性林 区 便 道为 主。 7.7 综合改造 7.7.1 对象 凡是通过7.1 7.6单 项措施难以 提 高 质量 的低效生态公益林应实 施综合改造 。 7.7.2 目标 林分郁闭度0.60.8 , 林木和林 下 植 被生 长良好 , 无 严重病虫害 、 风折、 雪压、 枯梢 等 遭受自 然 灾 害
21、的 立 木。 具体目标 参照补植 、更新、 复壮和抚育 方法 。 7.7.3 方法 DB11/T 7932011 6 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 原因形成 的低效林 , 采取7.1 7.6的 两 种 或 两种 以 上组 合的方法 , 具体参 见附 录C。 8 作业设计 8.1 设计要求 8.1.1 设计单元与单位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作业设计 以小班为 基本单元, 以 区 (县) 园林绿化主 管 部 门为 设计文件的申报 单位。 作业设计 需经市级园 林 绿化主管部 门审核批 准 ,并 以 此 作 为 施工作业、 施工监理和检查验收的 主 要 依据。 8.1.2 设计依据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作业设计 依
22、据为市政 府 及 有关 部门批复的低效林改造规 划 、 计划 和 项 目实 施 方 案 、 经 批 复的 项 目 可行 性 研究报告、森 林资源调查 成果 以 及 相 关规定等。 8.1.3 设计年限 作业设计的 期限是一 个作业年 度,在批 复后至次 年底 间实施有效 。 8.2 设计过程 a) 资料收集含 改造区域 的相关资料 ,包括 自然概况 、 近 期森林经理调查、 营 造林总体 规划、 林业 专项调查以 及社会经 济等文字 、图、表 材料。 b) 外业调查 对拟改造林 地的林分 状况进行 全面调查 , 收集森 林资 源、 立地条 件、森 林 病虫害、 种质资 源、保护物 种、作业 条
23、件等相 关因子。 对拟改造小班 , 林 分应 该 根据 小班面积 设置 1 3块面 积 为 ( 20m30m) (30m 40m) 的典型样地或 宽 20m、长 50m 100m的 样带。其 中, 小班面积在 1hm 2 以下, 设 1块样 地; 小班面积在 1.01 hm 2 5 hm 2 之间, 2块样地 ;小班面 积大于 5 hm 2 , 设 3块样 地。对拟 改 造的林带应 该根据林 带长度, 设置 13 段长度 为 20m50m 的样带 , 进行林 分因子、 立地 因子等方面 的调查, 调查项目 见附录 D。 c) 作业设计按照 第 5章评 判标准, 通过对 拟改造林 地的 立地条件
24、和林 分 现状的 评 价 , 确定低效林 类型、 改造方法及技术措施,在 现 场 调查的基础 上, 根据室内计 算、分 析 与 整 理 , 完 成 各项 内 容、技术措施的设计 ,编制设计 说 明 书,并绘制 设计 图件。 8.3 设计内容 作业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改造区域自 然环境和 社会经济 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 改造区域森 林资源的 历史情况 和现状的调查与评 价; 区域主要森 林类型、 立地类型的 正 常林 分与低效林 在林 分质量、 生态功能 、 社会服务功能等 方 面的对比评 价; 低效生态公益林类型 、分布与 面积; 低效生态公益林的改造 方 式 和时间安排 ; 补植、 更新、
25、 复壮、抚育、 辅助设施 等 作业设计,包括 种 苗 类型、 林 地清理、 配置 方 式 、 作业DB11/T 7932011 7 时间 、栽 植技术、 嫁接 技术 、复壮 技术 、抚育 管理 等方面 内容。其 中 ,苗木 类型见 GB 6000 和 DB11/T 222, 林 地清 理 、 配置 方 式 、作业时间 、栽 植技术见 GB/T 15776。 用工量概算 、改造费 用概算; 生 物多样性与 环 境 保护 措施; 施工作业管理与保障 措施。 8.4 设计文件组成 作业设计文件 包括: a) 作业设计说 明书:对 8.3设计 内容逐一 说明。 b) 附图: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作业区森
26、 林资源现状 图 , 比 例尺 1:50001:10000, 反映 区划、 林种、 树种等资源 现状;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作业设计 图,比例尺 1:5000或 1:10000,反映 改造方 式、营造林措 施等方面的作业设计 。 c) 附表: 低效生态公益林小班现状调查与改造设计表,见附录 D;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小班作业设计一览 表;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 投资概算 表。 9 施工与监理 9.1 施工 9.1.1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 经审批的作业设计是 施工的主要 依据, 经营单位应 根据 设计的改造小班、 施工时间 安排,组织 施工人员进 行现场踏勘 , 核 实作业地块 、 改造 方式以
27、 及具体技术措施的要 求, 做好 苗木、 器具、 材料的准备 ,并明确 作业指导 员; 开展施工人 员的上岗 培训; 采取抚育作业的改造小班,应 按照设计 要求,对 采伐 木逐一进行 标记; 改造小班中 有国家级保 护物种 ,应在施工 卡 片 中注 明保 护物种名称 、分布 、保护措施 等。 9.1.2 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包括: 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的 区域范围 、作业面 积、改造 方式 、措施方法 等要求开展 施工; 作业指导员 在每个流 程开始时进 行 现 场示 范和指 导, 让作业人员掌握有关技术要求 ; 改造作业中清 除 的 带病虫源的林 木、枝 杈,应及时 就近 隔 离 处 理, 防 止
28、 病虫 源 的 扩散 与 传 播; 改造过程中 采用的苗木 均 应 达到 国家和 地方标准规定的 、 级要 求 ; 按照设计要 求,保护 好作业区内 的 国家 级保护动 植物 ; 做好作业小班的林地 清理,创 造有利于保 留 木、新 植苗木的生长 环境; 作业过程中 做好护林 防火与施工 安 全 工作 。 9.2 施工监理 DB11/T 7932011 8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 应实施监理 制 度 , 以 保 证 作业 过程 中 的 过 程控 制 与技术 方法符 合要求和施工作 业的规范运 行。 10 检查验收 10.1 检查验收内容 根据设计文件 组织检查验收。其内容主要包括: 作业区 的地点
29、、 范围、面 积; 改造方法 ; 采伐作业 实 施 情况; 营造林作业实施 情况; 生物多 样性与环 境保护执 行情况; 病虫害防 治 等森 林保护实 施情况; 其他改造技术要 求的执行 情况与效 果; 改造作业 综合评 价。 10.2 检查验收办 法 市级园林绿化主管部 门组织制 定检查验收 办 法 或细 则, 明确检查验收工作的 组织及 有关要求 。 11 监测与档案 管理 11.1 监测 实施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的林 地应纳入 森林资源 监测 体系,定期 进行调查 ,掌握林 地的动态 变化, 总结不同改造 方 式 、技术措施的 成 效与 经验。 11.2 档案管理 11.2.1 总体要求
30、以小班为基 本单元逐 级建档, 类型 包括纸 质和电子 档案 两 种 ,并 纳入信 息 化 管理 , 全 市建 立统一的 档案管理制 度。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 中涉及的文件均需 归档,市、 县 、 乡各级主管部 门应由专 人负责 档案管理 并定 期检查。 11.2.2 档案内容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规划 、计划、实 施 方 案等 ; 作业设计 相 关文件 及 批 复文件等; 施工监理 相 关文件 ; 成效调查和检查验收文件 ; 财务概算 、 结 算报 表 ; 改造前 后及施工 过程的影 像资料; 监测相 关资料; 其他相 关文件、 记录及技术资料。 DB11
31、/T 7932011 9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见针阔叶混交林树种配置类型 表 表 A.1给出了与 主要造林树种混交搭 配的适宜乔木 和灌木树种,并提 出了各混交 搭 配 主要适 宜 的 立 地条件。 表A.1 常见针阔叶混交林树种配置类型 表 主要 树种 适宜 混交树种 适宜 立地 林下 伴生 灌木 油松 栓皮栎 、 蒙古栎 、 元 宝枫 、 椴 树、 核桃楸 、 山 荆子 等 中 高 海拔 地 区或 低 山阴 坡地 区 中层 厚度的 土壤 绣 线 菊 、 溲 疏 、 六 道 木、 杜鹃 等 白皮松 栓皮栎 、蒙古栎 、元 宝枫 、黄栌 、榆 树、 侧柏 、山 杏、 山桃 、
32、臭椿 、杜梨 等 低 山 -中 山 阳 坡 中层厚度的 土 壤 酸枣、荆条、孩儿拳头 、 鼠李 等 侧柏 栓皮栎 、蒙古栎 、元 宝枫 、黄栌 、榆 树、 油松 、 山 杏 、 山 桃 、 臭椿、 刺槐、 杜梨 等 低 山 -中 山阳 坡薄 土 酸枣、荆条、鼠李、孩儿 拳头 等 华北 落叶 松 油松 、云杉 、椴 树等 中 高海拔 地区 中层 厚度的 土壤 酸枣 、荆 条、 鼠李 等 DB11/T 7932011 10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低效风景游憩林修枝 强度表 表B.1给出了北京市不 同立地风景游憩林修枝对象 、 强度 、 季 节 以及 巨头修枝 操 作 细节 等 技术
33、参考。 表B.1 低效风景游憩林修枝 强度表 树种 林龄 立地条 件 技术措施 描述 修枝 季节 油松 林 幼龄 阴坡 修除 树干 1/3高部 位以 下的枝 条。 秋末 阳坡 干修 为主,并 修 除 树 冠 下 部 受 光 极差 的枝 条和 妨碍 主干 生长 的竞争 枝及 树冠 上部 分弱 枝、 细小枝和 病虫 枝。 秋末 中龄 阴坡 修枝 后树 冠长 度占 1/2树高 左右 。 秋末 阳坡 根据 林木 生长 情况 ,修枝 后树 冠长 度控 制 在 1/31/2 树 高。 秋末 侧柏 林 幼龄 阴坡 绿修 为主, 根据 林木 生长 情况 修除 树 干 1/2高 部位 以下 的枝 条 。 秋末
34、阳坡 干修 为主,并 修除 树冠 上部 分弱 枝、 细小枝和 病虫 枝。 秋末 中龄 阴坡 修枝 后树 冠长 度控 制在 1/2树高 左右 。 秋末 阳坡 修枝 后树 冠长 度控 制在 1/3树高 左右, 林木 生长 状况 好的林 分可 以适 当加 大 修枝强度 ,但 不宜超过 1/2树高 。 秋末 黄栌 林 结合 树冠 整形 和树 势复 壮进 行修枝 。树 势衰 老较 严重 的植株 根据 主枝强 弱, 在距 立枝 基部 1m2m 处截 断 ,剪 口呈 45倾斜 , 用接 蜡涂 断口,并 对断 口以 下的枝 条进 行短 截摘心 。 秋末 至春 季萌 芽前 刺槐 林 干修 为主,并 疏除 树冠
35、上粗 壮的 竞争 枝、 徒长 枝、 直立 枝、下垂 枝。 夏 季 DB11/T 7932011 11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改造对象与改造措施 关系表 表C.1给出了北京市森 林低效原 因、低效的 典 型特 点和低效林改造的技术措施选择 。 表C.1 改造对象与改造措施 关系表 改造对象 改造措施 低效 成因 特点 描述 补植 更新 复壮 抚育 修枝 整形 综合 成过 熟 林相残破 , 林木 枯梢 ,林 木生长严 重衰退 。 树种 选择 不当 林分 稀疏 ,林 木生 长衰退 。 密 度较 高 林 木生 长不 良,分化 严重 。 局 部 密度 较 高, 林 木生 长不 良 ,分 化
36、 严重 。 反 复樵 采 丛 生, 林木分 布不 均, 生长衰退 。 缺乏 管理 林木分 布不 均, 自然 整枝 严重 。 灌木 个体 生长衰退 , 立地条 件良 好。 自然 灾害 70%以 上林 木受害 。 30% 70%林木 受害 。 10% 30%林木 受害 。 10%以 下林 木受害 。 气候 变化 幼、中龄 林 ,林 木 早期 生长良好 , 现在 生长 缓慢 。 色彩 单调 注: “ ” 表示 可以 选择 的技术措施 ,同 时选择 两种 或两 种以 上 的技术措施 即为综合 改造 。辅助 设施措施 根据具 体林 分 情 况而 定,不 纳入 本表 内容。 DB11/T 7932011
37、12 D 附 录 D ( 规范性附录) 低效生态公益林小班现状调查 与初步设计 表 表 D.1规定了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外 业调查主要 调查 内容、记录内容,并给出 了与低效生态公益林 改造设计方法 密 切 相关的初步设计内容。 表 D.1 低效生态公益林小班现状调查 与初步设计 表 实 施区 县 乡 镇(林 场) 林班 号 ( 村) 小班 号 小班 面积/ hm 2林分/ 林带 现状 起源 林种 经营目 标 林 分组 成 主要 树种 林层 林龄 每公 顷株数 郁闭 度 植被 覆盖 度 林木分 布状 况 树种 生长 指标 平均 树高/m 平均 胸径/cm 蓄积/(m 3 /hm 2 ) 主要 灾
38、害 受害 株数/hm 2枯立 木株数 具 有天然 更新 能力 的树种 优良 母树 株数/hm 2幼树( 苗) 株数/hm 2其他 说明 立地条 件 地 貌类型 海拔 坡位 坡度 坡向 土壤 类型 土层 厚度/cm pH值 土壤 质地 类型与 成因 低效类型 主要 原因 林分 评价 b改造设计 改造 面积 补植 树种 补植株数 改造 方法 保留 树种 保留株数 采( 疏) 伐树种 采 伐株数 采伐 蓄积/m 3其 他措施设计 c作业 要求 树种配置 要求 水土 保持 措施 病( 虫) 源木 处理 土壤 改良 措施 复壮 技术措施 珍稀 物种 保护 环境 保护 措施 备注 a除 表中 林分 现状 所列 因子 外, 对评 判低效生态公益林 或改造设计 有指 示参 考的 说明 。 b根据 低效生态公益林 评判标准 进行 林分 评价 。 c根据 改造 方法 确定的 其他 改造措施 。 调查者: 设计者 : 调查设计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