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642-2005 榆蓝叶甲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65182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67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642-2005 榆蓝叶甲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DB13 T 642-2005 榆蓝叶甲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DB13 T 642-2005 榆蓝叶甲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DB13 T 642-2005 榆蓝叶甲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DB13 T 642-2005 榆蓝叶甲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B13卜.,月16工PI.B、户娜DB13/T 642-2005榆蓝叶甲预测预报技术规程2005-06-10发布2005-07-10实施河d匕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642一P:F:前言本标准中的附录A与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建州、白志英、赵恒刚、韩会智、金广锋、毕拥国、李会平、王金红、张秀红、杨彦玲。DB13/T 642一2005榆蓝叶甲预测预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榆蓝叶甲的虫情监测、预测预报。本标准适用于榆蓝叶甲发生区。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愉蓝叶甲Pyrrhalta(Gal

2、emcella) aenescens (Fairmaire)榆蓝叶甲又名榆蓝金花虫、榆毛胸萤叶甲、榆绿叶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成虫、幼虫均为害榆树,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筛网状,严重时,整个树冠一片枯黄,是榆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体长7 mm一8. 5 mm,体近长方形,黄揭色,鞘翅绿色,有金属光泽。头部小,头顶有一钝三角形黑纹。前胸背板宽度为其长度的一倍,前端稍宽,中央有一倒葫芦形黑纹,两侧各有一椭圆形黑纹。鞘翅宽于前胸背板,后半部稍膨大。两鞘翅各有明显的隆起线两条。卵:黄色,长椭圆形,顶端尖细,长径1. 1 mm,短径0. 6 mm o幼虫:末龄

3、幼虫11 mm,虫体长形微扁平,深黄色,中、后胸及腹部第1 8节背面漆黑色。头部、胸足以及胭部所有的毛瘤均呈漆黑色。头部较小,表面疏生白色长毛。前胸背板近中央有一个四方形黑斑。中、后胸背面各分前后两小节,前小节有4个毛瘤,两侧各有3个毛瘤;腹部背面1-8节也分两小节,前小节有4个毛瘤,后小节有6个毛瘤,两侧各有3个毛瘤。臀板深黄色,上面疏生刚毛。蛹:体长7. 5 mm左右,乌黄色,椭圆形,背面生黑褐色刚毛。2. 2一般虫情调查为了准确掌握监测对象在某一地区的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而展开的调查活动。2. 3系统虫情调查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监测对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种群动态信息,以便进行害虫预测预报,供各

4、级中心或重点测报站(点)系统调查虫情使用。2. 4预测预报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结合林木的物候、气象预报等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对害虫未来的发生趋势(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等)做出预测并及时提供虫情报告。2. 5期距1DB13/T 642一2005根据当地多年积累的有关害虫发生规律的资料,总结出的害虫前后世代之间或同一世代不同虫龄之间高峰期的间隔时间。2. 6发生期预测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危害期;对具有迁飞、扩散习性的害虫,预测迁出或迁人本地的时间。2. 7发生t预侧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或林间虫口密度。2. 8危害程度的预测在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根据林木的生长

5、发育和害虫的猖撅发生情况,进一步预测林分受害程度和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3一般虫情调查3. 1调查前的准备调查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包括:毒瓶、指形管、捕虫器,采集箱、高枝剪、望远镜、调查表、记录本、计数器、卷尺等;另需准备当地榆树分布资料以及地形图等。3. 2标准地的设t在榆蓝叶甲常灾区和偶灾区,在踏查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每个乡镇设不同立地条件标准地二块,每块标准地内不少于100株树。在标准地内随机抽取20株标准株进行每木调查。根据虫情调查需要,可随时增设临时标准地。3. 3调查内容与方法3. 3.1虫情调查时间与次数每年调查3次4次。(1)越冬场所与越冬成虫基数调查;C2)越冬成虫出

6、蛰时期出蛰量调查;(3)第一代卵密度调查;(4)第一代幼虫密度调查。3. 3. 2越冬场所与越冬成虫甚救调查在榆蓝叶甲越冬前和越冬期间,在标准地内及其周围调查其成虫的越冬场所,并统计其数量,估算单位面积标准地内越冬成虫基数,记人表to3. 3. 3越冬成虫出蛰时期出蛰f调查每年越冬成虫出蛰时期(泊头3月15日左右),依据榆蓝叶甲越冬成虫出蛰后主要集中于榆树林附近向阳面的墙面的特点,调查每平方米墙面的成虫数,估算单位面积标准地内越冬成虫出蛰量,记人表1。3.3.4第一代卯密度调查于第一代卵盛末期,在标准地内选标准株20株,每株随机抽取标准枝2个,统计叶片数和卵粒数,记人榆蓝叶甲卵调查表(表4)0

7、3.3.5第一代幼虫密度调查于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末期和2龄幼虫盛发期,在标准地内选标准株20株,每株随机抽取标准枝2个,统计叶片数和卵粒数,记人榆蓝叶甲卵调查表(表4)03. 4资料汇总3. 4. 1发生面积的统计以轻度发生为统计起点,即每百叶有越冬代成虫0. 20个一0. 30个或每百叶有第一代卵15粒-25粒或每百叶有第一代1龄幼虫10个一20个或2龄以上幼虫1个作为统计起点。2DB13/T 642一20053. 4. 2发生程度的划分见表1(粒、头/百叶)裹1发生程度的划分(粒、头/百叶)世代虫态轻中重越冬代成虫(头/百叶)0. 20 -0. 300. 31 - 0. 400. 41以上成

8、虫(夕m墙面)5. 6610. 7910. 80 - 20. 9520.%以上第一代卵15 2526 -4546以上1龄幼虫10 - 2021 - 3536以上2龄以上幼虫22一45以上3. 4. 3虫倩预报虫情调查结束后,根据表1或表4汇总,记人榆蓝叶甲发生情况调查汇总表(表5),及时发布虫情预报。4系统虫情调查调查范围包括越冬成虫,第一代卵、幼虫、蛹、成虫,第二代卵、幼虫、蛹等。4. 1固定标准地设t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立固定标准地2块一3块,每块标准地设20株标准株,根据标准地状况填写榆蓝叶甲固定标准地概况调查表(表6)04. 2成虫期调查4. 2. 1越冬成虫上树时期调查于越冬成虫始

9、见期(3月下旬),设临时标准地2块,每天定时(10时一14时)在每块标准地内树冠的上、中、下层随机抽取标准枝枝,统计叶片数和成虫头数,直至越冬成虫上树终止期。调查结果记人榆蓝叶甲越冬成虫上树期调查表(表7),4.2.2成虫基数调查在固定标准地内,分别于越冬成虫上树终止期和第一代成虫滞育后(7月下旬),每标准株剪取东、西、南、北各2个标准枝,统计叶片数和成虫数,计算雌性比,记人表3a4.2.3成虫产卵f调查于成虫产卵前期,在固定标准地附近,选取标准枝10个一20个,分别套人沙网套笼内,清除笼内榆蓝叶甲成虫,捕捉正在交尾的成虫10对一20对,分别装人套笼内。进人产卵期后,每Sd清理一次笼内卵块,统

10、计卵粒数,直至产卵终止期,结果记人表2,4. 3卯期调查4. 3. 1产卵期调查于成虫产卵前期,在临时标准地内抽取标准枝10个20个。进人产卵期后,每两天调查一次卵量,调查后将卵块摘掉,直至产卵终止期,将结果记人表204. 3. 2卵密度调查于产卵盛末期,在固定标准地内设20株标准树,每株剪取2个标准枝,统计叶片数、卵粒数(包括幼虫折算数)和死亡情况,记人表4,4. 3. 3卵发育进度调查于卵孵化始期,在固定标准地内抽取标准枝10个一20个套笼,每两天调查一次孵化幼虫头数,直至孵化终止期,将结果记人表1。同时每10天调查一次死亡率,记人表404. 4幼虫期调查4. 4. 1幼虫发育进度调查于幼

11、虫破壳开始期,在临时标准地内抽取标准枝10个一20个套笼,每两天统计一次幼虫数,直3DB13/T 642 -2005至全部化蛹,将结果记人表2,4. 4. 2幼虫密度调查于幼虫孵化盛末期,在固定标准地内抽取20株标准树,每株抽取2个标准枝,统计叶片数和幼虫数(包括卵折算数),记人榆蓝叶甲幼虫调查表(表8)04. 4. 3幼虫死亡情况调查于幼虫孵化始期,在固定标准地以外选取2 m2.5 m高榆幼树3株一5株,每5天调查一次每株树上的各龄幼虫头数,直至全部进人预蛹期为止。计算死亡率,结果记人榆蓝叶甲幼虫死亡情况调查表(表9)。4. 5蛹期调查于化蛹始期,在固定标准地以外选取2m一2. 5 m高榆幼

12、树3株5株,每2天调查一次预蛹数、蛹数和羽化成虫数,直至全部羽化,计算死亡率,记人榆蓝叶甲蛹期调查表(表10) o4. 6资料汇总4. 6. 1根据表2、表7、表10汇总,填写榆蓝叶甲发生期年终汇总表(表11)04.6.2根据表4、表7、表8汇总,填写榆蓝叶甲发生量年终汇总表(表12)04. 6. 3虫情调查结束后,分别将表11、表12及时上报有关部门。5预测方法5. 1发生期预测5. 1.1期距预测法根据调查榆蓝叶甲某虫态的发生期,再按照历年各虫态发育期距值,预测某一虫态或下一世代发生的始盛、高峰、盛末期。(见预测参考资料)F二Hi+(Xi+Sx)式中:F-预测虫态出现时间;Hi一起始虫态调

13、查日期;Xi一理论期距值;Sx-理论期距值标准差。5. 1. 2物候预测法通过选定寄主植物或当地常见的其它植物的发育阶段作为指示物,观察其与榆蓝叶甲发育阶段的相关性(以三年以上相吻合为准),进行发生期预测(见预测参考资料)。5. 1. 3回归预测法根据榆蓝叶甲历年的发生期与当地气象因子(日均温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建立回归预测式。Y=a+bX式中:Y一某虫态出现日期;a, b-方程系数;一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如河北省临漳测报点利用历史资料建立如下回归预测式:Y二29. 425一0. 7914X t 1. 14(标准差)。5. 1. 4有效积温法根据榆蓝叶甲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当地近期平均气

14、温预测值,预测下一虫态发生期。榆蓝叶甲蛹发育起点温度为12度,蛹至成虫羽化高峰所需的有效积温平均值为73. 70 t 6. 61日度。N=K/ (T一C) N4DB13/T 642一r式中:N一发育天数;K一有效积温;T-日平均温度;C一发育起点温度。5. 2发生,预侧用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根据所调查成虫的有效基数、雌性比,利用当地历年各虫态平均死亡率和成虫产卵量,预测下一代幼虫密度。P=Po (e x (f/f+m)(1一M)式中:P一下一代幼虫密度;Po一当代虫有效基数;e一当代成虫产卵量;f一雌成虫数;二一雄成虫数;M一下一世代各虫态死亡率。或者根据某一虫态与下一虫态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回归

15、预测式,对下一虫态或上一虫态的发生量进行预测。如河北省泊头市利用2000年一2003年的调查资料,建立了如下回归预测式:Y二3. 96+1. 95X式中:Y一代表百叶卵量;X一代表每平方米墙面越冬成虫出蛰的数量。根据越冬代成虫的平均单雌产卵量(衡水230个)及性别比(衡水0. 49)可以推算出越冬成虫上树量。5. 3危容程度预测根据榆蓝叶甲i龄幼虫发生量和各龄幼虫自然存活率、平均食叶量、榆树叶片自然增长率,推算危害程度,即叶片损失率。N=XS/1+A(%)式中:N-叶片损失率;X一各龄虫口密度;:一各龄幼虫平均食叶量;A一榆树叶片自然增长百分率。5. 4防治指标的确定根据榆蓝叶甲的危害程度(叶

16、片损失率)对材积增长的影响,结合防治费用与材积损失量和经济损失量的比较,以确定防治指标。如泊头根据实验计算出叶片损失50%以下时防治不划算,是受害允许的范围,进而计算出防治指标为50 cm枝条平均有越冬代成虫15头或百叶平均越冬代成虫6头;综合多年榆蓝叶甲防治经验,防治越冬代成虫对减少叶片受害最重要,当达以上指标时应防治,当数量不大未达到以上指标时,则不需防治,而应针对第一代幼虫防治。第一代幼虫的防治指标可确定为:平均50 cm枝幼虫数(P) =60.39一3. 87 x 50 cm枝条上越冬代成虫数(Po)5DB13/T 642 -2005或百叶上有幼虫数(R)二18. 70一2. 92 x

17、百叶上有越冬代成虫数(Ro)即:P0或R,0时(接近于0时),在幼虫期必须进行防治防治指标随成虫期50 cm枝条上越冬代成虫数和百叶上有越冬代成虫数的数量多少而波动;P0或R0时,在越冬成虫期必须防治。5. 5测报数值的整理分析及归档市级以上中心铡报站(点)和县级以上森防机构,要对测报数据进行微机化管理,建立数据库,进行科学分析,准确掌握虫情发生动态,并及时进行虫情信息发布,指导防治生产;各级测报站(点)和县级以上森防机构,对测报数值、虫情预报资料等要及时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建立专项档案,以备查用。5. 6预报5. 6. 1发生期预报在3月10日前发出越冬成虫出蛰时期预报;在3月20日前发出越冬

18、成虫上树始期预报;在5月25日前发出第一代幼虫化蛹时间的预报;在6月15日前发出第二代幼虫发生时间的预报;在7月10日前发出第二代幼虫化蛹时间的预报;在7月15日前发出第二代成虫发生时间的预报。5. 6. 2发生f预测预报在3月15日前发出越冬成虫出蛰量预报;在3月25日前发出越冬成虫上树后发生量预报;在4月30日前发出第一代初孵幼虫发生量的预报。在5月30日前发出第一代成虫发生量的预报;在6月20日前发出第二代幼虫发生量的预报;在7月20日前发出第二代成虫发生量的预报。6防治决策根据榆蓝叶甲的发生规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

19、用生物、物理、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控制危害程度,实现持续控制,保护榆树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6DB13/T 642一Z;附录A资料性附录)愉蓝叶甲预侧参考资料A. 1愉蓝叶甲发生期A.1.1河北省泊头市愉蓝叶甲各世代各虫态群体历期2000 2003年)单位:天虫态一代二代卵幼虫蛹卵幼虫蛹平均1820. 381210. 66标准差1. 81. 50. 80. 711A.1.2河北省任丘市愉蓝叶甲第一代各虫态历期1天)(1982 1988年)虫态第一代卵幼虫预蛹蛹成虫平均13. 625. 9S.1631.1标准差0. 81. 30. 20. 30. 8A.1.3河北省任丘

20、市愉蓝叶甲发生期物候衰虫期发育日期物侯越冬成虫上树期3月底4月上旬“愉叶放,成虫上”,展叶50 60%开始上树越冬成虫大t上树4月中旬展叶95%时为上树盛期越冬成虫开始产卵期、4月中旬愉钱落,产卵多,榆钱始落,第一代始,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4月下旬卵期榆钱大t落,第一代卵盛期第一代卵姆化盛期5月中旬洋愧开花第一代化蛹盛期6月中旬“割麦.一动,化蛹到高峰,开始收割小麦时为第一代化蛹盛期A. 1. 4河北省第一代愉蓝叶甲有效积盔和发育起点温度1984 -1985 )虫期有效基沮KtSK发育起点温度CtSc地点卵56. 23 t 6. 913.21 t0.9临捧幼虫276. 99 t 10. 398.

21、93 t0.4蛹73. 32 t 6.%11.29 t3.3卵67.犯16.4112. 28 t 0. 78衡水幼虫214.卯t 58.16?10.仍12.39蛹73. 70 t 6. 6114.15 t 0. 96全世代铭0. 76 t舫。513. 91 t 0. 367DB13/T 642一A,aA. 2愉蓝叶甲发生fA. 2. 1河北省衡水1985年愉蓝叶甲调查情况见表A. 2. 1A. 2. 1河北省衡水1985年榆蓝叶甲调查情况越冬成虫基数(头/株)性比平均产卵量(粒/头)孵化率(%)1一2龄幼虫存活率(%)520. 49230%0. 85将上表数据代人公式:P =Po (f/ (m

22、+f)一(1一M)= 52 x 0. 49 x 230 x 0. 96 x 0. 85=4782头通过观察,在该地如当年存活的幼虫为87. 34头时,榆树上的成虫虫口密度为1头/百叶,所以当有虫4782头时,树上的虫口密度为54. 75头/百叶。A.2.2榆蓝叶甲各龄幼虫平均食叶fI龄:1. 68 cmZ ( 0. 4片)II龄:7. 56 cmZ (1. 8片)III龄:12. 18 cmZ (2.9片)A. 2. 3榆蓝叶甲各代幼虫平均食叶f【群体)一代:2. 95片二代:1. 40片三代:0. 76片A. 2. 4河北省榆蓝叶甲第一代幼虫的预测式为:P = 60. 39一3. 67Po或

23、R=18. 70一2. 92Ro式中:P -50厘米长枝条上第一代幼虫数;R一百叶上第一代幼虫数;Po一.5。厘米长枝条上越冬代成虫数;R。一百叶上越冬代成虫数。A. 3榆蓝叶甲生活习性榆蓝叶甲在河北一年发生两代,以成虫在墙缝内、屋檐下及树皮缝、杂草等处越冬。于翌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日均温达12时,开始出蛰。日均温达14时,进人出蛰盛期,并飞到附近榆树上食叶为害,成虫补充营养后,即交尾产卵,交尾时间平均1小时30分钟。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雌成虫可多次产卵,产卵多在8时至14时。越冬雌成虫平均抱卵298. 8粒,平均产卵291. 4粒。卵多产于叶背面,排成两行于叶脉两侧,4月下旬进人产卵高峰期。

24、卵期12 d一15 d,平均13.6 d,孵化率95%左右。幼虫分3龄,整个幼虫期约需23 d一27 d,平均25.9 d。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壳的周围,经3 h4h后分散取食,23龄为暴食期,5月下旬开始化蛹,其中预蛹期Sd6d,平均5. 1 d,蛹期Sd7d,平均6 do 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个别年份在5月末,成虫期可持续30 d 33 d,平均31.1 do第二代卵期在6月中旬,6月下旬开始孵化,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为害,7月中旬末开始化蛹,第二代成虫从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害,7月下旬部分羽化早的成虫开始滞育,约30 d左右。成虫发生期可持续到9月中旬,9月中旬后成虫不在取食,寻找适宜场

25、所准备越冬,10月进人越冬休眠期。8DB13/T 642 -2005附录B资料性附录)榆蓝叶甲调查表表1愉蓝叶甲越冬成虫基致(头/hm)或墙面出蛰且(头/扩)调查表标准地或年月日墙面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1920合计平均调查地点:调查人:DB13/T 642一,表2愉蓝叶甲越冬成虫C卯、幼虫)调查表时间虫年月日数树号1234S67891011121314151617191920合计平均调查地点:调查人:10DB13/T 642 -2005表3愉蓝叶甲成虫发生情况调查表林地类型:林龄(年):代表面积():标准树号标准枝号月日月日月日标准树号标准枝号月日月日月日叶

26、数(片)虫数(头)叶数(片)虫数(头)叶数(片)虫数(头)叶数(片)虫数(头)叶数(片)虫数(头)叶数(片)虫数(头)1l11212222312232435132526647142728859152930106111631321271317333414815183536169i19373818101920394020虫口密度(头/百叶):雌性比:调查地点:调查人:11DB13/T 642一2005衰4愉蓝叶甲()代卵调查表卵密度(粒/百叶):死亡率(%):调查代表面积 ):标准树号标准枝号叶片数卵粒数未孵化卵数幼虫数卵数合计小计捕食寄生其它头数折算卵粒数l122343s647859106111

27、2713148IS16917181019201121221223?s132526合计平均调查地点: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12DB13/T 642 -2005表4i榆蓝叶甲发生情况调查汇总表汇总单位:单位:hmz、块地点寄主树种面积标准地块数调查代表面积发生面积备注合计轻中重合计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衰6榆蓝叶甲固定标准地概况调查衰标准地号地点主要树种林木组成林龄(年)平均树高(m)平均胸径()平均冠幅(m)立地类型土坡质地其它病虫环境调查人:调查时间:13DB13/T 642 -2005调查地点:表7愉蓝叶甲越冬成虫上树期调查表虫口密度(头/百叶):单位:片、叶标准33习33弓f3乏笼百1

28、枝号叶数虫数叶数虫数叶数虫数叶数虫数叶数虫数叶数虫数叶数虫数叶数虫数叶数虫数叶数虫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合计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14DB13/T 642一2005表S愉蓝叶甲代幼虫调查表地点幼虫密度(头/百叶)树号标准枝号叶片数幼数虫卵数卵折算幼虫幼虫合计树号标准枝号叶片数幼数虫卵数卵折算幼虫幼虫合计11112122223122324435132526647142728859152930106111631321271317333414sisis3536169171937381$101920394020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DB13/T“642 -

29、2005衰9愉蓝叶甲()幼虫死亡情况调查表旧期幼虫头数幼虫龄期标准树号1InIII2InIII3Inm4IIIm合计Inm死亡率(%)I龄i龄III龄调查地点:调查人:16DB1一,表10(代绷期调查表调查人:17DB13/T 642一2005表11愉蓝叶甲发生期年终汇总表虫态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终止期越冬成虫上树第一代卵幼虫蛹第二代卵幼虫蛹第三代卵幼虫蛹汇总单位:汇总人:汇总日期:18DB13/T 642一2005表12榆蓝叶甲发生f年终汇总表固定标准地号123合计平均越1冬代成虫(头/百叶)卵(粒/百叶)卵死亡率(%)第_!(%,”丫寄生%)代幼虫(头;百叶)幼虫死亡率(%)蛹死亡率(%)卵(粒/百叶)卵死亡率(%)第_,%”,寄生%代幼虫(头/百叶)幼虫死亡率(%)蛹死亡率(%)卵(粒/百叶)卵死亡率(%)第,捕食%”甲!寄生%)代幼虫(头/百叶)幼虫死亡率(%)蛹死亡率(%)汇总单位:汇总人:汇总日期:年月日19的OON|刊叶01、门尸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