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65209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6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B13方标Lr.J.刁16可B、户了DB 13/T 665-2005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2005-06-10发布2005-07-10实施河d匕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665一2005前.,J-曰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本标准起草人:梁家林、鲍玉院、屈金亮、刘玉芬、宋洪普、刘连新、刘志群、任卫红、周景清、张永乐。DB13/T 665一2005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中松毛虫是指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nnis Tsai et Liu )、赤松毛虫

2、( Dendroli-musspectabilis Butler)。本标准规定了松毛虫的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松毛虫的预测预报技术及防治决策。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油松毛虫、赤松毛虫Dendrol imus tabulaefonnis Tsai etLiu 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Dendrolimus );主要危害油松、赤松,以幼虫食叶,且具暴食性,危害极大,是河北省内重要森林有害生物之一。2. 2虫情调查为了准确掌握监测对象在某一地区的发生范围和发生情况而展开的调查活

3、动。2. 3系统虫情调查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监测对象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信息而开展的系统调查活动。2. 4预测预报根据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林木的物候、气象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害虫未来的发生趋势(发生量、发生期、危害程度等)作出预测并及时提供虫情报告。2. 5发生期预测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危害期;对具有迁飞、扩散习性的害虫,预测迁出或迁人本地的时间。为害虫防治时期的选择提供依据。2. 6发生t预测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或林间虫口密度,估计害虫种群未来的消长趋势。3虫情调查3. 1一般虫情调查在幼虫越冬后上树前进行。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每县(市、区)设50个以上调查监测点,设1

4、一2块标准地,按对角线机械抽取20株调查标准树。清点每株树下越冬幼虫存活数量。1DB13/T 665一20053.1.1虫情调查时间与次数调查时间为越冬前幼虫调查、越冬期幼虫调查、越冬后幼虫调查和卵期调查。调查次数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一般每年调查3次一5次为宜。3. 1. 2标准地和标准株的选择在松毛虫的常灾区和偶灾区,在踏查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以林班或小班为单位,每400亩一1 001)亩设一块标准地,标准地内最少要有100株以上的松树。在每块标准地中,采用对角线或平行线的方法,选取20株样株,进行每木调查。3. 1. 3越冬前或越冬后幼虫调查小树可直接清点树上的幼虫数;对较大的

5、树木,可采用抽查样枝,以样枝推算全树的幼虫数;采用振落法,在树下铺塑料布,振动树干,使幼虫落于塑料布上,数清塑料布上的幼虫数,或采用其它方法进行估算等。将调查结果记人松毛虫幼虫(卵)调查表(表A. 1)。3. 1. 4越冬幼虫调查每年幼虫越冬期间,在标准株树冠投影下,详细调查落叶层下越冬幼虫数量。油松、赤松大树还要调查树皮粗裂缝内的虫数。记人松毛虫幼虫(卵)调查表(表A. 1) o3. 1. 5卵期调查卵期调查产卵盛期后,在标准地内调查标准株上的卵块数。如卵已孵化,可根据初龄幼虫群集取食造成针叶枯黄的情况,数清树上的幼虫群记为卵块数。记人松毛虫幼虫(卵)调查表(表A. i),3.1.6资料的汇

6、总3.1.6.1发生面积的统计以轻度统计起点算起。3. 1. 6. 2发生等级发生等级划分见表Ao表A松毛虫发生等级划分林龄虫态轻中重10年生以下及强度修枝幼虫(头/株)1 56 - 2021以上卵(块/株)0. 02 -0. OS0.06-0.30. 4以上11年生以上幼虫(头/株)51516 4041以上卵(块/株)0. OS -0. 20. 3 -0. 70. 8以上3.1.6.3资料汇总虫情调查结束后,根据表1汇总,记人松毛虫幼虫(卵)调查汇总表(表A. 2 )。3. 2系统虫情调查3. 2. 1标准地在林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立3块一5块固定和临时标准地,每块标准地设立20株标准株

7、。如当年标准地无虫,可在附近或周围有虫林分另设临时性标准地进行观察。标准地建立后,摘除树上的旧茧,根据林地状况,填写松毛虫标准地因子调查表(表A. 3 )。3.2.2幼虫期调查3. 2. 2. 1上(下)树期调查越冬幼虫上、下树前,在固定标准地的标准株胸高处,间隔缠绕宽5厘米的塑料环(下树期用塑料碗)两圈,每天定时检查塑料环下(碗上)的幼虫数量,检查完后将环下(碗上)的幼虫放于环上(碗下),连续观察至无幼虫上、下树时止。将每天上、下树幼虫的数量记人松毛虫幼虫上(下)树期调查表(表A. 4 )。2DB13/T 665一20053. 2. 2. 2越冬前幼虫虫口密度的调查在幼虫下树前,调查标准株上

8、幼虫的数量,将结果记人松毛虫虫情调查表(表A. 5 ) o3.2.3蛹期调查3. 2. 3. 1化蛹进度调查从化蛹始见期开始,在临时性标准地的标准株上,每1天一3天调查一次,记载结茧数和幼虫数。每次观察虫数不少于50个,亦可配合采集老龄幼虫进行套笼化蛹观察,将调查结果记人(表A. 4 )。3.2.3.2蛹孟及存活率调查在松毛虫化蛹始盛、高峰、盛末期,分别在标准地附近的林内,随机采集100个一200个茧,解剖统计雌蛹数、寄生及其它死亡数,记人松毛虫蛹调查表(表A. 6 )。取50个一100个活雌蛹,分别称重后,将其编号放人养虫笼中,羽化后按1:1配人雄虫,待其产卵后,统计产卵量。填写松毛虫蛹重和

9、产卵量调查表(表A. 7 )。用直线回归法计算蛹重与产卵量的预测式。3. 2. 3. 3蛹密度调查在成虫羽化结束后,将标准株上和树冠投影下未羽化蛹的茧和已羽化的空茧采下,统计化蛹总数,羽化总数,将结果记人(表A. 5 )。3. 2. 4成虫期调查从化蛹始盛期开始,设置黑光灯诱集成虫。每年设灯的地点、高度、瓦数、开灯时间应一致,记载每天诱集的成虫数量,填人松毛虫成虫灯诱调查表(表A. 8 )。在观察蛹重及存活率的同时,可利用采集的蛹,分别装人养虫笼中,观察成虫羽化日期,记人(表A. 4 ) o3. 2. 5卵期调查从卵出现开始,每日调查标准株,发现卵块标记编号,记载每株卵块数,观察孵化日期,清点

10、已孵化卵壳确定初孵幼虫数,以及未孵化卵粒数。也可到第八、九天,将卵采下,仔细清查卵粒数,装人指形管或小纸口袋放回原处,等幼虫全部孵化后将指形管或小纸口袋取回,清点未孵化卵粒数,以总卵数减去未孵化卵数即为初孵幼虫数。将结果分别记人松毛虫虫情调查表(表A. 5 )和松毛虫卵调查表(表A. 9 )。亦可在产卵期后,在临时标准地采集一定数量的卵块,观察孵化卵粒数和未孵化卵粒数,将结果记人松毛虫卵调查表(表A. 9 )。3. 2. 6资料的汇总3. 2. 6.,发生期汇总根据表4、表8汇总,填写松毛虫发生期年终汇总表(表A. 10)。3. 2. 6. 2发生,汇总根据表4一表9汇总,填写松毛虫发生量年终

11、汇总表(表A. 11)。各虫期的死亡率,以上、下虫期对比方法进行计算。3.2.s.3汇总上报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各虫态的观察结果。幼虫下树结束后,报告全年观察技术总结和汇总表。4预测预报4. 1发生期预报4.1.1预报次数和时间预报次数和时间在3月15日前发出越冬幼虫上树始期预报;在6月巧日前发出幼虫化蛹时间的预报;在9月15日前发出幼虫下树时间的预报。4. 1. 2各虫态发生日期预测公式各虫态发生日期预测公式如下:3DB13/T 665 -2005F=Hi+(+Sx)式中:F某虫态出现的日期;Hi起始虫态发生期实际出现的日期;Xi理论期距值;Sx-与理论期距值相对应的标准

12、差。4. 1. 2. 1油赤)松毛虫主要虫态发生期期距值松毛虫各主要虫态发生期期距值见表Bo表B松毛虫各主要虫态发生期期距值虫期幼虫下树初见期至幼虫下树始盛期幼虫下树始盛期至幼虫下树高峰期幼虫下树高峰期至幼虫下树盛末期幼虫下树初见期至幼虫下树终见期幼虫上树初见期至幼虫上树始盛期幼虫上树始盛期至幼虫上树高峰期幼虫上树高峰期至幼虫上树盛末期幼虫上树初见期至幼虫上树终见期蛹始盛期至蛹盛末期蛹初见期至蛹盛末期成虫始盛期至成虫盛末期蛹始盛期至成虫始盛期蛹高峰期至成曳高峰期卵始盛期至卵盛末期幼虫解化始盛期至盛禾期平均值xii. o7. 413. 238. 911. 07. 013. 435. 28.S12

13、. 311. 618. 3加.510. 812. 2标准差S1. 91. 21. 75. 52. 51. 42.54. 02. 21. 40. 92. 22. 03. 92. 6注:数据来源于抚宁、育龙、遵化和迁西四县(市)平均值4.,.3历期预侧法4. 1. 3. 1计算公式A(始盛期或高峰期)二P(始盛期或高峰期)+19. 26H(始盛期或高峰期)二A(始盛期或高峰期)+19. 26E(始盛期或高峰期)二P(始盛期或高峰期)+ 9. 51听(始盛期或高峰期)=A(始盛期或高峰期)+ 78. 1P(始盛期或高峰期)=L上(始盛期或高峰期)+ 109. 7式中:A一成虫;P-蛹;H一幼虫孵化期

14、;E一卵;巧一幼虫下树期;L上一幼虫上树期。注:计算公式为抚宁、青龙、遵化和迁西四县(市)统一后的模型,误差1天一3天4.1.3.2油(赤)松毛虫各虫态发育历期松毛虫各虫态发育历期见表Co4DB13/T 665 -2005表C松毛虫各虫态发育历期虫态卵幼虫蛹雄成虫全世代越冬前1 4龄越冬后4-8龄合计平均历期X9. 5178.1109. 7187. 719. 266. 2222. 78标准差SX0. 936. 275. 825. 371. 611. 366. 26变异系数C9. 78968.似肠S. 309b么吕6968. 359621. 94962. 81 注:抚宁、青龙、遵化和迁西四县(市

15、)平均值4. 1. 4松毛虫幼虫越冬后上树期的预侧4. 1. 4. 1幼虫越冬后上树期的预测公式以3月1日为基准0,幼虫越冬后上树期预侧公式为:D =25. 0一1. 56b, +3.53b2一0. 69b,式中:D一上树日期;b,-11月下旬平均气温();bZ 2月下旬平均气温();b3-12月平均气温()。4. 1. 5物候预测法通过选定当地常见的其它植物的发育阶段作为指示物,观察其与松毛虫发育阶段的相关性,进行发生期预测。各虫期物候见表Do表D松毛虫各虫期物候表赤松毛虫发生期越冬幼虫出蛰上树幼生基食针叶期结茧化蛹期成虫产卵期幼虫孵化期幼虫下树越冬物侯观象油松由黄变绿油松高生长开始桃、杏、

16、白头翁大量开花板栗、酸枣开花小麦成熟、板栗开花到祠谢高粱开花荆条开花盛期油松球果成熟开裂国光苹果成熟采摘各种草大白莱成熟收获大约日期3月中旬3月下旬至4月下旬4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10月上旬10月中旬至下旬11月上旬4. 2发生f预测预报4. 2. 1预侧次数和时间在3月20日前发出越冬幼虫上树后发生量的预报。在7月20日前发出秋季初孵幼虫发生量的预报。4. 2. 2发生程度划分标准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见表A,4.2.3有效基数法5DB13/T 665一2005根据所调查的虫口基数、雌性比、每只雌蛾平均产卵量,以及当地历年各虫态的死亡率,推

17、算下一世代的发生量。P=Pax (exfx (1一dl) (1一dz)(1一d;)式中:P-预报发生数量;P。一调查平均虫口;e一平均产卵量;f-雌性比;d, dzd一从调查虫态到预测虫态所经历的各虫态死亡率。4.2.4雌蛹皿与产那f的相关回归预测Y=一54. 9+148. 3x式中:Y一一一下一代卵基数;x一一平均雌蛹重。雌蛹重与携卵量侧报见表Eo裹E雌蛹孟与携卯,的关系雌蛹重阶0. 81. 21. 21. 61.6 2.02.0-2.42.4-2.82.8 3.23.2-3.63.6-a.0a.o-a.a组中值1. 01. 41. 82. 22. 63. 03. 43. 84. 2携卵盆9

18、4. 1154. 1213. 8273. 6333. 3393. 0352. 7512. 6572. 24存档与预报5.1建立档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森防机构将虫情调查、汇总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存档。并且将预测预报情况及时向各业务主管部门、生产部门发布。6DB13/T 665一2005附录A资料性附录油、赤松毛虫在河北省的发生特点松毛虫主要在我省的燕山、太行山油松林区发生,1年发生1代,以幼虫树下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结束越冬开始上树活动,取食针叶,5月形成危害高峰期。6月一7月结茧化蛹月一8月成虫羽化,7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羽化末期。8月中下旬至9月初当代幼虫孵化

19、,幼虫危害至10月中下旬开始下树越冬。卵期7天12天。幼虫8龄9龄,多数为8龄。1龄一3龄幼虫历期平均每个龄期为6天一8天,一般4龄一5龄为越冬虫期,越冬期一般为4个一5个月左右,蛹期15天一23天,平均19天。成虫历期:雌虫平均为7天,雄虫平均为6天。幼虫期长达10个月,跨2个年度,卵成块产于松针上,初产时为浅红色,孵化前呈紫红色。卵孵化以早晨的占多数,其他时间也可以孵化。同一卵块孵化期可延续3天一4天,孵化率一般在72%-990!0,平均为92%。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块附近的针叶上,几小时后开始啃食针叶边缘,形成许多缺刻,使针叶枯萎。2龄幼虫开始分散,能咬断针叶。1龄一2龄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

20、借风传播,或落地后迅速爬行。3龄幼虫起取食整个针叶,4龄后食叶量开始增加。老熟幼虫平时静伏在树枝上,受惊时紧紧抓往枝条,前胸背面的蓝黑色毒毛向前伸出,状极凶猛。在食料缺乏情况下,幼虫扩散迁移明显。幼虫的食叶量随虫龄增长而增加,末龄幼虫食量最大,约占幼虫一生总食量的70%左右。1龄一3龄幼虫的食叶量仅为总食量的4. 4%,因此防治适期宜掌握在4龄以前。雌虫的食叶量比雄虫大。幼虫耐饥力较强,5龄幼虫在缺食时能活21天一29天,平均23天。越冬幼虫于10月中、下旬开始下树,在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和树干周围的土缝、枯枝落叶或石块下越冬,以30 cm以下和30 cm 65 cm范围内越冬虫数最多,并且集中

21、在背风向阳面。越冬幼虫以4龄g龄占多数,越冬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次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当日平均温度达到5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蛰动,达到10时开始上树取食危害。根据松毛虫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这个习性,选择在树干或地面上采用相应的防治越冬幼虫措施,效果良好。幼虫老熟后停食2天一3天即结茧化蛹。结茧场所多为针叶、树枝、杂草及灌丛中,在幼松林中树冠下部结茧较多。蛹重、蛹长与产卵量关系密切,羽化前蛹重显著减轻,腹末几节不动。羽化时,成虫从蛹的头胸部背面裂缝钻出,蛾体湿润,翅软蜷缩,悬挂数十分钟后才能飞翔。羽化时间以20时一22时最多。羽化当天晚上或次日晚上交尾,雌蛾一般交尾1次,也有交尾2

22、次3次的。交尾1次持续时间为24小时左右,至次日傍晚始脱开。雌蛾交尾后当晚即可产卵,每只雌虫的产卵量数十粒到四、五百粒不等。第一天产卵最多,以后逐日减少,第三、四天产完。正常交尾的雌蛾遗卵数少,没有交尾的雌蛾或羽化数日才交尾的雌蛾遗卵数多。雌、雄性比为1 0. 8一1.6。雌蛾产卵后逐渐死亡。DB13/T 665一2005表A. 1松毛虫幼虫(卵)调查表地点:林木组成:郁闭度:平均树高(m):平均胸径(cm):枝条盘数:冠幅(m):林龄(年):虫株率(%):虫口密度(条、块/株):代表面积(亩):针叶被害率(%):标准株号活虫或卵块数标准株号活虫或卵块数备注111212313414515616

23、71781891910r合计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8DB13/T 665一2005表2松毛虫幼虫f卵)调查汇总表汇总单位:单位:万亩、块地点松林面积调查面积标准地数发生面积轻中重计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9DB13/T 665一2005表A. 3松毛虫标准地概况调查表标准地号12345地点主要树种树木组成林龄(年)胸径(em)树高(m)枝条盘数(轮枝数)冠幅)坡向坡度郁闭度针叶被害率(%)其它病虫土壤质地土层厚度植被种类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10DB13/T 665一2005表A. 4松毛虫发生期调查表地点力自二每天发生虫数沁备于劲.曰万节旷诬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

24、7181920计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11DB13/T 665 -2005裹A. 5松毛虫虫情调查表地点:虫口密度:/株株号卵块数初孵幼23虫4 -S数6以上计结茧数羽化数针叶被害率(%)1234567891011121314IS1617181920计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12DB13/T 665一2005表A. 6松毛虫蛹调查表平均死亡率(%):雌性比:平均雌蛹重(克):地点总蛹数活蛹死蛹百蛹重备注计雌性比计蜂蝇菌合计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13DB13/T 665一2005表A. 7松毛虫蛹重和产卵f调查表编号蛹重(克)羽化日期产卵日期产卵量(粒)备注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14DB13

25、/T 665一I表A. 8松毛虫成虫灯诱调查表设灯地点:瓦数:日期诱虫数备注计雌雄性比填表人:15DB13/T 665 -2005表A. 9松毛虫卯调查衰地点:采集时间:亡率(%):寄生率(%):卵块号卵粒数孵化数死亡数其中寄生备注计!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16DB13/T 665一I表A. 10松毛虫发生期年终汇总表汇总单位:虫态始见期始盛期商峰期盛末期终止期备注幼虫上树成虫卵解化幼虫下树汇总人:汇总日期:年月日DB13/T 665一2005表A. 11松毛虫发生,年终汇总表汇总单位:项目地点备注幼虫初孵幼虫下树前幼虫数下树前死亡率(%)下树幼虫数越冬死亡率(%)上树幼虫数死亡率(肠)蛹蛹密度(个/株)平均雌蛹重(克)雌性比1羽化率(肠)其中寄生率(%)成虫每灯诱蛾率(%)雌性比平均产卵世(粒)卵卵块数(块/株)每块卵粒数死亡率(%)其中寄生率(%)针叶被害率(%)汇总人:汇总日期:年月18的00闪|的09卜的一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