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66687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40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DB13 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DB13 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DB13 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DB13 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3.080 P 6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 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pavement porous modified cement concrete base 2011 - 07 - 07 发布 2011 - 07 - 17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T 1419201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材料 1 4.1 水泥 2

2、4.2 集料 2 4.3 改性剂 . . 3 4.4 水 . . 4 4.5 掺合料 . . 4 4.6 防水材料 4 4.7 塑料薄膜 4 5 配合比设计 . . 5 5.1 基本要求 5 5.2 配合比 参考范围 . . 5 5.3 配合比 确定与调整 5 6 施工工艺 6 6.1 施工准备 6 6.2 施工工艺 6 6.3 机械设 备配置 7 6.4 铺设防 水卷材 8 6.5 路肩 8 6.6 基准线设置 . . 8 6.7 混凝土搅拌 . . 9 6.8 混凝土运输 . . 9 6.9 混凝土摊铺 . 10 6.10 接缝施工 . . 10 6.11 养生 . . 11 6.12 特

3、殊 气候条件下施工 12 7 施工质量 管理与检查验收 . 12 7.1 一般规定 . 12 7.2 施工前 材料采购检查 . 12 7.3 铺筑试 验路段 . 13 7.4 施工中 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 14 DB13/T 14192011 II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弯拉弹性模量参考值 . 1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 1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孔隙率试验方法 . 19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初凝时间试验方法 . 21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

4、 . 24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和养护 . 26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不同等粒径集料和水泥掺合料用量 . 28 DB13/T 14192011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邢台市交通运输局、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李来宾、宋田兴、石晨英、杜群乐、王凤彩、霍玉娴、石敬辉、李彦伟。 DB13/T 14192011 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施工质

5、量验收标准等。 本规程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42 土工合成材料 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JTG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E3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 03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改性剂 modifiers 在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中掺入的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水基聚

6、合物。 3.2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 porous modified cement concrete 由水泥、等粒径集料、掺合料、水和改性剂混合固结而成、有连通孔的材料,孔隙率大于 17。 3.3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 construction of porous modified cement concrete base 采用摊铺机摊铺、免碾压的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施工方式。 3.4 等粒径集料 为了提高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参照现行试验规程标准筛孔尺寸,将集料(孔径相差 5 mm)分成 4 个粒径区间:20 mm25 mm、25 mm30 mm、30 mm35 mm 和35 m

7、m40 mm,将某一区间粒径的中值作为粒径的代表值,称为规格。集料粒径范围为代表值 2.5 mm,这个范围内的集料称为等粒径集料。如 30 mm 35 mm 区间内的集料即规格为 32.5mm 的等粒径集料。 4 材料 DB13/T 14192011 2 4.1 水泥 4.1.1 水泥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的相关要求。 4.1.2 一般情况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温天气施工应采用缓凝型水泥,低温天气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用 R 型水泥。各交通等级路面基层水泥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交通

8、等级 特重交通 重交通 中、轻交通 龄期( d) 3 28 3 28 3 28 抗压强度( MPa) , 25.5 55.0 22.0 52.5 16.0 42.5 抗折强度( MPa) , 4.5 7.5 4.0 7.0 3.5 6.5 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齐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所使用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水泥化学和物理性能指标 水泥性能 指标 特重、重交通路面 中、轻交通路面 铝酸三钙, 7.0 9.0 铁铝酸四钙, 15.0 12.0 游离氧化钙, 1.0 1.5 氧化镁, 5.0 6.0 三氧化硫, 3.5

9、4.0 安定性(雷氏夹或蒸煮法检验) 合格 合格 标准稠度需水量, 28 30 烧失量, 3.0 5.0 细度(80 m 筛余量) , 10 10 初凝时间, h 3 2.5 终凝时间, h 10 10 注: 水泥的存放期不得超过 3 个月。 4.1.3 选用水泥时,除满足表 2 的各项规定外,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试配弯拉强度和工作性确定优选适宜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1.4 应选用散装水泥,并控制出厂温度不宜高于 55。 4.2 集料 4.2.1 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破碎砾石或砾石,石质为石灰岩、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等。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10、 4.2.2 集料采用单一的等粒径集料。不同等粒径集料标准筛筛孔尺寸见表 4。 4.2.3 严禁采用有级配的集料,进场集料规格要求见表 5。 DB13/T 14192011 3 表 3 集料技术要求 项 目 技术要求 集料强度 3级 压碎值 20 针片状颗粒含量 20 软弱颗粒含量 5 泥土杂质含量 (冲洗法 ) 1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 SO3质量计) 1 有机物含量 (比色法 ) 不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 注:压碎值超过 20时,应以混凝土试配弯拉强度是否达到相应的规定值决定取舍。 表 4 不同等粒径集料标准筛筛孔尺寸 单位为:毫米 筛孔 粒径 22.5 27.5 32.5 37.5 上层筛孔

11、2525 3030 3535 4040 下层筛孔 2020 2525 3030 3535 注 1:此表筛孔尺寸为标准筛水平位置筛孔尺寸,施工中应换算成振动筛尺寸,振动筛有倾斜时应考虑倾斜角度。 注 2:通过了上层筛,未通过下层筛的集料为等粒径规格料。 表 5 进场集料规格要求 集料规格( mm) 通过下列筛孔( mm)的质量百分率() 40 35 30 25 20 37.5 100 0-10 - - - 32.5 - 100 0-10 - - 27.5 - - 100 0-10 - 22.5 - - - 100 0-10 4.3 改性剂 改性剂分为 A 型和 B 型两类,不掺加粉煤灰时使用 A

12、 型改性剂,掺加粉煤灰时使用 B 型。改性剂的技术指标见表 6 的规定。 改性剂保质期为 10 天。改性剂应储存在不锈钢或树脂类容器中,禁止用铁、铜、铝器具储存,防止储存过程中与铁、铜、铝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同时应采取遮阳措施,严禁在阳光下暴晒。 DB13/T 14192011 4 表 6 改性剂技术指标 改性剂类型 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A 型 固含量, 3 SH/T 1153-92 粘度( Pa.s) 2500045000 SH/T 1152-92 pH 值 6.58.5 SH/T 1150-1999 在水中分散程度 均匀 目测 B 型 固含量, 4 SH/T 1153-92 粘度

13、( Pa.s) 3500042000 SH/T 1152-92 pH 值 8.59.5 SH/T 1150-1999 在水中分散程度 均匀 目测 4.4 水 拌合用水中铁、铜、铝离子总含量应小于 50 ppm。其他指标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JTG F30)的相关要求。 4.5 掺合料 4.5.1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掺合料可采用电收尘的、级干排或磨细粉煤灰。粉煤灰的分级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 7 规定。 表 7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要求 项目 粉煤灰等级 细度(45 m 气流筛余量) ,% 12 20 烧失量, 5 8 需水量, 95 105 SO3含量, 3 4.5.2 应采用散

14、装干粉煤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不得使用湿排、潮湿粉煤灰或已结块的湿排干燥粉煤灰。 4.6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宜采用双面纤维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技术指标参照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复合土工膜( GB/T 17642)规定,具体见表 8。 4.7 塑料薄膜 养生用塑料薄膜的厚度不小于 0.05 mm。 DB13/T 14192011 5 表 8 防水卷材技术指标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单位面积质量, g/m2450600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10 CBR 顶破强力, kN, 1.1 宽条拉伸 断裂强力, kN/m 经向 5 纬向 5 断裂伸长率,经向 30100 纬向 30100 垂直渗透系数( c

15、m/s) 按设计或合同规定 5 配合比设计 5.1 基本要求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所采用集料为等粒径,应当满足弯拉强度、孔隙率和混凝土拌合物初凝时间的基本要求。 5.1.1 弯拉强度 设计弯拉强度(7 天龄期)为 2.03.5 MPa。测试方法见附录 B。 5.1.2 孔隙率 不小于 17。测试方法见附录 C。 5.1.3 拌合物的初凝时间 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测试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以确定施工控制时间。测试方法见附录 D。 5.2 配合比参考范围 配合比计算按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 JTG E30)规定的假定容重法。 多孔改性水泥混

16、凝土容重可取 1900-2100 kg/m3,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参考值如下: a) 水泥:300340 kg/m3; b) 集料:1600 kg/m31700 kg/m3; c) 水:90130 kg/m3; d) 改性剂:改性剂水10:10015:100; e) 粉煤灰:粉煤灰代替 1020的水泥。 水泥及掺合料用量推荐范围参考附录 G。 5.3 配合比确定与调整 DB13/T 14192011 6 5.3.1 实验室试验 5.3.1.1 采用假定容重法计算的配合比,应实测拌合物容重,并应按实测容重调整配合比,调整时水泥用量不得减少,调整后的配合比复测拌和容重偏差不应大于2.5。 5.3.1

17、.2 按预计施工期的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测定拌合物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初凝时间。如需延长初凝时间,应增加水和粉煤灰用量,反之,减少水和粉煤灰用量。 5.3.1.3 制作弯拉强度和孔隙率试件,检验试配弯拉强度和孔隙率。 5.3.2 搅拌站试拌 混凝土的试拌配合比应通过搅拌站实际拌和检验,同时应满足机械摊铺的工作性、试配弯拉强度等要求。 5.3.3 施工配合比 经搅拌站实拌调整好的配合比,在施工中应根据天气、季节和运距等的变化,确保摊铺现场的工作性适宜于机械摊铺。应根据当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及时微调水和粉煤灰用量,以保证在拌合物初凝前完成摊铺。 6 施工工艺 6.1 施工准备 6.1.1 根据

1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的要求完成下承层施工。 6.1.2 加铺防水卷材的下承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固性,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浮尘。应检查下承层标高和路拱,对不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要求的部位进行铣刨。防水卷材铺设见 6.4。 6.1.3 不同等粒径的集料相邻存放时应设置隔离设施,严禁混杂。 6.1.4 按照采购计划采购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原材料及养生用塑料薄膜。 6.1.5 断交施工 铺筑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前,施工现场应严格断交。 6.2 施工工艺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工艺见图 1。 DB13/T 14192011 7 图1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

19、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6.3 机械设备配置 6.3.1 主要配备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整形石料筛分机、沥青洒布车、摊铺机、运输车辆、防水卷材热熔焊接机等机械。 6.3.2 搅拌站的配置 搅拌设备采用电脑程序自动控制的水泥混凝土搅拌站,产量不小于 400 t/h。并配置石料水洗筛和水胶溶液配制罐,其中水洗筛采用双层振动筛,其规格见表 9。 6.3.3 搅拌场设置 搅拌场设置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的规定执行。 混合料中掺加粉煤灰的搅拌站应增加 1 个粉煤灰专用仓。 铺设防水卷材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喷洒热沥青 薄膜养生 摊铺机摊铺 运输混凝土 拌和混凝土 碎石 粉煤灰 水

20、 泥 水胶溶液 水 改性剂 备 料 混凝土搅拌场建设 配合比设计 清水清洗石料 检 查 验 收 DB13/T 14192011 8 表 9 振动筛筛网规格参考表 单位:毫米 规格料尺寸 37.5 32.5 27.5 22.5 上层筛孔 4444 38.538.5 33.533.5 28.428.4 下层筛孔 38.538.5 33.533.5 28.428.4 23.123.1 6.4 铺设防水卷材 6.4.1 无机结合料下承层上应加铺防水卷材。铺设防水卷材前,清扫下承层并撒水,使其处于潮湿状态,严禁有积水。 6.4.2 利用沥青洒布车配合人工进行热沥青的洒布,沥青喷洒要均匀。沥青宜采用普通

21、70 号或 90 号热沥青,也可采用 SBS 改性沥青或废轮胎橡胶沥青,用量一般不超过 0.5 kg/m2。 6.4.3 喷洒热沥青后约 10 分钟即开始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工作。应采用向前自然摊铺法,起点应固定牢固,由低向高铺设,依据路拱横坡,按照高压低的原则,多卷卷材平行铺设。利用胶辊或胶轮压路机对铺设好的卷材进行碾压,消除卷材和下承层之间的气泡,使卷材和下承层充分有效地粘结。 6.4.4 铺设总宽度应超出路肩 10 cm15 cm,搭接宽度一般为 6 cm8 cm,搭接部位用热熔焊接机焊接,两幅之间应粘接牢固,确保搭接部位不透水。纵向搭接采用热熔焊接机焊接。 6.4.5 铺设段不宜太长,在

22、 100 m200 m 处应预留运料车的进出口和调头处。 6.4.6 与构造物连接处,应将卷材紧贴结构物立面树起 15 cm20 cm,并用沥青粘接牢固。特殊部位,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实。 6.4.7 防水卷材施工结束后,应注意检查内部是否存在气泡,各粘接部是否牢固,有无破损现象,并及时处理。 6.4.8 在铺筑约 0.5 小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此之前严禁一切无关人员、机械和车辆通行。 6.4.9 雨、雪、雾天、大风天气及下承层有水的情况下不应铺设防水卷材,且不得交叉施工。 6.4.10 防水卷材为可燃物,施工时严禁烟火。 6.5 路肩 应采用透水材料。 6.6 基准线设置 基准线设

23、置应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的规定执行,设置精度应符合表 10 的要求。 表 10 摊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基准线设置精度要求 项 目 规定值 最大允许偏差 中线平面偏位 (mm) 10 20 路面宽度偏差 (mm) +15 +20 结构层厚度 (mm) 代表值 -3 -5 极值 -8 -10 纵断高程偏差 (mm) 10 15 横坡偏差 ( ) 0.10 0.15 DB13/T 14192011 9 6.7 混凝土搅拌 6.7.1 一般规定 6.7.1.1 在拌和前,试验室应依照施工时间点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测出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作为混合料从拌和出料到摊铺

24、完毕的限制时间。超过限制时间的混合料应废弃。 6.7.1.2 每天开始拌和前,按配合比要求,对水泥、水、集料、粉煤灰和改性剂的用量进行准确调试后,经试拌无误,再正式拌和生产。 6.7.1.3 改性剂应以水胶溶液形式掺加。按照配合比设计确定的比例抽取一定重量的水和改性剂,打入配胶罐,再通过循环泵搅拌均匀后备用。经检验,当水中铁、铜、铝离子总含量超过规定要求时,应在 8 小时内将水胶溶液使用完毕。 6.7.1.4 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控制温度:不宜高于 50,且不宜低于 10。在环境温度高于 33时,应给水泥罐架设遮阳棚,以降低水泥罐中水泥的温度。 6.7.1.5 集料在进入拌合仓之前,用水清洗干净

25、,并通过振动筛将超粒径或粒径不足的集料筛除。 6.7.1.6 搅拌站停机时须清理,应着重清理搅拌锅、储料仓、皮带滚、水泥输送机口等,打扫地面,清除水池中的尘泥。 6.7.2 配料精度 搅拌站在投入生产前,应进行标定并试拌正常。在出现异常时或搅拌站搬迁安装完毕,均应重新标定。搅拌站配料计量精度要求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施工中应经常校验搅拌站计量精度。混凝土应配备和采用有计算机自动称料、配料系统的搅拌站进行生产,不得使用手动配料,禁止使用体积法计量的简易自落滚筒式搅拌机拌和。 表 11 搅拌站的混凝土拌和计量精度要求 材料名称 水泥 集料 水 改性剂 允许偏差 ( ) 1 2 l 1 注:允许偏

26、差 ( )是实际重量与配比重量的差值占配比重量的百分数 6.7.3 拌和质量检验与控制 6.7.3.1 施工开始及搅拌过程中应按表 14 规定的频率检验拌合物的初凝时间。按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和附录 C 的要求预留规定数量的抗弯拉强度和孔隙率试件。施工时间应选择气温在 535,且夜间最低温度不得低于 1。 6.7.3.2 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不得有未加水胶溶液的干料、未拌匀的生料和离析等现象,严禁将干料、生料和离析料用于基层摊铺。 6.8 混凝土运输 6.8.1 一般规定 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等配备车型和车辆总数。总运力应比总拌和能力略有富余。运输车

27、辆应加盖苫布,减少混合料水分散失。 6.8.2 运输 运输允许时间视气温不同,必须在混合料初凝之前完成摊铺。运输允许的最长时间为不同气温、湿DB13/T 14192011 10 度条件下,拌合物初凝时间减去摊铺和待摊铺时间。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料到运输、摊铺完毕的允许最长推荐时间可参考表 12 的规定。 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由专人指挥卸料,在指定地点调头,严禁运输车辆在铺设好的防水卷材上急刹车或调头。运输车辆驶上防水卷材前要设专人检查清理轮胎,不能夹带硬物,防止破坏卷材。卸料时禁止踩刹车。 表 12 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摊铺完毕推荐允许时间 施工气温 () 510 1020 2030 30 以上 推

28、荐允许最长时间(分钟) 150 120 90 75 注:施工气温指施工时段的日最高气温。运输、摊铺完毕推荐最长时间含装车时间。 6.9 混凝土摊铺 6.9.1 现场准备 6.9.1.1 摊铺前,应检查下承层。当下承层不设防水卷材时,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干净、坚实,平整度、横坡度和压实度符合基层施工规范要求。当下承层设防水卷材时,应进行认真清扫,对卷材作全面质量检查,并安排专人监守,确保防水卷材上没有硬颗粒或尖状物,以避免运料车和摊铺机碾压扎破卷材。卷材局部破损处应及时修补。 6.9.1.2 预留的运料车进出口调头处应做特殊处理,摊铺前应进行清扫、喷洒热沥青、铺设防水卷材、压挤气泡,周边搭接处用热

29、熔焊接机焊接,并确保搭接、焊接处不透水。 6.9.1.3 设置基准线 每20 m 垂直于两侧基准线挂横线,用钢尺测 3 点垂直高度,减去基准线设定高度,即为单点结构层厚,3 个值的平均值为该断面平均结构层厚。每 200 m 10 个断面的均值为该路段平均结构层厚。路段平均结构层厚不应小于设计结构层厚;断面平均结构层厚不应比设计结构层厚度小 10 mm;单点结构层厚极小值不应比设计结构层厚度薄 20 mm。 6.9.1.4 调整摊铺宽度 作业开始之前,应先调整好摊铺宽度,防止最后一幅不能满足摊铺机作业。对于城市道路,应先安装路缘石再摊铺。 6.9.2 摊铺 6.9.2.1 摊铺时应缓慢、匀速、连

30、续不间断地进行。根据拌合物产量、摊铺宽度和运输能力,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 1 m3 m/min。 6.9.2.2 全幅摊铺宜用两台及以上摊铺机前后梯队作业,前后间距 35 米,并在水泥拌合物初凝前完成纵缝施工。防水卷材及履带行走部位均应及时清扫干净,扫除积水。 6.9.2.3 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熨平板使用振捣功能,不使用振动功能,振捣频率为 3 Hz。 6.10 接缝施工 6.10.1 纵向施工缝 DB13/T 14192011 11 纵向施工缝分为干接缝和湿接缝。 当一台摊铺机摊铺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采用前后错开的两台及以上摊铺机梯形作业,在拌合物初凝前完成摊铺的纵向接缝为湿接缝,不需要处理

31、。当采用一台摊铺机分两幅作业,留下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位置两幅上口应摊铺成三角形沟槽,下部两幅连接在一起,连接部位厚度约为基层厚度的二分之一。该施工缝为干接缝,称为开口接缝。开口接缝应做如下处理。 6.10.1.1 接缝处理前应将接缝处松散部位和松散石料清除干净, 并用吹风机将接缝处的尘土等杂物吹净。 6.10.1.2 三角形沟槽内应填筑 C 30 及以上的水泥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 8 mm 或采用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填满、振捣、振动整平、拉毛。在三角形沟槽外边两侧垂直纵缝方向展填 56 cm,填缝高度允许高于成型基层 34 mm。施工缝采用覆盖土工布养生。纵向施工缝如图 2。 图 2 纵

32、向施工缝 6.10.2 横向接缝 摊铺结束或摊铺中因故中断,且中断时间超过混合料初凝时间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具体处理方法按本规程 6.10.1 条规定执行。 6.11 养生 6.11.1 一般规定 基层摊铺施工中,应同步采用白色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养生,避免风吹雨淋等,且不得使养护薄膜揭开或出现孔洞。不宜采用直接覆盖砂、草袋、草帘、稻草等养生方法。 6.11.2 塑料薄膜养生 薄膜宽度应大于覆盖面 60 cm100 cm。两幅塑料薄膜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 10 cm,并喷洒液体塑胶使其粘结牢固。薄膜与基层表面应紧贴在一起。成型基层侧面应用薄膜覆盖严密,并用细砂或细土等(

33、不得用带有尖角的石块)将基层表面和侧面的薄膜压牢,防止被风吹开或风吹进薄膜内。 6.11.3 养生时间 养生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确定,当大于等于设计弯拉强度的 80时,可停止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 3 d7 d。低温施工的养生见 6.12.2.3。 DB13/T 14192011 12 6.11.4 养生期保护 养生期间应保持薄膜完整,薄膜破裂时应立即补水并进行修补。 基层初凝前不得扰动、挤压或踩踏。养生期间,严禁人、畜及洒水车在内的一切车辆通行,养生期结束后,先将薄膜上的细砂或细土等去除,再撤除塑料薄膜,严禁细土等污染基层。 6.12 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 6.12.1 一般规定

34、摊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时,如遇有降雨、大风和降雪等不良天气条件不得施工。 6.12.2 摊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特殊气候条件的施工应符合下述规定: 6.12.2.1 雨季施工 摊铺过程中遭遇降雨,影响基层表面质量时应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时应准备足够的防雨篷。防雨篷支架宜采用焊接钢结构,材料宜使用帆布或编织布,以便在突发阵雨时,遮盖摊铺机送料器至塑料薄膜卷之间的部位,防止雨水进入混合料以及成型的基层。应在卸料车翻斗与摊铺机料斗上方搭设雨蓬,防止雨水将水泥浆体冲掉。 6.12.2.2 高温天施工 当现场气温高于 35时,宜避开中午施工,可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间施工。若不能避开,应采取对水泥罐

35、体、胶体储罐及石料堆搭设遮阳篷、抽用地下冷水冲洗石料及拌和、为自卸车加遮盖等技术措施降温施工。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随时加测气温和水泥、拌和用水、拌合物温度。 6.12.2.3 低温天施工 当最低气温低于 1时严禁施工。当气温低于 5时不宜施工,当工程量小且确需施工时,施工中应采取温水拌合、运输车覆盖、黑色塑料薄膜养生的措施,再用稻草、草帘、麦秸、泡沫塑料垫等保温材料覆盖。 搅拌站出料温度不得低于 10,摊铺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 5。在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成型基层温度在 5以上,低温施工时覆盖保温养生的天数不得少于 14 d。 7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7.1 一般规定 7.1.1 多孔改性水

36、泥混凝土基层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包括: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拌合物初凝时间、拌和运输摊铺总时间、拌和设备、拌和质量和养生质量等。 7.2 施工前材料采购检查 原材料的检测项目和频率见表 13 。 DB13/T 14192011 13 表 13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项目和频率 材料 检查项目 检 查 频 率 水 泥 水泥胶砂强度 安定性 初凝时间 标准稠度用水量 细度 温度 5 000 t,1 批 5 000 t,1 批 10 000 t,1 批 10 000 t,1 批 10 000 t,1 批 冬、夏季施工随时检测 粉煤灰 细度 烧失量 含水量 SO3 5 000 t,一批 5 000 t,一批 5

37、 000 t,一批 5 000 t,一批 粗 集 料 针片状含量 颗粒粒径 含泥量 压碎值 含水量 松方单位重 8 000 m3,1批 8 000 m3,1批 随时 4 000 m3,1批 随时 施工需要时 改 性 剂 固含量 粘度 pH 值 在水中分散程度(与水混合后的液体) 15 t,1 车 15 t,1 车 15 t,1 车 随时 水 pH 值 金属离子含量 开工前和水源有变化时 开工前和水源有变化时 注 1:所有项目开工前,均应检验。 注 2:数量不足一批时,按一批检验。 注 3:当原材料规格、品种、生产厂、来源变化时,必检。 7.3 铺筑试验路段 7.3.1 一般规定 多孔改性水泥混

38、凝土基层正式摊铺前,必须铺筑试验路段。试验路段长度不应小于 200 m。结构层厚度、摊铺宽度、基准线设置、接缝设置等技术指标与要求均应与实际工程相同。 7.3.2 试验路段分为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通过试验路段应达到下述目的: 1) 通过试拌检验搅拌站性能及确定合理搅拌工艺,检验适宜摊铺的搅拌站拌和参数:上料流量、拌槽填充量、搅拌均匀所需拌轴长度、新拌混合料工作性和生产配合比等。 2) 通过试铺检验主要机械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检验机械种类、数量、实际生产能力配套及组合的合理性。提供主要机械性能、生产能力检验结果和改进措施。 3) 通过试铺确定基准线设置方式、摊铺机的适宜工作参数(包括摊铺速度、振捣

39、频率)和养生塑料薄膜覆盖效果。 DB13/T 14192011 14 4) 铺筑试验路段其它相关要求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 执行。 7.4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7.4.1 一般规定 7.4.1.1 施工单位应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自检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和基层的检测项目和频率分别按表 13 和表 14 的规定进行。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加大检测频率,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再按正常检测频率要求进行检测。 表 14 混凝土拌合物及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检验项目和频率 材料 检查项目 检 查 频 率 混 凝 土 拌 和 物 均匀性 每天施工测 3 次,有变化

40、时随测 温度 必要时测,冬季、夏季每天 1 次 初凝时间 必要时测,冬季、夏季每天 1 次 混 凝 土 基 层 弯拉强度 每班留 13 组试件,日进度小于 500 m 取1 组,大于等于 500 m 取 2 组,大于等于 l 000 m 取3 组 孔隙率 每班留 13 组试件,日进度小于 500 m 取 1 组,大于等于 500 m 取 2 组,大于等于 l 000 m 取 3 组 结构层厚度 每 200 m 结构层摊铺宽度内左右各 1 处 连接摊铺每 100 m 结构层边缘 1 处并参考岩芯高度 横坡度 水准仪:每 200 m 4 个断面 摊铺中线偏位 经纬仪:每 200 m 4 点 纵断高

41、程 水准仪:每 200 m 4 点 路面宽度 尺测:每 200 m 4 处 注:孔隙率检测参照本规程附录 C 的规定。 7.4.1.2 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塑料薄膜的养生效果。薄膜应紧贴成型基层表面,如发现有鼓膜,应及时将空气赶出,用砂或细土压好;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 7.4.2 关键技术指标的检验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的弯拉强度、孔隙率和结构层厚度三大质量指标要求为: 1) 弯拉强度: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弯拉强度的评价,以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在标准养生条件下的小梁弯拉强度为准。应按照本规程附录 E、附录 F 和附录 B 规定的取样方式、试件的制备和养护以及测定方法测 7 d 弯拉强度。弯拉

42、强度宜采用三参数评价,即统计平均值(组数较少时为合格判定弯拉强度)、最小值和变异系数。弯拉强度合格标准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的规定执行,龄期取 7 天。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不应大于 25。 2) 孔隙率: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孔隙率的评价,以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测得的孔隙率为准。应按本规程附录 E、附录 F 和附录 C 的取样方式、试件的制备和养护及测定方法测孔隙率。 DB13/T 14192011 15 3) 结构层厚度: 摊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结构层厚度,设置摊铺基准线,摊铺前进行测量控制。通过基准线检测结构层厚的方法见本标准 6.9.1.3 款。下承层高程有

43、误差部位,可在高程误差允许范围l cm 内调整基准线高程,调整最短长度不应小于 30 m。下承层高程不足时,应直接摊铺,不得在施工中设薄垫层或调低本基层标高。摊铺成型厚度测量可以侧面尺测为准,当厚度不足时,应以一个断面内平均厚度(钻芯)作为返工判定依据。摊铺厚度不足或者下承层标高偏低时,禁止用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补填,应采用沥青混合料找补;下承层高程超高时,可铣刨到规定高程,清除松动石料,清扫干净。 7.4.3 质量检验技术要求 摊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自检的检查项目和频率应按表 14 的规定进行。基层全部技术指标的质量检验方法、频率和评定标准见表 15。 表 15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

44、质量要求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1 弯拉强度 (MPa) 100符合 7.4.2 中 1 的规定 符合本规程 7.4.2 及表 14 规定 2 孔隙率() 17 附录 C ,符合表 14 规定 3 结构层厚度(mm) 代表值 -8 -10; 尺测,频率符合表 14 规定 合格值 -15 -20 4 中线平面偏位 (mm) 20 经纬仪,频率符合表 14 规定 5 结构层宽度 (mm) 20 尺测,频率符合表 14 规定 6 纵断高程 (mm) +5,-10 +5,-15 水准仪,频率符合表 14 规定 7 横坡度 ( ) 0.3 0.5

45、 水准仪,频率符合表 14 规定 DB13/T 14192011 1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弯拉弹性模量参考值 A.1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的参考值见表 A.1。 表 A.1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弯拉模量经验参考值 抗弯拉强度( MPa) 2.0 2.5 3.0 3.5 弯拉弹性模量( GPa) 12.0-19.0 15.0-21.0 18.0-22.0 20.0-24.0 抗压弹性模量( GPa) 15.0-20.0 17.0-22.0 19.0-23.0 21.0-25.0 DB13/T 14192011 17 B B 附 录 B (规范性

46、附录)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B.1 目的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的试验方法。 引用标准: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 JTG E30) B.2 仪器设备 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试验机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 JTG E30)中 T 0551第 2 条第 3 款的规定。 B.3 试件尺寸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尺寸 150150550 mm,一组三块; B.4 试验步骤 B.4.1 将达到试验龄期的抗压试件自养护室取出,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 mm。 B.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

47、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应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B.4.3 加荷时,加荷速度应保持均匀、连续,一般控制在0.02 MPa/s0.05 MPa/s。 B.4.4 记录最大荷载和试件断裂的位置。 B.5 试验结果 B.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 fr按下式计算: fr FL/bh2.(B.1) 式中: fr抗弯拉强度( MPa) F 极限荷载( N) L 支座间距离( mm) b 试件宽度( mm) h 试件高度( mm) B.5.2 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2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2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抗弯拉强度计算精度到0.1 MPa。 DB13/T 14192011 18 如果有两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组结果无效。断面位置在试件断块短边一侧的底面中轴线上量得。 B.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 b) 样品的状态描述; c) 试验日期及时间; d) 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e) 环境温度和湿度; f)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值; g) 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DB13/T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