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 (试行) 为完善我市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推动小学自主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特制定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构建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全市小学实施素 质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促进学校规范化、个性化发展,
2、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二 .基本原则 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坚持以下原则: 1.均衡性原则。注重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强调教育资源的使用及效益,最大限度缩小学校间资源分配差异,努力实现小学教育的相对均衡和整体优化。 2.规范性原则。注重学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坚持依法办学,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坚持依规办学,遵循教育规律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保 障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3.内涵发展性原则。注重学校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尊重学校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激活影响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引导学校科学管理、打造特色、创建品牌,不断
3、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4.激励性原则。注重发挥督导评估的改进作用,淡化甄别与鉴定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考察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发展,把学校实际进步幅度作为督导评估的重点,科学合理地反映学校工作绩效,有效引导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育过程。 5.开放性原则。注重评估内容、过程、方式和结果的开放性,实现 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的全员参与,强调学校服务、依靠社会,并引导社会理性共享教育资源,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三 .基本内容 本方案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按照素质教育的保障、实施、成果及发展的逻辑关系设置了 “素质教育的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学校自主发展 ”等四个一
4、级指标。 本方案指标体系按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 4 个、二级指标 12 个、三级指标 29 个。 四 .实施办法 本方案适用于武汉市普通公办小学。民办小学可根据湖北省民办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并参照本方案进行素质教育综合督 导评估。 督导评估的周期为四年,从 2007 年秋季开始试行。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应将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纳入区级教育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分年度完成督导评估任务,使全区所有小学达到素质教育合格学校的要求,并授予 “素质教育合格学校 ”称号。各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根据实际,在合格学校评估的基础上开展 “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的督导评估,并于每年底将评估结果报送
5、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递交进行素质教育市级综合督导评估的申请。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对各区申报的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对通过督导评估的小学授予 “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称号。督导评估结果可作为区及区以上有关部门对学校进行的内容与本方案一致的其他专项检查免检及评比奖励的重要依据。凡是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违反省、市有关规范办学行为规定的,实行 “一票否决 ”。 各区要坚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 “软件 ”上,注重 “精、简、高效 ”,明确校长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第一责任人;加大对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管理的精细、人力资源的强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质量的监测等方面的指导力度,切实帮助
6、学校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改进工作,自主发展,办出特色,使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能受益。 逐步改革 和创新督导评估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媒介和已有的数据、资料,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督导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 .工作程序 (一)学校自我评估 1.做好年终自评。每年年终,由校长组织全体教职工,依据方案,结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进行一次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报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接受市、区教育督导机构督导评估的评估。学校在一个周期内,要接受一次市、区教育督导机构的评估。 3.撰写学校自评报告。自评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自评过程、近三年的变化与发展,主要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发
7、展 思路。 4.搜集与整理档案资料。按照方案要求,精简资料,着重反映学校个性及学校变化的情况。原则上以学校存档资料、各部门的档案资料等原始和电子资料为主,做到纸质资料与电子资料相结合,档案资料与特色资料相结合。 5.申报上级教育督导机构评估的学校每年 9 月底,向区教育督导机构递交申请报告、自评报告。 (二)教育督导机构评估 1.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和相关资料。组织调研和考察,根据学校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督导评估内容和重点,向学校发出督导通知,并向社会公告。 2.组织实施督导评估。通过听、看、测试、问卷调 查、交流、走访、座谈、巡视等方式搜集信息;核实各类数据,掌握对口中学、社区、家长对
8、被评学校的真实评价。 3.综合分析。各指标组按照方案的要求,对本指标组各项指标写出评估意见。在各指标组分析的基础上,评估组全体成员进行综合分析,对学校的变化与发展进行审核与认定;对办学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4.反馈。督学与有关部门和教职工共同研究学校的规划与发展,征求被评学校意见,同时评估组向学校上级管理部门和学校反馈评估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发展建议。 5.学校针对评估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 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整改报告,报上级督导机构。 6.督导机构向学校下达督导意见书,监督学校在规定期限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必要时进行回访或复查。完成规定程序,最后提请有关部
9、门认可,将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布。 附件:一、指标体系 A 级指标 B 级指标 C 级指标 A1 素质教育的保障 B1 组织领导 C1 思想保障 C2 法律保障 C3 组织保障 B2 人力资源 C4 人员配置 C5 人员素质提高 B3 物质资源 C6 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C7 办学条件 B4 社会资源 C8 家校互动与社区合作 A2 素质教育的实施 B5 德育工作 C9 德育计划 C10 德育课程建设 C11 德育活动 B6 课程改革 C12 教学管理 C13 课程建设与实施 C14 课堂教学实践与创新 C15 质量监测 B7 体卫艺工作 C16 体卫艺教育 A3 素质教育的成果 B8 学生全面发展
10、 C17 思想道德素质 C18 科学文化素质 C19 身体心理素质 C20 艺术审美素质 B9 教师专业成长 C21 职业道德与身心素质 C22 专业能力 B10 学校增值 C23 学校效益 A4 学校自主发展 B11 发展规划 C24 学校规划 C25 自主评价 B12 学校个性发展 C26 办学理念 C27 校园文化 C28 教育科研 C29 特色建设 二、指标要素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指标要素 A1 素 质 教 育 的 保 障 B1 组 织 领 导 C1 思想保障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的规 律,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11、,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培养个性特长,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C2 法律保障 1、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 2、依法治校,自觉遵守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3、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贯彻 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均衡编班、均衡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不以任何名义开设 “特色班 ”,不将学生成绩排队 公布; 4、尊重学生人格,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故发生,杜绝侮辱学生人格的语言;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严格执
12、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控制考试次数,严格用书管理,不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或其它休息时间组织学生集体有偿补课或上新课; 5、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预防事故发生。近三年,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6、严格学生用书管理,不违反规定组织学生征订课外学习辅导资料,不乱编、滥印复习资料。 C3 组织保障 1、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符合规定,岗位职 责明确,运作顺畅和谐,规范有序;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2、实行校长负责制。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与保证监督作用。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健全,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维护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B2 人 力 资 源
13、C4 人员配置 1、干部职数配备符合有关规定和章程要求,学历达标,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校长持证上岗; 2、在编制标准内配齐教师,学科配套,学历、专业、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学历合格率 100%,普通话、计算机考核达到规定等级,业务知识和教学能力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C5 人员素质提高 1、有干部队伍建设计划、措施、制度,并认真落实; 2、校长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第一责任人,应具有正确的专业角色意识和先进理念,并将先进理念内化为教职工的行为,引领教职工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 3、领导班子成员办事公正、廉洁自律,有较强的执法意识;重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14、管理,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除任课外,还需完成规定的听课任务,指导教学实践; 4、教师应依法执教,认真实施素质教育,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职工爱岗敬业; 5、学校将师德教育列入计划,有细则要求,措施落实,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与具体措施,建立教师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为教师培训提供条件,促进干部、教师在不同层次上专业素质均有提升; 6、注重骨干教师培养,促使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个体的内在动力,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校骨干教师队伍。 A1 素 质 教 育 的 保 B3 物 质 资 源 C6 经费的管理与使
15、用 1、国拨事业费逐年增长,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市或国家规定标准。办学经费能够满足教育、 教学工作的需要; 2、有独立的财务部门或专职财务人员,严格执行财务与资产管理各项法律、法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按细化预算的要求编制预、决算,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合理使用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C7 办学条件 1、按办学规模配齐各类功能室和场地,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坚持对学生、教师开放,为学生主动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师专业化学习提供服务; 2、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朴实、美观、有特色,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 3、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图书资料
16、、信息技术等达到国家规定的现行装障 备标准,提高利用率和图书的流通率,注重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发挥效益; 4、配齐学生健康和安全的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B4 社 会 资 源 C8 家校互动与社区合作 1、开办家长学校,注重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素质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家长和学校紧密合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2、有稳定的校外教育基地,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与社区主动沟通与合作,坚持学校 场馆对社会开放,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合作开展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和学校自身建设的文化教育活动; 4、优化教育环境,学校积
17、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与社区、派出所的联系畅通,关注社会对学校的综合评价信息。 A2 素 质 教 育 的 实 施 B5 德 育 工 作 C9 德育计划 1、认真贯彻和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递进层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目标、德育计划,特别 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德育工作有针对性、实效性,符合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 2、 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定期开展研究和交流,能有效
18、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地位和待遇,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关心班主任身心健康。健全和创新班主任选拔、聘任和考评工作机制,提高素质,强化管理。 C10 德育课程建设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班(队)会得到保证,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不断改革教育方法; 2、能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3、课堂教学中教师德育渗透意识鲜明,渗透点选择恰当。 C11 德育活动 1、活动内容切合实际,目的明确,方法适当,过程落实,案例具体; 2、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开展心理咨询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
19、握一定的技能。 B6 课 程 改 革 C12 教学管理 1、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三表 ”落实,合理安排课时与作息时间; 2、学校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工作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与 要求,要建立听课和评课制度,建立年级备课和学科备课制度,实施加强备课组建设工程,注重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与教学环节的规范和优化,建立学生学习指导制度; 3、教务管理制度健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落实,有针对性,注重成效。 A C13 课程建 1、充分保证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到专课专用,给学生更2 素 质 教 育 的 实 施 设与实施 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 2、积极
20、开发、利用、整合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形成符合实际的、有效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对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积极开发能体现区域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设置能充分体现小学素质教育要求; 4、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并能执行,能及时发现、提取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原发性问题开展校本研究,促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入。 C14 课堂教学实践与创新 1、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教材的要求,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注重教学反思,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高效课堂; 2、重视课堂教学整体策略和教学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教与学方法和手段
21、的变革,突出学生主 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3、制定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4、课堂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C15 质量监测 1、确立全面、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健全学校教、学相结合的全面质量监测体系,实施有效、规范、有序的监控、改进与提高; 2、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价制度,改革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业和教师课堂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根据评价意见对课堂教学进行适时调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B7 体 卫 艺 工 作 C16 体卫艺教育 1、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确立 “健康
22、第一 ”思想,把体育工作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不断增强少年儿童体质; 2、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规定对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做好健康检测记录,健康档案齐全规范。坚持做好课间操、眼保操,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坚持每年举办两次学生运动会,有计划开展体育兴趣活动; 3、积极贯彻学生卫生工作条例,做好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等健康 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时间的落实。规范卫生工作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4、全面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重视美育,落实艺术课教学,通过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渗透美育,建立学校艺
23、术教育活动制度。定期举办艺术节等大型文体活动,普遍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开展艺术兴趣小组活动,特别是能经常性地组织班级之间的文体比赛和娱乐活动。 A3 B8 C17 思想道德素质 1、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出公民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素 质 教 育 的 成 果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2、在热爱祖 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心集体、遵守纪律、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等方面不断有新的认知和行为;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发现他人长处,学会与同学交往; 3、能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4、学校有良好的校纪、校风,学生犯罪率为零,行
24、为规范优良率 90%,合格率 100%。 C18 科学文化素质 1、完成各学科学习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2、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具有初步的探究和创新精神,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 理信息的能力; 3、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不断增长,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学校科技教育落实; 4、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A3 素 质 教 育 的 成 果 B8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C19 身体心理素质 1、学生掌握 2 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身体素质、机能、形态主要指标在入学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健康水平不断提
25、高; 2、建立学生视力保护、检测制度,控制近视新发病例的发生,有效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 3、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有一定的自我教育、 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C20 艺术审美素质 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初步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掌握 12 项艺术特长。 B9 教 师 专 业 成 长 C21 职业道德与身心素质 1、依法执教,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锐意进取,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廉洁从教,尊重同志,团结协作;关爱学生,密切与家长联系,共同培育学生; 2、有健康的心理,性格开朗,勇于进取,勤奋向上,面对
26、挫折有较的承受能力;情绪稳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乐于 交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涌现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C22 专业能力 1、加强学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更新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掌握和熟悉通用性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及学生学习、发展知识,所任学科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2、教师熟悉教材,理解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确定重点、难点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方法,教学组织能力、协调控制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不断提高; 3、有个性特长的教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4、教师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建立一支学习型 、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27、B10 学 校 增 值 C23 学校效益 1、学生的习惯有好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增长,情感态度价值观有转变,实际的学习进步大于根据其起点水平所可能取得的进步; 2、适度发展,控制规模,使学校办学规模与事业计划、设计规模相一致,提高人均资源享有率; 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学校自身表现出明显的进步幅度;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的教育服务品质不断逐步提升,对口中学、家长和社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A4 学 校 自 主 发 展 B11 发 展 规 划 C24 学校规划 1、科学定位,学校在认识自身发展轨迹和现状,确立发展的起点与目标,研究发展的策略与步骤,预
28、测未来发展的成效与价值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校 35年发展规划; 2、学校各部门制定配套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有计划地贯彻落实; 3、学校指导教师分析发展基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实现专业发展。 C25 自主评价 1、以人为本,制定学校章程,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2、正确分析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准确把握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有相应的调控机制和保障,内涵发展; 3、 增强主体责任发展意识,认真开展自评,及时整改,建立和完善自主评价制度。 B12 学 校 个 性 发 展 C26 办学理念 1、学校在长期的办学积淀基础上,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和确立符合学校实
29、际、体现学校个性的办学理念; 2、建立与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较好地运用和支撑,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及评价机制。 C27 校园文化 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继承和发展学校优良传统,精心设计和打造具有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教风、学风,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重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A4 学 校 B12 学 校 C28 教育科研 1、坚持科研兴校,目的明确,结合学校发展和课程需要选择研究课题,注重过程,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2、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取得一定成效。 C29 特色建 认真分析校情,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在教育教学上具有与其自 主 发 展 个 性 发 展 设 他学校明显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学科项目,不断形成整体风貌,具有全员性、课程性和形成性。办出学校的特色,同时得到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 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