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67410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 方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艺运行、设备、计量信息、环境和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科林皓华所属的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87-1994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 输安全规程 GB 12801-19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455

2、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JJ 17-2004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DB11/T 273-2005 生活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环境监测规范 DB11/ 307-2005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暴露比 exposure proportion 垃圾暴露面积的平方米数与垃圾日处理量吨数的比例。 3.2 薄层压实 thin layer compacting 将运至填埋作业区的垃圾摊铺至 0.5m 0.6m 厚,使用压实机进行压实的作业方式。 3.3 边堤 skirt embankmet 在地平面以上的填埋作业过程中设置

3、在垃圾堆体周围的围挡。 4、 一般规定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应保证连续运行,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制定详细的工艺运行管理手册,重大工艺进行调整需申报经批准后实施; b) 按照填埋工艺运行管理手册完成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 c) 制定各岗位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完成作业任务; d) 定期对填埋场相关设施,包括雨污分流导排系统、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填埋气收集处 理系统、数据计量称重系统、场区道路、地下水监测井等进行维护管理,保证填埋工艺正常运行; e) 制定防火、防爆、防雷、防突发事件等措施及应急预案以备特殊情况下的生活垃圾处理; f) 具有完备的建设资料及工艺文件。 5、 工艺运行管理

4、5.1 进场垃圾控制 5.1.1 严禁接收和填埋工业垃圾及医疗、危险、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 5.1.2 进场垃圾来源明确,严禁来源不清的垃圾进入垃圾卫生填埋场。 5.1.3 可以接收适量建筑垃圾、渣土作为填埋工艺辅助材料(覆盖层材料、边堤修建材料);日常覆盖材料总量不应超过全年生活垃圾处理量 体积分数的15%。 5.1.4 可以接收适量来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或来自粪便处理设施的残渣,但含水率不应超过 70%,污泥和残渣进量不应超过当天全部垃圾处理量的 5%,并不应影响其他工艺正常运行。接收来自粪便处理设施的残渣应立即进行覆盖。 5.2 填埋作业 5.2.1 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根据垃圾量、垃圾种类

5、、垃圾成分、填埋作业区场地条件、填埋机械设备条件等因素制定分区、分类填埋方案和年、月填埋作业计划并执行,生活垃圾不应在填埋区无序填埋。分区方案应有利于渗沥液控制及填埋工艺的执行。 5.2.2 垃圾卫生填埋场应 根据分区、单元情况逐区、逐层进行垃圾填埋作业,垃圾填埋作业单元应控制在较小面积范围内,填埋场应准备雨季填埋作业区。垃圾进场后应于 24 小时内完成垃圾的摊铺、压实、覆盖工作。 5.2.3 地面以上填埋作业时,应先修筑垃圾作业边堤;距离堆体边缘 30 m范围内,边堤高度应始终高于垃圾堆体高度;边堤材料可选用素土或建筑渣土并压实,压实度应不低于 90%,边堤的外坡坡度应为 1: 3,有效厚度

6、应不低于 0.5 m。 5.2.4 垃圾摊铺作业层上面及侧面均需进行压实,采用薄层压实的方式进行压实作业,垃圾摊铺层厚度宜控制在 0.5 m 0.6 m,最厚不应超过 1.0 m,压实后垃圾的密度应大于 0.9t/ m3(按年核算),未配备压实机的小型填埋场压实密度应大于 0.8t/ m3(按年核算)。 5.2.5 经薄层压实作业形成的垃圾填埋作业层每 2 m 进行一次覆盖,雨季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 4 m。填埋作业过程中应减少垃圾暴露面积,控制垃圾暴露比小于 1: 1,覆盖材料可选用素土、渣土、建筑垃圾、细垃圾( 15 mm 以下)、垃圾堆肥、膜材料(覆盖材料不应影响渗沥液导排和填埋气收集)

7、。 5.2.6 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控制轻质垃圾的飘离,不应对周边环境造成 污染。应设置固定或移动式轻质垃圾防飞散设施,固定式防飞散设施迁移应选择在 6月 9 月份进行并完成,对飘离作业面的轻质垃圾随时清理。 5.3 填埋堆体 5.3.1 垃圾堆体的高度超出地面高度时,垃圾堆体外坡坡度应为 1: 3。 5.3.2 及时修复垃圾堆体边坡出现的局部不均匀沉降。总容量大于 100 万m3、地面以上垃圾堆体高度超过 5m 时应对堆体沉降情况进行观测,观测点不少于 4 个,每季度观测 1 次。当主要沉降发生完成后(年度沉降量小于 3)进行最终覆盖和绿化,最终覆盖应按照 CJJ 17 的规定执行,垃圾堆体进行

8、最终覆盖后应 保证绿化的完整。 5.4 填埋气收集处理 5.4.1 垃圾填埋厚度大于 6m 或垃圾总填埋容量大于 50 万 m3 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应设置导气管,对垃圾堆体产生的填埋气进行导排。 5.4.2 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初期设置填埋气收集导出系统,也可以在垃圾填埋堆体达到一定堆高(不应超过 8m)前完成填埋气导排系统的建设工作。 5.4.3 垃圾总填埋容量大于 100 万 m3 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应对沼气集中收集处理,当任意一个导气井甲烷浓度达到 50%(体积百分比)时,填埋气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应开始运行。 5.4.4 填埋气首先应进行集中收 集燃烧处理,鼓励进行综合利用。燃烧处理系统填埋气

9、收集管道氧气含量低于 5%时,填埋气处理系统需连续工作,并尽可能多的抽取并处理填埋气。 5.4.5 填埋气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应建立完善的运行日志,主要内容包括工艺参数(抽气负压、流量、甲烷含量、氧气含量等)、沼气处理量、运行时间等。 5.5 渗沥液收集处理 5.5.1 场区排水应实行雨污分流,未填入垃圾的填埋区及局部停止填埋作业超过一年的区域应采取雨污分流措施。 5.5.2 应对渗沥液集中进行导排、收集,保证场底渗沥液收集系统畅通,主管道末端不应被渗沥液浸没。 5.5.3 垃圾卫生填埋场应对渗沥液进行处理。 5.5.4 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应建立完善的运行日志,主要内容包括工艺参数(进水、出水的电

10、导率、 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总大肠菌值)、渗沥液产生量、渗沥液处理量、运行时间等。 5.6 填埋场封场 5.6.1 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后应继续对填埋气体、渗沥液的收集与处理及环境与安全监测等进行管理,直至填埋堆体稳定。 5.6.2 填埋堆体达到稳定安全期后方可进行土地再利用,使用前应做出场地鉴定和使用规划。 5.6.3 未经环卫、岩土、环保专业技术鉴 定之前,填埋场不应作为永久性建(构)筑物用地。 6、 设备管理 6.1 设备运行 填埋机械设备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使用,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建立设备台帐,主要内容包括设备、主要部件、备件、易损件的名称、规格、型

11、号、数量、开始使用时间、购置费用、维修时间、维修费用、更换时间、更换费用、报废时间、报废残值等; b) 实行运行记录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能耗、开启时间、停止时间、出现故障、例行检修等情况;中途停止时间应备注原因,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应区别单机故障、功能组故障、处理线故障并分别记录。 c) 实行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 考核制度,使用率和完好率应达到设施运行管理手册或合同规定的要求; d) 安全装置应灵敏有效,符合国家标准并及时通过有关法定检测。 6.2 维修保养 垃圾卫生填埋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制定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内容应包括维修保养周期、内容和标准; b)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12、恢复工艺设备性能; c)有备件和易损件储备,及时更换残旧设备和部件; d)作业车辆及设备每班作业后应及时进行清洁。 7、 计量、信息管理 7.1 计量 7.1.1 计量系统应采用进出场双向称重方式,并满足贸易结算需求。 7.1.2 计量 系统应定期由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并及时取得有效的检验报告或合格证。 7.1.3 计量系统操作人员应具备统计人员上岗资格,依法履行职责,按有关规定做好记录、备份、报送等工作。 7.1.4 进入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填埋物应全部经过计量系统计量,并保留计算机中原始称重记录。 7.1.5 进入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填埋物应登记运输车车牌号、运输单位、进场日期及时间、垃圾来源、

13、种类、重量等情况,由填埋物的产生、运输和处理等有关各方共同确认。 7.1.6 定期检查维护计量系统,以确保正常使用;如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修复,并采用 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应急预案进行计量统计。 7.2 信息 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信息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完整,不得虚报、瞒报、迟报或伪造篡改; b)建立“运行工作日志”制度,日志内容主要包括:填埋物进场量、再利用物资出场量、覆盖材料使用量、渗沥液产生量和处理量、填埋气收集处理量、填埋作业位置、设备使用情况、日常监测情况、填埋场日常设施维护情况、天气情况 (包括降雨量和蒸发量 )及其它要求在日志中应记录的

14、内容; c)按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设施运行情况年度报告,主要内 容包括作业量、工艺、技术、设备、人员、能耗、成本等方面信息。 8、 环境管理 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环境监测执行 DB11/T 273 的规定; b)场界噪声标准应符合 GB 12348 的规定; c)污水、渗沥液处理外排标准执行 DB11/ 307 ; d)大气污染物、臭气浓度外排标准执行 GB 16297 和 GB 14554 的规定; e)应加强场区与场容环境管理,场区及时打药灭蝇,生活管理区每 15m2 的苍蝇数目不应超出 3 只,保证场区环境卫生整洁、美观; f)填埋区填埋作业、建设施工等不应对

15、场区、场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 g)填埋作业所需材料、机械设备在场区内摆放整齐有序。 9、 安全运行管理 9.1 生产安全 9.1.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管理应符合 GB 12801 的有关规定。 9.1.2 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应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填埋场应为职工准备必要的劳保用品。 9.1.3 填埋区夜间作业应有照明设施,现场作业人员应穿反光背心或其它具有明显警示作用的工作服。 9.1.4 填埋堆体上不应搭建封闭型建、构筑物。 9.1.5 使用灭蝇、灭鼠药物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 程序完成,药物品种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以提高杀虫效果。药物应有专人保管,确保安全

16、。 9.1.6 如有外来人员参观应由专业人员陪同并进行安全教育后方可进入垃圾填埋作业区。 9.1.7 拾荒者不应进入垃圾卫生填埋场。 9.2 防火防爆安全 9.2.1 在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应配备便携式气体成分测量分析仪,在垃圾填埋作业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测,当发现填埋场局部甲烷等有害气体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即发出警报以便于作业工人迅速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控制填埋区中甲烷的含量不应超过体积分数的 2.5%;建(构)筑物内,甲烷气体含量不应 超过体积分数的 1.25%。 9.2.2 生产控制室、填埋区等生产作业区不允许出现明火、不允许吸烟。 9.3 交通安全 9.3.1 场区道路应畅通,交通标志清楚规范

17、,场区内运输管理应符合 GB 4387 的相关规定。 9.3.2 场区内车速不宜大于 20km/h,填埋区设置现场指挥人员。 10、应急预案 10.1 突遇停电应急预案 一、 突遇停电,值班人员立即组织生产班组人员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 二、 若厂变电所内部供电系统有问题,经检修短时间内能恢复送电的,等检修结束后恢复送电,若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的,则启用备供线路。 三、 若主供备供都无法送电的,则立刻通知上级主管部门(电业部门、环保局或城建局)。 四、 工艺路线上阀门,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五、 来电后,按有关操作规程及时开启设备,恢复运行。 10.2 变电所突然停电处理预案 事故处理原则:

18、一、 发生事故时,值班人员应沉着果断,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忙而不乱,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处理。 二、 事故处理根据中控报警信号、综保记录、设备外部征象和继电器保护动作情况等,判断事故情况进行处理。 三、 如遇紧急情况和对人身和设备有严重威胁时,应迅速切断有关设备电源,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事后做好记录,汇报有关 部门。 事故处理: 一、 电源突然失电: 1、首先应拉开电源开关,然后对变电所内部设备及进线端巡视检查一遍,确认断电原因。 2、 供电局突然停电(外线)措施: 1) 生产运行班立即组织人员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立即拉掉厂内的所有负荷开关,防止突然来电后对设备的损坏。 2) 及时与供电

19、局联系,弄清 停电原因和 供电时间。 3) 向 上级 领导及时汇报,并立即通知中途提升泵站减少 或停止 向厂里输送污水。 如果短期内无法送电,应及时通知业主和环保局等相关部门,通知泵站和排污企业停止进水。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泥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5)送电时,要选择单台逐级送电,避免启动负荷过大。 3、 厂区内部原因引起突然停电措施: 1) 生产运行班立即组织人员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 2) 电力 维修 组及时查清原因,并向领导汇报。 3) 电力 维修 组及时安排人员检修。 4) 经检修短时间内能恢复送电的,待检修结束,确认修复正常后恢复送电;若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的,则启用备供线路。 5)

20、 来电后,生产运行班按有关操作规程及时开启设备,恢复运行。 二、 主变故障 如确是系统运行中变压器内部故障,保护动作造成跳闸,则应使该主变立即停用,组织人员查明故障点,消除故障后,恢复送电,并 及时向供电局和有关领导汇报。 三、 次级母线,出线故障 1、各次级母线或各分路开关任一跳闸:应进行对症检查处理拉下跳闸回路开关,把手至分闸位置,查明原因,并处理好恢复试送电。 2、分路出线故障跳闸后,查明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并对开关作外部检查,若无外观异常等情况时可改冷备用后汇报领导,或查明原因后,再试送电。 3、故障跳闸之馈线若强送成功后转为单相接地故障时应立即拉闸以验证是否确系该线路接地。 4、试送线

21、路时,如电流表指针甩到满刻度后在二秒钟内未返回且保护未动作时,则立即拉闸。 四、 其它 (1)真空开关处理 当真空开关 操作过电压或真空室破坏时,应拉开相关真空开关,检修正常后,恢复使用。 (2)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处理 A、电压互感器一次熔丝熔断,需更换相应型号的熔丝,若更换熔丝后,仍发生熔断现象,应详细检查二次回路,消除故障后,更换熔丝。 B、电压互感器冒烟时,应待初级熔丝熔断后,方可拉开电源闸刀。 C、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时有异声,可先移去负荷后停电处理。 五、 紧急情况下限负荷顺序及负荷分配情况 1、根据供电部门计划的限负荷通知,值班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2、限负荷及避峰顺序必须根据

22、厂用电计划通知规定执行。 3、值班人员 应详细记录通知限负荷,避峰情况 (包括电话发话人、避峰时间等 )。 六、 供电局 提前通知 停电(外线)措施 1、提前做好停电对设备及工艺影响的预想。 2、在停电前 15分钟,通知 中途提升泵站 和污水排放企业 减少 或停止向厂里输送污水 ,并将情况提前通知业主、环保局等相关部门 。 3、在停电前 15分钟, 生产运行班组织人员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拉掉厂内的所有负荷开关,防止突然 停 电 时 对设备的损坏。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泥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5、送电时,要选择单台逐级送电,避免启动负荷过大。 出现何种情况时速告供电局:发生下列情况 应速报

23、供电局协助处理: 1、严重设备损坏事故,或影响系统送电事故。 2、真空开关介质泄漏、母线闸刀绝缘子闪络引起单相接地、相间短路。 3、发生全所停电事故。 4紧急情况下拉开主边线开关。 5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6设备产生严重缺陷或发生异常情况原因不明者。 7发生二次回路故障,继电保护失灵,越级跳闸,开关拒动等情况。 8计量设备故障影响准确计量表。 10.3 火灾应急预案 一、 指导思想: 为贯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消防安全方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火 灾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本着 “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24、 ”的原则 。 二、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号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号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0号 ) 4、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 61号)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l6) 三、 编制说明: 1、该预案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时,该预案 自然启动: 1)当 材料 库发生火灾事故时,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2)当生产运行重要部位(系指 渗滤液处理站 、变电所 、鼓风机房 、办公楼等 )发生火灾事故

25、时,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2、该应急预案适用于消防部门未进入抢险现场之前时段内。 四、 事故救援原则: 1、及时控制造成火灾事故的危险源; 2、防止火灾事故的扩大; 3、先救人、后灭火。 五、 事故预防措施: 1、进厂职工必须接受消防培训,掌握扑救火灾的一般常识,必须懂得本岗位的防火要求,否则不准上岗操作。 2、严格遵守厂内的各项防火制度。 3、各岗位、班组应保持室内完好、整 洁、不准堆放可燃物。 4、经常检查本岗位的防火安全,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报告防火部门。 5、严禁在防火重点部位吸烟,使用明火等。 6、认真保管好消防器材,未经防火部门许可,消防器材不得挪作它用。 六、 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

26、项: 1、火灾初期现场勘察及紧急预处理流程: 1)当班人员立即向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同时立即拨打 119火警电话,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指挥领导小组的联系。在对外联系的时侯,需汇报清楚以下事项: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事故单位名称;事故现场具体位置和路线;燃烧物质。 2)当班人员佩戴好消防防护 用品,进入现场使用灭火器 ,扑灭初期火灾。 2、预案启动事故处理流程: 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汇报现场情况,拨打 119火警电话,寻求专业部门及社会援助,并指派专人至厂门口设立明显标志,引导救援力量进入现场施救。 采取有效方式稳定人员情绪,指挥现场秩序开展抢救工作。 责任

27、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医疗救护组 2)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 戒 ;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安全警戒组 3)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尽量利用消防通道进行人员的疏散,疏散时观察火势,选择合理有效的逃生方式; 如现场火势较大,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躬身弯腰向与烟气相反方向的安全出口逃

28、出;或压低姿势,沿地板贴墙爬行(距地面 20cm以内有残留空气)至安全出口; 疏散、逃生需通过火焰时,应将所穿衣物用水浸湿或以棉被、毛毯 等浸湿后裹住身体后迅速冲出; 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 。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抢救疏散组 4)现场急救 火场烧伤处理当务之急是尽快消除皮肤受热。 用清水或自来水充分冷却烧伤部位; 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等包裹伤面; 伤员发生休克时,可用针刺或使用止痛药止痛;对呼吸道烧伤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止异物堵塞; 伤员口渴时可饮少量淡盐水;紧急处理后可使用抗生

29、药物,预防感染。 化学物品烧伤急救, 当受到酸、碱、磷等 化学物品烧伤时,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烧伤人员,一方面可冲洗掉化学物品,另一方面可使伤者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化学物品的吸收。 电烧伤急救,火场触电后,电流出入处发生烧伤,局部肌肉痉挛,且多为 度烧伤。 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当伤者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施行胸外按压;并可注射可拉明等呼吸兴奋剂,促使自动恢复呼吸; 进行全身及胸部降温;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伤口用消毒纱布包裹,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药等包扎处理。 烟气中毒急救 中毒者抢救出来后,放在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实施抢救; 伤员停 止呼吸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0、,可能时供给氧气,并迅速送往医院。 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二次受伤。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医疗救护组 5)火情控制 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具体施用方法 、 举例 隔离法 使燃烧物和未燃烧物隔离,限制灭火范围。 (1)搬迁未燃烧物; (2)拆除毗邻燃烧处的建筑物、设备等; (3)断绝燃烧气体、液体的来源; (4)放空未燃 烧的气体; (5)抽走未燃烧的液体或放入事故槽; (6)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等。 窒息法 稀释燃烧区的氧量,隔绝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

31、(1)往燃烧物上喷射氮气、二氧化碳; (2)往燃烧物上喷洒雾状水、泡沫; (3)用砂土埋燃烧物; (4)用湿棉被、湿麻袋捂盖燃烧物; (5)封闭着火的建筑物和设备孔洞等。 尽量扑救初期火灾。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使用适当泡沫、干粉灭火器和雾状水来控制火灾。同时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必要时用毛毡、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现场扑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 剂,灭火时还应

32、考虑人员的安全。 待消防队到达后,易燃易爆物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配合扑救,不可盲目行动。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消防灭火组、物资供应组 注意:以上应急处理流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时进行。 3、 分类火灾扑救: 1)电气火灾事故 灭火前的电源处理 冷却法 降低燃烧物温度于燃点下,从而停止燃烧。 (1)用水喷洒冷却; (2)用砂土埋燃烧物; (3)往燃烧物上喷泡沫; (4)往燃烧物上喷二氧化碳等。 抑制法 覆盖火 焰,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1)往燃烧物上喷射 1211; (2)往燃烧物上喷射干粉灭火剂。 电气火灾发生时,我们应当首先想到

33、切断电源,然后再根据燃烧物质的种类采用相应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注意事项如下: 按规定程序切断电源,切不可惊慌失措,乱拉开关,甚至带负荷拉隔离开 关,造成弧光短路扩大事故;火灾发生时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火场内开关等设备的绝缘可能会降低或受到破坏,故操作时务必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用具。 剪断带电的低压导线时,断点应选在电源侧的支持物附近,以防导线断落地上造成接地短路或触电事故;不同相的导线要在不同的部位剪断,以防止相间短路。 需要供电企业切断电源时,应迅速同当地供电企业联系。 不要扩大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以防影响灭火工作和减少其他用电场所因停电带来的损失;若火灾发生在

34、夜间,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照明问题,以利灭 火。 电源切除后,电气火灾在多数情况下就可以按一般性火灾扑救了。 带电灭火 带电灭火是在无法停电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做法。具体的注意事项如下: 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这类灭火剂包括二氧化碳、 1211及干粉灭火剂等。禁止使用有 电性能的泡沫灭火剂。 要注意安全距离。人体及灭火器喷嘴与带电体的最小允许距离是: 35 kV, 60cm, 10kV, 40cm。低压设备尽管没有明确规定,但也不可离得太近。此外,若高压电气设备或线路导线发生接地时,还应注意防止跨步电压,扑救人员与接地点的安全距离,室内为 4m,室外为 8m,进入上述非安全区域时必须穿绝

35、缘靴。 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同时必须采取安全防触电措施。水枪喷嘴要可靠接地,扑救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穿均压服等进行操作。要注意地面的积水导电可能伤及其他未穿绝缘靴的扑救人员。 工作着的电动机着火时,为防止设备的轴或轴承变形 (有此必要时 ),应使其慢速转动,并用喷雾水枪或二氧化碳、 1211灭火器扑救。不得使用沙子、干粉等容易造成电动机的绝缘和 轴承受损的灭火材料进行灭火。 充油设备如电力变压器、油断路器等着火时,由于油箱内贮有大量绝缘油,一旦着火,绝缘 油燃烧便会变成气体,从而使油箱爆裂、绝缘油向四周扩散,造成事故扩大。如果只在设备外部起火,且火势不大,可用二氧化碳、 121

36、1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可用水扑救;如果喷油燃烧,除应立即切断电源外,还应设法将油放入事故贮油坑内。坑内的油火可采用干沙和泡沫灭火剂等进行扑灭,地面的油火不能用水喷射,以防油 火漂浮水面而蔓延。此外,还要防止燃烧着的油流入电缆沟内,造成新的损失。电缆沟内的油火只能用泡沫灭火剂覆盖灭火。 2)易燃气体火灾事故 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火灾,应首先扑灭泄漏处附近被引燃的可燃物火势,控制灾害范围,为下一步扑救泄漏处燃烧做好准备。 气体泄漏着火后,不可轻易关闭阀门,更不能随便关停输送气体的设备,以防止回火引起爆炸。应先关小阀门,降低气体泄漏压力后进行灭火,并事先做好堵漏准备,火焰熄灭后立

37、即进行堵漏。 气体泄漏起火后,不能盲目扑灭泄漏处燃烧,以防堵漏失败后大量可燃气体继续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大范围爆炸。 如果确认泄漏口不大,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予以封堵,则可以用水、干粉、卤代烷、蒸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灭火 (事先消除泄漏点附近一切火源 ),然后组织人力快速实施堵漏,同时用 雾状水稀释驱散泄漏气体。 如果泄漏口裂缝较大,确认难以堵漏或无法堵漏,则可以采用冷却着火容器及周围容器的办法,防止发生爆炸,任其稳定燃烧,直至自行燃尽熄灭。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易燃气体容器、气瓶或设备的冷却或灭火,要利用地形、地物、建 (构 )筑物等为掩体,以防爆炸。对于有先兆要爆炸时,要果断

38、撤离,注意观察,避免爆炸伤人。 如有发生爆炸的可能,灭火时首要任务是防止爆炸。要自始至终组织相当人力对燃烧容器及受火热辐射、烧烤的相邻储罐、气瓶等进行冷却降温。如有可能应迅速移到安全地带。 灭火后应对易燃易爆气体容器、气瓶或 其它设备进行持续冷却,避免复燃。同时对火灾现场进行安全检测,确信无危险时再撤离现场,恢复用火用电。 3)易燃液体火灾事故 贮罐火灾的扑救 及时冷却罐体。当易燃液体贮罐发生火灾时,首先启动固定式水喷淋系统,对燃烧罐和邻近罐进行冷却。若固定水冷却系统损坏不能使用,则应用高压水枪对罐体进行冷却。在未灭火之前要持续不间断地冷却,防止罐体受破坏。 集中力量灭火。针对不同的易燃液体,

39、正确选用灭火剂,一般使用干粉、泡沫等,集中力量进行灭火。灭火前要准备充足的灭火剂,供应要有余量、扑灭燃烧后再持续喷射一定时间,防止复燃。 优先扑灭液体溢流燃烧。因为易燃液体容器爆炸或罐体发生泄漏时,溢流液体在防护池内燃烧,直接威胁罐体安全和灭火行动。灭火时应先扑溢流液体燃烧,消除危险,再行扑救贮罐燃烧。 泄漏火灾的扑救 及时堵漏。泄漏易燃液体燃烧,应及时采取关阀、倒罐、塞孔、捆扎等方法,目的在于减少或制止易燃液体泄漏。 控制扩散。泄漏易燃液体燃烧,随着流淌面积的扩大,燃烧面积也不断扩大。液体流到哪,燃烧就扩大到哪。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控制燃烧液体无限制地扩大,以减少灾害损失。通常可采取围堤拦

40、堵、挖沟导流、河面上用浮漂拦截等办法,实施时应设多 道防线,留有一定的提前量,力争一次成功。 迅速灭火。易燃液体在流动中燃烧,扑救起来比较困难。灭火时应采取灵活的方法,要集中大量干粉灭火器,集中喷射灭火。也可用大量泡沫灭火,灭火后要防止复燃。迅速扑灭初期火灾是减少损失的关键,发现泄漏液体燃烧,及时扑灭,不让其扩大。 防止燃爆伤人。在及时扑灭了易燃液体燃烧后,液体迅速挥发的蒸气会很快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着火源就会发生燃烧,不但扩大火情,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灭火后要采以泡沫覆盖,导流回收等方法,减少液体挥发,同时要严格控制各种着火源、静电放电、工 具相碰产生火花等,以防不测。 可溶

41、性易燃液体火灾的扑救 灭火时多选用抗溶性泡沫、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剂,使用普通蛋白泡沫,则应加大泡沫供给,不间断喷射,直至扑灭燃烧。 根据实际情况可用大量水稀释燃烧液体,直至燃烧停止。但用此方法灭火后,易燃液体则不能再使用,造成较大损失。 泄漏可溶性易燃液体燃烧,除筑堤堵截、挖沟导流外,可使用大量的水稀释,致使其熄灭燃烧,同时可降低易燃液体蒸汽挥发,消除复燃或爆燃危险。 可溶性易燃液体因本身含氧、含碳量较少,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有时不易被人发现。因此,在灭火时要避免流淌燃烧液体 伤人。 注意事项 灭火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易燃液体贮罐及邻近罐的异常变化,防止发生爆炸伤人。如果是重质油品燃烧,还应正确测算

42、和预防油品沸溢和喷溅伤人,贮罐油品沸溢时间一般在起火 3060分钟。若继续向罐内射水和泡沫,而又未能把火扑灭,沸溢现象会提前出现。 灭火中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不同性质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后应选用不同的灭火剂灭火,一般情况非溶性易燃液体燃烧可用普通泡沫、干粉、开花或雾状水扑救。可溶性易燃液体燃烧应选用抗溶性泡沫、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剂施救,也可用水进行稀释灭火,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灭火后要防止复 燃或蒸汽爆燃。易燃液体火灾扑灭后,由于罐体温度,液面温度或其它原因,极易出现复燃,使液体再次燃烧。因此,灭火后要持续冷却和用泡沫覆盖液面,同时还要防止易燃液体蒸汽挥发积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发生

43、爆燃。 对流淌燃烧液体火灾,应先堵截,后灭火。堵截要设两道以上防线,争取一次堵截成功。灭火要集中力量一次全部扑灭,并防止复燃。 加强灭火人员安全防护。易燃液体燃烧,火热凶猛,辐射热强,灭火人员很难靠近燃烧液体。参加灭火人员要防止高温灼伤,火焰烧伤。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汽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经 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有的经皮肤造成中毒,灭火中要积极预防。 搬运或疏散小包装易燃液体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碰撞等不安全行为,禁止背负、肩扛,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被疏散的易燃液体不得与氧化剂或酸等危险品混在一处,避免发生更大的灾害。 七、 事故后的清消、恢复和重新进入: 待应急

44、救援行动结束后,由事故应急指挥小组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检定,确定是否能够结束紧急状态并正式宣布。组织重新进入人员调查损坏区域,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并评价事故损失,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恢复。 清点人数 , 有无伤亡人员。 统计火灾损失的主要设备、设施、物资以及经济损失。 清点、回收、统计消防器材的使用数量,安排专人归位或集中,需维护的报分管领导。 指导有关岗位人员做好记录(起火时间、参加扑救人员,核对消防器材的数量等),整理后上报有关部门。 通知或联系有关部门安排人员清理现场、打扫卫生。 10.4 毒气中毒急救预案 一、 中毒气事故发生后 ,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救护得当并立即上

45、报厂安全领导。 如发现有人在池 (井) 中昏倒,首先应采取各种办法向池 (井) 内通风,如用鼓风机等往池内鼓风,尽快排除残留沼气或其他有害气体。切不可盲 目下池 /井 抢救,如下池 (井) 抢救,必须将下池人员用绳拴好, 入 池前要进行深呼吸或口含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放在池外。抢救动作要迅速,切勿慌张以免造成连续中毒。 二、 现场迅速对伤害情况做出简单诊断,观察呼吸是否存在,摸颈部或腹股沟的大动脉有没有搏动,看瞳孔是否放大,在分情况处理。 1、伤者神智清醒,但有气力,头昏、心慌、出冷汗、恶心、呕吐等此症状的,应使病人就地安静仰卧,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如情况出现恶化,并立即拨打 120。 2

46、、病人处于假死症状,实施人工呼吸法或心脏挤压法,或者两种方法同时抢救,在送往医院的途中 ,也不能停止急救工作。 10.5 溺水急救预案 溺水事故发生后,急救要点是:抢救迅速,救护得法,并立即上报厂安全领导。 一、 迅速切断水中运转机械的电源。 二、 组织人员营救溺水者,立即拨打 120 ,并同时上报厂领导。 三、 视溺水情况做出简单诊断。 四、 应将病人仰卧,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五、 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法或心脏挤压法,或者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工作。 10.6 触电急救预案 触电急救必须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动作迅速、果断,方法正确、有效。同时应立即与急救中心

47、或附近的医院取得联系(拨打 120急救电话),请求给予进一步治疗的指导与帮助。在医务人员未到达之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不能仅根据伤员没有呼吸与脉搏就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更不能放弃现场急救而直接送医院。触电伤员的死亡只能由医生作出。 一、 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对触电者的伤害越严重。触电者在未脱离电源之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裸露的皮肤或潮湿的衣服,因为有触电危险。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挝程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宜用单手操作,不得使用金属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若触电者位于高处,解脱电源后有可能 从高空处坠落,要采取预防措施。夜间发生触电事故

48、时,还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以利于救护。通常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 1低压电源 可采用“拉”、“切”、“挑”、“拽”、“垫”等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离电源开关近时,应迅速“拉”开电源开关或拔出瓷保险、电源插头等。 (2)离电源远时,可用绝缘手柄的电工钳或用干燥的斧头、铁锨等利器,将电源线一根一根地“切”断 (不可同时切两根导线,防止电源短路 )。切断点最好选在导线电源侧有支持物处,以防带电导线断落后触及人体。 (3)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 、绳索等不导电的物体将落在触电者身体的导线“挑”开,解脱触电者。 (4)救护人员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拽”开,切记

49、要避免碰季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以站在绝缘垫或干木板上,用一只手将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 (5)如果触电者被导线缠绕或因痉挛而紧握导线时,可用干燥的木板塞“垫”在触电者的身躯下面,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用其他方法切断电源。 2、高压电源 (1)立即切断有关电源。 (2)用适合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 (戴绝缘手套,穿绝 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约 8 10m以上)。 (3)对于高压带电线路,又不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时,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适当长度金属短路线方法(一端系重物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 ) 。迫使保护动作电源开关跳闸,但应保证抛出的导线不接触人体以及防止电弧伤人。 二、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若神智尚清,应使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电者如神智不清,应就地使其仰面躺平以确保气道畅通。并用 5s(秒 )时间,呼叫伤者或 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头部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触电者如意识丧失,应在 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看伤员的呼吸、腹部有无起伏动作,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方案计划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