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194-2015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7029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2194-2015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3 T 2194-2015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3 T 2194-2015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3 T 2194-2015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3 T 2194-2015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3.220.20 R 04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1942015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 技术规程 图1 2015 - 05 - 20发布 2015 - 07 - 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194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管理处石家庄养护工区、河北省高速公路石黄管理处、河北路合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樊丽辉、陈淑华、党永强、张通贤、张贵香、刘巧珍、程园、种庚子

2、、路建印、周荣华、张建伟、郭铁麟、林向楠、任泽、张志烨、梁蕴飞、张宏、李彤英、张耀武、姚斐、刘东敏、樊星、金凤温、张建立、高金虎、相宏伟、杨旭光、韩永红、李国清、王玮巍。 DB13/T 21942015 1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涵混凝土腐蚀类病害修复与防护工程的材料要求、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钢筋混凝土桥涵腐蚀类病害的修复与防护,其它水泥混凝土结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3、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2958 合成胶乳总固物含量测定法 GB/T 14684 建筑用砂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CECS 18 聚合物水泥砂浆防腐蚀工程技术规程 JG/T 157 建筑外墙腻子 JT/T 695 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 JC/T 984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DL/T 5126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 DBJ 01-54 界面渗透型防水涂料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H0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4、桥涵混凝土腐蚀 桥涵混凝土与环境因素发生物理、化学或电化学作用,所呈现的渐进性损伤与破坏,主要包括冻融破坏、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盐结晶膨胀、碱集料反应等形式。 3.2 耐久性修复 将修复材料与原有结构材料成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能经受使用、环境和时间等各种因素作用的考验,在使用性能上保证修复后的混凝土结构具备整体耐久性。 3.3 耐久性防护 采用一定的防护技术手段,维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达到期望水平的活动。 DB13/T 21942015 2 3.4 聚合物乳液 由单体(同一种单体、两种及以上不同单体)经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乳液,并掺配了改善和提高水泥防水砂浆性能的各种添加剂。 3.5

5、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以水泥、细骨料为主要成分,掺配聚合物乳液改性剂,混合制成的水泥防水砂浆。 3.6 高抗渗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特指具有低吸水率性能指标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3.7 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 以水泥、粉料为主要成分,掺配聚合物乳液改性剂,混合制成的水泥防水腻子。 3.8 透明混凝土防护涂层 由底层、中间层和面层构成的透明防护涂层体系,每道涂层均承担一定的功能,并实现最优化的保护功能。 4 材料要求 4.1 水泥 应选用42.5级以上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GB175的规定。同一座桥梁宜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水泥,严禁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4.2 细骨料 应

6、选用石英砂、机制砂或河砂,符合GB/T14684的规定,其质量和颗粒级配应满足表1和表2的技术要求。 表1 细骨料的质量 项目 含泥量(%) 云母含量(%) 硫化物含量(%) 有机物含量 指标 3 1 1 浅于标准色 表2 细骨料的颗粒级配 筛孔(mm) 5.0 2.5 1.25 0.63 0.315 0.16 筛余量(%) 0 025 1050 4170 7092 90100 注:细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砂浆层厚度的1/3。 4.3 粉料 DB13/T 21942015 3 选用硅灰石粉、绢云母粉或滑石粉,细度300目以上,应满足涂料级用途技术要求,宜选用同一批号产品。 4.4 聚合物乳液

7、聚合物乳液应满足表3规定的技术要求,其总固含量的测定方法应按GB2958的规定执行。 表3 聚合物乳液的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外观 乳白色无沉淀的均匀乳液 pH值 8 总固含量(%) 应能满足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腻子)的技术要求 与水泥拌合试验 与水泥混合不发生不良反应 储存稳定性 038,保质期内无明显沉淀 4.5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应满足表4规定的技术要求,其质量检验应按JC/T 984 的规定执行,相关试验方法应按DL/T 5126 的规定执行。 表4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初凝时间(min) 45 终凝时间(h) 24 抗渗压力28d(

8、MPa) 1.5 抗压强度(MPa) 24.0 抗折强度(MPa) 8.0 柔韧性(横向变形能力/mm) 1.0 粘结强度28d(MPa) 1.2 收缩率28d(%) 0.15 吸水率(%) 4.0 耐碱性:饱和Ca(OH)2 溶液 无开裂、剥落 抗冻性:冻融循环-1520,25次 无开裂、剥落 养生条件 自然养生、不能洒水 抗缩裂性 大面积薄层罩面时不出现缩裂 可施工性 不粘滞、易整平压光 4.6 高抗渗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高抗渗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吸水率”技术要求为:3.0 %; 4.7 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 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应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制备,其质量应符合JG/T 157的规定,其

9、“吸水量”技术要求为:1.0g/min。 DB13/T 21942015 4 4.8 渗透型防水材料 渗透型防水材料是指涂刷于水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表面,具有渗透性,使表面层密实并具有憎水性能的材料。其技术要求见表5。试验方法可参照DBJ01-54的规定执行。 表5 渗透型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固体含量(%) 企业指标 5% 抗压强度比(%) 100 渗透深度(mm) 2.0 48h吸水量比(%) 65 抗透水压力比(%) 200 抗冻性:冻融循环-2020,15次 表面无粉化、裂缝 耐碱性:饱和Ca(OH)2溶液,浸泡168h 表面无粉化、裂缝 耐酸性:1%盐酸溶液,浸泡168h

10、 表面无粉化、裂缝 钢筋锈蚀 无锈蚀 遮盖性 不改变基面原貌和颜色 4.9 透明混凝土防护涂料 4.9.1 透明混凝土防护涂料宜选用水性涂料,应具备良好的水泥混凝土附着力、抗污染能力、耐候性和耐酸碱盐腐蚀性,同时,还应具有低温柔性和涂膜透明度。涂刷固化后形成无色透明有光泽的柔性防护涂层,能有效封闭混凝土表面。 4.9.2 透明混凝土防护涂层体系应包括三层:底层、中间层和面层。底层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中间层涂料旨在增加涂层体系的厚度,面层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其涂层体系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试验检验方法应按JT/T 695的规定执行。 表6 透明混凝土防护涂层体系的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

11、要求 低温柔性(10mm棒) 10无裂纹 耐水性(240h) 不起泡、不剥落、不粉化 耐碱性(10% NaOH,72h) 无异常 耐酸性(10% H2SO4,72h) 无异常 耐盐性(3.5%NaCL,240h) 无异常 耐候性(500h) 不起泡、不剥落、不粉化,允许2级变色 5 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应详细勘察混凝土腐蚀和钢筋锈蚀的病害程度,包括部位、面积和深度等;锈蚀钢筋截面积残余量不应低于结构承载能力的要求。 5.1.2 受水浸雨淋或腐蚀较重的部位或构件,须采用高抗渗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进行修复与防护。 DB13/T 21942015 5 5.1.3 剥落部位修复完成后,应

12、实施扩大罩面薄层防护,其覆盖面不宜小于坑洞修补外缘150mm200mm。 5.1.4 因混凝土保护层偏薄(明显低于保护层设计厚度)而造成的钢筋锈蚀露筋病害,修复完成后,应实施加厚罩面薄层防护。其厚度要求应满足表7的规定。 表7 薄层防护的厚度要求 单位:mm 序号 防护层类型 一般防护 加厚防护 1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层 1015 1520 2 高抗渗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层 810 1015 3 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层 23 35 4 高抗渗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层 22.5 2.53.5 5.1.5 处于浸水区域的混凝土构件(包括水下区、水位变动区、浪溅区等),采用此标准修复后,宜附加其它防腐措施,

13、可参照JT/T 695的规定执行。 5.1.6 桥梁梁体的整体防护应遵循“保持原貌及裂缝可见性”原则,不宜采用遮盖式涂层防护。 5.2 方案 5.2.1 桥涵混凝土腐蚀病害的修复与防护方案见表8。 表8 修复与防护方案 序号 项目描述 方案之一 方案之二 1 混凝土盐碱腐蚀、无剥落现象发生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3 高抗渗防水砂浆修复与薄层防护。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3 高抗渗防水腻子修复与薄层防护。 2 露筋病害, 混凝土剥落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钢筋除锈;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3 高抗渗防

14、水砂浆修补坑洞; 4 高抗渗防水砂浆扩大面积薄层防护。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钢筋除锈;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3 高抗渗防水砂浆修补坑洞; 4 高抗渗防水腻子扩大面积薄层防护。 3 对伴有裂缝的混凝土表面处理 缝宽小于0.3mm时: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 2 灌注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并加大用量; 3 沿裂缝走向,用聚合物乳液粘贴玻璃纤维布,布宽宜选用100mm; 4 然后进行防水砂浆或防水腻子修复防护。 缝宽大于0.3mm时: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 2 灌注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并加大用量; 3 灌注弹性防水胶; 4 沿裂缝走向,用聚合物乳液粘贴玻璃纤维布,布宽宜选用1

15、00mm; 5 然后进行防水砂浆或防水腻子修复防护。 DB13/T 21942015 6 表8(续) 序号 项目描述 方案之一 方案之二 4 易受腐蚀破坏的部位和构件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3 高抗渗防水砂浆修复与罩面防护; (如需要,可继续实施下面两步) 4 刮涂高抗渗防水腻子; 5 防护涂料涂层(兼顾防护与装饰)。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3 聚合物乳液粘贴玻璃纤维布; 4 刮涂高抗渗防水腻子; 5 防护涂料涂层(兼顾防护与装饰)。 5 易受水浸雨淋的部位和构件 较轻时: 1 基面处理,清洁无污物; 2 涂刷渗透

16、型防水材料3遍以上。 较重时: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及界面材料; 3 高抗渗防水砂浆薄层防护,或 刮涂防水腻子涂刷防护涂料。 6 梁体的防护 1 基面处理,清洁无污物;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3遍以上。 1 基面处理,全部露新; 2 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3遍; 3 涂刷透明防护涂层。 注1:表中的“防水砂浆”为D类双组份,不得采用S类单组份聚合物砂浆。 注2:表中的“防水腻子”为双组份,不得采用 “可再分散乳胶腻子粉”配制的单组份耐水腻子替代。 注3:表中第4项,适用于混凝土护栏下缘部位的防腐防护。 注4:表中的“玻璃纤维布”应采用非石蜡乳液型的玻璃纤维平纹布。 5.

17、2.2 桥涵混凝土结构所适用的预防性防护方案见表9。上部结构宜实施预防性防护的构件或部位包括伸缩缝混凝土、混凝土护栏、边梁、边板、空心板板底、翼板、腹板、泄水孔周边等;下部结构宜实施预防性防护的构件或部位包括桥台、盖梁、墩柱(外侧和浸水部位)等。 表9 预防性防护方案 序号 方 案 所适用的构件或部位 1 渗透型防水材料 全部构件 2 渗透型防水材料透明式防护涂层 梁体 3 渗透型防水材料遮盖式防护涂层 (水泥防水腻子防护涂料) 混凝土护栏、下部结构各构件 5.3 配合比设计 5.3.1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和防水腻子的配合比可参照表10进行试配。 表10 配合比(质量比) 项目 聚合物水泥防水

18、砂浆 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 水泥 100 100 砂子 150300 粉料 硅灰石粉:3060 云母粉(或滑石粉):2040 聚合物乳液或 高抗渗聚合物乳液 4060 或根据适宜的砂浆和易性添加 70100 或根据适宜的腻子稠稀度添加 DB13/T 21942015 7 5.3.2 配合比选择后,应进行各项试验,其性能指标满足表4的技术要求后,可用作施工实用配合比。 6 施工 6.1 一般规定 6.1.1 施工期间,环境温度宜为1035,当夜间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不宜在大风环境或气温较高的环境中施工。 6.1.2 施工现场,液料存放应避免阳光直射,并注意密封,防止泄露。粉料存放应注意遮盖,

19、防止飞散。 6.1.3 施工作业安全及文明施工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6.2 施工准备 6.2.1 原材料 水泥、细骨料、粉料、聚合物乳液、渗透型防水材料、玻璃纤维布和涂料等。 6.2.2 机具 6.2.2.1 主要设备:小型发电机、电动角磨机、电动搅拌器、低压喷雾器、高速吹风机、(盘)台秤、数码照相机等。 6.2.2.2 安全标志:施工标志牌、锥形隔离帽、标志服、警示灯、彩旗等。 6.2.2.3 防护器具:护目镜、防尘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6.2.3 人员 6.2.3.1 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会同设计单位和主要材料供应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6.2.3.2

20、大面积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按照工序要求进行“小区”试验,小区试验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或构件。 6.3 现场配制 6.3.1 施工现场先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材料配制和现场施工试验,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施工。 6.3.2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宜采用人工拌和,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宜采用机械拌和,一次拌和量应掌握在45min内用完。 6.3.3 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时,先按照确定的水泥和砂子比例定量称取,并干拌均匀。拌制时,先将定量的水泥砂子倒入砂浆拌和缸,再缓慢加入定量的聚合物乳液,充分拌和均匀即可。 6.3.4 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时,先按照确定的水泥和粉料比例定量称取,并干拌均匀。拌制时,先将定量的

21、聚合物乳液倒入腻子搅拌桶,再缓慢加入定量的水泥和粉料,同时进行电动搅拌,充分搅拌成腻子状即可。 6.4 病害修复与防护 6.4.1 病害修复 DB13/T 21942015 8 6.4.1.1 表面处理:彻底凿除剥落酥松部位的混凝土,并用电动角磨机和钢丝刷对基面和钢筋锈蚀层进行打磨露新,然后,用高速吹风机吹扫干净。也可采用高压淡水(压力不小于20MPa)进行处理。表面处理范围应大于防护层的尺寸面积要求。 6.4.1.2 在混凝土表面以及钢筋周围喷涂渗透型防水材料。在防水材料干燥前,均匀涂刷一遍聚合物乳液作为界面结合层,并随即抹压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6.4.1.3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单层抹压

22、厚度不应大于15mm,坑洞较深时应采取逐层抹压方式,必须等上一层防水砂浆干硬后,再抹压下一层。 6.4.1.4 对伴有裂缝的表面,顺裂缝走向,用聚合物乳液粘贴玻璃纤维布隔离层,玻璃纤维布宽为100mm。粘贴后自然干燥不应少于12h。 6.4.1.5 薄层防护施工必须在病害修复砂浆层实干后进行。 6.4.2 薄层防护 6.4.2.1 薄层防护施工前,应检查基面情况,要求混凝土表面基本平整、无污物、无裂缝、无露筋等。如有深度大于5mm的坑洞或凹陷,应先按6.4.1条进行修复。 6.4.2.2 用高速吹风机将表面吹扫干净,然后涂刷渗透型防水材料和聚合物乳液,已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进行了修复的部位,不

23、再涂刷。 6.4.2.3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薄层防护可多层抹压,单层厚度控制在10mm以内,应一次性抹压完成。必须等上一层防水砂浆干硬后,再抹压下一层。抹压面层时,应控制好平整度和坡度,并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压光处理。 6.4.2.4 大面积薄层防护施工时,宜一次性抹压完成,不宜分段施工。 6.4.2.5 阴阳角部位修复时,应控制好平直度和垂直度。 6.4.2.6 施工完成后,应至少保证夏季24h冬季48h不受水浸雨淋。 6.4.2.7 对于需要考虑罩面砂浆层自重的大面积薄层防护,可刮涂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单层刮涂厚度宜为1mm左右,总厚度应不低于设计要求厚度。有装饰要求时,待水泥防水腻子层实干

24、后,再涂刷混凝土防护涂料。 6.4.3 透明涂层防护 6.4.3.1 透明涂层涂装作业前,应检查梁体混凝土情况,梁体裂缝宽度应小于安全允许值。 6.4.3.2 表面处理:采用电动角磨机和钢丝刷进行打磨露新,并用高速吹风机吹扫干净。 6.4.3.3 表面打磨露新后,如有深度大于5mm的缺陷或坑洞,应按照6.4.1条进行修补修复;如表面裸露出较大或较深的气孔与麻面,应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腻子进行点部或局部小范围填补修平,严禁对裂缝部位进行填补遮盖。 6.4.3.4 修补部位实干后,重新进行一遍表面打磨和吹扫处理,然后喷涂渗透型防水材料。 6.4.3.5 透明涂层涂装作业时,应按照涂料使用要求,严格控

25、制施工工序和涂装用量。首先进行第一道底层涂装作业,在底层未彻底实干前(可手触或依据材料要求)实施第二道中间层的涂装作业。第二道涂装方向,应与第一道方向垂直。相应地,适时进行第三道面层涂装作业。 6.4.3.6 应严格控制中间层涂装用量,保证中间层厚度。透明防护涂层总厚度应不低于200m。 DB13/T 21942015 9 6.4.3.7 涂装方式可以采用喷涂或辊涂,涂装作业时应保持连续、均匀、无遗漏、无流挂。 6.4.3.8 整个涂层体系涂装完毕,应保证干燥成膜过程中不受雨淋水冲。 7 质量检验 7.1 修复层质量检验 7.1.1 外观质量检验:修复层、防护层与混凝土表面应粘结牢固;修复后的

26、表面应均匀平整,无鼓包、脱层、裂纹和翘边等缺陷,边缘整齐美观,外观颜色一致。采用目测、手摸和敲击等方法检验。 7.1.2 抗渗性能检验:修复与防护层养生结束后,应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其表面呈现挂水珠现象,水珠(或水印)边缘无渗透延展现象。采用滴水、喷水或淋水等方法检验,并观察15min以上。 7.1.3 平均厚度检验: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其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5% 。采用量测方式检验。 7.1.4 表面质量检验:表面质量的一般性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表11。 表11 表面质量的一般性检验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5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2 阴阳角方正 3 用直角检测尺检测 7.2 透明涂层质量检验 7.2.1 透明混凝土防护涂层的检验,宜在大气环境下自然养生15d后,涂层体系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后进行。 7.2.2 透明涂层检验项目包括: a) 外观检验:涂层应连续均匀透明,不得有遗漏、流挂、裂纹、气泡、脱皮和变色等缺陷; b) 厚度检验:采取抽样量测方式检验; c) 防水性能检验:可采用淋水喷雾方式,观察30min以上,挂水珠,涂膜不应泛白起皱。 7.3 质量检验频次 7.3.1 面积小于等于20 m2的修复防护施工,应抽检一次。 7.3.2 面积大于20 m2的修复防护施工,应每20 m2抽检一次。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