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研究 -开题报告 商镇中学课题组 王俊武 引言 商洛市教育科育 “十二五”规划课题 文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研究 由我校于 2013 年 8 月申报,在经过 商洛市教育学会 的综合立项评审后,顺利立项,至此,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一、课题提出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被人们广为认同和理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决定生产发 展的第一要素,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标志。 21 世纪的经济实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在这一时代潮流中,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加强科技教育,并把科技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未来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向全体美国儿童有质量并具有本国特色的科学教育”,并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要;韩国把培养儿童的科学技能作为基本措施来抓,制定了有关科技教育法规;英国在教育改革中采取了鲜明的科技取向策略,要求通过学校课程来强化小学科学教育等等,国外发达国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和采取的有效措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科学教育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小学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的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举措。我
3、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也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新课程改革与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不谋而合 。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
4、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 /语言智力和逻辑 /数理智力两种智力,还有其它七种智力。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内容 (一
5、)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使学生正确的把握科学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态 度观,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对科学追求的认知,形成初步的认知能力,推动学生去科学追求和探索。 2、通过研究,使学生接触科学,认知科学,掌握粗浅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与辨别的方法,初步学会用数据描述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方法等。 3、通过研究,使学生初步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具有想象和联想能力,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能规范地使用科学仪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开发科技校本课程,初步形成我校
6、的科技教育特色,形成一支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教师队伍。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科学素养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每个科学活动;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老师的选择余地和学生自主探究的余地大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深刻领会课标精神,改革以知识为本的旧观念,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研究内容: 1、开展 基于项目的科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基于项目的科学教学能用来解答学生和教师对周围世界所产生的疑问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和他的兴趣上。研究的项目是建立在一系列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上。基于项目的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可以
7、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想法提出问题,探索和提出观点。制定计划,寻找答案,寻找信息,设计构想,收集和解释数据,作出推理,然后重新评价他们的理解和创建有用的联系。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和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 2、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课 堂教学中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把科技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在学科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着眼于促进学生创新,着力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着手于使学生愿学、会学、自学。其间,教师要加强教法研究,
8、注重学法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结合学科教学,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在各类科技活动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 1)根据学生的爱好成立各种科技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调查,攒 写科学小论文,尝试完成科学小制作或小发明,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风筝比赛,赛车比赛,七巧板比赛等,在广泛的科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我校实际,成立“小制作、小发明”、“调查发现”兴趣活动小组。这些活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使得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并能激发他们钻研科学技术的积极性,这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解
9、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挥创造精神,是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一项很好的活动。我们将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重视培养学生实践、竞争和合作的意识,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为学 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我校的“小制作,小发明”兴趣小组制作的风筝、赛车、七巧板曾参加海宁市比赛,并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托,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让学生在活动中既能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又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得探索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可以影响周围一大批学生,从而更大面积地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 ( 2)依托每年五月的科技月,开展趣味科学实验比赛活
10、动,展示科技教育成果。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开展中高年级学生小制作,小发明比赛,以此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创设具有浓厚科学教育气氛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学校科技教育环境能为学生营造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一个好的环境,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将在校园内营造出爱科学、用科学、学科学的良好氛围,利用教师内外的空间张贴有关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介绍的图片;利用黑板报刊出有关科技知识以及科学发展的内容;利用校 红领巾广播站宣传科技知识;在校图书室专门设立科技教育书籍专柜,建立学校科技教育专题网站等。美丽的校园,精心的布置,集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知识性于
11、一体,无声胜有声,给学生提供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广泛空间。 5、织学生参加电子科技创新制作活动的研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电脑绘画,制作网页、电子小报等,探索电子信息世界的奥秘。活动中除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懂得一些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制作的知识外,更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实践、竞争和合作的意识,注意发展学生的 观察、思维、动手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6、 提高农村科学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研究。 新 科学课程标准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外,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将决定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12、中采用怎样的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一个教师如果认为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副产品”。他就很少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科学的过程”,那么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就成了一句空话。教育者自身的科学教育观念增强了,他才会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探索精神传授给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学教育观念,教育者才能自觉地挖掘蕴含在知识内部的思想,或者说让学生所学得的科学知识不断升华。因此,教育者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师除了要透彻的理解教材的知
13、识体系外,还要不断的加强继续学习,使自己及时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照“学习 -实践 -再学习”的思路来提高科学教师的科学 素养。首先,加强科学教师(包括科学兼职教师)的学习,主要形式有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系统的学习教育原理、教学论、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科学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请有关的专家来讲座,使科学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以前的“讲授课”转变成“探究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再来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因此,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四)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在实
14、施的过程中,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并以此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 劳的全面发展,把握好科学教育与整体素质提高的关系,相互促进,注重整体效应。 2、教育性原则:从育人目标出发,分层次对全体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和“探索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系列教育活动,使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求知欲得以满足,科学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3、浅进性原则:课程是根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关系重大。为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并同步发展,课题的运转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书本到实 践,
15、螺旋上升,以往的实践表明,课程的内容、活动的形式要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一般来说低年级为启蒙阶段,中年级为兴趣增长阶段,高年级为养成阶段,各有侧重。 五、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2013 年 6 月 2013 年 8 月):调查摸底,做好开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课题的论证、实验方案的撰写、开题报告,落实研究内容等。 2、实施阶段( 2013 年 9 月 2014 年 4 月):根据课题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整理过程资料等。 3、总结阶段( 2014 年 4 月 2014 年 8 月):按照实验的过程资料,进行科学总结,请上级
16、主管部门会同专家对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进行验收和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我们要做如下保障: 1、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制度,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围绕承担的课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验工作。要及时填写“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表”,及时掌握、分析、研究、实验的情况。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要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达到共同 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2、资金保障。 课题实验要由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挂帅,并成立相应的课题组,课题实验工作要纳入了学校的管
17、理之中,尤其是教学管理和名师工程的管理。学校能够进行资金投入,以保障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需资金。 3、师资队伍的保障。 实验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都工作在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第一线,平均年龄不超过 35 岁,他们的观念新、功底厚、热爱教育事业、有科学态度、奉献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借助理论和经验,为本课题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 个案研究法:确立个案研究的对象,把握个案研究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进一步完善策略。 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在实践
18、中探索、研究。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重视资料积累,加强反思,全面总结研究的经验教训 (二)课题研究的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实验教师依据实验方案设定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去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数据,以此获取第一手资料, 最后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结论。 八、课题组人员分工 组长: 赵东海 副组长:王俊武 成员: 杜娟、周盈利、王楠、张莉。 赵东海 同志是本课题组的组长,负责课题方案的确定和课题具体研究工作的组织以及撰写实验方案和开、结题报告。 王俊武 同志是本课题组的副组长,具体负责实验的研究和组织工作。 杜娟、周盈利、王楠、张莉 郑等 4 位同志是本课题组的实验教师,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开展具体研究,撰写阶段总结并及时向课题组汇报有关实验研究情况。 文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研究 课题组 2013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