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课题 米秀梅.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87234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课题  米秀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课题  米秀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课题  米秀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课题  米秀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课题  米秀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附件 2: 榆阳区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申请评审表 负责人 米秀梅 工作 单位 鱼河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18091241992 主要 参加者 姓 名 职 称 学 历 工 作 单 位 陈 娇 二级教师 本科 鱼河镇中心小学 课 题 名 称 奚 瑞瑞 二级教师 本科 鱼河镇中心小学 课 题 名 称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选 题 缘 由 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但从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来看,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与文学经典著作

2、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使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少了。学生变得不愿意独立思考问题,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退化,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三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比较零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理解和认识不够,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不强。 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 12 册课文, 不过三百来篇,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所得也是很有限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在 145 万字以上)。可见,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

3、关注的焦点,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 , 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改变学生的阅读现状,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为重点,形成课内外阅读结合,阅读和习作结合,阅读和交流结合的有效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 ,决定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这一课题。 研 究 设 想 一、 研究内容 1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

4、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促使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和和谐发展,并建立新的课程观。 3改变教师现有的教育模式,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 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 4对学校、家庭和个人阅读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课内外阅读。 5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植学生热爱母语、尊重母语的情感 。 二、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以达到预期成果。 综合调查法: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找出问

5、题根源。 文献研究法:查找已有的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策略相 关的文献、资料、成果,为师生提供正面教材,构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理论体系。 评比激励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概括、归纳,提炼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 三、 课题研究的步骤及研究内容设想: 初步设想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6 年 10 月 -2016 年 11 月) 1、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学习 课内外阅读 要求及内容。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 课内外阅读 的现状,了解学生现阶段 课内外阅读 水平 。 3、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讨论。 第二

6、阶段:研究阶段( 2016 年 11 月 2017 年 6 月) 1、落实课题,设计各种调查研究表格。 2、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 了解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现状。 3、探索学生在学校一日生活中、家园共育活动中 课内外阅读 方法和手段。 第三阶段:总阶段 ( 2016 年 7 月) 1、归纳、整理研究资料,形成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优秀案例、论文。 2、撰写课题的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申请课题结题。 四、预计课题研究成果 形式 1、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结题报告。 2、结合课题实施的教育活动方案设计集。 3、课题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 单位 审查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7、 日 区级 审查 结论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注: 1.课题组 成员不得超过三人(含课题负责人),且当年只能承担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2.正文宋体小 4号,篇幅控制在 A4纸 2页的范围内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注意事项: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与者及有关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放弃申报处理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选题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研究假设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限 2000 字内) 一、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阅 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

8、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但从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来看,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使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少了。学生变得不愿意独立思考问题,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退化,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三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比较零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了解、理解和认识不够,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不强。 登记号 二、 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

9、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课内外阅读衔接”:就是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强化阅读期待,深化阅读感悟,促进阅读反思,进一步优化课内阅读的质态,以教材为圆心,以课堂为辐射源,课内得法,课外发散,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10、趣,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内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小学的课外阅读,并使之与课内阅读教学有机有机衔接,有效整合。“研究”:就是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进行矫正,在课内外阅读的活动中研究课内外阅读,提高语文的教 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而且研究成果必将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 研究目标 1深化“内向型衔接研究”。即衔接阅读指向于课内阅读,通过有效有机的课堂链接阅读,强化阅读期待,深化阅读感悟,促进阅读反思,进一步优化课内阅读的质态。 2以教材为圆心,以课堂为辐射源,课内得法,

11、课外发散,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 3增强学 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好文章。 4培养一批掌握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能有效实施课内外衔接阅读的骨干教师。 四、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以达到预期成果。 综合调查法: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文献研究法:查找已有的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为师生提供正面教材,

12、构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理论体系。 评比激励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多读 书,读好书。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概括、归纳,提炼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 五、 研究内容 1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促使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和和谐发展,并建立新的课程观。 3改变教师现有的教育模式,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 4对学校、家庭和个人阅读资源的有效开发 、利用和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课内外阅

13、读。 5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植学生热爱母语、尊重母语的情感 六、 课题研究的步骤及研究内容设想: 初步设想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6 年 10 月 -2016 年 11 月) 1、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学习 课内外阅读 要求及内容。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 课内外阅读 的现状,了解学生现阶段 课内外阅读 水平。 3、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讨论。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2016 年 11 月 2017 年 6 月) 1、落实课题,设计各种调查研究表格。 2、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 了解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现状。 3、探索学生在学校一日生活中

14、、家园共育活动中 课内外阅读 方法和手段。 第三阶段:总阶段 ( 2017 年 7 月) 1、归纳、整理研究资料,形成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优秀案例、论文。 2、撰写课题的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申请课题结题。 四、预计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1、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结题报告。 2、结合课题实施的教育活 动方案设计集。 3、课题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 课题组成员所任学科及在该学科教学研究中获奖情况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研究资料设备的获得、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经费等)。 (限 800 字以内,本页不够可加页) 一、 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15、和人员结构 课题组成员 3 人,负责人 米秀梅 ,大学本科学历, 2010 年 8 月从事教育工作人 ,现任鱼河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语文老师 ;参加者 陈 娇,二级教师,大 学本科学历, 2014 年 9 月从事教育工作,现任鱼河镇中心小学 五 年级 语文 老师。 参加者系瑞瑞,二级教师, 大学本科学历, 2014 年 9 月从事教育工作,现任鱼河镇中心小学 一 年级 语文 老师。 二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及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教学经验丰富,合作能力强,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均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够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能够胜任此课题的研究工作。 2、我校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齐全,校内联网,随时能上网查找资料,能够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根据本课题的教育理念和科研课程 ,我校将适当调整 课内外阅读 计划,将 学生课内外阅读 渗透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从而确保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活页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