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71068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 (试行稿)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这样阐述的:“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由此可以看到,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兴趣、听说读写能力

2、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这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中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而阅读能力又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它包括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的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习惯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 理倾向。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我们的指导意见也分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

3、段为“习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进行说明与解读。具体包括“目标与内容”、“方法与建议”、“考核与评价”、“优秀古诗文与阅读书目推荐”。 第二学段( 3-4 年级) 一、目标与内容: (一)、语文能力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其中 1600 个左右会写。 2、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教师应在低年段查字典能力得以培养的基础之上(音序查字法被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六”中、部首查字法被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二”的“学习查字典”中),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词典,并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字典、词典的运用,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

4、力。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 8、能用普通话交谈。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9、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

5、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交左右。 10、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二)、学习方法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 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4、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三)、学习习惯 1、对学习汉字

6、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养成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6、学 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7、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学习兴趣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学会用钢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7、2、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热爱阅读。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3、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热爱生活,乐于观察生活,乐于表达和记录成长足迹。 二、方法与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趣”识,“泛“用 对要求会认的字,激励细致认真地读准字音,辨析认准字形,在自主预习环节中培养孩子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如在字形识字中采用为生字找朋友即低段常用的换一换、变一变等基本识字方法,看谁找得多,难认字或易认错的字则激励孩子继续用编故事或编顺口溜进行巧记,在字音识记时对于多音字或较难区分字音的字的拼音,建议孩子用红笔特

8、别显目地标明。对于会认字,忌采用机械地抄写、默写,加重孩子的识字负担。但对于“会写”的字,要求达到会读、会写、懂得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逐步做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如采用即兴造句说话或在小练笔等写作中活学活用课文中学到的新词,巩固识字量,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2、“勤”写,“乐”评 重视范写的魅力,即便到了中段,教师对典型字的范写,仍不能忽视,引导观字,指导写字,教师规范美观的范写,便是对孩子无声的激励和有形的指导。重视习贴的作用,三年级初开始启用钢笔书写,由铅笔到钢笔的转型,孩子在握笔姿势、运笔习惯都有一定的过度和适用期,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使用硬笔进行书写的技巧、技能,可

9、以选用一套较好的写字教材,坚持让孩子们临贴练字,一套好的写字教材,能严格遵循课程标准所提出的 理念,能安排笔画练习、偏旁练习、整字练习、词语练习几个层次的训练内容,并辅之以笔画、笔顺提示的更好。 重视评价的激励,写字是一项需要耐心和认真的静心活儿,动力唯有源自评价激励,如定期在班级中开展“小小书法家”的书写比赛,在孩子有进步或出色的书写作业纸上画小红花,将孩子们好的书法练习作品拍成照片制作成音乐相册在班级群中公开发表,给予书法好的孩子当老师小助手的权利等等,一个小小的激励,将会给孩子带来一次次大大的改变。 3、勤写,多练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

10、安排好字的 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 (二)、阅读教学 ( 1)、“以读为本”,重视阅读理解和朗读训练。 多读少讲, 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把讲与读紧密结合起来,讲讲读读,读读讲讲,不要割裂二者的联系。 梯度阅读, 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然后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其形,最后指导边读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其神。 静心默读,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阅读,初步学会默读是第二学段训练的目标之一,因为它比朗读吸收信息要

11、快,读书、看报、看文件、查资料等都离不开默读,其使用率很高。中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能力显著提高,内部言语逐步发展,掌握字词的数量增多,这一个时期是形成默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要重点训练默读能力,加强默读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留比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不要走过场。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不出声,不指读,逐步训练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做批注,有计划、有过程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 ( 2)、学会概括,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训练的重点,是每一课都要进行的训练,一开始会无从下手,在中年级起始阶段,可从一课中选择最典

12、型的一两个自然段,先从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训练抓起,然后再过渡到整篇文章,在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是抛砖引玉之人,教给学生方法很重要。 常用的方法:( 1)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和时间赛跑一课运用这个方法就很好;( 2)六要素串联法(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串联在一起),三年级的燕子专列 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3)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中心句串联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5)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

13、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6)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 础上,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方法不可滥用,要因文而宜。 ( 3)、重视略读,引导学生学会略读。 略读课文是阅读的拓展,是精读课文的延伸。学习略读课文,就是对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检验,即由“心知其故”到“经常历练”(陶行知语)。第二学段,每个单元编排了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一般采用浏览式阅读:( 1

14、)、参照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2)、浏览全文,感知大意;( 3)、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知识和技能实践;( 4)、交流收获,积累语言。需要提醒老师们的是千万不要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 一样处理。此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注意体现课内外阅读的联系,用课外阅读来拓宽课堂教学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体验。 ( 4)、重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新课程在教学要求上加以突出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就在于不断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学生充足的语言积累。 强化课内积累,新教材中编排了不少文质兼美、语言典范的文章,教学这些文章时

15、,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细细品读,仔细推敲,把培养学生熟读、精思、深思的读书习惯作为教学重点,引导他们反复阅读,冷静思考,大胆想象,悉心体会,将文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课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段,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议一议、抄一抄、背一背等形式来积累语言。倡导选用精美的摘抄本,尝试让孩子“一课一积累”,并配画装饰,图文兼美,既培训情趣,又积累语言。 ( 5)、重视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抓好课外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实现教材和课外书籍的衔接,让学生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的视野,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在大脑里形成更多的语言储备,丰富语言积累。老师做一些推荐图书、指导阅读、组织交

16、流的工作。可不定期地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或推介读物,或进行阅读指导(怎样读书看报看杂志,怎样作摘记,怎样写心得等),或进行展示交流,召开“班级读书会”。 拓展生活积累,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等;鼓励学生多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名言警句、成语格言等;引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 验生活,在生活中学语言、用语言。同时,教师还应千方百计的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对生活所感所得,增长见识,表情达意。 ( 6)、重视课前预习,教给预习方法。 ( 1)、预习前认真阅读单元导语,带“ *”课文关注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学前大体把握单元学习

17、重点及要求,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 2)、通读课文至少三遍。一读,圈生字,划新词,标自然段序号,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二读,找出人物,理清事情,初知课文大意; 三读,思考课后习题并学会边读边思,在疑问处打上问号。 ( 3)、在读的过程中学习自己梳理生字新词,将会写 的生字及识记、书写有问题的生字分别摘录,并能自觉陈列本课的多音字以及生字的同音字、形近字。能借助工具书、词语手册或联系上下文了解文中词语的大致意思,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 4)、借助网络、课后资料袋及工具书等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走近作者,了解背景,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 (三)、口语交际: 在交际方法的指导中,教师要

18、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地教给学生必要的听说及交际的方法,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交际。 1、悉心倾听。 “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如“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要让学生知道,听时切莫“有耳无心”,不能因为不“说”而放弃思维,要对对方的话及时归纳和概括。听一个句子时要抓住句子主干;听一段话时,要抓住段落的主要意思;听较长的几段话,要抓住每段的主旨,然后加以概括综合,归纳出整体的大意。 2、组织表

19、达。 “说”的教学与 “听”的教学可谓逆向互补。在说的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紧扣主旨来“说”。主旨或者观点的提出要鲜明,提纲挈领,然后再想一想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围绕一个中心用最简练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小标题,最后在每一个小标题下,再想想如何组织这一段话。这样说出来的一段话,才会条理清晰、纲举目张、通顺流畅。其次,在表达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语音、语调、停顿、节奏、重音等加强表达效果,使语言凸现层次美、变化美、个性美。 3、领悟交际。 “说”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交流,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但是会听、会说未必能使交谈者之间的沟 通顺利的进行下去,还需教给学生一定的交际技巧。比如,如何在交际

20、的最初几分钟迅速打动对方?面对尴尬局面如何处理?此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利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强化口语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语境的不同,适时调整自己,增强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4、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评价时,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对出现的问题给予耐心的指点,或请别的同学帮忙,或教师启发引导激励其自己改正。要鼓励学生学会

21、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 (四)、习作教学: 1、在游戏中渗透说写。 游戏是每个孩子的最爱。当孩子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时,家长或老师可以多设计一些简单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参与,增强直观感受。譬如,课堂上,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供一个词,或短小的一句话,一起玩“词句锦上添花”的游戏。开始,学生充其量只是进 行词语造句,进行句子扩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把一句简单的话经过“添花”,说成一段优美的文字。学生会说才会写,而让学生写,则必须让学生有话可写,这就是一个习作情境的创设。 2、借助文本进行说写 学生的学习是借助文本进行的,作为教师

22、要学会教“活”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本组织学生写话,使学生养成“留心身边的人或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好习惯。如学完杜甫的古诗绝句,时值万物复苏的春季,与诗中情境非常吻合。可设置练笔小日记,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记一记“我心中的春天” 。 3、“连词成文”训练说写 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积累了许多美词佳句,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使学生“能把平时课文学习、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优美词句或一些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如学完一组描写秋天的课文,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梳理,将所学过的近 30 个描写秋天美景的词语积累起来,然后选择其中四到五个词语写一段话,描写自己看到的秋景

23、。 4、巧用仿写,抓牢习作拐杖 模仿是写作的基础,对初学写作的孩子尤为重要。老师不要怕学生模仿,而是要教会学生模仿,即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再创作。随着大量的阅读,学生积累 的好词佳句越来越多,让其模仿课文写几句或一段话,应该不是件困难事。教学中,根据教材,灵活选择读写结合点,巧妙借助仿写,让孩子明确读和写的联系,促其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从而充分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降低写作难度,使作文轻松起步。 ( 1)、新词语、新句式仿写。 学习中孩子经常会碰到新的词语、句式,除了理解其含义还要学会迁移运用。如学习丑小鸭一文,出现了“雪白的羽毛、漂亮的影子”等词语,可以让孩子按此构成方式动笔写一写。同时

24、教学中,教师要时刻鼓励孩子“在合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学习盘古开天地时有这样的句式: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维,拓展并仿写:“他的鼻子他的耳朵他的牙齿”。给学生提供可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使写变得“有章可循”,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 2)、独特的描写和表达方式仿写。 第二学段的课文为孩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习作范例,如翠鸟灰雀两篇课文里都有对鸟儿外形特点的传神描写,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种写法仔细观察一种鸟,学写鸟儿的外形特点;孔子拜师蜜蜂难忘的泼水节等文有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片断,可以指导学生留意人 物特征,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小

25、摄影师爬天都峰等文人物对话写得很好,可以指导学生练写人物对话。 ( 3)、段落或篇章结构仿写。 中年级作文训练以写片断为起点,教师应有计划安排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在教学中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并强调学生除了“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还要“学习按一定顺序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写清楚”。 (五)、综合性学习 1、领悟编写意图。 不同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材的呈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三、四年级体现得尤为明显。三年级教材里,在该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后呈现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如三上年级第一组的综合性学习,在我们的民族小学

26、后呈现学习内容: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么安排的呢?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注意边记录边整理。但是在四年级的教材里,则没有了这样的提示。因为学生已累积了一些直接经验,大致了解具体的进程。 2、分步指导,细化方法。 每次综合性学习的 时间在两周左右,以各小组自行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为主。整个活动过程可以划分为策划、实施、交流和评价四个阶段。在综合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尤其是第二学段,教师对每一步的活动内容和展开过程要做细致的指导,教给学生各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当然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重体现学科特点。 如何策划活动? 确定内容

27、 合理分工 撰写计划(小学生的活动计划书在形式上应该富有童趣,生动活泼。例如在造型上,用彩色纸剪出线条简洁的图形,树叶、卡通头像等;在小标题的设计上,采用诸如此类的文字“我们的队名”、“我们的队徽”、“我们的口号”教师 应该根据年级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计划书。 如何处理信息? 处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对于第二学段的孩子,我们只能教最基础的。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为例来谈谈处理信息的方法。 粗略浏览 有序分类,删繁就简。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多多益善。摆在师生面前的往往会是这样的困惑:资料一堆,不知如何。这样的学习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的真正获得并不多。那

28、么,可以给每一小队的成员布置合作阅读的任务:小队成员一起浏览资料,把资料按 “生肖文化”、“民间艺术品”、“传统佳节的习俗”等内容分 类;去掉重复的、深奥难懂的、残缺不全的。 细细鉴赏 边学边做,促进内化。资料整理完毕后,建议队员们按照自己预先的分工,从自己负责的一类资料中,选择一、二则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介绍给大家的,细细鉴赏,大胆实践,为成果展示铺垫。 三年级的孩子,即使指导得再细,如果没有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对于处理信息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因此,教师必须利用课余时间,亲自下到每一个活动小组里去,让每一名组员把搜集到的资料摆出来,师生一起看,一起处理,这样多次反复实践后,学生方能掌握方法。到了四年级呢,教师可以放一放了,指导的形式应该 有所变化:不需要事必亲躬,可以到各小组去询问一下,是怎么处理资料的,作必要的点拨,当学生遇到困难来询问时,及时提供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