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逻辑思维推导图.ppt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79846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逻辑思维推导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生活与哲学》逻辑思维推导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生活与哲学》逻辑思维推导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生活与哲学》逻辑思维推导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生活与哲学》逻辑思维推导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活与哲学逻辑思维推导图,刘石成 138 2615 3180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广州,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维推导图,U1: 哲学概论,哲学是什么,第一课 哲学与世界观来源、本义、任务、内容、形成,哲学 基本 问题,哲学 与时代精神,第二课 基本问题、基本派别,第三课 哲学作用、马哲的产生、特征、发展,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思维推导图,美好 生活 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活动,任务:认识世界指导世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社思知识概况和总结,具体科学推动哲学发展;哲学

2、为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思维推导图,哲学基 本问题,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本原论),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 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可知论 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生活遇到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问题,何者 为本 原的 问题,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 意识决定物质,古代朴素唯物(本质正确但无科学依据表述错误且复杂问题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及历史唯心主义),辩证和历史唯物(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主观意识作为本源;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

3、),客观唯心主义:把外在客观意识作为本源; (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哲学史上2个对子,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观点,本原论 基本问题主导地位基本派别,形而上学: 孤立、静止、片面观点,唯物主义,如何存在 从属地位,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思维推导图,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时代精 神的总 结和升华,社会变 革的先导哲学作用,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无论对错),是因为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和总结和概况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批判旧思想旧制度解放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指导社会变革;,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马

4、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产生,科学前提:三大发现和其它,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毛泽东思想,中色社义理论体系及理论主题:邓论、三表、科发,唯物论和辩证法,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维推导图,U2: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辩证的唯物论 本原 问题,第四课 世界本质? 是什么、如何存在?有无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同一性问题,第六课 认识论认识从何而来-实践?能否正确认识世界-真理?,第五课 思维意识 能否反映世界?如何产生?作用?,决定,反作用,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思维推导图

5、,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唯一特性就是 客观实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构成地人生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有规律的,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绝对运动: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相对静止: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世界是二者统一; 既反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又反形而上学不变论;,原理: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普遍的;,方法论: 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认识、利用、把握规律:第一预见发展趋势指导实践;第二创造条件变害为利;,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开物谈运是唯心,运谈物是形而上学;,第五课 把握思

6、维的奥妙 -思维推导图,1意识来源: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生理基础: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 识 ?,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生成、语言的产生、丰富了意识内容;,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决定,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意-现,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萎靡,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

7、存在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物质,反作用,意 识,第六课 探索真理的历程-思维推导图,认识的 来源,实践,特点,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客观物质性(要素过程结果客观),能动性(创新PM及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意识发挥作用的途径或条件,形式,生产(最基本)、社会、实验实践,真 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唯一的;,真理(正确)-谬误(错误); 真理的唯一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范围,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

8、识具有反复性(受主体、客体条件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世界永变、人世代延续、社会实践不断发展),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过程,第三单元 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思维推导图,U3: 唯物的辩证法,总 特征,第七课 联系观,实质与核心,根本 要求,第八课 发展观,第九课 对立统一 (发展源泉、动力及方法论),第十课 辩证的否定观创新,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思维推导图,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坚持联系观点,联系的客观性:从固有联系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地条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联系观,方法论意义: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 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 优化的方法,立足整

9、体统全局 重视部分推整体,综合思维认事物 注重内部结构优化,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是发展的,社会是发展的,认识是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方法论意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质变,新必然战胜旧物; 充满信心做准备;,脚踏实地重量变 抓住时机促质变,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思维推导图,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思维推导图,原理1:矛盾的同一性和 斗争性,原理2:矛盾的 普遍性 和 特殊性 矛盾精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10、 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性以对立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二者共同推动发展;,普遍性:事事有矛+时时有矛; 特殊性:矛盾各有特点(三类); 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关系:相互连接:普遍寓于特殊,特殊不离普遍;相互排斥+相互转化;,方法论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灵魂),方法论1:用全面的观点、对立同一观点看问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理:要求:抓住重点统筹兼顾 主要矛盾:支配地位+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从属地位+次要作用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原理:要求:全面看问题分清主支流 主要方面:支配地位+主导作用 次要方面:

11、从属地位+次要作用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相互转化,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思维推导图,原理:辩证 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环节;,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辩证法按其本质: 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创新要批判发展;研究新情况,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 灵魂 (作用),创新推动 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 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更新工具促进技术提高素质开辟对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

12、革先导。其推动制度科技文化及其它创新,理论及实践创新开阔认识对象和范围提高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思维推导图,U4: 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一课:(历史观) 寻觅社会的真谛,决定,第十二课 (价值观) 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发展的规律 规律、动力、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价值观 是什么?、作用?,价值判断、选择,人生价值创造、实现,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 -思维推导图,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

13、的上升过程是曲折的;,阶级社会途径:阶级斗争; 社义社会途径:改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 主体,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思维推导图,人的 价值,价值与 价值观,社义核心价值观24字,评价标准: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是什么: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在于创

14、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观导向作用:从性质上:正确的、错误的;从对象上:一方面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面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判断 与 价值选择,产生 基础,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二者特征,最高标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标准,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差异性,社会存在是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是在社会实践的 基础上形成的;,是否符合社 会发展规律,自觉遵守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正确评价各种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如何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客观条件: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

15、件: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的财富越多贡献越大价值越大,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在实现,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正确价值观引导,(2014高考安徽卷39)(28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二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 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

16、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20分),1,2,3,4,(2010年高考江苏卷35)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2014高考福建卷39)(4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

17、要成果,(2)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10分),1,2,(2011四川卷)材料 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以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联系材料六,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2014高考山东卷42)(14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

18、,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 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6分),1,2,3,(2014高考浙江卷41)(20分)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

19、,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 用的过程。(10分),【答案】 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

20、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24.(2014高考新课标39)(2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

21、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答案】 (2)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2014全国新课标39.)(2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

2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草本,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于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李时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

23、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草本过程中的作用。(10分),(2011山东卷)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 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

24、地调研获得了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发展方式调结构;,(2010年高考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

25、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0分),【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2011广东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

26、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2010高考福建卷39)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

27、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

28、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结合材料 ,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2009江苏,31) 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