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电力解决方案2015.ppt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82836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201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201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201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201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201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主讲人:王晓慧 时间:2017年X月,2,目录,第一PPT模板网 ,03,03,3,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的关系,智能电网作为城市智能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智能电网定义,4,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智能电网是指采用先进的电力技术和设备、信息

2、与通信技术,系统地实现电网的智能型监测、分析和决策控制,支持新型能源发电和灵活优质用电,具有高自动化水平,并有一定自愈、互动功能的安全可靠、高效率电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战略框架,5,电网基础体系 技术支撑体系 智能应用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一个目标,三个阶段,两条主线,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坚强智能电网,技术主线 管理主线,2009-2010年: 规划试点阶段 2011-2015年: 全面建设阶段 2016-2020年: 引领提升阶段,坚强可靠 经济高效 清洁环保 透明开放 友好互动,六个环节,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用电 调度,技术上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

3、、标准化,6,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2016年2020年 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2011年2015年 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09年2010年 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

4、强智能电网的建设:,7,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内涵,“坚强”和“智能”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内涵。坚强”是基础,“智能”是关键。 只有形成坚强网架结构,构建“坚强”的基础,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才能充分发挥坚强智能电网的功能和作用。,信息化是指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数字化是指电网对象、结构、特性及状态的定量描述和各类信息的精确高效采集与传输;,互动化是指电源、电网和用户资源的友好互动和协调运行。,自动化是指电网控制策略的自动优选、运行状态的自动监控和故障状态的自动恢复;,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的技术,8,发电,输电,配电,用户,广域监测和控制技术,信

5、息和通信(ICT)技术应用,新能源和储能及其并网技术,资产/系统资产优化管理和保护,先进输电技术,配电管理/配电自动化,电动车基础设施,高级量测体系(AMI),用电侧系统,IEA对各项技术成熟程度和发展速度的评估,智能电网必需技术,各国侧重不同。,9,建设智能电网的意义,(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实现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二)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可再生能源集约化开发、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四)满足多元化用

6、电服务需求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创新商业服务模式,提升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能力和用电增值服务水平。,(三)适应发用电多样化的发展要求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各类集中/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用电设施并网接入标准化和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资产的运营效益和全社会的能源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0,目录,第一PPT模板网 ,03,03,11,智能电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双向互动 服务,充换电 服务,信息资源 服务,通过建设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多元化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及远程监控调度服务系统建设,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故障定位等问题,满足出租车、工程

7、车等专用电动汽车的监控调度需要,为城市电动汽车的便捷服务提供基本条件。,在智能园区、智能小区、智能楼宇中,通过用电信息采集、能效管理等实现对用能设备的监测与控制,实现用户侧能效智能管理和服务双向互动。 通过95598供电服务中心、双向互动服务平台与市政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完善市政管理手段,提升市政管理水平。 通过智能用电交互终端建立社区论坛,直接参与社区管理和政府民意调查。,对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用户用能信息、经济活动信息等多种信息进行可靠的采集和传输,为智慧城市提供多种信息资源,支持城市相关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电网运行及市政管理

8、提供新的方向。,中建泓泰智能电力解决方案一览,12,智能社区,智能充电站,场区视频监控,智能抄表AMI,应急指挥,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电力解决方案应用,13,目录,第一PPT模板网 ,03,03,智能社区电力系统解决方案,14,智能社区是指通过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建立一个由综合物业管理中心与安防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以及家居智能化组成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服务和管理集成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能达到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电力方面的主要功能应有:用电信息采集,小区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

9、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智能家居服务,统一展示平台,自助缴费终端,水、气表集抄等。,智能社区,15,智能电表:一户一表6千瓦,加装楼道节能声控灯,电力系统扩容升级改造,电力管线改造,智能社区,16,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智能社区电力解决方案主要功能,17,1、运用智能电表技术,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2、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保证小区可靠供电; 3、电力光纤到表到户,服务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4、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实现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实时互动;5、示范分布式光伏发电,倡导清洁能源消费;6、配置电动汽车充电管理设施,满足居民使用电动汽车需求;7、家

10、电的远程监测与控制,促进家庭合理用能;8、设置自助缴费终端,方便客户缴费;9、实现水电气集抄,有效整合各运营商的人力资源。,智能楼宇供配电系统,18,由发电厂、电力网(输电、变电、配电)和用户组成的同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目的是将发电厂的电力供给用户使用。电力系统常称为输配电系统或供配电系统。 大厦的供配电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 高压配电柜 低压配电柜 电力变压器 空调动力配电柜 应急发电机 直流操作柜 大中型楼宇供电电压一般采用10kV,有时也可采用35kV,两路高压供电,两路电源互为备用,当工作电源失电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运行,确保大厦的正常供电。当两路电源均失电的情况下,备用发电机组自动

11、投入,向大厦负荷供电。,智能楼宇负荷分布及变压器配置,19,高层建筑的用电负荷分为空调、动力、电热、照明等。 对于全空调的商业性楼宇,空调负荷约占4050。 冷热源设备一般放在大楼的地下室、首层或下部。 动力负荷指电梯、水泵、排烟风机等。水泵也放在下部。 负荷大部分集中在下部,变压器设置在楼宇底部。 4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电梯设备(顶部)较多,通常设有分区电梯和中间泵站,变压器按上下层或上中下层分别配置。供电变压器的供电范围为1520层。 单台变压器容量都大于1000kVA。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为防火灾,宜采用干式变压器和真空断路器。 变电所应尽量设在负荷中心,以便于配电,节省导线,利于施工。

12、,智能楼宇电力控制解决方案,20,智能家居,21,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家居进行智能化的设计。,采用先进的智能家居建筑设计技术,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RFID智能感应等技术,同时利用自然太阳能进行家居发电供电设计。,智能家居主要是针对社区内的中高端居民,可以为其提供现代智能化的家居服务,让家智慧化,从家居的装修、画图、设计、实施“一条龙”式的管理服务,并与小区外的智能系统进行对接互联。,智能家居系统提供了安全、舒适、高品位的居住环境,能够帮助用户将能源的消耗降低; 智能家居将可以让人们面对可知的风险能够降到最低。,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22,物联网充电桩解决方案 现状,23,2008 年

13、北京市奥运会期间建设了国内第一个集中式充电站 2009年南方电网在深圳首批两座电动车充电站和134个充电桩正式投入使用 2010年华北电网在唐山南湖投建大型的电动车充电站正式商业运营。,各地纷纷建立电动车充电站(桩) ,地方政府成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建设关键推手。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省市进行了充电(站)桩的建设。,城市充电桩发展趋势,24,以深圳为例,2015年深圳市将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12750个,其中,公交快、慢速充电站各25个,公务车充电桩2500个,社会公共慢速充电桩10000个,社会公共快速充电桩200个。 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看,具有电动车车型的城市共有48个。那么

14、截止2015年全国预计将约有2030万多个充电桩 。,未来两年复合增速200%。 初期充电站建设将以小批量试点为主,通过试点加速行业标准的出台,届时充电桩将进入快速爆发式增长阶段。,充电桩可能存在的问题,25,城市规划 集中监督管理 产业化聚集,企业建设运营,汽车车主充电,潜在问题,政府监管,设备闲置 定价议价 设备检修维护,去哪里充电 充电费用 享受服务,充电桩用户对象分析,26,以城市为单位,建立充电桩(站)的基础信息、运营等数据应用服务一体化,以充电桩运营(监控)中心为支撑,在充电桩监管到运营业务开展的基础上,以服务的方式为各政府部门、车主、新能源汽车、能源汽车厂商(4S店)提供信息资源

15、综合服务。,各政府部门,新能源汽车,汽车厂商(4S店),物联网充电桩智能管理,增值服务,汽车车主,充电桩数据,交易 数据,运营 数据,电池 数据,整车性能、电池效率、充电时间、故障问题点,整车 性能优化 服务,统计分析服务、应急服务、指挥调度服务,城市管理 服务,电池、汽车服务,用户 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基于位置各种服务 吃、穿、住等,充电桩位置、电池状态 故障告警、维修服务,充电桩智能业务管理和服务分析,27,全生命周期管理,帐卡实物人相符,集成网络设备及运维,实现充电桩的在建、运行、维护使用过程中的各流程环节跟踪管理满足用户全面、精准、及时、动态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开放式数据接入,全面集

16、成充电桩设备及业务系统,将充电信息采集、监控管理、计量计费、支付结算到运行维护全程化网络服务,通过实时工作流驱动方式改进充电桩管理、运营,将收费、服务和资产维护结算责任落实到人提供有效支持。,业务流程分析,充电柱运营(监控)管理服务中心,28,维护工程师,运营者,GIS远程监管 综合运营管理 车辆增值服务 数据应用集成 ,城市治理管理,建设运营企业,安全管理 基础管理 服务共享,统一接入 统一管理 统一运营,充电用户,建设者,充电桩(站)服务人员,政府部门,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 降低建设成本 降低人力成本,运营(监控)管理服务中心,基于物联网应用平台 快速搭建业务管理服务,平台管理,移动应用,充

17、电桩智能管理服务架构,29,城市市政设施,数据接入,充电桩(站)子系统,数据接入,充电桩(站)设备,数据接入,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政府部门,运营企业,汽车4S店,充电用户,运营(监控)管理与服务中心,GIS远程 监管,综合运营 管理,用户增值 服务,数据应用 集成服务,GIS远程监管,30,统一的充电桩设备与系统接入,采集实时数据 电子地图管理城市充电站(桩)分布 远程监控充电桩及充电状态实时监控、充电量采集,基于GIS的充电桩基本信息管理,分布,能力等信息,电流、电压、开关状态、保护状态等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汽车电池状态监控,如电池包基本信息、电池单体电压、电池单体温度、电池故障状态等信息,

18、充电桩管理,状态监控,充电时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电量、功率因数、充电时间、当前充电模式、充电机故障状态等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充电监控,汽车电池状态,综合运营管理,31,充电桩运营管理涉及到对分散于市区内充电设施的资产(设备)管理、计量计费、支付结算、统计分析、运行管理、用户管理、客户服务、集中监测等功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的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保证电动汽车充电运营高效有序,实现运营智能化、规范化管理。,充电桩综合 运营管理,用户增值服务,32,整合智能车载终端(EVT)放置于电动汽车,采集车载电池和汽车性能的各项数据。,车辆自身状态信息、电池信息动态显示,车辆动态监控,基于位置的多重增值

19、服务,车辆实时定位,车辆轨迹回放,车辆轨迹回放,告警显示与处理,附近充电桩 (站)位置提示,最优路线 引导提示,路况信息提示,动态充电计划 提示,数据应用集成服务,33,大数据分析服务,行业调查,统计报告,数据集成服务,充电桩智能化管理网络结构,34,分点接入,城市A,数据中心,数据存储,防火墙,防火墙,网关,网关,4G/互联网/光纤,运营(监控)中心,分区监控中心大屏,管理员,分控屏,管理员,城市A分控中心,总控中心,视频矩阵,充电桩数据,运营 数据,用户 数据,分控屏,管理员,城市B分控中心,城市B,城市,大型充电站,街区充电桩,停车场充电桩,大型充电站,街区充电桩,停车场充电桩,大型充电

20、站,街区充电桩,停车场充电桩,城市充电桩全面接入,实现城际智慧互联,35,全网实时监管,一体化运营服务,基于北斗位置的用户增值服务,多支付方式与集中结算,以城市为单位全面接入充电桩 实现城际智慧互联,城际智慧互联,智能电表,36,统一规格尺寸,方便自动检表 所有表都有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监测参数 通讯模块采用可插拔方式,不影响计量,方便升级更换,为技术改进提供了方便之路 统一的通讯协议、通讯接口,各厂家的掌机程序或通讯软件可通用 增加了阶梯电价功能,三表远程查抄解决方案,37,场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38,监控场区子站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事故的报警录像以及突发事件与主站的声像通讯等。同时

21、与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实现一些生产调度辅助监控功能。,红外对射、电子围栏等周界防范系统与视频联动实现防盗,消防与视频联动实现防火,同时监测现场环境参数(温度、湿度、水浸等),并与空调、除湿机联动。系统联动将有效保障变电站建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监控,安全防范,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和管理,场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39,管理服务器(MS)负责对用户、设备、信息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其后台安装网络数据库,实现信息集中存储,并对子站RVU上传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 动力环境服务器(PES)负责对子站MEC上传的动力环境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并发送相关控制指令。为方便与管理服务器通信,动力环境服务器

22、软件可与管理服务器软件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服务器上。 流媒体服务器(SMS)转发来自各子站的视频数据流给各个客户端,以解决多个客户端并发访问同一子站视频时的带宽占用问题。 WEB服务器(WS)实现系统的B/S架构,为监控工作站提供标准的WEB浏览器访问服务。 监控工作站(监控终端)可安装客户端软件进行操作,也可直接用浏览器进行操作。各供电局和集控站的用户可在监控工作站上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操作。,系统子站功能,40,报警功能,动力环境数据采集、传输功能,控制功能,网络传输功能,2,4,图像监视功能,自诊断、自恢复功能,6,系统主站功能,41,远程报警接收,远程动力环境监控,设备的集中管理,用户的集中

23、管理,2,4,远程视频监控,电子地图管理,6,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概述,42,电力应急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且也是其他应急机制的基础之一,处于社会预警系统的前沿。 基于电力系统应急体系的建设思路和预警模型,形成了电力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解决方案,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防范、化解和善后的全程管理体系。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理念是: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常态系统、战时迅捷。 预防为主:以电力行业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安全思想为核心。应急系统的第一任务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其次才是出现突发事件后的应急,因此应急指挥系统首先是强大的预警系统。 平战结合:应急的基础是日常工作,只有平时扎

24、实,才能战时有效。因此应急指挥系统不是建立孤立的应急反应系统,而是通过对电力日常工作的整合升华,建立防范为主、准备在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全过程管理系统,使电网应急工作日常化。 常态系统:以统一的电网模型为基础,使预警平台系统化、模型化,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实现常态下对电网事故隐患的立体化、系统化的监控。 战时迅捷: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应急系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各项应急工作。通过在系统中建立标准的、系统的预案体系,确保应急预案能最快地、准确地传达至各级应急组织,应急系统以预案为指导指挥应急工作的开展。,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内容,43,电力应急指挥体系是对诸多参与主体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体系建设内

25、容可概括为:“建立一个平台,形成六个体系”。 “一个平台”:就是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信息的及时准确是应急体系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而信息的反馈又是整个应急体系的神,因此信息平台的稳定和畅通是确保应急工作正常展开的基础。 “六个体系”:包括领导组织体系、对外联络体系、人员保障体系、物资保障体系、预案保障体系、保障恢复体系。,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总体架构,44,电力应急指挥平台解决方案,45,电力应急指挥平台是一个涉及众多软件技术的综合系统。我们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系统的异构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特点,46,信息集成化:将生产、电网、客服、保障、环境等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通过信息的整合快速为应急指挥的不同应用视角提供支持; 预警模型化:将电网模型引入系统,使系统可以自动依据发生的预案判断事态的等级和影响范围; 预案数字化:整理了五百多份预案,覆盖了应急指挥的主要工作; 处置可视化:利用移动、卫星通信技术解决了对事故现场的覆盖,将现场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处置情况以视频或图像方式传到指挥中心,增强了指挥的现场感; 决策智能化:建立专家系统,整理和积累案例和处理经验,为处置决策提供辅助支持。,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方案计划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