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 意义 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由此可知,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一问题,必须得认真思考。而且我们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不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农村学校落后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逐步使农村教学实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把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参与数学教学全过程,改 变数学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优点: ( 1)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创新的教育与学习环境,来完善数学导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环境中,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个能动的过程,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可能的场合采用随手可得的信息和知识自主进行进修,随时获知 、获能;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教师可以对学生起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可以是灵活、多样、开放的。充分体现了导学模式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变教
3、师的“包办”为“主导”,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的思想。 ( 2)信息化教学具备强大的交互功能,更方便教与学双方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实现。网络技术的网络辅导教学则更有独到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全实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有利于建构有效的个体知识结构;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训练创新思维(如形象思维、整合思维、决策 思维、批判思维筹)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计算机网络有利于激发创新动机,有利于刺激求知欲和独立精神,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在发展良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过程中有着特有的功效。 ( 3)利用信息化教学具有许多优势:能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开放
4、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自主控制,使学生不一味地依赖于课堂、书本获取知识,而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进程。 a.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 教师把传统教学过程中通过黑板、教具模型等展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象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 等)。课堂教学时,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连接起来(也可在微机室进行)。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如:对于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计算机,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任意三角
5、形 ABC 及其角 A 的平分线、 BC 边上的垂线和中线,之后在屏幕上随意拖动 A点,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 ABC 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 点 A,使得角平分线、中线和垂线三线重合。进而发现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但应注意,多媒体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 b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应当发生转变。应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的思想,以问题共同解决为中心的思想,以培养能力为中
6、心,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景可以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 ,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把学生分成 3-4 人一个小组,每组使用一台计算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动手演算,解答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努力创设一种探索研究的学习气氛。 如,几何画板就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
7、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并在问题的解决过 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比如课列“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就是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的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提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学生完全掌握与某个主题有关的所有内容。 c利用多媒体复习、作业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数学辅导课件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 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课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是按章节划
8、分知识点模块,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取进度,系统深入地学习,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 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一些智能题库。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并能及时得到指导。 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与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全天候的交互协作,而不只限于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对学习中的问题共同讨论,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时间,增加了单位时间教学信息的传播、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教学信息的反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参与
9、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信息化教学的一般原则 1、解放思想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那必然有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支配。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新瓶装旧酒”,即走用新技术模拟老做法的“简单置换”之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会劳而无功。因而我们教师不能简单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运用电脑做几个动画进行 教学,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信息技术成为良好的教学辅助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作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地的目的。解放思想是基础,开拓创新是作为解放思想
10、的进一步升华。在教学中,应结合数学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进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中。因而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好好的利用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进行知识传播与思维培养。 2、技术性与使用性相结合 技术性是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各种信息技术能够可靠地运行,保证顺利实现教学过程 ,达到教学目标。而使用性主要表现在:使用时方便、快捷,便于学生和教师控制;操作简便、灵活、可靠、前后方式统一;容错能力强,纠错及时;移植方便、便于演示、传输、处理等。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不是自然就有的,其技术的开发尚有不完善之处,这也是许多教师对“课题搬家”
11、和“题库”式数学教育软件不认可的原因。可见,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事,信息技术的潜力转化为胜过传统教学的优势还有待于教师加强技术平台的改进。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人们经常提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要相结合,当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也是一样的,它只能是辅助工具,起辅助作用,通过特有的文字、声音、动画等表现方法。呈现事物的形象或变化过程,对学生多种感官提供刺激,以促进学生学习。虽然信息技术的运用较之于其他教学媒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永远无法取代教师的地位,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这更加强了数学教师的核心与主导地位。教师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创设者,即教师应创设多媒体辅助数学
12、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利用原有相关知识去顺应和理解新知识,获得认知结构。教师是信息技术的整合者,在整个整合过程中,教师应 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化之优势,解决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估者,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的各个因素的综合评估,把知识、能力、情感、动作、技能等有机融为一体,并借助它有效地改善教学活动,保持教学平衡,而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应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接触和感受各种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过程中把握科学认识的真谛,亲自去猜想、探索、验证,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发生转变,获取知识。 4、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与
13、具体典型性、鲜明性和适用性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设计课件要与现实生活更贴近,要使学生不仅将理论应用到课堂上,而且应用到课堂外,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信息化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1、讲解与课件相融合 目前,很多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与以往相比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备,制作出适合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多媒体是不能代替讲解,学生所学的知识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而现在有些数学课件多数是千篇一律 ,没有什么创新,而有些学校的教师为了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来有些知识该讲解,而片面的运用课件,从而使得本就生动的教学活动变得干瘪
14、无味。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运用课件,我们要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挥教学课件应有的作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是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探究发现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义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2、 演示与板书相融合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的密切配合。当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后,有的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排斥在外,把教学过程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教师不断地按要求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学生只有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使课堂由“人
15、灌”变为“机灌”,增大了注入的数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电脑播放,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学习活动的空间,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板书,解题演算过程的规范表达,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计算机的演示,没有系统的、必要的板书不利于学生完整 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板书不可少,板书还应体现一节课的整体结构,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线索。并且在板书时,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此,把板书与计算机演示相融合是学好教学的关键所在。 3、直观与抽象相融合 数学是一门抽
16、象的科学,对其抽象过程,直观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 (表象 )进行的形象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体验直 观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从抽象到直观再到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直观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但直观不是最终目的。应该从直观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再过渡到抽象思维、理性认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研究表明,学
17、生对图形、图像的依赖心理,容易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线性,一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迁就妥协,不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 .摘自数学教育 学报 因此,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要适度,要有典型性使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形成抽象结论,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当学生由具体事实抽象概括而形成数学概念或结论时,一方面要清楚有关事实背景,使所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能从抽象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归纳、抽象的能力;总之,直观与抽象相结合,是为了使学生对数学理论理解得正确,认识得深刻,运用得顺利。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思维活动积极化,能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抽
18、象和概括,把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从而 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误区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也明显存在着误区: 第一,不恰当地追求信息技术手段,而忽视其对教学的干扰比如,有些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组合在一起,有时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考,干扰课堂教学,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过分追求课件的“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美”如所用颜色过分亮丽、鲜艳,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认识问题的本质。 第三,
19、重视电脑的运用,而忽视其他媒体的运用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有些教学内容用其他媒体进行教学并不比用电脑差,比如,讲解二面角时让学生折纸;讲经度、纬度用地球仪进行教学;等等在教学中能用黑板和语言表达清楚的,尽量不用电脑。 第四,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传授知识而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等。 第五重视形象思维,而忽视抽象思维的教学等 因此,我们要将信息技术 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 (计算器 )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表明,信息化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 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