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儿童观.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87684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梭的儿童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卢梭的儿童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卢梭的儿童观 一、卢梭儿童观的基本内容 尊重儿童在爱弥儿一书中 ,卢梭是以文学的形式抑或以小说家的语气表达了对儿童教育问题的看法。所有这些看法 ,归结到一点 ,就是卢梭的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观 ,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儿童。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 : (一 )必须把儿童当儿童看 ,这是卢梭儿童观的核心思想。“我们对于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 ,对他们的观念错了 ,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 ,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 ,而不想想他们还没有成人呢 ,我所钻研的就是这个问题。”因此 ,儿童作为“儿童”区别于成年人所具有的特性是卢梭所注意的重要方面。他认为儿童的第一个特点是发育不成熟。“从孩子的本身来看孩子 ,就可以看出

2、 ,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生物比他更柔弱、更可怜 ,更受他周围一切的摆布 ,而且是如此需要怜惜、关心和保护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卢梭是何等地关注儿童的稚嫩和弱小 ,并由此出发告诫成人 :对儿童的种种不成熟的表现 ,不必大惊小怪 ,而应当对儿童的孱弱予以保护和帮助 ,“极其留心地守候着他薄弱的智力所显露的第一道光芒” ,儿童是未成熟者 ,教师施教要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 , 收稿日期 :2007 03 10 作者简介 :刘天骄 (1981 ),女 ,辽宁盘锦人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硕士 研究生。不能脱离儿童拔苗助长 ,这就是尊重儿童的表现。此外 ,儿童区别于成年人的另一特征是天性的纯洁和善良。

3、儿童的天性出自造物主之手 ,包含有自爱、良心、感觉和理解等各方面的能力。他来世间不久 ,尚未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因此 ,教育者要趁着儿童的天性尚未遭到毁坏而及早加以保护和教育。卢梭说 ,“最初的性情是柔和易导的 ,不用花多大的力气就可以养成我们给他确定的类型 ;而成人的性情就比较执拗 ,只能用暴力才能改变他已经形成的类型。”这一点充分说明 ,卢梭 是在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 ,倡导儿童率性发展 ,用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主张儿童自主发展 ,而不要过多地干预。当然 ,良好的教育也是必要的 ,但必须是温和的 ,并且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 )必须真正关注儿童的快乐和幸福。卢梭认为 :“我们的

4、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不相称” ,对于儿童而言 ,他获得快乐和幸福源于他的自由选择和自由生活。卢梭主张 ,教育者或者成人应当尽可能使儿童保持在天生的自然状态 ,让儿童根据他自己的需要去选择生活 ,让儿童在无拘无束中展现自由意志 ,因为 ,人“愈是接近他的状态 ,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 ,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么遥远。”总之 ,尊重儿童的天性 ,让他的天性充分自由发展 ,就会使儿童感到快乐和幸福。卢梭从顺应儿童的天性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后果”教育方法 :当儿童由于不小心打破了房间窗户的玻璃 ,成人不要马上换上好玻璃 ,而是让儿童在房间里感受寒风的刺骨 ,这样 ,他就自己

5、认识到 ,打破玻璃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今后不再重犯了。这里 ,卢梭坚持的观念就是 ,儿童自己领悟出来的道理比成人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并且 ,它给儿童带来的是一种自我感悟的幸福和快乐 ,它源于儿童的天性中本来就存在的道德良心和自我教育能力。我 们很多教育者的误区恰恰在这里 :对儿童的行为横加干预或者干脆包办代替 ,最终不仅效果不好 ,而且也违背了儿童的意志和天性的自由 ,儿童的幸福和快乐当然就无从谈起。 (三 )必须将儿童看成是发展变化中的人。由于人类天性使然 ,儿童的身心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卢梭认为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呈阶段性的 ,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 ,而且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速度

6、也是不均匀的 ,快慢不一。这就需要教育者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卢梭说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他适当的完善程度 ,都有他特有的成熟期。”从这个观点出发 ,卢梭 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从出生到两岁半为婴儿期 ,身体软弱 ,应以身体养护为主 ;到 12 岁为儿童期 ,机体成长 ,感觉发达 ,应以感觉训练为主 ;到 15 岁为青年期 ,理性开始发达 ,应以知识教育为主 ;到 20岁则为青春期 ,已意识到社会关系 ,而且性欲来临 ,应以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性教育为内容。 二、卢梭儿童观的启迪 解放儿童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观点 ,以及他保

7、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 ,开启了儿童研究的大门 ,真正地实现了在教育理论上由尊重人权向尊重童权的过渡 ,这是现代儿童观的 肇始 ,也是世界教育思想演进的里程碑。 自卢梭的爱弥儿问世至今已有两个多世纪过去了 ,但今天儿童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只要我们看看今天的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承受的各种压力 ,就不难看出 :今天的儿童仍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之中。这种“不自由”的表现就是 :基础教育成了升学教育和应试教育 ,学生被封闭在狭窄的空间里。上学是为了将来的工作 ,不是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 ,更不要奢谈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有甚者 ,这种源于高考竞争的压力已经蔓延到了幼儿教育的领域

8、 ,才几岁的孩子 ,就被我们的家长们逼着今天学这 ,明天学那 ,于是导致很多 儿童产生“学习厌恶症”、“考试恐怖症”等心理疾病。在这种“不自由”的状态中 ,儿童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伤 ,儿童丧失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面对着这种现实 ,我们深深地感到 ,今天的儿童与封建教育下的儿童几乎一样地承受着来自成人世界的多重“迫害”与压力。那么 ,是谁在“迫害”儿童 ?谁给予儿童如此巨大的压力 ?吴康宁教授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坚定地回答 :是我们的一些家长、教师、政府教育官员以及许许多多的与儿童学习和教育有关的教育从业人员甚至教育研究工作者 !他们对儿童功利性质的期望形成了一种无形联合 ,构成了类似法

9、国学者布迪厄 所说的“场域” ,一个逼迫儿童的场域 !在这个场域里 ,“迫害者”们强调的是利己性 ,减少的是利他性 ,他们不顾儿童的真实感受与现实生存而逼迫儿童学习 ,逼迫儿童失去幸福与快乐。“迫害者”们遵循的并不是卢梭的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原则 ,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我们见到 ,儿童年纪轻轻却老态龙钟 ,失去了儿童的朝气与活力。这就像当年卢梭描述的那样“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就 今天中国教育现实中儿童的处境而言 ,所谓“解放

10、儿童”至少应该包含四层含义 :一是把儿童从课堂学习中“我教你学”的机械学习、模仿学习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使儿童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学习 ;二是把儿童从大量的应考练习、“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通过多种活动 ,让儿童在动口、动手、动脑中进行创造性学习 ;三是把儿童从传统的师生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 ,还儿童学习的主体、教育的主体地位 ,实现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交流 ;四是把儿童从家庭、教师和社会所寄予的期望中解放出来 ,让儿童能够选择他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道路 ,并为了自 己的生活去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针对儿童在 20 世纪仍然被漠视这种状况 ,我们今天仍然有必要重温卢梭的思想 ,特别是卢梭的儿童教育观 ,真正使我们的教育回归到儿童本位 ,使解放儿童的呼声在 21世纪变成真正的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幼儿学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