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抗日战争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488606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抗日战争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抗日战争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抗日战争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抗日战争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类试卷]抗日战争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抗日战争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是 ( )。 ( A)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反共摩擦予以理解 ( B)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 C)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 ( D)始终维护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2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 )。 ( A) “一二 .九 ”运动 (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C)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 ( D)皖南事变 3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最终接

2、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其主要原因是 ( )。 ( A)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 B)宋美龄等力劝蒋介石妥协 ( C)中共的帮助和教育 ( D)认识到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4 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 )。 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A) ( B) ( C) ( D) 5 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 )。 ( A)停止内战,实行抗战 (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6 提出建立日、 “满 ”

3、、华 “三国 ”合作的东亚 “新秩序 ”是在 ( )中。 ( A)田中奏折 ( B)国策基准 ( C)第二次近卫声明 ( D)第三次近卫声明 7 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的军区和师部包括 ( )。 ( A)第二一九师 ( B)晋 察冀军区 ( C)第一二九师 ( D)第一二 师 8 “地道战 ”、 “地雷战 ”、 “鸡毛信 ”、 “小兵张嘎 ”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 )。 ( A)北伐战争 ( B)解放战争 ( C)抗日战争 ( D)十年内战 9 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军留驻上海的丧权辱国协定是( )。 ( A)塘沽协定 ( B)何梅协定 ( C)淞沪停战协定 ( D

4、)中日友好协定 10 “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打开入侵华北门户的协定是 ( )。 ( A)塘沽协定 ( B)何梅协定 ( C)淞沪停战协定 ( D)中日友好协定 11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宣言是 ( )。 ( A)国共合作宣言 ( B)八一宣言 ( C)开罗宣言 ( D)共产党宣言 12 全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 ( A)华北事变 ( B) “一 .二八 ”事变 ( C)卢沟桥事变 ( D) “八一三 ”事变 13 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的运动是 ( )。 ( A) “五卅 ”运动 ( B) “一二 .九 ”运动 ( C) “五 .四 ”运动 ( D)整风

5、运动 14 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 )。 ( A)上海、南京的陷落 ( B)华南广州、广西桂林的陷落 ( C)太原和徐州的陷落 ( D)武汉和广州的陷落 15 日本欲打通交通线而发动的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是 ( )。 ( A)淞沪会战 ( B)枣宜会战 ( C)台儿庄战役 ( D)豫湘桂战役 16 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 (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 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 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17 “七七 ”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 )。

6、(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 C)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 ( 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抵抗 18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 )。 ( A)遵义会议 ( B)中共六大 ( C)中共七大 ( D)七届二中全会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9 淞沪会战 20 徐州会战 21 南京大屠杀 22 台儿庄战役 23 武汉会战 24 近卫声明 25 艳电 26 皖南事变 27 随枣会战 28 仁安羌战役 29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30 洛川会议 31 论持久战 32 平型关大捷 33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34 百团大战 35 新民主主义论 3

7、6 整风运动 3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38 大生产运动 39 “三光 ”政策 40 “三三制 ”原则 41 全国战时教育协会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2 简述 中共七大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43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4 评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45 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6 评述抗战的三个阶段。 47 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演变,说明中共根据上述变化对政策的调整及其结果。 抗日战争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

8、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4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8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1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1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12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抗日战

9、争 1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1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1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1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17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18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 19 【正确答案】 卢沟桥事变后, 1937年 8月 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 (八一三事变 )。驻上海的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 6个集团军 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 9月下旬至 10月初, 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

10、上海登陆。 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 11月, 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上海陷落。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 “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狂妄计划,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淞沪 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但由于中国军队统帅部战略指挥的失策和中国军队装备的落后,使中国军队的力量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0 【正确答案】 1937年 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企图沿津浦线对进,南北夹击,会攻徐州,以便沟通南北战场,夺取郑州,武汉等地。

11、第 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我军同日本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展开了一场大会战。会战共有 3个阶段。第 1阶段是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保卫战。这一阶段, 日军沿津浦线向徐州推进。我军等奋 勇作战,阻敌于淮河南岸,使日军南北不能配合。第 2阶段即台儿庄大战。 1938年 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此役,我军歼灭日军 1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和装备,这是我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第 3阶段是我军主动突围。 1938年 4月,日本调集 30万兵力对徐州进行四面合围。我军为了避免被优势之敌围攻,保存有生力量以利持久战,放弃了徐州,使日军聚歼我军主力的企图未能得逞。台儿庄会战,是中国军队继八路军

12、平型关大捷后取得的文一次重大胜利。这一胜利,鼓舞了抗战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也使日本的狂妄迷梦又一次破碎。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1 【正确答案】 抗战时期日本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之一。 1937至 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 1937年 12月沦陷后,日军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 6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据统计,南京被害人数达 30万以上。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极端疯狂性和野蛮性。抗战胜利后,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

13、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南 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的重要罪行之一,是日本侵华史上的重要事件,时至今日,仍然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2 【正确答案】 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保卫徐州的一次外围战役。 1938年3月,日军主力沿津浦线南进,企图占领台儿庄,进而迂回攻打徐州。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在台儿庄附近集中了约 25万人的优势兵力,准备阻击歼灭敌人。从 3月 23日起,中日双方军队在台儿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至死不退。日军未能全部占领台儿庄,为国民党的外线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争取 了时间。 4月初,国民党军在切断敌人退路后,并击退了由临沂

14、增援的日军。4月 7日, 日军被迫突围,中国军队乘胜追歼。共歼敌 11984人,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台儿庄战役是我国军队把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结合起来进行战役的典范,标志着国民党的军事已由消极防御向积极防御的某些转变。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3 【正确答案】 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 1938年 6月 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 10月 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止,历时约 4个半月。这场以 “保卫大武汉 ”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

15、 35万余众,中国参战的部队则更达 130个师,约 100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的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 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 企图并未达到。抗日战争逐渐进入了相持阶段。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4 【正确答案】 抗战初期日本以近卫内阁名义发表的关于侵华政策的三次声明。1937年 11月,日本近卫文麿政府向蒋介石提出 “和平 ”条件:要求承

16、认伪满、内蒙独立;扩大何梅协定规定的华北不驻兵区域;扩大淞沪停战协定非武装区;中日经济合作;中日共同防共;根绝反日运动。 1938年 1月,南京沦陷后,近卫内阁发表第一次对华声明,胁迫蒋介石接受上述条件。 1928年 11月,武汉沦陷后, 日本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提出建立口、 “满 ”、华 “三 国 ”合作的东亚 “新秩序 ”。 1938年 12月,发表第三次近卫声明,提出 “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提携 ”三原则,对国民党政府进行诱降。近卫三声明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不同情况下的三次策略改变,是为其侵华目的服务的。随着第三次近卫声明的发表,国民党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出现了汪精卫集团投敌卖国建立伪国民

17、政府的事件。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5 【正确答案】 1938年 12月 29日,汪精卫在河内发表的响应近卫声明 “致中央党部蒋总裁暨中央执监委员诸同志 ”的电文。电文声称: “兆铭经熟虑之后,以为国民政府即以此为根据, 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 ”“艳电 ”是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的宣言。 1940年 3月 30日,在日本的扶持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政权。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6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蒋介石破坏抗战,袭击新四军的事件。 1940年 10月,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出代电 (即 “皓电 ”),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

18、 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为顾全大局,中共答应将皖南新四军开赴长江以北。 1941年 1月 4日,叶挺、项英率皖南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等 9000多人向北转移。 6日,到达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 8万兵力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被迫抗击,血战 7昼夜,弹尽粮绝,除 2000多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一部被俘。军长叶挺与国民军在阵前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害。此即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共产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7 【正确答案】 为拱卫武汉, 1939年 5月,日军三个多师团在空军配合下,发动随枣会战,企图捕捉和歼

19、灭中国第五战区主力。第五战区部队在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实施攻势防御,与 日军展开激战, 日军先后占领了枣阳、新野、唐河、南阳等地。五月中旬,中国军队开始反攻,予敌重创。至 5月下旬,毙敌 1.3万余人,基本恢复了已失阵地,达到了牵制和消耗敌军的目的。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8 【正确答案】 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唯一的大胜仗,同时更是一个奇迹。因为新三十八师在劣势情况下,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了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了十倍于我军的英军,表现出了中国军人作战精神的英勇与顽强。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29 【正确 答案】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

20、战争时期组建于昆明的一所著名综合性大学。由南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组而成。精英荟萃,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战时大后方的 “民主堡垒 ”。抗战胜利后解散,原三校分别回迁复校。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0 【正确答案】 1937年 8月,中共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决议。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 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

21、,争取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减租减息作为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会议决定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全面爆发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1 【正确答案】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内亲日派鼓吹 “亡国论 ”,亲英美派则宣扬“速胜论 ”。党内外都有人轻视游击战争,寄抗战的希望于国民党的正规军队上。为了驳斥 “亡国论 ”和 “速胜论 ”,澄清混乱思想, 1938年 5

22、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指出,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其中,第一个特点决定了中国抗战不可能速胜,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而且胜利一定会属于中国。毛泽东预言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明确指出,通过这三个阶段,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而日本则必将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其中,相持阶段是最艰苦的,时间也最长,然而,它是持久抗战转到最后胜利的 “枢纽 ”。最后,论持久战还指出: “兵民是胜利之本 ”,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争取抗

23、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不仅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胜利的前景,并且提出了一套夺取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在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广大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2 【正确答案】 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在山西东北部平型关伏击日军的战斗。 1937年 9月中旬,日寇向平型关、雁门关等地进犯。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出五台、灵丘地区,向平型关地区集结, 9月中旬赶到平型关以西地区。 9月 25日,敌精锐部队板垣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主力进入我伏击圈内,我军突然发起猛攻,迅速将敌包围分割,展开白刃战。经过一天

24、的激战,歼敌一千多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的物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有力地批驳 了当时国内亲日派散布的“亡国论 ”,也使华北的抗战局势得以初步稳定,鼓舞了全国的民心和军队的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3 【正确答案】 是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于 1937年 10月南下,聂荣臻率该师 3000余人,深入到恒山山脉南部的晋察冀三省边界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根据地。 11月 7日,成立了晋察冀军区。为加强对边区的统一领导, 1938年 1

25、月 10至15日,在冀西阜平召开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选 举成立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 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至此,晋察冀根据地基本形成。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4 【正确答案】 八路军总部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 “囚笼政策 ”,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而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1940年 8月,晋察冀军区、第 129、第 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参战部队达 105个团,故称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经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 “扫荡 ”阶段。战役第一 阶段是交通总破袭

26、战,破坏敌人的主要交通线,重点是摧毁正太铁路。第二阶段继续袭击交通线两侧的敌人和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敌据点。第三阶段是反 “扫荡 ”作战。历时 3个半月的 “百团大战 ”,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作战 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 2万余人,破坏了敌人大量交通线路,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 ”,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5 【正确答案】 毛泽东的重要著作之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具体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

27、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文化纲领: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 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毛泽东在论述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的基础上,又概括指出: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

28、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共和国。 ”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6 【正确答案】 1942年春至 1945年夏,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开展了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以延安为中心逐渐扩大到全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 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风运动的步骤是:首先认真学习研究文件,然后联系实际检查思想、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此基础上,写出个人思想总结。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 “左 ”的和右的错误

29、,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7 【正确答案】 1942年 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在讲话中,毛泽东总结了 “五四 ”以来革 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联系延安整风时期文艺界存在的问题,以文艺为人民群众和如何为人民群众为中心,论述了文艺和生活、文艺和革命、文艺与政治、普及与提高、内容与形式等一系列原则性问题。讲话集中论述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问题。毛泽东认为,要发展我们的革命文艺,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艺遗产。他强调,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服从于党在一定革

30、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讲话还着重论述了文艺批评的两个基本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今天看来,讲话也有一些不尽妥当之处, 但这并不能否定它的历史意义。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8 【正确答案】 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党政机关、部队、学校普遍参加生产运动,逐步达到粮食、经费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同时,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组织劳动互助,发展人民经济,以改善人民生活和保

31、障供给。 1939年 2月,中共中央在 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 “自己动手,生产自给 ”,要求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参加生产运动。 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的总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通过大生产运动,根据地军民战胜了严重的物质困难。不仅粉碎了敌、伪、顽的封锁,改善了军民生活,给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转变了干部作风,积累了宝贵的经济建设经验。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39 【正确答案】 日本侵略者在敌后抗日根

32、据地采取的野蛮政策。日本找不到对付八路军敌后抗战活跃的华北地区的有效方法,相反,八路军的敌后抗战,极大地动摇着日军的殖民统治并牵制着其大量兵力,为此,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在 “扫荡 ”的时候,竟然迁怒于人民群众,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残暴的 “烧光、杀光、抢光 ”三光政策。在此政策下,人民群众的房屋被烧毁,粮食被抢走,所有财务被洗劫一空,人民群众惨遭屠戮。日军三光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抗战军民的生存条件,使八路军丧失民众的支援,以此消灭敌后抗日力量。日军的残暴行径给敌后抗日 军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一定时期给抗日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但是,抗日根据地军民继续坚持斗争,度过了困难,恢复、扩大抗日根据

33、地,彻底粉碎了日本的企图。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40 【正确答案】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巩固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 1941年 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 合作,不得把持包办。同年 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第,次会议,选举的长驻议员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其他抗日根据地也陆续建立起 “三三制 ”政权。 “三三制 ”民主政权,是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功经验,也

34、是根据地民主建设的一种形式。它的实施起到了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41 【正确答案】 全国战时教育协会成立于 1938年,是南京国民政府为保护战区部分高校而设立的负责迁校事宜的机构。抗战爆发前,国统区共有国立、私立等高校 108所, 绝大部分集中在北平、上海、天津、南京等大都市。抗战爆发后,大部分遭战火破坏。在高等教育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下令将沿海各高校内迁,并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高校的迁建工作。从 1937年至1939年,中国东部战区各高校除少数迁入租界外,大部分都迁往西南、西北等地。高校内迁,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重

35、要的一幕,保存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力量和科技精华,促进了大后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人才。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2 【正确答案】 (1)中共七大的背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在两种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的重要关头,为了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于 1945年 4月 23日至 6月 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中共 七大的内容: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

36、结了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两条抗战路线斗争的经 验,指出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 “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 ”。 大会提出实现党的任务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报告中回顾了人民军队和根据地人民进行民族抗战的光辉历程,总结了人民军队进行人民战争和军队建设的经验,并从整个战局发展变化的形势出发,规定了从抗日游击战 争向

37、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和迎接抗日反攻阶段到来的方针任务。 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新党章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确定了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还强调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规定了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3)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从而使全 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七大它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它为党领导人民

38、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党的七大另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努力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胜利。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43 【正确答案】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由失败到胜利 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由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在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空前觉

39、醒的时期,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的伟大力量,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为以后的中国大前进做了准备,也为中华民族新的统一做了准备。 其次,抗日战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抗日战争引发了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极大变化,国民党的政治地位由高峰下落,为南京政权的覆灭和在大陆的败亡 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提高,经过延安整风和中共 “七大 ”,全党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并且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的领导核心。两党政治、军事力量的消长,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前途,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次,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深

40、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创立了 19块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新中国建设的 “雏形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 光明大道。 (2)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也是东方唯一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国家。 其次,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牵制和消耗了日军主力,对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构发生着重大影响。亚太战场的对日作战中,中国牵制和消耗的日军最多,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41、的主力军。 再次,中国的抗日战争打破了日本 “北进 ”苏联的企图,支援了苏军的对德作战,牵制了日本的主 力,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间,援助了英、美对日作战,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44 【正确答案】 1931年,日本发动 “九一八 ”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中国人民率先揭开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日本发动 “七七 ”事变全面侵华,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开始了持续 8年的全面抗战。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 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抗战 8年,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

42、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 磨灭的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进行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民族牺牲也最惨重的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的局部抗战开始,到 1945年结束,历时 14年之久。若从 1937年全面抗战算起,也进行了 8年。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抗日战争进行的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中国军民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兵力。 “七七 ”事变时, 日本投入陆军 24个师团中的 21个。此外, 日本还投入了 60%的空军和三分之二的 海军。直到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

43、中国一直牵制着日本陆军总兵力的 80%以上。 1945年日本投降前,日本在海外的兵力共 365万,其中在中国 201万余人。中国战场不仅拖住了近 200万日本侵略军,而且不断地消耗了它的有生力量。可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粉碎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为此,中国也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据统计,中国人民伤亡人数在 35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5600多亿美元,直接财产损失达 1000亿美元以上。 其次,中国战场有力支援了世界其他战场,在二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第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粉碎了日本 “北进 ”苏联的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日本一直计划进攻苏联,但直至战争结束都未

44、对苏联宣战,原因在于日本大部分的兵力用于中国战场,无力 “北进 ”攻击苏联。第二,中国的抗战迟滞了日本“南进 ”太平洋的计划,有力地支援了英美作战。 “南进 ”太平洋一直是日本的战略计划,但是,由于主力深陷中国战场,它不得不延缓 “南进 ”时间。直到 1941年,日本才发动太平洋战争,但大部分的兵力仍深陷中国战场。这就缓和了英国的处境,也使美国获得了更多的备战时间,有利于其在西南太平洋的反攻。第三,中国的抗战避免 了德日法西斯会合,使同盟国得以将它们各个击破。德日法西斯曾计划; 日军向东进攻澳大利亚,向西进攻锡兰和印度;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占领高加索、中东,两国在中东会师。但由于日军主力深陷中

45、国战场,无力进行此战略。因此,中国抗战避免了日本与德国的会合,从而保证了同盟国 “先欧后亚 ”战略的实施,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再次,抗战时期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也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贡献。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艰苦抗战表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击日本的主力军,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战 争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抗战期间,美英等国主动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战时和战后,中国确立了应有的大国地位,正式跻身 “四强 ”行列。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了二战后期的重要国际会议,还成为了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

46、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的提高,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贡献。 总之,中国人民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军,而且以自己的英勇抗战有力地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 战略地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45 【正确答案】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帝民主革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进步的、正义的事业,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 (3)中国

47、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 久战指明抗战前途,都突出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沉重打击了日寇。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力量的相互协调是 “二战 ”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 46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 7月 7日

48、,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 8月 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 9月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战初期,国民党积极抗日,先后进行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粉碎日本 “速战速决 ”战略。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正面战场的战局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 1937年 9月,八路军第 115师在乎型关首战告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战略相 持阶段: 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以后,抗

49、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日本改变了侵华方针: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随着日本侵华方针的转变,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分子公开叛变投敌。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取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1年 1月制造了皖南事变,对抗战事业造成重大损害。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 “大扫荡 ”,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 ,先后提出和实行了对敌斗争、精兵简政、发展生产、整顿三风等一系列政策,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至 1943年 12月, 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了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 1943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战略反攻。日本为了挽救其军事上的劣势,于 1944年发动豫湘桂战役,结果国民党军大溃败。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一党专政,在经济上官僚资本垄断操纵,致使大后方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与此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