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闻传播史(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新中华报2 解放周刊3 边区群众报4 共产党人5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郑州大学 2007 研;四川大学 2004 研;人大 2003 研)6 解放日报7 陆定一8 晋察冀日报9 晋绥日报(中国传媒大学 2004 研)10 晋察冀画报(人大 2006 研)11 “三 S”(清华大学 2005 研)12 史沫特莱13 救亡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7 研)14 抗战15 群众周刊16 新华日报(华中师大 2003 研)17 新华副刊18 全民抗战19 国际新闻社20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兰州大学 2007 研)21 重
2、庆各报联合版(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7 研)22 洋旗报(复旦大学 2011 研;湖南大学 2007 研;四川大学 2005 研)23 译报24 每日译报25 文汇报26 “野百合花 “事件(北大 2007 研)27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的经过和意义如何?28 简述新华日报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研)29 评述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界的整风改革。(华科 2005、2002 研)30 1942 年毛泽东为什么要求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改版指导思想的两个要点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3 研)31 简述 1943 年 9 月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
3、文中所阐述的无产阶级新闻学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7 研)32 简述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抗战当中的贡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研)33 试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体系、主要报刊及其特色。(人大 2006研)中国新闻传播史(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新中华报的前身是创办于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1937 年 1 月改用本名,期号续前。1937 年 9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该报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9 年 2 月,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兼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主要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
4、根据地内发行,直至 1941 年停刊。该报积极宣传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发表了大量社论、重要评论和中共中央的通电、文件等,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以及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的一些有关时局的重要文章,都曾在该报发表。【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 【正确答案】 解放周刊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出版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1937年 4 月 24 日创刊,16 开铅印,后改为半月刊。该刊辟有时评、论著、翻译、通讯、文艺等专栏,中央领导同志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周恩来、博古等都在该刊上发表文章
5、。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周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宣传和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起到了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1941 年 8 月,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解放周刊停办,共出版 134 期。【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3 【正确答案】 边区群众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出版的一份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为主要对象的通俗小报,创刊于 1940 年 3 月 25 日,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主办,4 开 4 版的周报,1941 年改成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1947 年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该报坚持在陕北出版。1948 年 1 月 lO 日,该报改组为西北局
6、机关报群众日报,同时另出版通俗的群众周刊,以继续满足农民读者的需要。【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4 【正确答案】 共产党人是中共中央出版的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刊物,创刊于 1939 年 10 月 20 日,由洛甫(张闻天)主编,李维汉负责出版工作。毛泽东为它写的 发刊词 一文,系统而又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去 18年中的宝贵经验,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该刊出至 1941 年 8 月停刊,共出 19 期。【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5 【正确答案】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7、上的一个里程碑。该台创办于 1940 年,呼号是 xNCR,1943 年由于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暂停播音,抗战胜利后恢复。广播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权威报刊重要文章、国内外新闻、音乐、科学常识、革命故事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空中突破了国民党的封锁,把声音播送到了国统区。在抗战时期,对日军广播在瓦解敌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国广播事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6 【正确答案】 解放日报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该报 1
8、941 年 5 月 16 日在延安创刊,由原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1947 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停刊。该报创刊初期曾以大量篇幅报道、评论苏德战争的爆发,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解放日报于 1942 年进行改版,内容改以报道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为主,加强了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根据地、八路军的情况。该报还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和文章,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和消息,他的重要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
9、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是首先在该报发表的。【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7 【正确答案】 陆定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教工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26 年秋,陆定一在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编辑中国青年,他以犀利的文笔鞭挞黑暗势力,鼓舞青年投身革命,撰写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在理论和宣传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1927 年 5 月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1928 年赴苏联莫斯科,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驻少共国际代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遵义会议后,他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
10、部宣传部部长,主编红星报,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陆定一作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出版,曾参与毛泽东同志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翻译工作。1942 年 4 月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他负责编辑解放日报的学习副刊,撰写了从实际出发等比较有影响的文章。同年 8 月,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他撰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强调新闻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提出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在新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8 【正确答案】 晋察冀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察冀
11、分局的机关报,1937 年 12 月 11 日在河北省阜平县创刊,初名抗敌报,1940 年 11 月 7 日改名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是邓拓。该报于 1948 年 6 月 14 日终刊,是晋察冀边区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该报在敌人残酷的“围攻” 、“扫荡”中,始终坚持出版,为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巩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新闻工作骨干,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晋察冀日报终刊后,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改组为华北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前身。【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9 【正确答案】 晋绥日报的前身是 1940 年 9 月成立的
12、中共晋西区党委机关报抗战日报,1942 年 8 月后改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1946 年 7 月 1 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 年 5 月 1 日终刊。该报重视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揭露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1947 年曾开展反“客里空” 运动,公开揭露和检讨本报不真实的新闻以及右倾错误。1948 年 4 月 2 日,毛泽东在兴县察家崖接见报社编辑人员,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报纸与新闻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报纸风格。【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0 【正确答案】 晋察冀画报是在中国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的第一
13、家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办。1942 年 7 月 7 日在河北省平山县碾盘沟创刊,1948 年 5 月与晋冀鲁豫军区的人民画报合并,它是解放军画报的前身,创办人为沙飞、罗光达、章文龙、赵启贤等。因处于战争环境及物质条件困难,不能定期出版。初办时,附英文说明,兼顾对外宣传,解放战争期间面向部队。6 年内出画报 13 期,另出丛刊、画刊、摄影新闻等共 60 余期,总发行量近 70 万份。它的创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闻摄影出版事业有较大影响。【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1 【正确答案】 “ 三 S”是指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外国记者艾格妮丝.
14、史沫特莱(Agnes Smedler)、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0uise Strong)和汉斯.希伯(Hans Shippe)。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于 1928 年底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途经苏联来到中国,开始了在中国 12 年的新闻记者生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生中曾先后 6 次到中国旅行、采访。汉斯.希伯是著名的德国籍反法西斯作家、记者,于大革命时期来到中国进行采访,并多次深入抗日民主根据地,后于激战中牺牲。【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2 【正确答案】 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杰出的国际主义
15、战士。1928 年底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华,开始了她在中国 12 年的新闻记者生涯。她曾主持左翼文化运动,参与创办中国呼声。1936 年她向世界报道了西安事变。1936 年 12 月,她来到延安,采访了中共领导人和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和红色妇女领袖邓颖超、康克清等,把众所关注的延安情况不断报告给世界各地的读者。1938 年武汉失守后,她随八路军、新四军采访,写了许多著名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1941 年返回美国后先后撰写了中国红军在前进等介绍中国革命斗争的通讯、报告、杂文和短篇小说。周恩来评价说:“这些作品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
16、个宝贵的贡献” 。【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3 【正确答案】 救亡日报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创刊于 1937年 8 月 24 日,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代表共产党)、樊仲云(代表国民党)任总编辑。该报后几经停刊、复刊,直至 1941 年 2 月 28 日被国民党有关当局勒令停刊。救亡日报在名义上是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但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该报的宣传报道特点是: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也不登广告。专稿多,特稿多。许多著名人士如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邹韬奋、陶行知等都为它写过政论或诗词。抗日战争胜利后,救亡日报于1945 年 10 月改
17、名建国日报在上海复刊,同月又被国民党政府查禁。【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4 【正确答案】 抗战创刊于 1937 年 8 月 19 日,三日刊,由著名新闻出版家邹韬奋创办并主编。抗战除出版三日刊外,还同时出版抗战画报,六天一期。迫于上海租界当局的压力,抗战自 9 月 9 日出版的第 7 号起改名为抵抗,11 月 23 日出版的第 29 号恢复抗战原名,并宣布自 30 号起迁至武汉出版。该刊内容主要有政论、书评和战地通讯等。冯玉祥将军称赞该刊“内容丰富切实,而眼光尤为正确远大,诚为今日抗战中之指针。”抗战也发扬了邹韬奋所办报纸的优良传统,很注意和读者联系,经常发表读者的意见,邹韬奋亲自
18、答复读者的问题,很受欢迎。【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5 【正确答案】 群众周刊 1937 年 12 月 11 日创刊于汉口,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编辑兼发行人为潘梓年,实际主持者为许涤新。该刊以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为宗旨,同时还经常刊载介绍马列主义的译著和论文。1938 年 10 月日军进犯武汉后,群众周刊被迫停刊,同年 12 月迁至重庆复刊,1943 年 1 月改为半月刊,1947 年 3 月 2 日停刊。【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6 【正确答案】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惟一一份大型机关报,1938 年 1 月 11 日
19、在汉口创刊,同年 10 月 25 日迁至重庆继续出版,1947 年 2 月 28 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该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 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无情地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并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顽强的斗争。新华日报的创办改变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不能公开出版机关报的状况。通过新华日报,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各项政治主张得以更直接、更广泛、更及时、更有力地传送给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群众。【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7 【正确答案】 新华副刊是新华日报整风改革的硕果。19
20、42 年 9 月 18日,新华日报遵照中共整风运动的精神,革新内容,调整版面,各种专页均停办(其中 文艺之页刊出时间最长,共出 62 期),把第 4 版编为综合的文化版新华副刊。该刊是文化性的综合副刊,重视新闻性、知识性、可读性。新华副刊一方面是反法西斯激烈战斗中文化武器的担当者,另一方面又是一切读者在工作与战斗之余的“文化公园” 。辟有书评专页 、戏剧专页和专栏杂志摊上,及时对当时出版的文艺及其它书刊进行评价,针对戏剧活动发表评论文章。主持或参加副刊编辑工作的先后有楼适夷、张企程、蔡馥生、陈克寒、戈宝权、胡绳、戈茅(徐光霄)等人。该刊不仅刊载国统区各抗日阶层作家的创作,有针对性地发表理论批评
21、文章,还经常发表、报道延安和其它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孤岛”上海作家的作品、文艺运动情况。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理论主张和政策,又贯彻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8 【正确答案】 全民抗战是由抗战三日刊和全民月刊于 1938 年 7月 7 日合并改名而来,由邹韬奋任总发行人,最高发行量达 30 万份。1938 年 10月武汉沦陷前夕再次内迁,自 10 月 15 日起在重庆出版,并由三日刊改为五日刊。自 1939 年 5 月 13 日出版的第 70 号起,全民抗战改为周刊,出至 1941 年 2月 22 日第 157 期后被查封。【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
22、的新闻事业19 【正确答案】 国际新闻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间通讯社,简称“国新社”。1938 年,在周恩来的指导下,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会员为骨干,采取合作社形式,在武汉成立。同年 10 月 20 日在长沙成立并对外发稿,主要创办人和负责人有范长江、胡愈之、刘尊棋等。11 月,迁至桂林并设总社,成为全国性通讯社,正式对国内外发稿。1939 年,香港原有的国际新闻社并入,改为分社。同时,在重庆设立办事处。“国新社” 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集中了一批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通讯社。稿件以通讯为主,向国内和海外华侨报纸发稿,影响很大。1941 年皖南事变后,桂林和重
23、庆两社在国民党的迫害下关闭,香港分社活动到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 年日本投降后,“国新社” 在香港重建,继续发稿,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0 【正确答案】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其前身是 1937 年由范长江、夏衍等人在上海发起筹办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该协会还没有来得及开展活动,就被迫离沪迁往武汉,在武汉成立分会,1938 年 3 月 15日,该协会在汉口开会,决定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邵力子、王芸生、于右任、叶楚伧、邹韬奋、郭沫若、张季鸾
24、、潘梓年等为名誉理事,范长江、钟期森、徐迈进为常务理事。“ 青记 ”除总会外,还在广州、香港、桂林、成都、重庆、延安、兰州等地设有分会,会员曾发展到一千多人。【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1 【正确答案】 重庆各报联合版是中国新闻史上报纸联合版之始。1939 年 5 月 3日、4 日,日寇飞机接连对重庆实行狂轰滥炸,许多报社被炸,损失惨重。鉴于这种困难状况,重庆中央日报、时事新报、扫荡报、新蜀报、商务日报、大公报、新华日报、国民公报、新民报、西南日报等 10 家大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不问党派、不分立场,于 5 月 6 日合作发刊“重庆各报联合版 ”,初为日出对开半张两版,后出对开一
25、张 4 版,在时事新报的防空洞中编排印刷。至 8 月 12 日结束,共出版了 99 天。8 月 13 日,重庆各报各自恢复出版。【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2 【正确答案】 “ 洋旗报 ”是指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它可以不受日伪的新闻检查。上海租界沦为孤岛以后,上海出现了大办“洋旗报” 的热潮。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利用沦陷区大城市中租界的特殊条件,利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和日寇之间的矛盾,打着“英商” 、“美商”的招牌在租界内复刊或创刊“洋旗报 ”,或聘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或在外国注册,以逃避日寇的新闻检查,报道抗战实况,宣传爱国主张。至 1938 年冬
26、,在上海租界内出版的这类“洋旗报”达十六七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3 【正确答案】 译报是上海孤岛时期共产党在上海租界创办的一份纯翻译的抗日小报,1937 年 12 月 9 日创刊,日出 4 开一张,由夏衍主持报务。该报刊登的新闻及言论,全部译自英、美、法等国通讯社稿和上海租界出版的外文报纸,但都经过编者的精心选择与改写,客观地报道了抗战的基本形势,无情地揭露了日军的侵略暴行,并准确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实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持久抗战的政治主张,深受读者欢迎。12 月 20 日,被日军通过租界当局取缔。【知识模块】 抗日战
27、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4 【正确答案】 每日译报是上海孤岛时期,共产党在上海租界创办的一份以翻译为主的抗日报纸,1938 年 1 月 21 日创刊,其前身是译报。该报聘请英国商人担任发行人兼总编、经理,但实际负责编务的是中共上海市文化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梅益等人。每日译报初为 4 开小型日报,内容与译报基本相同,后改革版面、充实内容,除刊登外报译文外,还刊登自己采编的新闻。每日译报常刊登中共中央的文件和负责人的文章、讲话,还采用“特讯” 、“专电”等形式报道有关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消息,反映抗战前线的战况。1939 年 5 月 18 日,上海租界当局以每日译报所刊文字与维持租界安定有所抵触为借
28、口,迫令其停刊两周。与此同时,日伪组织收买了该报发行人,致使每日译报在停刊期满后无法复刊。【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5 【正确答案】 文汇报于 1938 年 1 月 25 日在上海创刊,由严宝礼等爱国人士集资创办。抗日战争时期,文汇报坚持抗日立场,在上海“孤岛” 和沦陷区有广泛影响。1939 年 5 月 18 日,文汇报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两周,此后因洋保镖克明为日伪所收买而未能复刊。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报于 1945 年 9 月复刊,坚持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进步立场,支持工人、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7 年 5 月 24 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后于 1948 年 9 月 9 日创
29、办香港文汇报,继续宣传爱国、民主的主张。上海解放后,文汇报上海版于 1949 年 6 月 21 日复刊,如今成为中共上海市委员会领导下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宣传党的文教方针、政策为主要任务,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报纸。【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6 【正确答案】 “ 野百合花 ”事件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出悲剧。 1942 年 3 月王实味连续推出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两篇文章,认为“揭破清洗工作不止是消极的,因为黑暗消灭,光明自然增长。”他的文章被国民党利用,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思潮,与延安热烈的时代氛围形成了一种极不和谐的冲撞。由于王实味不肯承认自己有错误,批评不断升级,
30、由思想政治错误上升成“托派” 、“国民党特务”,最后被逮捕。1947 年 7 月 1 日,王实味被晋绥公安总局秘密处死,年仅四十一岁。这一事件又称“ 野百合花”事件。【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7 【正确答案】 (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的经过1940 年 12 月 30 日,解放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 XNCR,其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编辑。1940 年 3 月,周恩来从苏联治病回国时带回来一台广播发射机,但由于长途转运颠簸,受到损坏,经多次改装、试调,才适合广播电台使用,实际发射功率约300 瓦。广播电台的台址设在延安西北 20 多公里的王皮湾村,在半山
31、腰中开凿出两孔石窑洞作为发射机房和动力间,播音室设在河对岸村子的土窑洞内,只有一张木桌、一个话筒、一本字典、一台手摇旧唱机,隔音墙上钉着延安生产的羊毛毡。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时间为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后增至每天两次三小时、三次四小时不等,波长也屡有调整。广播内容有: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以及后来创办的解放日报的重要社论及各类文章、国内外时事新闻、名人讲演等。12 月 3 日开办日语广播,这是延安创办的最早的外语节目。当时广播中也有文艺节目,但大多数是播音员自己在话筒前唱歌或吹口琴。(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的意义延安台的广播打破了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
32、据地的新闻封锁,宣告了国民党和日伪垄断控制广播时代的结束。人民的广播事业在党的领导、关怀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以崭新的风貌活跃在新闻宣传战线,成为党联系人民的纽带。【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8 【正确答案】 (1)新华日报1938 年 1 月创刊于汉口,该报系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机关报,报社社长潘梓年。总编辑华岗,经理徐迈进。发刊词宣称:“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由于国民党实行的是专制独裁和对日妥协投降的政策。新华日报创刊后经常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新闻审查和无理刁难,因此也很难正常地出版和发行。在汉口出版的九个多月时间里,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
33、“团结抗战,持久抗战” 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揭露日寇罪行,及时报道了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2)1938 年 10 月 25 日,武汉失守后,报社迁重庆继续出版,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新华日报陆续在山西、重庆等地设立分馆,在郑州、洛阳等地设立代销处。(3)1940 年 1 月 6 日,因社论被国民党当局强令删去,新华日报为反对国民党的新闻检查被迫“ 开天窗 ”,揭露国民党璀璨新闻自由的行径。(4)1941 年 1 月 18 日,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登载周恩来的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同时新华日
34、报 还刊登大量的消息、通讯、评论,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激励人民的抗日斗志,积极报道抗日救亡活动,同国民党的消极抗战论调进行斗争。(5)1942 年 5 月,新华日报根据延安整风精神进行改革,其间发表了敬告本报读者的社论,刊登了征求读者意见启事等。经过整风,新华日报进一步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更受读者欢迎。【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9 【正确答案】 (1)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界整风改革的过程1941 年至 1942 年,共产党在抗日期间采取了整风运动的方法,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全党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从延安开始。1942年 2 月 1 日,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
35、风演说。2 月 8 日,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从此解放区的整风改革运动拉开了帷幕。1942 年 3 月 16 日,中宣部发出 为改造党报的通知 ,要求各地方党部“ 对自己的报纸加以极大注意,尤应根据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的号召,来检查和改造报纸”,要求各地方党组织加强对报纸的领导和参与。根据中宣部指示精神,解放日报开始检查工作中的缺点,广泛征求读者意见。3 月 31 日,在改版前夕,毛泽东和解放日报社长博古召开改版座谈会,征求党内外各方面人士对报纸改革的意见。毛泽东在改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1942 年 4 月 1 日, 解放日报实行改版。这一天的 解放日报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
36、知,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改版后的解放日报,把对根据地的新闻报道放到了首位,整风运动的宣传也成为该报的宣传中心,体现出无产阶级的政党报纸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作风,以及党报配合党的方针政策、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的特点。解放日报 改版的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区新闻改革的良好开端,是由少数人办报变为群众办报、全党办报的一个标志。通过改版,解放日报成为党的坚强的机关报,起到了“ 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的作用” ,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有力地配合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解放日报改版的带头示范和宣传指导,推动了全党的新闻改革运动在解放区的广泛开展。此后,解放日报还配合全党办报的精神,发表了一系列的社论
37、和文章。为了依靠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好报纸,解放日报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大力发展通讯员、组织通讯网。(2)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整风改革的意义这次新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经过改革,党报起到了“ 党经过报纸来宣传,经过报纸来组织广大人民进行各种活动”的党的喉舌的作用,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大大增强,真正成为党的坚强的机关报。经过改革,各级党委把帮助和利用党报的工作当作自己经常的重要业务之一,全党办报成为党新闻工作的重要工作经验。经过改革,广大新闻工作者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它不仅在实践上促进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而且使无产阶级的党报理论得以确立,党报从此成熟和发
38、展起来。【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30 【正确答案】 (1)毛泽东要求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的原因全党范围内整风运动的开展是解放日报改版的思想动因。1942 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旨在从思想上清算多年来党内发生的“左” 、“右”倾错误路线,在全党进行一次马列主义的教育。“全党办报”等党报理论为解放日报的改版提供了指导方针。根据党的整风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整风精神来检查和改造报纸。通知阐明了“全党办报” ,党报的内容、版面及主要任务,加强党报编辑
39、部的工作,党报的战斗性、通俗化等重要党报理论。通知发出后,各新闻单位和各抗日根据地,掀起了整风和检查的热潮。改版解放日报 是传播经验、推动整风运动成功开展的要求。毛泽东在征集报纸改版意见时指出:“为了纠正这些不良作风,我们提出了整顿三风。但要达此目的,非有集体的行动、整齐的步调,不能成功。”“利用解放日报,应当是各机关经常的业务之一。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这种利用报纸来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的方法,成为党报的重要经验和传统。改版前的 解放日报 的实际决定了改版的需要。解放日报在改版前,仅以版面编排而言,就可见其受党八股和王明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影响很深,严重脱
40、离了解放区的斗争实际和党的中心工作实际。当时,解放日报的版面安排几乎有一个公式: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地(即延安),第一、二版长篇累牍地登载国际新闻,使解放日报的内容以刊载国际新闻为主,第三版主要登载国内新闻,第四版才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2)1942 年延安 解放日报改版指导思想的两个要点使解放日报 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贯彻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指导性) 原则。根据以上标准,解放日报检查了该报创刊 10 个月来存在的问题:以最大的篇幅供给了国际新闻,对全国人民和各抗日根据地的生活、奋斗缺乏系统的记载;孤立登载着中央的决议指示,领导同志的论文,没有加以发挥和阐明,
41、对执行情形、经验检讨则毫无反映;对于边区中所进行的各种巨大的群众运动,没有能够全面地反映、推动与倡导。因此,解放日报要有一个彻底的改革,使整个篇幅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解放日报在改版前,仅就版面编排而言: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边地(即延安) ,以国际新闻为主,第三版登载国内新闻,第四版才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受党八股和王明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影响,有严重脱离解放区斗争实际和党的中心工作实际的倾向。改版后版面安排焕然一新:第一版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
42、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才是国际新闻版,第四版仍是副刊和各种专论。【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31 【正确答案】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 1942 年解放区新闻工作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总编辑陆定一于当年 9 月 1 日发表的一篇新闻理论文章。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阐述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有关基本问题,也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新闻学观点,在新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主要内容有:(1)论述了“新闻的本源”问题,对“新闻”的定义作了界定: “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
43、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提出“新闻如何能真实”的问题,既基本肯定了资产阶级新闻学中新闻必须具备“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名、事实的过程与结果),又指出仅仅有“五要素”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尊重事实与革命立场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才能写出真实的新闻。(3)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4)提出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 人民公仆” 的思想。(5)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反对“技术第一,政治第二”的观点。(6)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7)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3
44、2 【正确答案】 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于 1937 年 11 月 8 日在上海宣告成立,1938年 1 月 1 日成立武汉分会,3 月 15 日,该协会在汉口开会,决定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 青记 ”。3 月 30 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汉口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青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有范长江、陈同生(农菲)、孟秋江、金仲华、恽逸群等。“青记”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它是党的统战工作取得
45、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在抗战中的主要贡献有:(1)记者们英勇地踏上民族解放的战场。青年记者纷纷奔赴前线,争当引以为豪的战地记者。他们的作品极大的鼓舞了军民斗志,也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和一页页珍贵的史料。(2)巩固和扩大了新闻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青记” 一开始就注意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新闻界的团结。(3)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4)打破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封锁,创立国际新闻社,用民办新闻团体名义,以专论和通讯稿形式,向国内外 150 多家报
46、纸供应稿件,达到宣传抗战、宣传团结、宣传进步的目的。【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33 【正确答案】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体系主要分为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国统区两大报刊体系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以新中华报为中心, 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一批新报刊纷纷出版,形成了一个中共中央报刊系统。随着战争形势的改变,1941 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新中华报和新华社的今日新闻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同时将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等刊物停刊,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办好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在国统区,全面抗战爆发后,
47、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立刻成了中国抗日宣传的中心。一大批抗日救亡报刊在上海纷纷问世,如救亡日报、抗战(曾改名 抵抗) 、文化战线、战时妇女、救亡周刊、战时联合旬刊等。1937 年至 1938 年,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的创刊,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首次在国统区公开亮相。其中,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惟一一份大型机关报。(2)解放日报 的创办过程及其特色1941 年 5 月 16 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日出对开半张两个版,自 9 月 16日出版的第 124 号起,扩大为日出对开一大张 4 个版。该报第一任社长为博古,19
48、46 年 4 月 8 日因其飞机失事遇难后由廖承志继任。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1942年杨松因病去世后先后由陆定一、余光生继任。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中共中央对创办解放日报极为重视,创刊的前一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创办解放日报的通知,对解放日报的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毛泽东还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撰写了发刊词。创刊后,毛泽东经常指导该报的工作,并为它撰写和修改重要的社论、评论、新闻和文章。解放日报的特色主要包括:解放日报 创刊初期,苏德战争爆发。该报曾以大量篇幅报道苏德战争的情况,同时发表了不少评论,对国际形势做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过多刊载国际新闻、宣传报道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1942 年 4 月 1 日, 解放日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改版。改版后的 解放日报第一版刊登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整风运动的宣传成了当时的宣传中心。同时报纸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