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488726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 简答题 第 26-2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 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单项选择题 第 31-5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2 在我国,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 (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B)民事普通法 ( C)民事单行法 ( D)系统编撰的民法典 3 我国民法调整 ( )。 ( A)所 有的财产关系 ( B)纵向财产关系 (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 D)经济管理关系 4 甲住在乙的

2、楼上。甲经常在深夜以很大的声音放音乐,严重影响了乙的休息。乙要求甲关掉录音机,甲以 “我有权利在我的房子里放音乐 ”为由,拒绝了乙的要求。甲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 )原则。 ( A)公平 ( B)自愿 ( C)等价有偿 ( D)禁止权利滥用 5 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 ( )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 ( A)自然经济 ( B)商品经济 ( C)产品经济 ( D)市场经济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 ( )。 ( A)一部民法典 ( B)我国民事基本法 ( C)我国民事特别法 ( D)我国民事单行法 7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 )。 ( A)都是有偿的 ( B)都是无偿的 (

3、 C)一般是有偿的 ( D)一般是无偿的 8 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不包括 ( )。 ( A)家庭暴力 ( B)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 ( C)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 ( D)串通投标的行为 9 “民法 ”一词由罗马法的 ( )延续而来。 ( A)万民法 ( B)市民法 ( C)公法 ( D)私法 多项选择题 第 51-5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0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关于所有权归属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A)遗失物由拾得人取得所有权 ( B)

4、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由国家取得所有权 ( C)加工物由加工人取得所有权 ( D)漂流物由失主取得所有权 11 所有权的相对消灭原因有 ( )。 ( A)客体灭失 ( B)转让 ( C)抛弃 ( D)主体死亡 12 善意取得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 ( A)标的物必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或不动产 ( B)让与人无移转动产所有权的权利 ( C)受让人通过有效交换而取得动产 ( D)受让人取得动产时出于善意 13 下列选项中,不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 )。 ( A)杜冷丁 ( B)头疼片剂 ( C)梅花鹿 ( D)野生动物 14 下列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有 ( )。 ( A)买卖 ( B)互易 ( C

5、)赠与 ( D)继承 15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应当认定为国有财产的 有 ( )。 ( A)城市的土地 ( B)国防资产 ( C)无线电频谱资源 ( D)公路 16 在我国,下列事实中,占有人能以先占取得所有权的是 ( )。 ( A)甲从垃圾桶中拾得废旧电子表一块,可依先占取得所有权 ( B)甲在路边拾得撞树而亡的野兔一只,可依先占取得所有权 ( C)甲在路边拾得人民币 10万元,可依先占取得所有权 ( D)甲在路边拾得文物一件,可依先占取得所有权 17 以下各项中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方式的是 ( )。 ( A)继承人取得遗产的所有权 ( B)刘某用手表换王某的收音 机 ( C)小王接受其

6、男友赠与的一枚金戒指 ( D)小赵从商店购买了一台冰箱 18 甲家的牛丢失后被乙拾得,甲要求乙返还该牛,乙提出了下列请求,依法应予支持的是 ( )。 ( A)请求甲支付报酬 200元 ( B)请求甲支付为看管该牛的误工损失 30元 ( C)请求甲支付该牛所吃的草料款 20元 ( D)请求甲支付该牛因治疗花去医药费 100元 法条分析题 第 59小题, 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62条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 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58

7、条规定: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入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 )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试分析该条 法律规定。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章节练习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 简答题 第 26-2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 【正确答案】 犯罪是

8、指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都是犯罪,但是情节 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其基本特征是: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既是行为构成犯罪的根据,又揭示了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国家将一定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加以刑罚惩罚的理由,揭示了犯罪的社

9、会、政治内容。 (2)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划分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基本界限。只有当一个行为既具有社会危害性,又具有刑事违法性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一方面,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一个行为如果不具 有社会危害性,就不应当被刑法规定为犯罪;另一方面,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体现。一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或早或晚都会被国家立法机关规定在刑法中。因此,只有当一个行为既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违反刑法规范,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具有刑事违法性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3)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是适用刑罚惩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所以,

10、应受刑罚惩罚性也是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当受刑罚惩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 犯罪的这三个特征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 的最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基础,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则把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区别开来。因此,这三个特征对于犯罪都是必要的,并且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有的。 单项选择题 第 31-5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成文的以民法典命名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11、民法通则。 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纵向财产关系(包括经济管理关系 )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畴。可见,并非所有财产关系都属于民法的凋整范围。 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虽然甲有权利在自己的房间内放音乐,但由于其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人的正常休息,违反了禁止权利滥用的民法基本原则。 A、 B、 C是错误的,只有D是正确答案。 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对民法本质的理解,民事法律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起来以后就出现的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仅对我国基本的

12、民事法律规则作出了规定,未对具体民事制度作出规定,因此其性质不是民法典,而是我国的民事基本法。 7 【正确答案】 C 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类型主要有: (1)危害国家公序的行为。如规避课税的合意。 (2)危害家庭关系的行为。如断绝亲子关系的协议。 (3)违反两性道德的行为。如为开设妓院而购买或者承担租房屋而签订买卖合同或者租赁合同,或者以非法姘居作为条件的无偿赠与等。 (4)射幸行为 。如保险、赌博等。其中,赌博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5)违反人权或者人格尊严的行为。如以债务人人身作为抵押的合同或者商店对乘客有关搜身检查的规定等。 (6)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

13、。如强势企业封锁市场。 (7)违反公共竞争的行为。如招标中的围标、串通投标行为。 (8)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如欺诈交易。 (9)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如工伤概不负责的规定。 (10)暴力行为。如乘人之危或者显失公平而为的民事行为。在愚人节与某人开玩笑,是否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应当依据玩笑的性质予以认定,不能笼统地认为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民法 ”一词是从古代罗马法中的 “市民法 ”延续而来的。 A、 C、 D是错误的,只有 B是正确答案。 多项选择题 第 51-5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0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失物由失主取得所有权,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由国家取得所有权,加工物应视情况由原物所有人或加工人取得所有权,漂流物由失主取得所有权。因 此, A、 C是错误的, B、 D是正确答案。 11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所有权的相对消灭原因。客体灭失会导致所有权绝对消灭。 12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 13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麻醉品、野生动物等不适用善意取得。 14 【正确答案】 A,B,

15、C,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 15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公路不一定属于国有财产, 如村建公路,系集体所有的财产。故排除 D项。 16 【正确答案】 A,B 17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或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从原所有人处取得所有权,如买卖、赠与、互易等法律行为以及继承等法律行为之外的事实。因此, A、 B、 C、 D均为正确答案。 18 【正确答案】 B,C,D 法条分析题 第 59小题, 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9 【正确答案】 该条法律是关于附

16、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该条法律规定的立法意义在于:允许当事人根据特殊要求,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过程中,约定某种客观情况作为所附条件,从而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在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谓条件,就是当事人所约定的,具有使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或者终止法律效力的客观情况,属于法律事实的一种。 条件的法律特点是: (1)条件应当是尚未发生的事实,即具有未来性; (2)条件 是当事人在约定时不知道其将来是否发生,即具有或然性; (3)条件应当是当事人依其意

17、志所选择的事实,即具有意定性; (4)条件应当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实,即具有合法性; (5)条件应当是约定用于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事实,即具有特定的目的性。 条件的种类与效力如下: 第一,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所谓延缓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暂不生效,只有当所附条件成就时,才能引起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所渭解除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之时即行生效,当所附条件成就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终止。当事人不得为了自己的利 益而不正当地阻止或者促成条件成就,否则产生相反的法律后果:即不正当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二,肯定条件和否定条件。所谓肯定

18、条件,是指以约定事实的发生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所谓否定条件,是指以约定事实的不发生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 第三,如果我们将上述两类条件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如下四种组合:肯定的延缓条件;否定的延缓条件;肯定的解除条件;否定的解除条件。 20 【正确答案】 (1)该条法律是关于无效民事行为的规定。 (2)无效民事行为, 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而不产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3)该条法律规定的立法意义在于: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4)无效民事行为的认定和表现情形: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认定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依据,相应地构成四类无效民事行为

19、,即主体不合格而无效的民事行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无效的民事行为、内容违法而无效的民事行为以及形式违法而无效的民事行为。具体表现以下情形: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第: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第三,因 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在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必然是确定无效的合同,而在未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则可经被欺诈方请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第四,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应注意的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在损害国家利益时必然是确定无效的合同,而在未损害国家利

20、益的情况下,则可经被胁迫方请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第五,因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为的民事行为。需注意的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一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也可以经受损害方的请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第六,因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而为的民事行为。第七,因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为的民事行为。第八,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为民事行为。第九,因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而无效的民事行为。 (5)无效民事行为的效力:作为确定无效的民事行为,其无效结果是自行为实施时起就形成的,所以无效民事行为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论当事人是否知道该民事行为无效和是否主张认定其无效,也不管该民事行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 裁机构确认其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