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506804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类试卷]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1 操作系统分配资源时的一个重要考虑是避免死锁的发生。若系统中有同类资源 16个,由四个进程 P1、 P2、 P3和 P4共享该资源。已知 P1、 P2、 P3、 P4所需的资源总数分别为 8、 5、 9、 6,各进程请求资源的次序如下表所示。若系统采 (25)次申请分配会使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 ( A) 3、 4 ( B) 3、 5 ( C) 4、 5 ( D) 5、 6 一、主观题 2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 【说明】 信息技术的迅猛 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成为

2、网络教育的关键。教与学应该是互动的,所以网络课件要体现出交互性的特点,以实现人机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网络课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交互式方法进行设计,实现课件强大的交互功能。 2 试述 Web下的页面设计技术。 3 概述网上课件的交互技术。 4 借助 Flash中的 Action Script指令,实现课件中习题库的交互设计。 5 回答问题 1和问题 2。 5 如何用 Premiere 对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进行处理 ? 6 怎样能让 Flash课件在 VCD上播放 ? 7 阅读以下叙述,回答问题。 用 Authorware制作好课件后,有时会出现课件运行缓慢的现象。 现象 1:课件在 P 6

3、00/128 MB的机器上运行正常,在另一台 P 600/64 MB的机器上运行到某幅图片处,要等上好几秒才能显示下一幅图片,过了该处又恢复正常。 现象 2:课件第一次试运行正常,但正式运行时就非常缓慢了。 【问题】请尝试归纳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8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和问题 2。 【说明】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 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呈现出空前的热情,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教师都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人们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只要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研究发现

4、事实并非如此,许多课件因在制作过程中陷入误区,产生负面效应,削弱、消解了多媒体的优势,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8 试从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角度分析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及其对策。 9 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试述网络教育课件的开发原则。 10 阅读以下叙述 ,回答问题 1和问题 2。 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发展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三个阶段。第三代双向交互网络教育始于 20世纪末期,通过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来进行远程教育。这也就是所谓的现代远程教育,即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双向交互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远程教育作为

5、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 10 与普通网页相比,远程教育课件有什么特点 ? 11 如何将 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以流媒体的形 式发布到网上 ? 12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说明】 现代教育技术要求: (1)课堂教学应有充分的感性资料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如图片、录像、案例、动画、音响等。 (2)交互性强,课堂互动,启发式教学。 (3)设计问题、思考题、讨论题。 (4)观点新,手段新。 (5)信息量大,节奏快。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之后,对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授课技巧。成功的教学设计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吸引学生,排除干扰,提高

6、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这一切都可以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之中。 12 简述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结构。 13 如何进行多媒体课件的结构设计 ? 14 进行多媒体交互界面的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15 怎样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导航设计 ? 16 在完成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分析后,如何进行脚本的编写 ? 17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和问题 2。 【说明】 用 Authorware制作课件,制作者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编程技巧,只需要将软件提供的图标拖放到流程线上,然后将教学素材添加到图标中,再利用图标设置画面的控制页面的跳转和内容的 交互等,就可以制作出能包含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的 CAI课件来。

7、但是, Authorware的文本排版能力和文本编辑能力等都比较欠缺,这影响了课件画面的美观。 17 简述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18 简述使用 Authorware开发课件的过程。 19 如何利用 Authorware进行文本设置 ?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 C 一、主观题 2 【正确答案】 Web下的课件设计技术可以采用 Windows 2000 Server 作为系统的开发平台, IIS 5.0 Web服务器,用 Dreamweaver 4.0进行网络课件静态页面的制作,用 DHTML、 Javascript、 V

8、Bscript 进行动态网页的制作,用 Microsoft Access 2000建立数据库,使用 ASP (Active Sever Pages,活动服务器脚本 )技术实现 Web站点与数据库的动态链接。 网络课件建立在基于 Web的浏览器 /服务器 (B/S)模式体系结构的基础上。 B/S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的设计模式,这种基于 Web的模式 是通过 ASP技术,利用 ADO对象来访问数据库的,它把传统的 C/S模式的服务器进行了进一步分化,分解成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一个 Web服务器。基于 B/S结构的系统不需安装专用的前端应用程序,各种平台上的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便可访问并处理相

9、应的信息,操作更加简单,但存在安全与数据通信的瓶颈问题。 3 【正确答案】 (1)人机交互方式。人机交互方式主要体现在课件基于内容的交互。基于内容的交互设计可采用目前流行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实现,比如Authorware、 Flash等,基本上不必手工编写程序代码。 用 Authorware编制课件,进行交互设计,可以选择 11种交互响应类型:按钮交互响应、热区交互响应、热对象交互响应、目标区交互响应、下拉菜单交互响应、文本输入交互响应、按键交互响应、条件交互响应,尝试次数限制交互响应、时间限制交互响应、事件交互响应。后 4种交互响应类型使用系统 (内部 )函数 (变量 )、用户自定义 (外部 )

10、函数 (变量 ),由数字驱动,满足条件则触发交互响应。在编制课件时,可以尝试综合运用上述 11种交互响应类型,设计出丰富的人机交互效果,配合 Authorware强大的跟踪能力和语言编辑能力,自动记录用户的交互 与响应。交互图标、框架图标的导航图标是 Authorware交互设计的 “三驾马车 ”,配合分支图标,可以实现程序的三大结构控制: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使用框架和导航图标可以设定翻页结构,解决个别化学习中的迷航问题。 Flash提供强大的 Action Script指令,用来制作交互式动画、网页链接等,而且还可以调用 Java Script程序。如课件中习题库的交互设计,就可以

11、借助 Flash中Action Script指令的强大功能来实现。 (2)教学交互方式。 网上教室功能的设计。作为网上教学 系统,教师子系统必须能够随时获取来自学生子系统的信息反馈,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具体设计思想及技术实现如下;在初始化阶段需要登记用户身份 (是教师还是学生 ),若是教师,则启动教师子系统并在后台运行,添加一个 “答疑 ”按钮。当有学生提问时,给出提示,并将此程序转到前台,最后给出应答。若是学生,则会在登记后出现一个 “提问 ”按钮,每当有问题时按下此按钮,便可以提问,在出现的文本框中输入要提问的问题即可。 此功能是通过调用外部程序实现的,而外部程序是利用 Visual B

12、asic 开发的,在Visual Basic的 IDE设计环境中,在窗体上加入 Winsock控件即可实现通信功能。在运行时,要求用户输入服务器的主机名,单击 “连接 ”按钮后,子系统将与主机建立连接,双方可以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通过 TCP/IP进行交流。在主机端,随时检测连接的状态 (监听、连接、中断等 ),当双方的任何一方中断时,连接双方均可以看到 “连接已经中断,请重新连接 ”的提示,这样双方可以随时知道连接是否有效、是否可以交流。在运行过程中,只有当教师按下 “答疑 ”按钮时,学生才能请求与教师主机建立连接,因为学生不能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随意与教师主机建立 交流方式,不能随意打断

13、教师的教学进度。 网上教室的设计是一种实时交互方式,还有在线讨论,通常设计成在线聊天室的形式,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该课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也是一种实时交互方式。 答疑和导学功能的设计。答疑和导学功能设计为在非实时交互方式下,交互双方不受在线时间的限制,信息的发送和回复可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双方的交流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该功能的实现通常有两种方式: .使用 E-mail“一对一 ”式的非实时交互,网络课件为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建立一个电子信箱,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可以随时点 击 “答疑信箱 ”或 “教师信箱 ”等功能按钮,立即启动 Outlook邮件系统,并切换到 E-mail撰写界面。学生完成后

14、发送邮件,教师收到后分别作出回信解答。使用 E-mail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通信。 .应用 Web技术建立一个电子公告板,通过它进行 “一对多 ”的非实时交互。这种方式没有时间限制,教师可以随时将具有一定共性的问题或问题解答公布在公告板上,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让学生关注。学生也可以在公告板上贴出自己需要解答的问题,向老师或其他人征求解答。在电子公告板的发言撰写界面上,发言者一定要填写发言人 姓名、发言主题、发言内容,并可按照发言时间、姓名和发言主题查看发言内容。 4 【正确答案】 对于习题库中的判断题,先新建两个场景 “Ok”和 “Fail”,在两个场景中分别制作较短的动画来表示答对

15、 (笑脸 )和答错 (哭脸 )。在两个场景的最后一帧加上动作指令: gotoAndPlay (“Scene 1”, 1); 对于选择题,我们可以在四个备选答案的下面加上隐藏按钮 (即仅有响应区域的按钮 ),在正确的答案按钮上加上指令: on(release) gotoAndPlay(“答案场景 ”, 1); 填空题稍微麻烦一点,要在添加答案的地方加一个 Input Text(文字输入框 ),设定其变量名,如 x。在提交按钮上加入 Action Script指令: on(release) if(x=(正确答案 ) gotoAndPlay(“ok”, 1); else gotoAndPlay(“f

16、ail”, 1); 5 【正确答案】 (1)导入声音文件。启动 Premiere,单击 File菜单下的 Import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要导入的声音文件 ,就可以将声音文件导入到素材窗口。然后,拖动素材窗口中的图标到下面的音频轨中,这样就可以进行编辑加工了。Premiere支持的声音文件格式有 aif、 wav、 mp3等常见的音乐格式。 Premiere不支持话筒输入声音,只支持视频采集卡采集输入声音。因此,无视频采集卡则必须借助其他软件 (如豪杰音乐工作室中的超级录音机等 )来进行录音,并保存为标准 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用 Premiere 6.0处理媒体文件时,必须先将文件导入

17、到素材库中,然后拖到音轨中才可以进行处理,这是 Premiere与其他 音频编辑软件的不同之处。虽然操作略显麻烦,但这样不会破坏源文件,而且在处理几百兆的大文件时速度非常快,几乎没有停顿感,这也是其他软件所不能及的。 (2)精确剪辑声音文件的长度。声音文件出现长度不够精确的情况,可以用Premiere进行处理,操作方法如下: 将素材窗口中的声音文件拖放到 Timeline窗口中的 Audiol轨上。 点击 Audiol左边的小三角,这时可以看到声音的波形。设置 Timeline窗口左下角的查看比例列表,选择不同的查看比例,可以看到声音文件的每一个细节。 选择 Timeline窗口中的切割工具

18、(Razor Tools),可以将一整段的声音文件切割成多段,然后选择不想要的一段,按 Del键就可以删除该段。 最后不要忘记将后面的声音片段拖到前面,要不然中间就会出现一段一段的静音。 (3)增加淡入淡出效果。在多媒体课件中,如果背景音乐突然出现或突然结束,都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因此,我们在很多场合需要将声音处理成淡入淡出效果, Premiere可以随意控制声音的起伏,操作如下: 将声音文件拖放到 Audiol中,单击左边的小三角,展开声音文件。在波形的中间有一 根红线,用来控制音量。 默认情况下音量是 100%,选择 Selection Tools,单击控制线的任一部分,可增加控制点。

19、拖动控制点即可实现音量的降低或提升。 (4)制作特殊声音效果。 Premiere共提供数十种音频特效滤镜插件 (共分成了七组 ),几乎包括了各种常用的声音特效 (如去除杂音、添加回声、倒放、和声、波浪、声道交换等 ),而且还可以到网上下载第三方制作的声音滤镜,以扩充其功能。滤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如下: 选择 Windows菜单下的【 Show Audio Effect】,即可看到音频滤镜窗 口 (默认情况下系统启动后就可以看到该窗口 )。 点击滤镜名称组前的小三角,可以展开各组滤镜。 将滤镜名称拖放到音轨中要添加滤镜效果的声音片段文件图标上。 很多滤镜在此会弹出对话框,进行参数设置。不同的滤镜,设

20、置参数的窗口不同。 (5)输出声音文件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 File菜单下的【 Export Timeline】 /【 Audio】,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Setting按钮,进行参数设置。 设置音频参数。 输入文件名,开始生成声音文件。生成后, Premiere可播放 该声音文件,如不满意还可继续编辑。 6 【正确答案】 要想让 Flash课件脱离计算机环境,首先我们考虑将 Flash动画转换为其他格式的文件,如 AVI格式,然后使用专门的刻录软件将 AVI文件刻录成VCD光盘就可以了。 (1)Flash课件制作完成后将其保存,然后导出为 AVI文件。方法是:选择【 File】菜单下的【 Ex

21、port Movie】命令,出现保存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后单击保存按钮,出现新的对话框,在窗口中设置场景的尺寸、图像和声音的效果。设置完成后单击 OK按钮再次出现对话框,选择 “Microsoft Video 1”,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输出 AVI文件。在导出 AVI文件时不要选择 “Divx Pro 5.0.2 Code”格式,因为大多数 VCD制作软件对这种格式不支持。 (2)下面使用 Nerovision Express将 AVI文件制作成 VCD。方法是:启动Nerovision Express,软件自动检测刻录光驱,然后出现启动界面,选择界面中 “视频 ”下的 “Video CD”命令

22、,弹出窗口,单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所需的AVI文件,单击新增按钮即可。可以添加多个文件,添加结束后单击已完 成按钮即可。连续单击两次下一步按钮,出现刻录界面,在刻录光驱中放入空白光盘,单击刻录按钮,软件会自动将刚才的视频文件制作成 VCD。 对于已经导出为 SWF格式且没有源文件 (FLA格式 )的 Flash动画,可以通过 SWF 2 Video Pro软件将 SWF格式转换成 AVI格式。 7 【正确答案】 (1)在 Authorware中缩小图片,导致运行到下一个图标时等待 (系统迟钝 )时间过长。 图片导入该图标后,在 Authorware中逐一缩小,导致运行时占用内存,使得

23、系统在该处运行缓慢。解决的方法是:在 Photoshop中将图片缩小后,再导入Authorware中,运行后一切正常。 (2)不擦除已用图标,导致课件运行迟缓。 课件中使用了多个含有图片、动画、视频的图标,但没有擦除已用图标,图片堆积起来使得系统内存无法完全释放。加入擦除图标后 (也可分批加入计算图标,多用几个 “EraseIcon (IconID“IconTitle”)”将已用图标擦除,问题得到解决。 8 【正确答案】 误区之一:信息超量,出现 “迷航 ”现象。 当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人脑就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迷航 ”。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在制作课件时,

24、容易将与课件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而在教师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导致了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 “迷航 ”现象。 误区之二:留白不足,限制学生思维。 在常规教学中,当内容处理由形象变为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像、理解,师生根据非预见性的互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课件的制作者难以考虑到这一点,这容易减少学生的 这种思考的余地。 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

25、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误区之三:过分重视技术,违反认知规律。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所谓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 (特别是一些用 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课件 ),所以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而目前,一些课件制作者矫枉过正,走向 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似乎不如此则显示不出 “档次 ”。这些课件的确 “花 ”一点, “好玩 ”一点,但恰恰是这一点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

26、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此外,目前的课件制作还存在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路径复杂,缺乏容错性,以视听代替朗读等误区。 如要走出多媒体制作的误区,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取得 “最优 ”的教学效果,可采 取如下对策: (1)学习一些理论,课件制作应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可以肯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制作课件时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确

27、定一个原则,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 “电教 ”方式,课件制作时,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计算机应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这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3)掌握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方向发展。 固定化的多媒体课件不能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元化,也难以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 学个性。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现在课件制作开始向积

28、件方向发展。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综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目前市场上出现的 “几何画板 ”、 “CSC电子备课系统 ”就是初具雏形的积件,它们虽然还不完善,但已受到普遍欢迎,这也是课件制作向积件制作发展的有力证明。 9 【正确答案】 (1)标准化和平台化。课件的 开发首先是标准的开发,将制作标准平台化,可以使课件制作效率得以极大提高。 (2)基于 Web。考虑到网络教育的特性、大众化技术条件

29、和技术发展趋势,课件基于 Web运行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3)可拆分和可组合。考虑到制作特别是维护和修改的方便,课件应采用可拆分和可组合的有机积木架构;同时,当知识数据库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后,可以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和一定的组合,自动生成新的网上课程。 (4)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应该管理到每门课程的每个知识点,以及每个知识点的每一种多媒体素材,以方便课件的局部修改和维护;同时,采用数据 库管理之后,可以为学员的考前辅导、答疑等其他教学环节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撑。 (5)多媒体。考虑到学员学习时身边无教师,同时考虑到现代技术的优势,课件应当是多媒体的。 (6)交互性。为了方便学员学习,并体现网络技术的优

30、势,课件应具有可交互性,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与教师、同学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交流。 (7)个性化。个性化学习是教育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网络教育施展自己优势的地方。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在网络教育中为学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已不是天方夜谭。 (8)多路径。对于学员学习中碰到的同样一个问题,课件应能提供多种理解 和解决的途径。 (9)双结合。一是分散和集中相结合,课件既能满足学员入户式分散学习的需要,又能满足远程教育式集中学习的需要。二是学习和应试相结合,课件既可以方便学生学习,又可以方便学生备考。 (10)开放性。课件制作时,从素材级开始,到整门课程,都应可分可合。单一素材采用国际标准文件格式,互通性要强

31、;素材之间既有知识上的联系,又彼此独立,可单独使用。在素材管理技术上,采用通用数据库管理平台,使得各院校的课件交流非常方便。 10 【正确答案】 内容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在互联网上,内容是通过网页展现的,因 此, Web页面的制作是远程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对网页页面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格式、风格、水平的统一,才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远程教育课件。 与普通网页相比,远程教育课件的特点主要有: (1)普通网页追求页面的个性,而课件则要求外观风格统一。由于教材规模多在10万字以上,所以需要很多风格一致、形式相差不大的页面。 (2)普通网页的内容随意性强,后期大规模订正和维护的情况很少,而课件

32、则要求内容绝对准确,经常需要维护。 (3)普通网页的链接较少,链接之间的关系简单,而课件中的链接很多 ,链接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很复杂。 11 【正确答案】 (1)打包成 .a6r文件。课件在进行网络发布之前,必须要进行专门的网络打包。首先将源文件打包成 .a6r文件。方法是:打开后缀名为 .a6p的源文件,点击菜单命令【 File】 /【 Publish】 /【 Package.】,在打开的 Package File 对话框中选择 “Without Runtime”,点击 “Save File(s)&Package”,则与源文件同名的 .a6r文件就生成了。 (.a6r文件与源文件在同一目录

33、下。 ) (2)生成 .aam文件。 其实, Authorware提供了专门的打包工具。在 Authorware Web Packager对话框中选择刚刚打包好的 .a6r文件,点击打开按钮,出现新的对话框“Select Destination Map File”。在这个对话框中指定 .aam文件的文件名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里一定要用英文命名 )。确定后就出现了 Segment Settings对话框,在 Segment Prefix 项中采用默认的名字。在 Segment Size项中,默认的碎片大小是16 KB,可以把该数字设置较大一点,以免产生过多 的碎片文件 (.ass)。一般

34、就用默认的大小就行了。这样,根据源文件的大小,就会生成一个 .aam文件和一系列的 .ass文件。 (3)发布。新建一个网页,在网页 HTML文件的 body和 /body之间插入语句: p align=“center” EMBED src=“.myfile.aam” width 640 height=480 palette background 此外,要想成功浏览课件, IE浏览器还需要安装下载 Authorware Web Player 插件。 12 【 正确答案】 传统教学中,教学信息如课本、录音、录像等的组织结构都是线性的,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人类自由联想能力的发挥,而超文本技术就克服了这

35、一缺点。多媒体课件中的信息结构就采用了这种非线性的超文本方式。 根据多媒体课件中节点和链的连接关系,我们可以归纳出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内容结构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线性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和混合结构。 13 【正确答案】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节点设计、链的设计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和学习路径的设计。 (1)节点设计。根节点是学习者进入系统学习遇 到的第一个节点,同时也是其他任何节点都能返回的中心节点,因此,根节点的设计十分重要。根节点的常用设计方法有: 总述。根节点是整个内容的概述,它与知识库中的所有主要概念都建立有联系。 自顶向下。使用层次分析法,根节点是顶端的主要本质概念。

36、菜单。根节点是知识库中主要概念的列表或内容表。 辅导。根节点是进入其他节点通道的示范。 (2)链的设计。链的设计主要涉及节点之间如何连接及其怎样表示。链分为三种; 线性链,反映节点之间的次序、位置等关系。 树形链,体现节 点间的层次、归属、类推等关系,反映节点内容的语义逻辑联系。 网状链,即任何节点之间都可以建立联系,如背景、索引、例证、重点、参考资料等,体现创作人员的联想。一个超媒体系统中各种类型的链所占的比例取决于领域知识、系统目的和学习特征。 (3)网络和学习路径设计。节点的链的组织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超媒体系统网络结构:阶层型、细化型、对话型。 常见的学习路径模式有:顺序式、循环式

37、、分支式、索引式、网状式。 14 【正确答案】 (1)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主要解决与人机交互相关的用户分析、任务 分析、交互方式以及相应的课件开发过程等问题。设计原则主要有;确定使用对象,用户控制性,直接性,敏捷性,一致性,反馈性,清晰性,美观性,宽容性,易用性及象征性。 (2)界面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窗口。窗口一般由标题栏、菜单栏、流动条 (水平、垂直 )、状态栏和控制栏组成。 Microsoft公司的 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称为窗口技术的典范。 菜单。常见的菜单有条形菜单、弹出式菜单、下拉菜单、图标式菜单等。用户对菜单的操作主要通过鼠标点击,并辅以键盘或触摸屏来实现。 图标。图

38、标是常 用的一种图形界面对象,图标一般都很小,并带有简洁的图形符号。它的设计基于隐喻和模拟的思想。图标能帮助用户简便地通过界面调用功能。 按钮。常见的按钮类型有 Windows风格按钮、闪烁式按钮、动画式图形按钮、热区 (Hotspot)式按钮、文本按钮、图形按钮等。 对话框。对话框是一个弹出式窗口,当课件运行时,除了各种选项和按键操作外,系统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个对话框来让用户输入更加详细的信息,并通过对话框与用户进行交互。它也是充分体现多媒体人机交互特点的界面技术之一。 (3)屏幕设计,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 (片头 )屏幕。课件的首页即封面,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个课程的开始。封

39、面屏幕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件作者、制作时间、版权等内容。 主界面屏幕。课件都是通过主界面为学习者提供教学内容选择的,类似于我们书的目录。 教学屏幕。教学屏幕就是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的屏幕画面,也是课件设计的重点。 (4)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法有: 显示色彩的设计。要正确选择色彩基调,并注意到对比、统一与和谐。 画面间的交换与动画。画面之间的变换适当使用淡入、淡出、叠加、分裂、 百页窗、马赛克等转场效果。 声音处理与解说词。声音处理常采用 44.1 kHz或 22.05 kHz的采样频率,这样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解说词要求每句话、每个词都应紧密结合画面,准确地表达内容。言词应当生动、朴实,力

40、求简练,语音吐字清晰。解说词每秒不应超过三个字。 15 【正确答案】 (1)迷路。学习者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找不到相应的节点,称之为迷路。常见的迷路有:全局性迷路、局部性迷路、历史性迷路。 (2)导航设计。为避免学习者在多媒体课件中漫游时出现迷路现象,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进行有关导航的设 计。多媒体课件中常见的导航方式有以下几种:分层导航、跳转、地图、后退、历史清单、书签、查找、在线帮助。 (3)导航界面。常见的导航界面技术有以下几种:菜单、按钮、字体与颜色、图像、动态表达。 16 【正确答案】 在完成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分析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结构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描述,以便使多媒体课件的

41、制作人员能够了解结构设计者的意图,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多媒体课件。对多媒体课件设计阶段的结果编写详细的脚本,这是整个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脚本是多媒体开发人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直接依据。 脚本的编写要在对课件的设计思想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并结合计算机特点,对课件制作进行全面的考虑和细致分析,并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将教学设计编写成思路清晰、流程精炼的剧本,如同动态的电影脚本,将课件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具体到课件每一层显示的内容、画面设计、表现形式以及教学过程的控制都要一步步列清楚,使其真正成为课件制作的精确 “图纸 ”。脚本中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界面设计,主要是对教学

42、信息在屏幕上的显示区域及用户操作区域进行设计,界面风格要符合使用对象的特点,并与课件主题相吻合,界面设计 要体现易用性和友好性原则。 (2)交互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强大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交互能力上,屏幕上呈现的每一对象都可以作为交互对象,如按钮、字、图和热区等。 (3)反馈设计,多媒体课件离不开使用者的反馈,课件应具有跟踪学习者使用情况的能力,对学习者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都要进行及时反馈,或提出表扬、鼓励,或给予一定的帮助信息。 (4)艺术设计,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体现出良好的艺术性,艺术设计成功的多媒体课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艺术设计包括界面、字幕、对象风格等的设计,界面艺术性

43、 主要体现在颜色搭配、固定区域处理、标题的协调性等方面。屏幕对象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其艺术性设计包括图文排版,文字字体大小、类型、颜色等风格和属性,图形、图像的艺术处理过渡效果,声音及音效的使用,动画和视频的显示位,置等。屏幕对象的艺术设计涉及到多个要素,因此要充分考虑,要从屏幕整体显示效果来设计各自的艺术特性。 通过脚本设计产生课件的脚本系统 (脚本卡片序列 ),该脚本系统给出了课件教学内容,各种媒体呈现的时间、位置及方式,确定整个教学流程。 17 【正确答案】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表现 在以下 4个方面: (1)超媒体结构。传统的媒体,不论是书本报刊还是录音录像,都只以线性方

44、式顺序地组织内容,而人的思维常常是跳跃的、联想的,只有计算机才能够提供超媒体的结构形式,可以按照人的思维习惯组织信息。 (2)表现力强。信息除了有文字、声音、视频影像以外,还可以创造出 MIDI音乐、图像、动画这些新型的信息载体。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起因于对刺激的反应,把学习者置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给它以特殊性刺激,当它做出明确反应时,也就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效果。利用丰富的媒体,既具有特殊的学习方法,又能使学生更 接近学习的内容。另外,利用 CAI课件易于进行重复练习,促进学生记忆。而且, CAI课件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有很好的强化作用和引导作用。 (3)交互性强。只有计算机可以提供多种人机交互手段

45、,以满足交互需求。认识理论认为,刺激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官,使神经系统产生相应的活动,这是从内部心理过程来解释人类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概括这种理论,学习过程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志愿、需要、兴趣和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做出主动的、有选择余地的信息加工过程。 CAI课件所提供的响应环境与各种丰富的媒体方 法的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交互性是 CAI课件优越性的最重要表现之一。通过CAI课件的交互,能确保学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和课程特点的注意,能促进具有认知联系的回答,能补救错误的回答,恰当地刺激回忆,有效地让使用者使用控制,能及时对做出的回答进行反馈。 (

46、4)可以进行网上传输。当今世界已构建起一个以光纤为骨干的全球通信网,随着信息压缩和传输技术的改进,计算机多媒体无疑将成为网上最重要也最具有表现力的信息载体。 18 【正确答案】 任何一个 Authorware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 计划的完善,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其开发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项目范围。无论是独立开发还是集体开发,完全理解 Authorware项目的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发 Authorware项目之前,应当考虑以下问题: (1)开发项目的目的是什么 ? (2)谁是目标用户 ? (3)哪些演示组件是必要的 ? (4)用户需要何种类型的交互 ? (5)产品的注意事项是

47、什么 ? 第二阶段:设计。在准备进行时,要做好如下工作: (1)收集所有的信息并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2)将产品中将要出现的图形、声音和电影文件组织好,充分考虑效果与文件大小之间的关系。 (3)对素材文件进行编号,并确保这些文件夹的文件名及其扩展名无误,最好将相同文件格式的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中。 (4)用 Storyboad(故事板 )或自动工具软件包 (如 Designers Edge)记录程序的设计方案。 第三阶段:开发产品,主要包括界面的设计、图形的制作、声音录制、数字视频制作和创作 5个部分。 第四阶段:测试与发布。选择测试与发布的方法,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查找在使 用过

48、程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良效果。 (2)运行环境以及设备的要求。 (3)在网络上的可用性。 (4)在不同机型上的兼容性。 19 【正确答案】 (1)设置行间距。 Authorware不能在显示图标中调节行间距。对于少量文字,我们可以采用分行输入的办法来解决行间距的问题,但也比较麻烦。如果文字数量比较多,对排版要求比较高,我们可以采取插入 OLE对象的方法,利用 Word来排版,这样就弥补了 Authorware排版能力不足的现象。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启动 Authorware,创建一个程 序文件,并向流程线上拖放一个显示图标,将其命名为 “文字 ”。 双击 “文字 ”图标,打开其演示窗口 (Pres

49、entation Window),选择 插入 (Insert)/【 OLE对象 (OLE object)】,打开插入对象对话框。 选择新建单选项,在对象类型列表框中选择 Microsoft Word文档选项,单击确定按钮,打开 Microsoft Word文档窗口。 在 Microsoft Word文档窗口中输入文本。选中文本,选择【格式】 /【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 单击缩进和间距选 项卡,对文本的缩进、间距、特殊格式和对齐方式等进行设置。 单击 Microsoft Word文档框外,回到 Authorware演示窗口,对文本进行进一步调整。 (2)分别设置文本颜色。设置同一段文本的颜色时,总是所有的字使用同一种颜色。在课件的一段文字中,教师往往把个别字词设置成和其他文字的颜色不一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将一段文本中的某些文字改变颜色,只要定义文本风格样式就可以了。 启动 Authorware,创建一个程序文件,并向流程线上拖放一个显示图标,将其命名为 “文字 ”。 双击文字 图标,打开其演示窗口 (Presentation Window),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