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存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598249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类试卷]存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财经类试卷]存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财经类试卷]存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财经类试卷]存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财经类试卷]存货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存货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0 甲公司为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 17,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乙材料计价,2月初乙材料结存 150 吨。购入单价 15 万元。2010 年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1)1 日购买甲设备,收到增值税发票,价款 1000 万元,增值税为 170 万元。已入库准备购建生产设备。(2)6 日购买乙材料 1800 吨,收到增值税发票,价款 19000 万元,增值税为 3230 万元,另付运杂费 800 万元。实际收到 18

2、00 吨材料已入库准备生产产品。(3)10 日购买丙工程物资,收到增值税发票,价款 2000 万元,增值税为 340 万元。已人库准备购建厂房。(4)18 日购买乙材料 1400 吨,收到增值税发票,价款 15000 万元,增值税为 2550万元,另付运杂费 525 万元。实际收到 1350 吨材料已入库准备生产产品,短缺 50吨属于合理损耗。(5)20 日发出乙材料 1350 吨用于生产产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 下列会计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A)1 日购买的甲设备确认为工程物资,实际成本为 1000 万元(B) 6 日购买的乙材料确认为原材料,单价每吨

3、为 11 万元(C) 10 日购买的丙工程物资确认为工程物资,实际成本为 2340 万元(D)18 日购买的乙材料确认为原材料,单价每吨为 1109 万元2 乙材料月末结存额为( )。(A)22125 万元(B) 22050 万元(C) 22950 万元(D)22725 万元2 2011 年年末 A 公司对其有关存货进行盘点,发现存货盘亏,经查明,分别由以下情况导致。(1)甲原材料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盘亏 10 万元,原进项税额 17 万元。(2)乙原材料由于管理不善丢失 20 万元的存货。原进项税额 34 万元。(3)丙原材料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变质损失 30 万元,原进项税额 51 万

4、元。(4)丁原材料由于正常原因造成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损失 1 万元,原进项税额 017万元。(5)戊原材料由于自然灾害损失了 40 万元,原进项税额 68 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3 A 公司应转出进项税额( )。(A)102 万元(B) 17 万元(C) 85 万元(D)51 万元4 A 公司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 )。(A)685 万元(B) 30 万元(C) 468 万元(D)751 万元5 A 公司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A)334 万元(B) 30 万元(C) 468 万元(D)40 万元5 A 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

5、,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1 年 12 月 31 日,A、B、 C 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 存货成本 15 万元,可变现净值 12 万元; B 存货成本 18 万元,可变现净值 225 万元;C 存货成本 27 万元,可变现净值 225 万元。A 、B、C 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 15 万:元、3 万元、225 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6 2011 年 12 月 31 日计人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的总额为( )。(A)075 万元(B) -075 万元(C) 375 万元(D)75 万元7 2011

6、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填列的金额为( )。(A)60 万元(B) 645 万元(C) 6075 万元(D)525 万元7 2011 年 1 月 1 日,A 公司库存 A 型机器 5 台,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04 万元。2011 年 2 月 1 日,A 公司对外销售期初库存 A 型机器 5 台。2011 年 12 月 31 日已生产并形成库存 A型机器 12 台,单位成本为 30 万元。A 公司已就该批 A 型机器与 B 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约定 2012 年 1 月 20 日,A 公司应按每台 30 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B 公司提供 A 型机器 12 台。A 公司销售部

7、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长期客户B 公司销售的 A 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 0 12 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A 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 02 万:元台。 2011 年 12 月 31 日A 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 32 万元台。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8 2011 年 2 月 1 日,A 公司对外销售期初库存 A 型机器 5 台,其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A)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04 万元应转入其他业务成本(B)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04 万元应转入主营业务成本(C)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04 万元应转入资产减值损失(D)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期末并调整9 2

8、011 年 12 月 31 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A)0(B) 104 万元(C) 144 万元(D)35856 万元9 甲公司 2011 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 1800 件,其实际成本为 540 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45 万元。2011 年甲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 600 件。2011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 026 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0005 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0 甲公司 2

9、011 年年末对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A)9 万元(B) 24 万元(C) 39 万元(D)54 万元11 甲公司 2011 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存货” 项目对甲产品列示的金额为 ( )。(A)306 万元(B) 336 万元(C) 363 万元(D)540 万元11 甲公司 2011 年年末库存 A 原材料、甲产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 1500 万元和 75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 A 原材料、甲产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 0 和 150 万元。库存 A 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乙产品,预计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 1650 万元,预计生产乙产品还需发生除 A 原材料以外的

10、加工成本为 450万元,预计为销售乙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 825 万元。乙产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 80,合同价格总额为 1350 万元。甲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 525 万元,预计销售甲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 27 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2 甲公司 2011 年 12 月 31 日 A 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A)3525 万元(B) 375 万元(C) 4545 万元(D)102 万元13 2011 年 12 月 31 目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A)252 万元(B) 375 万元(C) 4545 万元(D)102

11、 万元14 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存货实际成本的买价是指购货价格扣除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以后的金额(B)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加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等,不包含按照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C)对于盘亏的存货,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批准处理的,应作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 ”项目列示(D)企业购入存货入库后发生的非生产过程必经阶段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

12、无效。14 (2009 年新制度) 甲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甲公司 208 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10 月 5 日,购入 A 原材料 批,支付价款 702 万元(含增值税),另支付运输费、保险费 20 万元。A 原材料专门用于为乙公司制造 B 产品,无法以其他原材料替代。(2)12 月 1 日,开始为乙公司专门制造台 B 产品,至 12 月 31 日,B 产品尚未制造完成,共计发生直接人工 82 万元;领用所购 A 原材料的 60和其他材料 60 万元发生制造费用 120 万元。在 B 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其他材料非正常损耗 20万元。甲公司采用品种法计

13、算 B 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于发出 B 产品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3)12 月 12 日,接受丙公司的来料加工业务,来料加工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 400 万元。至 12 月 31 日,来料加工业务尚未完成,共计领用来料加工原材料的 40,实际发生加工成本 340 万元。假定甲公司在完成来料加工业务时确认加工收入并结转加工成本。(4)12 月 15 日,采用自行提货的方式向丁公司销售 C 产品批,销售价格(不合增值税,下同)为 200 万元,成本为 160 万元。同日,甲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向丁公司收取货款。至 12 月 31 日,丁公司尚未提货。(5)12 月 20 日,发出 D 产品 批,

14、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该批产品的成本为 600 万元。戊公司按照 D 产品销售价格的 5收取代销手续费,并在应付甲公司的款项中扣除。12 月 31 日,收到戊公司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村明戊公司已销售上述委托代销 D 产品的 20,销售价格为 250 万元。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14 A 公司为上市公司,增值税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7(假设没有其他税费),原材料只有甲材料种并专门用于生产车间生产乙产品,该公司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2011 年 11 月 30日,甲材料 650 千克,甲

15、材料实际成本总额为 455 万元。12 月份与甲材料相关业务有。(1)3 日,收到上月采购的甲材料 600 千克,实际单位成本为 008 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4 日,生产车间为生产乙产品领用甲材料 1000 千克。(3)5 日,从外地 X 单位采购甲材料 批共计 500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 390 万元,增值税为 663 万元,发生仓储费用 8 万元。款项及运杂费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尚未收到。15 日,收到从外地 X 单位采购的甲材料,验收时实际数量为 4780 千克,经查明,短缺的 200 千克系由于供货单位少发货,要求供货方退还多付款项,另 20 千克系运输途

16、中合理损耗。购入该批材料的仓储费用全部由实收材料负担。(4)16 日,生产车间为生产乙产品领用甲材料 5000 千克。(5)28 日,从外地 Y 单位购入甲材料 100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 100 万元,增值税为 17 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6)31 日,为生产乙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 200 万元,制造费用 100 万元。(7)31 日,乙产品的生产全部完工。期初乙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为 0。(8)31 日,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700 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5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非正常消

17、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B)已验收入库后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C)已验收入库前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D)为生产乙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E)为生产乙产品发生制造费用16 下列有关存货核算表述正确的有( )。(A)15 日,收到从外地 X 单位采购的甲材料 4780 千克的实际成本 3824 万元(B) 15 日,收到从外地 X 单位采购的甲材料 4780 千克的单位成本 0765 万元(C) 28 日,从外地 Y 单位购入甲材料 1000 千克单位成本 01 万元(D)4 日,生产车间:勾生产乙产品领用甲材料 1000 千克的成本为 784 万元(E)16 日,生产车间为生产乙产品领用

18、甲材料 5000 千克的成本为 400 万元17 下列有关存货核算表述正确的有( )。(A)期末库存甲材料为 1030 千克(B)期末库存甲材料成本为 1024 万元(C)生产车间为生产乙产品领用甲材料的成本为 4735 万元(D)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 7735 万元(E)乙产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 735 万元17 甲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 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2011 年 4 月,与 A 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1)1 日。“原材料A 材料 ”科目余额 20000 元(共 2000 公斤,其中含 3 月末验收入库但因

19、发票账单未到而以 2000 元暂估入账的 A 材料 200 公斤)。(2)5 日,收到 3 月末以暂估价入库 A 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 1800 元,增值税额306 元,进口关税为 400 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3)8 日,签订购买原材料合同时采用“ 贴花法”交纳的小额印花税 108 元。10 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 A 材料 3000 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 36000 元,增值税额 6120 元,运杂费用 1000 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4)11 日,收到 10 日采购的 A 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 2950 公斤。经检查,短缺的50 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

20、损耗,A 材料验收入库。(5)18 日,持银行汇票 80000 元购入 A 材料 5000 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 49500 元,增值税额为 8415 元,另支付运输费用 20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6)21 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 A 材料 50 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 600 元,包括制造费用 100 元。(7)30 日根据 “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领用 A 材料 8000 公斤。(8)发出实际成本为 140 万元的 B 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支付加工费 4 万元和增值税 068 万元,另支付消费税 16 万元。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要求

21、: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8 企业购进货物发生的下列相关税费中,应计入取得存货成本的有( )。(A)增值税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B)签订购买原材料合同时采用“贴花法”交纳的小额印花税(C)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D)支付给乙企业的代收代交的消费税(E)基本生产车间自制材料发生的制造费用19 下列有关存货的表述正确的有( )。(A)1 日。应冲减上月的暂估料款 2000 元(B)至 2011 年 4 月 21 日,“原材料A 材料”科目余额 109300 元(C)至 2011 年 4 月 21 日,实际收到 A 材料 10000 公斤(D)发出原材料A 材料的

22、成本为 87440 元(E)收回委托加工物资入库成本为 144 元20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批产品(属于应税消费品,且为非金银首饰)。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定会增加收回委托加工材料实际成本的有( )。(A)实耗材料成本(B)支付的加工费(C)负担的运杂费(D)支付代收代交的消费税(E)支付的增值税21 下列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A)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任何情况下均应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企业购入原材料验收入库后无论发票账单是否收到,只要尚未支付货款,均应通过“应付账款 ”科目的贷方核算,但是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除外(C)如果对已销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23、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这种结转是通过调整“ 主营业务成本 ”等科目实现的(D)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冲减资产减值损失(E)企业应当采用次转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22 对下列存货盘亏或毁损事项进行处理时,企业应当计入或冲减管理费用的有( )。(A)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B)由于盘盈的净收益(C)由于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D)由于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E)由于管理不善造成

24、的存货盘亏净损失23 存货存在下列( ) 情形之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A)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B)已霉烂变质的存货(C)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D)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E)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题中涉及“应交税费” 科目的,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3 甲公司所得税

25、率为 25,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有关资料如下。(1)2011 年 9 月 26 日甲公司与 M 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 2012 年 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电脑 10000 台,每台 15 万元。(2)2011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库存电脑 13000 台,单位成本为 141 万元。2011年 12 月 31 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3 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 005 万元。(3)甲公司于 2012 年 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电脑 10000 台,每台 15 万元;此外4 月 6 日销售未签订销售合同的电脑 100 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2 万元

26、,货款均已收到。假定各年税前利润为 1000 万元。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项目。要求:24 计算并编制 2011 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并编制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25 编制 2012 年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并编制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25 甲公司是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人。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2011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1)A 产品库存 300 台,单位成本为 15 万元,A 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8 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 1 万元,未

27、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2)B 产品库存 500 台,单位成本为 45 万元,B 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45 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 M 企业签订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 2012年 2 月 10 日向该企业销售 B 产品 300 台,合同价格为每台 48 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 B 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 03 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 B 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 04 万元。(3)C 产品库存 1000 台,单位成本为 255 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3 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 03 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4)D 原材料 400 公斤,

28、单位成本为 225 万元,D 原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公斤 12 万元。现有 D 原材料可用于生产 400 台 C 产品,预计加工成 C 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 038 万元。来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5)2011 年 1 月 1 日,B 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 10 万元,C 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 180 万元,2011 年销售 C 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130 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要求:26 分别计算各项存货甲公司 2011 年 12 月 31 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分别说明各项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金额;27 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存货练习试卷 2 答案与

29、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8 日购买的乙材料确认为原材料,单价每吨=(15000+525)1350=115(万元)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乙材料月末结存额=(150-150)15+(1800-1200)11+1350115=22125(万元 )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需要转出。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应计入管理费用=10+234+35

30、 1=68 5(万元)。丁原材料由于正常原因造成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损失 1 万元,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且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应计人营业外支出=40(万元)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011 年 12 月 31 日计入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总额=(15-12)-15+(0-3)+(27-225)-225=075(万元)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11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填列的金额=12+18+225=525(万元 )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04 万元应转入主营业务成本。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31、析】 A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12(30-0 12)=35856(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30-35856=144(万元)。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存货可变现净值 =(1800-600)0 26-(1800-600)0005=306( 万元)存货期末余额=(1800-600)(5401800)=360( 万元)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360-306=54(万元)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4-45-45(6001800)=24( 万元)(注意销售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011 年 12 月 31 日 A 原材料应计提

32、的存货跌价准备 有合同部分乙产品成本=150080 +45080=1560(万元)乙产品可变现净值=1350-82580 =1284(万元)判断库存 A 原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 A 原材料可变现净值=1350-45080-82580=924(万元)库存 A 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50080 -924=276( 万元)无合同部分乙产品成本=150020+45020=390(万元)乙产品可变现净值=165020-82520 =3135( 万元)判断库存 A 原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 A 原材料可变现净值=165020 -45020 -82520=223 5(万元)库存 A 原材

33、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50020 -2235=765(万元)库存 A 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276+76 5=3525( 万元)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011 年 12 月 31 日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成本:750(万元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525-27=498(万元)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50-498-150=102(万元)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现金折扣只有在实际付款时,冲减财务费用,而不冲减采购成本;对于盘亏的存货,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批准处理的,也应先行处理,不作为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列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

34、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1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选项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损益;选项 B,已验收入库后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计人损益。16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选项 A,甲材料的实际成本=390(5000-200) 5000+8=382 4(万元);选项 B,单位成本=38244780=008(万元千克);选项C,1001000=01(万元千克);选项 D,455+3500 08=73 5(万

35、元千克);选项 E,250008+4750008=400(万元)。17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选项 A,650+600-1000+4780-5000+1000=1030( 千克);选项 B,期末库存甲材料=30008+100=1024(万元) ;选项 C,生产车间为生产乙产品领用甲材料的成本=735+400=473 5( 万元);选项 D,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473 5+200+100=773 5(万元) ;选项 E,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7735-700=735(万元)。18 【正确答案】 C,E【试题解析】 选项 B,购买印花税税票已经计入管理费用,之后不再处理。选

36、项D,支付给乙企业的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19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选项 B,“原材料A 材料”科目余额 =20000-2000+2200+37000+51500+600=109300(元)。选项 C,实际收到 A 材料=2000-200+200+2950+5000+50=10000(公斤)。选项 D,发出 A 材料的单位成本=10930010000=1093(元公斤);发出原材料的成本=80001093=87440( 元)。选项 E,收回委托加工物资入库成本=140+4=144(元)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如果收回后用于连续

37、生产应税消费品时,所支付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可予抵扣,计入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计入存货的成本。般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不计人存货的成本。21 【正确答案】 B,C,D,E【试题解析】 选项 A,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般情况下按照单个项目计提。但有两种特别情况;(1)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在同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计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2)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类别计提。22 【正确答案】 B,C,D,E【试题解析】 选项 A,计人营业外支出。2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选项 A、E,属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迹象

38、,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题中涉及“应交税费” 科目的,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4 【正确答案】 有合同约定部分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 05=14500( 万元)成本=10000141=14100( 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0没有合同约定部分可变现净值=300013-30000 05=3750( 万元)成本=3000141=4230(万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230-3750=480( 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

39、损失 480贷:存货跌价准备 480所得税会计处理借:所得税费用 250递延所得税资产 (48025)12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0+480)2537025 【正确答案】 2012 年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电脑 10000 台借:银行存款 1755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15)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141)14100贷:库存商品 141002012 年 4 月 6 日销售电脑 100 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2 万元借:银行存款 1404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12)1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2040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4801003000=16( 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125存货跌价准备 16贷:库存商品 (100141)1412012 年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会计利润=120-125=-5(万元 )税法利润=120-141=-21(万元 )应交所得税=(1000+5-21)25=246(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625=-4(万元)所得税费用=246+4=2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46递延所得税资产 426 【正确答案】 A 产品可变现净值=300(18-1)=5100(万元)成本=30015=4500(万元)则 A 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

41、备。A 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金额=4500(万元)B 产品签订合同部分 300 台可变现净值=300(48-03)=1350( 万元)成本=30045=1350(万元 )则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未签订合同部分 200 台可变现净值=200(45-04)=820( 万元)成本=20045=900(万元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0-820-10=70( 万元)B 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金额=1350+820=2170(万元)C 产品可变现净值=1000(3-0 3)=2700(万元)产品成本=1000255=2550( 万元)不需要计提准备,同时需要将原有余额 50(180-13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C 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金额=2550(万元)D 原材料因为 D 原材料是为了生产 C 产品而持有的,而 C 产品未发生减值,则 D 原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D 原材料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金额 =400225=900(万元)2011 年 12 月 31 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70-50=20(万元)27 【正确答案】 借:资产减值损失 70贷:存货跌价准备B 产品 70借:存货跌价准备C 产品 50贷:资产减值损失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