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615716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41 及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客观题)0 某年某月某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 5 个矿区,造成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 70 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的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 个矿区越界

2、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 这起事故构成( )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一般死亡事故(D)重伤事故(E)轻伤事故2 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 人) 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 )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 )审批, ( )下达结案通知。(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B)省煤矿安全监

3、察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安全监管总局(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E)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务院;省煤矿安全监察局3 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 人) 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 )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A)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部门(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C)国家劳动保障部门(D)国务院新闻办公厅(E)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4 安全生产法规定:“

4、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 )或者未指定( )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5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 )依法强制执行。(A)事故调

5、查组(B)当地政府(C)人民法院(D)当地公安部门(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6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A)责令限期改正(B)逾期未改正的,予以关闭(C)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D)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给予赔偿,不用追究刑事责任(E)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7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B)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C)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D)提

6、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E)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二、案例分析题(主观题)7 某机械厂有机加工车间、总装车间、锅炉房、油库等。厂内有起吊 2.5t、高 2m的起重机,以及升降机、叉车等。2007 年 8 月 28 日上午 8 时 30 分(9 点上班),小刘在机加工车间做起吊前准备,并在其他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开始吊运钢板。8 时 45分,小夏进入机加工车间,未走行人安全通道,在吊物下行走,结果被吊运中的钢板碰撞成重伤,小陈慌忙停止作业。问题:8 本起事故调查组成的成员有哪些?9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请回答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10 编写本起事故调查报告。10 1996

7、 年 1 月 24 日 11 时 25 分,A 市矿务局某煤矿多种经营公司的下属煤矿之一的七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达到 99 人(其中女职工 37人)、伤 3 人,直接经济损失 450 万元。该矿直属于 B 集团公司。七井曾在 1994 年和 1995 年连续两年被 B 集团公司多种经营公司授予 A 级质量标准化井。施工七井与六井相贯通的西主运巷,属于后来的技术改造工程,没有科学的设计和规划,煤矿多种经营公司把此项工程仅作为一般掘进巷道对待。局多种经营公司对该项工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口头同意,没有制定贯通后相应可靠的隔爆等安全措施。1 月 24 日早晨 6 时 30

8、分,七井井长刘某、生产副井长李某分别召开七井、六井班前会。会议宣布了煤矿多种经营公司 22 日的会议决定,25 日各井停产放假一天,并对该天的工作做出统一安排和部署,对所属各段队当班的工作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布置。8 时左右,七井煤矿 87 人,六井煤矿 24 人分别入井工作。当天正值公司对各井进行月末验收工作,七井主任兼工程师黄某和七井各段段长与公司地测科主测王某等 4 名测工入井作业,并对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工作面进行检测和验收。七井在九点时停电,七井的左三工作面风电闭锁装置,由于发生了故障已于 1 月22 日拆除,至 24 日仍未能及时更换安装。井下停电停风,引起瓦斯积聚。停电之后,工人仍在

9、井下工作。到 11 时 25 分时,在左三工作面,放炮员正在进行放炮作业,其他人员处于躲炮位置。因放炮员违章使用煤电钻电源插销,明火放炮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在 99 名遇难者中,七井遇难人员多被爆炸的冲击力而致死,而六井的遇难人员均为一氧化碳中毒,冲击伤并不明显。当天,七井主任工程师黄某和七井各段段长与公司地测主测王某等 4 名测工对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工作面地质变化和瓦斯量增加未予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即验收了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并于 11 时许升井。刚升井就听到井筒传出巨大的轰响声,爆炸发生了。事故发生之后,七井制定了工作面停风撤人和瓦斯排放制度,瓦斯巡视员对巡视路线、巡视点和检测时间记

10、录不清,入井人员没有配备自救器;井下没有隔爆设施和消尘洒水系统;特种作业人员(瓦斯检查工、放炮工等)未按规定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对女职工入井作业问题,矿务局始终没有彻底查除。问题:11 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12 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的初步处理建议。13 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13 2000 年 10 月 10 日,某煤矿采煤区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62 人死亡,37 人受伤(其中重伤 14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498.87 万元。 该矿的井田走向长 8km,倾斜宽 0.91.9km,面积约 12.65km2。该矿的设计年生产

11、能力90 万 t,矿井可采储量 9946 万 t,服务年限为 81 年。井田采用平调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800m,沿走向划分为 8 个采区。 该矿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备用 2 台 TZK58N928 型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工作,一台备用。该矿的总排风量为 5078m3/min,负压 1930Pa。该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据矿务局有关文件规定,按瓦斯突出煤层管理。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29.93m3/min,相对涌出量16.63m3/min(根据 1999 年瓦斯鉴定结果)。煤尘爆炸指数为 27%36%,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然发火期 812 月。该矿采区走向长 3km,倾斜宽 1

12、.4km。采区内沿 11 号煤层布置皮带、行人和轨道三条下山。皮带下山和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该采区开采的 11 号煤层厚 23.2m,平均倾角 9,有 41112 综采和41114 高档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41114 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 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开切眼,41118 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行人下山和皮带运输下山 6 个掘进工作面在施工。 事故发生当年 110 月实际产量 82.3 万 t。全矿有职工 2000人,井下分为 3 个班生产。事故发生时,当班井下有 234 人作业。41116 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因更换局部通风机停电造成瓦斯超限,20:00 开始排放瓦斯。2

13、0:38 ,该矿调度室接到电话汇报 1740 水平车场有股浓烟出来。矿调度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同时向矿领导、矿务局调度汇报,通知救护队进行抢救。23:40 ,矿务局有关领导到达该矿,成立了抢险指挥中心,矿务局局长和该矿矿长任总指挥。 事故调查领导小组认为这是一起因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瓦斯、机电等管理混乱,违章排放瓦斯,现场人员违章拆开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的重大责任事故。 问题:14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原因有哪些?15 如何处理该爆炸事件?16 在今后的生产中,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41 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

14、客观题)1 【正确答案】 A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A,C,E7 【正确答案】 A,B,C,D,E二、案例分析题(主观题)8 【正确答案】 本起事故调查组的成员事故调查组由该厂安全、生产、技术等部门有关人员以及本单位工会代表参加,组长为厂领导。该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或直接组成成立事故调查组。9 【正确答案】 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1) 人员要求: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具备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2) 使用前:检查其是否符合安全技术

15、规范要求。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3) 作业中: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如吊运时必须有人进行现场监督,作业活动区域不得有人,吊运开始前按警铃,以及“十不吊” 等。(4) 设备管理: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对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10 【正确答

16、案】 事故调查报告该事故调查报告可以按以下结构进行编制。(1) 基本情况:事故发生单位:厂名,车间名。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涉及到的人员。事故发生时正在进行的作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证人。抢救情况。(2) 事故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和顺序。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事故的性质和类型。(3)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A物的不安全状态。B人的不安全行为。C作业环境的缺陷。间接原因 (管理原因):A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B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C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名单。D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11 【正确答案】 事故原因分析(1) 直接原因:在施工左三工作面时,由于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放炮员违章

17、用煤电钻电源插销,明火放炮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2) 间接原因:井下通风瓦斯管理混乱。没有执行工作面停风撤人和瓦斯排放制度;拆下的风电闭锁装置没有及时更换,为违章在停风区域内用煤电钻电源插销、明火放炮提供了条件。现场作业组织管理混乱。矿井为了在放假前验收而抢进度,增加入井人员,多工种交叉作业,没有统一调度指挥,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技术改造工程无设计,上级部门把关不严。技术改造工程,没有设计,领导重视不够,没有贯通后可靠的隔爆等安全设施,导致事故波及邻井,造成灾害扩大。煤矿多种经营公司和七井缺乏矿井灾害预防意识。入井人员没有配备自救器;井下没有隔爆设施和消尘洒水系统;矿井没有编制灾害预防计划。

18、职工队伍培训差、素质低,瓦斯检查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人员没有按规定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有的瓦斯检测员无证上岗,没有达到应知应会标志。矿井安全管理标志低,抗灾能力差。存在诸多安全问题的七井,在 1992 年、1993 年被东北内蒙古煤炭联合集团公司多种经营公司连续 2 年授予 A 级标准化矿井。对于女职工入井问题,矿务局没有彻底解决。12 【正确答案】 根据事故原因和责任的分析,经过事故联合调查小组研究,对事故有关责任者提出如下处理意见。(1) 七井井长刘某,是该井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通风和生产技术管理混乱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生产副井长刘某,负责全井生产技术工作,对井下生产组织和机电设备管理混乱

19、负有直接管理责任。(2) 矿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煤矿多种经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测不力,负有领导责任;煤矿多种经营公司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七井安全管理负有领导责任。(3) A 市矿务局局长,是 A 市矿务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多种经营公司系统安全管理不力,负有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4) B 集团公司总经理是东煤系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多种经营公司系统安全工作指导、管理不力,负有领导责任。13 【正确答案】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这起事故的主要教训是:煤矿企业及其主要部门法制观念不强,执法意识薄弱,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规章;不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20、;东北内蒙古煤炭联合集团公司、矿务局、矿放松了对多种经营公司系统小井的安全管理,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标志;矿井管理混乱、职工培训教育跟不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记录现象严重。建议强化防范措施如下:(1) 贯彻落实 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强化依法治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思想。(2) 要理顺多种经营公司系统生产和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受益、谁负责安全” 的原则。(3) 切实加强对矿务局所属各类小井的管理,严格执行矿山安全法规,不得擅自降低安全指标。(4) A 市矿务局要按 矿山安全法 的规定,尽快研究解决女职工从事井下劳动问题。14 【正确答

21、案】 事故原因分析(1) 直接原因:经现场勘查、取证和综合调查分析认定,这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41116 回风巷探巷因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在排放瓦斯过程中,由于安设在41114 运输巷的 4 台局部通风机同时运转,且 41116 回风巷因积水回风不畅,41114 运输巷局部通风机以里部分巷道内风流不稳定发生循环风,致使 41114 运输巷第四联络巷附近巷道内的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现场人员违章拆卸矿灯引起火花,造成瓦斯爆炸,进而导致煤尘参与爆炸。(2) 间接原因:采区生产布局不合理。发生事故的 采区一翼 11 号煤层中就布置了 2 个采煤工作面、1 个综采准备工作面和 6 个掘进

22、工作面,采掘作业过于集中。将 41114 工作面分成两段回采,即在 41114 综采工作面前又布置一个 41114 高档普采工作面,造成通风系统不合理。企业轻视安全工作。该矿较长时间以来没有按规定召开“ 一通三防”安全例会,研究解决矿井“ 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问题。违反 煤矿安全规程,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作业现场违反 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百四十六条等规定,违章排放瓦斯。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未在排放瓦斯影响的区域设置警戒,也未采取停电、撤人等措施。矿山救护队员作业时未佩戴呼吸器。该矿“一通三防”管理混乱。现开采的 11 号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在未开采保护层,也未进行瓦斯预抽的情况下,进行采掘作

23、业,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七十六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二条的规定;未按规定配备自救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在用矿灯数量不足,经常出现过放电使用的情况;局部通风机更换后不及时调换机电设备管理的牌板,造成误开、停局部通风机;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和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频繁,事故当月 27 天,有据可查的瓦斯超限达 23 次,无计划停风达 17 次,采掘工作面安装的瓦斯断电仪发生故障 15 次;对防尘工作不重视;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时,便将防尘水管改成压风管使用。矿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矿领导值班不认真履行职责,没有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会;重要的技术措施编写和审批制度不健全,把关不严,针对性不强,如通

24、风行人下山延伸掘进工作面在未编制作业规程的情况下就安排开工掘进。企业对职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素质低。该矿一线职工 70%是农民协议工。由于缺乏安全培训,都不具备起码的安全常识,甩掉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作业、用新鲜风流吹瓦斯监测探头和在井下拆卸矿灯等严重违章现象屡见不鲜。矿务局安全管理松弛,监督不力。矿务局对该矿布置 41114 高档普采工作面、不合理过度集中生产等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对矿井风量不足、瓦斯经常超限等重大事故隐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对待。有关业务部门监督、检查不力。15 【正确答案】 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依据事故调查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的建议,经请

25、示国务院同意,22 位与事故责任有关人员做出了处理。(1) 该矿通风工区技术员负责制定排放瓦斯措施和指挥现场瓦斯排放工作,违章排放瓦斯,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鉴于其已在事故中死亡,不再追究责任。(2) 该矿主管通风工作副总工程师对矿井“ 一通三防” 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未组织整改;对 41116 回风巷排放瓦斯措施未认真审批和组织落实,工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移交司机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3) 该矿主管机电管理工作副矿长(事故当天值班矿长)负责机电设备管理,该矿机电设备管理混乱,事故当天没有履行值班矿长职责,未召集有关部门人员对瓦斯排放措施

26、进行认真研究,也没有对停电换风机和瓦斯排放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工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4) 该矿矿长作为全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决定布置和开采 41114 高档普采工作面,造成采区生产布局和通风系统不合理,导致事故伤亡人数扩大,工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5) 该矿机电工区区长工作失职,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6) 该矿通风工区党支部书记对职工

27、安全生产教育不力,安全管理和检查不到位,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7) 该矿通风工区区长对井下瓦斯经常超限、局部通风设施混乱等严重隐患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建议给予留党察看 1年处分。(8) 矿务局总工程师负责全局技术管理及“ 一通三防” 工作。对该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整改不力,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9) 矿务局局长作为全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不力,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

28、,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10) 该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在撤销省煤炭工业厅后,受该省人民政府委托继续管理全省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不力;对该矿务局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整改不力,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成省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向国务院写出深刻检查。16 【正确答案】 整改措施(1) 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必要的安全投入,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2) 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井下,及时研究解决安

29、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排放瓦斯、巷道贯通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矿领导必须现场指挥,确保安全生产。(3) 合理布置采区巷道,使生产系统合理,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对采区和工作面通风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风门必须设连锁装置,防止风流短路。(4) 进一步提高对瓦斯灾害的认识,严格坚持“ 瓦斯超限就是事故” 的原则。坚持“先抽后采、先抽后掘、以风定产” ,加强矿井瓦斯抽放工作。做到合理安排矿井和采区的采掘工程,合理分配矿井风量,坚决防止超通风能力生产。(5) 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保证监控系统所有功能的正常使用。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必须配齐“ 三专两闭锁 ”。(6) 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研究矿井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排放瓦斯、风量调整、巷道贯通等必须建立会审制度,并严格落实责任制。(7) 严格现场管理,强化监督机制,把好现场管理的各个环节、堵塞各种漏洞,对“三违”人员要严肃处理。要充分发挥群众安全检查的作用,做到专检与群检相结合,依靠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8) 强化培训和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全体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