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615938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 3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将“安全生产 ”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著作为( )。(A)中国大百科全书(B) 现代汉语词典(C) 辞海(D)职业事故和职业病记录与通报实用规程2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 )。(A)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B)系

2、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C)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D)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3 下列选项为运用强制原理原则的是( )。(A)预防原则(B)监督原则(C)反馈原则(D)动力原则4 1931 年,美国的( ) 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安全理论。(A)法默(B)吉布森(C)海因里希(D)伍兹5 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计划( )。(A)统一编制(B)分期编制(C)不同时编制(D)同时编制6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贯彻( )

3、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安全发展”(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以人为本 ”7 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出了明确规定,下列为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B)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

4、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C)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8 为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实施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有效消除和控制建设项目中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本措

5、施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 “三同时”(D)“安全发展 ”9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 )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A)3(B) 6(C) 10(D)1210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 )。(A)重要保障(B)重要手段(C)法定责任(D)重要依据1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 )。(A)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等(B)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组织机构、日常管理、现场应急处置原则、程序;消防设施、器

6、材的配置、维护保养、定期试验;定期防火检查、防火演练等(C)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上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内容及管理(D)应排查的设施设备、场所的名称,排查周期、人员,排查标准;发现问题的处置程序、跟踪管理等1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内容应包括( )。(A)生产经营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适用范围、领取程序、使用前检查标准;用品寿命周期等(B)生产经营单位除特种作业岗位外,其他作业岗位保障人身安全、健康,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一般安全要求(C)现场作业的组织管理制度,如工作联系单、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以及作业的风险分

7、析与控制制度、反违章管理制度等(D)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转岗培训;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应急培训等内容。还应明确各项培训的对象、内容、时间及考核标准等13 定期检测、检验制度的内容应包括( )。(A)生产经营单位所有设施设备的种类、名称、数量,以及日常检查的责任人员,检查的周期、标准、线路,发现问题的处置等(B)生产经营单位须进行定期检测的设备种类、名称、数量;有权进行检测的部门或人员;检测的标准及检测结果管理;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的取得和管理等(C)生产经营单位所有设施设备的维护周期、维护范围、维护

8、标准等(D)生产经营单位涉及的电气、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内部机动车辆 r建筑施工维护、机加工等对人身安全健康、生产工艺流程及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设备、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14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方针和( )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预防”(C)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D)“安全生产,人人有责”15 下列选项中,属于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履行职责的是( )。(A)对地方煤矿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B)负责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

9、治(C)负责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和矿长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工作(D)负责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16 安全生产费用按照( )的原则进行管理。(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 ”(C)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预防”17 不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在其获批准的专业监察范围和法定的区域或场所内履行职责的是( ) 。(A)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督促有关单位贯彻执行(B)对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活动进行检查,有权

10、制止无资质或违章作业行为,发现安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可以报告监察机构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要求相关单位限期解决;逾期不解决,有权通知停止设备的制造和使用(C)检查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行为(D)监督有关单位对司炉工、焊工、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医用氧舱维护人员、水处理人员、电梯操作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客运索道管理人员、充装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有权制止非持证人员上岗作业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要内容的是( )。(A)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修理,使用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的情况(B)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提出处理意见(C

11、)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应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D)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19 事故发生后,组织调查处理,按照( )的原则,严肃处理事故。(A)“教育与惩罚相结合”(B) “领导责任制”(C) “过错性”(D)“四不放过 ”20 国务院主管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直属机构是( )。(A)安全生产委员会(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1 下列选项中,属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主要履行职责的是( )。(A)对地方煤矿监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B)对本地区煤矿安

12、全进行日常检查,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者实施行政处罚(C)对煤矿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D)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22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分类的,下列( )选项不在其中。(A)安全预评价(B)安全监察制度(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现状评价23 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B)符合性评价和危险危害程度的评价(C)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论(D)安全对策措施建议24 下列不属于安全预评价内容前期准备工作的是( )。(A)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B)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13、行政规章、规范(C)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D)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报告、安全管理制度台账、各级各类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落实情况等实地调查收集到的基础资料25 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包括的内容的是( )。(A)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的有效保障程度(B)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评价对象运行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明确给出评价对象是否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C)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D)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26 导致事故的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

14、是( )。(A)健康状况异常(B)监护失误(C)易燃易爆性物质(D)电危害27 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 )。(A)信号缺陷(B)传染病媒介物(C)腐蚀性物质(D)标志缺陷28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 )。(A)概率风险评价法(B)定量安全评价法(C)演绎推理评价法(D)归纳推理评价法29 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A)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程)(B)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制定企业规划和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C)质量管理预警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水平提高过程中的不当、错误、失误现象进行预警(D)质量管理预警系统应当

15、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以及质量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之上30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 ) 的应急思想。(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D)“预防第一,安全为主”31 环境保护署(EPA)颁布了预防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RMP) 标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控制提出了规定的国家为( )。(A)美国(B)英国(C)澳大利(D)中国32 危机管理活动,是特殊情况下对( )活动的一种扩展。(A)“组织准备 ”(B) “日常监控”(C) “组织

16、运行”(D)“组织建设 ”33 预警的目标是( ) 。(A)预警的落脚点,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阶段(B)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它与日常监控都是预控对策的主体(C)实现对各种事故现象的早期预防与控制,并能对事故实施危机管理(D)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职能分配及运行方式34 预警分析的活动内容主要是( )。(A)对系统隐患的辨识(B)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C)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治错(D)对各类事故的诊断3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警评价指标构建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科学性(B)静态性(C)预见性(D)可操作性36 企业质量管理的目的是( )。(A

17、)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制定企业规划和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B)对质量管理预警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水平提高过程中的不当、错误、失误现象进行预警(C)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程)(D)质量管理预警系统应当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以及质量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之上3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特点的是( )。(A)应急活动的复杂性(B)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C)不确定性和突发性(D)预防为主,常备不懈38 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 )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A)准备(B)响应(C)预防(D)恢复39 属地为主强调( ) 的思想和以

18、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A)“升级”(B) “第一反应”(C) “底线”(D)“响应”40 为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基础的是( )。(A)公众动员机制(B)统一指挥(C)分级响应(D)属地为主41 构筑集中管理的( ) 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A)信息与通信系统(B)应急准备(C)信息通信平台(D)法制建设42 负责所有主要应急行动的是( )。(A)策划部(B)行动部(C)事故指挥官(D)资金/行政部43 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是( )。(A)医疗与卫生(B)警戒与治安(C)指挥与控制(D)人群疏散44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行

19、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 )的处分。(A)记过(B)记大过(C)降级或者撤职(D)开除45 尘肺病患者死亡后,由死者所在单位填写尘肺病报告卡,在( )日内报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A)5(B) 7(C) 15(D)3046 尘肺病报告卡的内容不包括( )。(A)用人单位的信息(B)诊断日期(C)死亡信息(D)尘肺病种类4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职业病报告的职责的是( ) 。(A)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

20、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B)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作出处理(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上报,即诊断职业病医疗卫生机构、接诊急性职业病的综合医疗卫生机构和用人单位成为法律规定的职业病报告的责任人或责任主体,以上机构依法承担职业病报告的义务(D)卫生行政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48 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的是( )。

21、(A)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B)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D)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49 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A)15(B) 30(C) 60(D)9050 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 )个月内进行控制效果评价。(A)1(B) 3(C) 6(D)951 主动测量是指( ) 。(A)监测职业健康

22、安全管理方案的各项计划及运行控制中各项运行标准的实施与符合情况(B)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包括监测对象与监测频次的监测计划,并据此对企业活动的必要基本过程进行监测的过程(C)系统地检查各项作业制度、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机具和机电设备、现场安全设施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的实施与符合情况(D)对员工实施健康监护,如通过适当的体检或对员工的早期有害健康的症状进行跟踪,以确定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52 实施调查的目的是( )。(A)建立有效的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识别和消除此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B)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

23、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源或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C)对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签署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集体协议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情况(D)对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事件,其他损失(如财产损失),不良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的确认、报告和调查5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保证是( )。(A)内审员培训(B)全体员工培训(C)管理层培训(D)外审员培训5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指( )。(A)认证机构依据规定的标准及程序,对受审核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审核,确认其符合标准要求而授予其证书的活动(B)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及其他审核准则

24、,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活动,以便找出受审核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使受审核方完善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不断改进,达到对工伤事故及职业病有效控制的目的,保护员工及相关方的安全和健康(C)明确受审核方作出持续改进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保证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和正常运行的责任范围(D)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单位在证书有效期限内所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5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目的的是( )。(A)在文件审核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现场情况,充分收集信息,确认体系实施和运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确定第

25、二阶段现场审核的重点(B)确定进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的可行性和条件,即通过第一阶段审核,审核组提出体系存在的问题,受审核方应按期进行整改,只有在整改完成以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C)现场对用人单位的管理权限、活动领域和限产区域等各个方面加以明确,以便确认前期双方商定的审核范围是否合理(D)证实受审核方实施了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并遵守了体系的各项相应程序;证实受审核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相应审核标准的要求,并能够实现其方针和目标56 国务院对特别重大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应在( )日内作出批复。(A)15(B) 30(C) 45(D)6057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

26、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的罚款。(A)20% 60%(B) 40%60%(C) 40%80%(D)60% 100%58 事故发生单位的责任依照事故的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罚款。如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 ) 的罚款。(A)50 万元以上 200 万元以下(B) 10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C) 200 万元以上 400 万元以下(D)20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59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以及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

27、者拖延不报的犯罪及刑事处罚,具体的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 )。(A)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B)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管制60 下列不属于事故调查组查明人员伤亡情况的是( )。(A)事故现场状况及事故现场保护情况(B)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单位生产作业人员分布情况(C)事故抢救过程中人员伤亡情况(D)事故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及人员失踪情况61 急性工业中毒是指( )。(A)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B)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善后处理、事故救

28、援、事故处理所支出的费用和财产损失价值等合计(C)人体因接触国家规定的工业性毒物、有害气体,一次或短期内吸入大量工业有毒物质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病变,导致人员立即中断工作(D)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62 “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具体是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 ( ) 日的失能伤害。(A)30(B) 60(C) 90(D)10563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A)7(B) 15(C) 30(D)

29、6064 事故统计分析法是以研究( )为基础的分析方法。(A)行业类统计(B)伤亡事故统计(C)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D)工矿企业类伤亡事故统计65 用于概括和描述原始资料总体特征的是( )。(A)描述统计法(B)推理统计法(C)综合分析法(D)分组分析法66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和标准按照( )进行计算。(A)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B)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C)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D)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67 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A)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B)明确调查目的(C)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D)调查研究的特点68 统计资料的类

30、型中,计数资料的特点是( )。(A)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多为连续性资料(B)没有度量衡单位、通过列举或记数得来、多为间断性资料(C)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D)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69 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 )。(A)日常性工作(B)统计报表(C)搜集资料(D)专题调查70 系统误差是指( ) 。(A)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由于非人为的偶然因素,对于同一样本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样,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没有倾向性,这种误差叫随机测量误差(B)没有倾向性,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甚至消除

31、随机测量误差(C)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获取样本的方法,以避免研究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样本而带来偏性(D)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二、多项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71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A)工艺设备故障(B)人的误操作(C)生产管理上的缺陷(D)人员素质低(E)设备陈旧72 重大危险原控制系统由以下哪几个部分组成(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

32、大危险源的管理(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E)重大危险源的组成73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适用于危险物质的( )等各企业或组织。(A)生产(B)运输(C)使用(D)贮存(E)经营74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不适用于( )。(A)生产企业(B)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C)军事设施(D)采掘业(E)危险物质的运输75 重大危险源与( ) 保持安全隔离。(A)居民区(B)机场(C)水库(D)公共设施(E)车站76 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集( )于一身,能够提供重大危险源信息,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造成的各项损失。(A)政府监管部门(B)计算机数据

33、管理(C)多媒体(D)城市规划(E)地理信息系统77 宏观监控系统网络设计方案中对监控总系统及子系统分别提出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各子系统要求采集城市所辖的重大危险源信息(B)监控总系统要求上国际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网络主页,以便子系统和其他授权用户可以在网上访问总系统的主页(C)子系统将危险源信息和监察企业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通过电话及时发送给监控总系统(D)各子系统应在各城市的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上进行危险源信息的统计、报表以及多媒体信息显示(E)各子系统应将危险源信息和监察企业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及时发送给监控总系统78 对于毒性物质,其危

34、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参数( )。(A)物质的状态(B)气味(C)重度(D)毒性等级(E)数量79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 的影响因素确定为 21 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B)粉尘生成(C)高温条件(D)泄漏(E)噪声80 各城市应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等信息。(A)各企业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分类申报信息(B)危险源分级评价信息(C)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信息(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监察记录81 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 7 大类,下面正确的有( )。(A)化学性物质(B)气体燃烧性物质(C)固体

35、燃烧性物质(D)自燃物质(E)氧化性物质82 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根据( )原则建立了物质子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每种事故形态用一种伤害模型来描述。(A)最大危险原则(B)概率求和原则(C)相关性原则(D)综合原则(E)数学模型83 每名煤矿安全检察工作人员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熟悉煤矿安全( ),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且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利。(A)法律(B)法规(C)规章(D)技术(E)教育84 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 )等。(A)非氧化性物质(B)遇水易燃物质(C)爆炸性物质(D)自燃物质(E)易融化物质85 根据系统安

36、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是( )。(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源(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仅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E)可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正确答案】 A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B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C21 【正确答案】 A22 【正确答案】 B23 【正确答案】 C24 【正确答案】 D25 【正确答案】 B26 【正确答案】 A27 【正确答案】 C28 【正确答案】 B29 【正确答案】 B30 【正确答案】 C31 【正确答案】 A32 【正确答案】 B33 【正确答案】 C34 【正确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9940-03 01-1984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precision .pdf BS 9940-03 01-1984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precision .pdf
  • BS 9940-04 0-1984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etwo.pdf BS 9940-04 0-1984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etwo.pdf
  • BS 9940-04 01-1984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pdf BS 9940-04 01-1984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pdf
  • BS 9940-04 02-1984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pdf BS 9940-04 02-1984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pdf
  • BS 9940-05 00-1985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etw.pdf BS 9940-05 00-1985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etw.pdf
  • BS 9940-05 01-1985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pdf BS 9940-05 01-1985 Harmonized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Fixed resis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resistor n.pdf
  • BS 998-1990 Specification for vacuum salt for food use《食用真空盐规范》.pdf BS 998-1990 Specification for vacuum salt for food use《食用真空盐规范》.pdf
  • BS 9990-2015 Non automatic fire-fighting systems in buildings Code of practice《建筑物内非自动灭火系统 实践规程》.pdf BS 9990-2015 Non automatic fire-fighting systems in buildings Code of practice《建筑物内非自动灭火系统 实践规程》.pdf
  • BS 9991-2015 Fire safety in the design management and us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Code of practice《设计 管理和住宅使用中的消防安全 实施规程》.pdf BS 9991-2015 Fire safety in the design management and us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Code of practice《设计 管理和住宅使用中的消防安全 实施规程》.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