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616536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面关于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等仅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B)一般情况,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大于现状调查的范围(C)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和环境的特性(D)一般情况,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报告书的全部内容包括( )个方面。(A)7(B) 8(C) 9(D)103 工程分析应以( ) 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A)污染源分析(B)物

2、料平衡(C)工艺过程(D)污染物排放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中,评价项目周围地形特征为复杂地形的为( )。(A)高原、山地、丘陵(B)平原、沿海和大中城市的城区(C)高原、盆地、丘陵(D)山地、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5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中除调查统计主要污染物的正常生产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其( )。(A)最大生产排放量(B)最小生产排放量(C)非正常排放量(D)实时排放量6 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每期监测时间,全期至少监测( ),每天至少( )。(A)7 天 5 次(B) 7 天 6 次(C) 5 天 4 次(D)5 天 5 次7 大气稳定度等

3、级划分中地面风速系指( )。(A)距离地面 10m 高处,30min 平均风速(B)距离地面 1.5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C)距离地面 1.5m 高处,30min 平均风速(D)距离地面 l0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8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须预测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 )。(A)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频率(B)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C)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出现频率(D)浓度分布图及其位置9 某项目拟建于丘陵地区,年工作日为 360 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NO2 排放量为 3.200t/a,其 SO2 排放量为 28000t/a,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

4、价等级。( )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 2 1h 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24 mg/m3,SO 21h 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50mg/m3)(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0 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A)8(B) 6(C) 10(D)411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 )确定(A)项目规模(B)环境敏感点的多少(C)项目性质(D)项目的评价等级12 某水库平均水深 8m,水域面积为 30k2,其水域规模为 ( )。(A)大水库(B)中型水库(C)小型水库(D)一般水库13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A)排污口上

5、游段、混合过程段、充分混合段(B)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初始段(C)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混合下游河段(D)排污口上游段、充分混合段和下游河段14 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 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15 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20m3/s,其水域规模为( ) 。(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16 某三级评价项目,一般情况下,其河流水质调查应( )(A)至少在枯水期(B)只在枯水期(C)只在平水期(D)只在丰水期17 水质调查时,所选择的水质参数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

6、参数,它能反映( )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 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B)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 水域水质(C)水域水质 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D)水域水质 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18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游 500m 处应设置一个( )。(A)控制断面(B)消解断面(C)参考断面(D)混合断面19 地面水环境评价时,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由( )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A)国家环保部门(B)地方环保部门(C)地方政府(D)国务院20 某改扩建的中型

7、建设项目,位于乡村地区,在其拟建地周围 50m 内有一居住村庄,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21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铁路干线两侧” 是指车流量( )的铁道外轨( ) 外两侧的住宅区。(A)20 列/h,50m(B) 20 列/h,50m(C) 20 列/d ,30m(D)20 列/d,30m22 声环境二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 )。(A)给出最终降噪效果(B)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C)给出效果分析(D)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23 对于交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声功率级(B) A

8、 声级(C)等效 A 声级(D)A 计权声功率级24 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 )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 )时,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A)大得多 小得多(B)大得多 大得多(C)小得多 小得多(D)小得多 大得多25 某工程影响一个生态因子,影响的范围为 50k2,物种的多样性减少 45%,此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 )(A)1 级(B) 2 级(C) 3 级(D)低于 3 级26 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的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 )是判定空间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A)连通程度(B)模地(C)拼块(D)廊道27 从( ) 观点

9、评价自然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和承受干扰能力。(A)协调发展(B)生态完整性(C)可持续发展(D)生态系统28 生态现状评价要有大量数据支持评价结果,可以应用( )的方法进行。(A)定量(B)定性(C)定量与定性相结合(D)半定量2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 )规划的层次、相近程度。(A)高于(B)低于(C)一致于(D)不低于30 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 ) 的情况下进行。(A)75%(B) 75%以下(C) 75%以上(D)100%31 开发区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

10、( )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A)一维稳态模式(B)完全混合模式(C)简易 (快速)(D)二维稳态混合模式32 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 )、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A)生产方式(B)生产规模(C)规划布局(D)规划目标33 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 ) 和可持续性的影响。(A)生态环境(B)生态系统(C)环境质量(D)环境承载力34 核查表法在规划影响识别中的应用是指将可能受规划行为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列在一个清单中,然后对核查的环境影响给出( )的评价。(A)直接(B)定性

11、或半定量(C)直接或间接(D)定量或半定量35 规划环评中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 )的相容性分析。(A)环境容量(B)生态承载力(C)环境适宜度(D)生态适宜度36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 )的影响。(A)内环境(B)外环境(C)外经济(D)内经济37 某项目的物质危险源为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其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km。(A)3(B) 5(C) 8(D)1038 在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 ),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 )。(A

12、)绿化隔离带 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B)卫生防护距离 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C)绿化隔离带 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D)安全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39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农村地区和特定的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别是( )。(A)一类区和三类区(B)一类区和二类区(C)二类区和三类区(D)二类区和二类区4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新污染源分为 ( ),现有污染源分为( ) 。(A)一、二、三级 二、三级(B)二、三级 一、二、三级(C)一、二、三级 一、二、三级(D)一、二、三级 三、四级41 以下( ) 的常规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要求每天至

13、少有 18h 的采样时间。(A)NO 2、CO 和 TSP(B) SO2、NO 2 和 CO(C) NO2、CO 和 O3(D)SO 2、NO 2 和 O342 PM10 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的颗粒物。(A)100m(B) 100gm(C) 10m(D)10m43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和鱼虾类产卵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 )。(A)类和类(B) 类和类(C) 类和类(D)和类44 类和类地表水环境 DO 的标准限值是( )。(A)6mg/L 和 7.5mg/L(B) 5mg/L 和 6mg/L(C) 6mg/L 和 5mg/L(D)5mg/L 和 3mg/L4

14、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该项目中氨氮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重铬酸盐法(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碘量法(C)稀释与接种法(D)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纳氏试剂比色法46 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 ),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A)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B)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D)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47 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点应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置( ),下风向设置( ) ,这两点浓度差值的限值是( )mg/m 3。(A)监控点 参照点 0

15、.50(B)参照点 监控点 0.15(C)参照点 监控点 0.50(D)监控点 参照点 0.154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适用于连续发生的 ( )、冲击振动和( )。(A)稳态振动 规则振动(B)稳态振动 无规则振动(C)不稳态振动 规则振动(D)不稳态振动 无规则振动49 居民、文教区执行的城市区域铅垂向 Z 振级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 )。(A)70dB,67dB(B) 75dB, 65dB(C) 75dB, 72dB(D)80dB,80dB50 一般果园地、保护区的茶园的土壤分别属于土壤环境质量的( )。(A)类、类(B) 类、类(C) 类、类(D)类、类二、不定

16、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5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中必须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以下属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的是( )。(A)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B)环境功能区划(C)自然环境特点(D)环境敏感程度(E)生态系统类型52 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酿成的( )等后果十分严重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属风险事故。(A)爆炸(B)自然灾害(C)火灾(D)中毒53 下列属于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的是( )。(A)地理位置(B)人群健康(C)人口(D)交通运输(E)动植物与生态54 对于一、二

17、级评价的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中应包( )。(A)工程新污染源(B)工程老污染源(C)评价区工业污染源(D)评价区民用污染源55 以下属于大气一级评价项目面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是( )。(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B)排气筒烟气温度(C)排气筒烟气速度(D)面源排放高度56 下列关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监测点不少于 3 个(B)可做一期的监测(C)每期监测时间至少 5 天(D)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57 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资料调查内容至少包括( )。(A)年、季风玫瑰图(B)季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C)年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D)年、

18、季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58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距气象台(站)地面 1 500m 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有( ) 。(A)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B)年、季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及其出现频率(C)年、季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及其出现最大高度的范围和强度(D)小时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59 二级大气评价项目,可选用( )进行大气环境预测。(A)正态模式(B)平流扩散模式(C)面源箱式模式(D)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60 三级大气评价项目,可选用( )进行大气环境预测。(A)正态模式(B)平流扩散模式(C)面源箱式模式(D)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61 大气一级评价项目,关于预

19、测中多源叠加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受点上进行叠加(B)改扩建项目,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C)评价区的其他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区的高大点源,尽可能叠加其他地面浓度(D)改扩建项目,计算新增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62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 )。(A)常规污染物(B)特征污染物(C)持久性污染物(D)非持久性污染物63 湖泊和水库,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别依据“水域规模” 是指按( )划分。(A)枯水期湖泊或水库平均水深(B)丰水期湖泊或水库平均水深(C)水域面积

20、(D)平水期湖泊或水库平均水深64 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 )等决定。(A)评价等级(B)污水排放浓度(C)受纳水域特点(D)工程规模65 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 )决定。(A)污染物排放量(B)评价等级(C)湖泊规模(D)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66 下列属于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非点源调查的内容的是( )。(A)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B)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C)排放口在断面的位置(D)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非点源污染的原料、燃料、废料、

21、废弃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参数67 当受纳水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 )。(A)水质类别(B)水生生物(C)底质(D)水域规模68 下列关于河流取样断面的布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A)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B)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C)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D)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1 000m 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69 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拟建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 )筛选和确定。(A)工程规模和性质(B)环境现状(C)评价等级(D)水质类别70

22、 下列关于一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项目建设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B)绘制等声级图并说明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C)评价建设期,运营近期、中期、远期噪声级情况(D)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E)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71 下列关于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布设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状测点布置一般要覆盖整个评价范围,但重点要布置在现有噪声源对敏感区有影响的那些点上(B)对于建设项目包括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环境噪声现状测点应

23、布置在声源周围,靠近声源处测点密度略小于距离声源较远处的测点密度(C)对于建设项目呈现线状声源性质的情况,应根据噪声评价等级和工程特点确定若干噪声测量断面,在各个断面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置一组测量点(D)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且声级较低,噪声线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72 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是指( )。(A)声源种类与数量(B)各声源的噪声级与发生持续时间(C)声源的空间位置(D)声源作用时间段73 户外声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有( )。(A)几何发散(B)地面效应(C)绿化林带(D)气象条件74 下列关于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24、 )。(A)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B)评价分析项目建设前环境噪声现状(C)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噪声环境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及超标情况(D)仅分析受噪声影响的超标人口的分布75 下列关于环境噪声评价量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稳态噪声一般以 A 声级为评价量(B)对于声级起伏较大或间歇性噪声以连续等效 A 声级为评价量(C)对于机场飞机噪声以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为评价量(D)工业噪声以等效连续 A 声级为评价量76 下列关于环境噪声评价量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噪声一般以 A 声级为评价量(B)建筑施工噪声以连续等效 A 声级为

25、评价量(C)对于机场飞机噪声以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为评价量(D)铁路噪声以 A 声级为评价量7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时影响范围的划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于 20k2 大于 50k2(B)大于等于 50k2(C)大于等于 20k2 小于等于 50k2(D)小于 20k278 涉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的影响途径,主要包括( )。(A)施工人员施工活动、机械设备使用等使植被、地形地貌改变(B)施工期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C)施工期对区

26、域空间格局的改变(D)施工期由于生态因子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79 关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现状评价是在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域生态环境功能状况进行评价(B) 1 级和 2 级评价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C) 3 级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必须配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图件(D)评价生态现状应选用植被覆盖率、频率、密度、生物量、土壤侵蚀程度、荒漠化面积、物种数量等测算值、统计值来支持评价结果80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关键问题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是根据对拟建项目( )的分析,识别关键问题并用列表法对主要评价因子进行筛选。(A)生态系统结构(B

27、)潜在的环境问题(C)项目性质(D)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81 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要突出与( )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A)所在区规划(B)能源利用(C)水资源利用(D)环境功能区(E)土地开发82 下列属于验收调查重点的是( )。(A)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B)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他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D)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83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地表水评价时水质预测的情景设计应包含( )。(A)不同的排水规模(B)不同的处理深度(C)不

28、同的排污口位置(D)不同的排放方式84 下列关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核查开发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B)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C)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程度(D)提出限制性(防护) 措施8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包括( )。(A)调查、分析环境现状(B)调查、分析历史演变(C)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D)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86 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 )识别。(A)影响因子(B)影响范围(C)影响强度(D)时间跨度(E)影响性质87 累积影响分析应

29、从( ) 几个方面进行。(A)污染物的相互反应(B)时间(C)空间(D)影响程度88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 ) 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A)人群伤害(B)环境质量的恶化(C)生态系统的影响(D)生产设施的破坏89 下列关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8km(B)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5km(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5km(D)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3km90 下列属于风险识别范围的是( )。(A)生产设施(B)生产装置(C)贮运系

30、统(D)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91 应急预案中的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的内容包括( )。(A)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B)事故现场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C)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D)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E)事故现场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92 下列属于二氧化氮检测分析方法的是( )。(A)Saltzman 法(B)非分散红外法(C)紫外光度法(D)化学发光法93 数据统计的有效规定小时平均值,每日至少有 12h 的采样时间的常规大气污染物为( )。(A)PM10(B) SO2(C) CO(D)TSP94 下列关于常规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31、 )。(A)TSP、PM10 日均值至少有 18h 的采样时间(B) SO2、CO、NO 2 日均值至少有 18h 的采样时间(C) TSP、PM10 日均值至少有 12h 的采样时间(D)SO 2、CO 、NO 2 小时均值至少有 45min 的采样时间95 属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 V 类标准的水是( )。(A)一般工业用水(B)农业用水(C)一般景观要求水域(D)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96 海水水质第二类适用于( )。(A)水产养殖区(B)与人类使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C)滨海风景旅游区(D)海水浴场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适用于( )。(A)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B)建

32、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C)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D)建设项目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98 下列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的是( )。(A)GB 3838-2002类水域(B) GB 3838-2002类水域(C) GB 3097-1997 中一类海域(D)GB 3097-1997 中二类海域99 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 )。(A)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B)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建设的单位)(C)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浓度(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建设的单位)的规定(D)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建设的单位)的规定100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有( )。(A)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大肠菌值(C)氨氮、悬浮物、化学需氧量(D)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