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属于哪个工作阶段( )。(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一阶段2 环境影响评价选取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特征、评价范围、( ) 等分析其适用性。(A)影响方式(B)影响性质(C)影响强度(D)影响范围3 下列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 )。(A)实验法(B)矩阵法(C)网络法(D)叠图法4 下列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
2、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一一对应(C)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D)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值;反之,则相反5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 )步。(A)六(B)八(C)十(D)七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等级的划分,需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等。(A)1 个(B) 13 个(C) 3 个以上(D)24 个7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
3、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 )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8 大气稳定度等级划分中地面风速系指( )。(A)距离地面 10m 高处,30min 风速(B)距离地面 1.5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C)距离地面 1.5m 高处,30min 平均风速(D)距离地面 10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9 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 l3 种主要污染
4、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 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 。(A)50,D 50(B) 50,D 10(C) 10,D 10(D)10,D 5010 大气环境评价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 )。(A)主要污染物(B)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C)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D)受大气污染影响人口情况11 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A)8(B) 6(C) 10(D)412 某项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 20,最远影响距离为5k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
5、级(D)二级或三级13 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 0,至少在约 0、( )、( )、270方向上各设置 1 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60,240(B) 120,240(C) 60,180(D)90,18014 某水库平均水深 8m,水域面积为 30km2,其水域规模为( )。(A)大水库(B)中型水库(C)小型水库(D)一般水库15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A)排污口上游段、混合过程段和充分混合段(B)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初始段(C)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混合下游河段(D)排污口上游段、充分混
6、合段和下游河段16 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 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17 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20m3s ,其水域规模属于( )。(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18 某三级评价项目,一般情况下,其河流水质调查应( )。(A)至少在枯水期(B)只在枯水期(C)只在平水期(D)只在丰水期19 水质调查时,选择水质参数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它能反映( )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B)建设
7、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水域水质(C)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D)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20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500m 处应设置一个( )。(A)控制断面(B)削减断面(C)参考断面(D)混合断面21 地面水环境评价时,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由( )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A)国家环保部门(B)地方环保部门(C)地方政府(D)国务院22 累计百分声级用于评价测量时间段内噪声强度时间统计分布特征的指标,指占测量时间段一定比例的累积时间内 A 声级的最小值,下列选项中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的是( ) 。(A)L 10
8、(B) L50(C) L90(D)Ln23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二级公路两侧区域属于( )声环境功能区。(A)4 类(B) 1 类(C) 4a 类(D)4b 类2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 )声环境功能区要求。(A)0 类(B) 1 类(C) 2 类(D)3 类25 环境噪声监测要求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三种测点条件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对于测点选于一般户外的要求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 )m 以上。(A)10,1.5(B) 3.5,1.2(C) 10,1.2(D)3.5,1.52
9、6 某改扩建的中型建设项目,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在其拟建地周围 50m 内有一居住村庄,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27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铁路干线两侧” 是指车流量( )的铁道外轨( )外两侧的住宅区。(A)20 列h,50m(B) 20 列h,50m(C) 20 列d,30m(D)20 列d,30m28 声环境二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防治措施的( )。(A)最终降噪效果(B)达标分析(C)最终降噪效果或达标分析(D)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29 对于
10、交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声功率级(B) A 声级(C)等效连续 A 声级(D)A 计权声功率级30 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 )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 )时,声源可当做点声源处理。(A)大得多小得多(B)大得多大得多(C)小得多小得多(D)小得多大得多31 某建设项目处于声环境功能区 1 类地区,项目建设后评价范围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 4dB(A),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无法判定3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于 1995 年首次发布,HJ2.42009 为第( )修订。(A)二次(B)三级(C)一次(D)
11、四次33 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预测值为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 )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A)浓度(B)能量(C) A 计权声级(D)声源34 大气环境评价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 )个月以上。(A)3(B) 6(C) 2(D)135 大气环境评价中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要求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 )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A)3(B) 5(C) 10(D)2036 满足声环境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 )、侧向各( )的范围为评价范围。(A)28km,12km(B) 612km,24km(
12、C) 28km,24km(D)612km,12km37 对于噪声工作等级为一级的评价项目,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 ) 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A)15m(B) 18m(C)三层(D)六层3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属于( )建设项目。(A)一类或二类(B)一类(C)三类(D)二类3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 )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
13、。(A)高于(B)低于(C)一致于(D)不低于40 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 ) 的情况下进行。(A)0.75(B) 75以下(C) 75以上(D)141 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 ) 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A)生产车间边界(B)厂界(C)污染源排放口(D)最大落地浓度的落地距离42 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 )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
14、离。(A)计算结果的最大值(B)计算结果的平均值(C)污染物毒性最大者的计算结果(D)污染物排放量最大者的计算结果43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必须保证污染源的排放符合( ),同时最终环境影响也应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A)排放总量控制的有关规定(B)经济技术可行性(C)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D)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44 开发区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应满足:( )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A)地方政府(B)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家和地方政府(D)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45 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时,根据( ),核查开发区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
15、限制性(防护)措施。(A)水污染防治法(B) 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C) 环境保护法(D)环境影响评价法46 环境风险评价一级评价应按标准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A)3km(B) 5km(C) 8km(D)10km47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要求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 )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A)生产运行初期和中期(B)生产运行中期和后期(C)生产运行初期和后期(D)生产运行初期、中期和后期48 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 3 年)内兴建并
16、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的情况可以采用( ) 进行单项评价。(A)极值指数法(B)标准指数法(C)自净利用指数法(D)内梅罗指数法49 下列污染源中不属于面源的是( )。(A)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B)屋顶天窗(C)储存堆(D)渣场50 大气环境评价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1 小时浓度监测值应遵循下列原则: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 )个小时浓度值;二级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 ) 个小时浓度值。(A)8,5(B) 5,3(C) 8,4(D)12,651 开发区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 )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A)一维稳态模式(B)完全混合模
17、式(C)简易 (快速)(D)二维稳态混合模式52 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 )、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A)生产方式(B)生产规模(C)规划布局(D)规划目标53 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 ) 和可持续性的影响。(A)生态环境(B)生态系统(C)环境质量(D)环境承载力54 核查表法在规划影响识别中的应用是指将可能受规划行为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列在一个清单中,然后对核查的环境影响给出( )的评价。(A)直接(B)定性或半定量(C)直接或间接(D)定量或半定量55 规划环评中规划的合
18、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 )的相容性分析。(A)环境容量(B)生态承载力(C)环境适宜度(D)生态适宜度56 建设项目概况应包含的内容有( )。(A)产品方案(B)物料平衡(C)水用量及平衡(D)工艺流程57 某项目属于高耗能行业,有两个污染源,对于其评级等级的判定以下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一级(B)二级(C)一级或二级(D)三级58 某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超过标准,其评价等级判定一般( )。(A)根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 Pmax 和 D10 的计算结果确定(B)不低于一级(C)不低于二级(D)不高于二级59 大气评价范围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19、 )。(A)一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 1620km(B)二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 1014km(C)三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 46km(D)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60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 )的范围。(A)500m(B) 5000m(C) 2000m(D)200m6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步骤中: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后下一步为( )。(A)确定计算点(B)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C)确定气象条件(D)确定地形数据6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分为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络点以及区
20、域( ) 。(A)最大小时浓度(B)年平均浓度(C)典型日平均浓度(D)最大地面浓度点63 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 ) 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A)生产车间边界(B)生产车间中心点(C)污染源中心点(D)污染源排放边界64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适用新建、扩建、改建及已经建成投产的( )贮存、处置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A)危险废物(B)一般工业固体废物(C)生活垃圾(D)餐饮垃圾65 依据环境影响
21、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地下水评价工作可划分为( ) 。(A)准备、现状调查阶段与工程分析、预测评价和报告编写四个阶段(B)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三个阶段(C)前期准备、现状调查阶段和预测评价三个阶段(D)前期准备、调研、工作方案和报告编写四个阶段阶段66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 )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A)现状调查(B)水源防护区调查(C)建设项目初步工程分析(D)建设项目类别识别67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
22、杂程度等指标确定。(A)类和类建设项目(B) 类和类建设项目(C) 类和类建设项目(D)类建设项目68 在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 ),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 )。(A)绿化隔离带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B)卫生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C)绿化隔离带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D)安全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69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农村地区和特定的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别是( )。(A)一类区三类区(B)一类区二类区(C)二类区三类区(D)二类区二类区7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新污染源分为( )
23、,现有污染源分为( ) 。(A)一、二、三级;二、三级(B)二、三级;一、二、三级(C)都是一、二、三级(D)一、二、三级;三、四级71 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几何高度之和的( )倍,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A)1.5(B) 1(C) 3(D)27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为(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73 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 )。(A)一级(
24、B)二级(C)三级(D)根据污染源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确定74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属于( )建设项目。(A)一类或二类(B)一类(C)三类(D)二类7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氧化氮的年、日均的三级浓度限值分别为( )mgm 3和( )mgm 3。(A)0.05,0.10(B) 0.10,0.15(C) 0.04,0.08(D)0.08,0.127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第一类
25、污染物六价铬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 )mg L。(A)1.5(B) 0.5(C) 0.05(D)0.177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 ) 声环境功能区要求。(A)0 类(B) 1 类(C) 2 类(D)3 类78 某地铁地上线路,评价范围内含适用于 0 类标准的地区,其运营前后噪声级变化量为 24dB(A),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按( )评价开展。(A)二级(B)三级(C)一级(D)四级7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的编制要求。(A)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
26、B)总体要求、实方案和调查报告(C)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验收调查重点、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原则(D)验收调查的工作程序、验收调查重点、验收调查时段划分和验收标准确定的原则80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应( )。(A)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表(B)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表(C)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D)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备案表81 下列选项中( ) 的常规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要求每天至少有 18小时的采样时间。(A)NO 2、CO 和 TSP(B) SO2、NO 2 和 CO(C) NO2、CO
27、 和 O3(D)SO 2、NO 2 和 O382 PM10 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的颗粒物。(A)100mm(B) 100m(C) 10mm(D)10m83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和鱼虾类产卵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 )。(A)类和类(B) 类和类(C) 类和类(D)和类84 类和类地表水环境 DO 的标准限值是( )mg(A)6 和 7.5(B) 5 和 6(C) 6 和 5(D)5 和 38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氨氮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重铬酸盐法(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碘量法(C)稀释与接种法(D)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或纳氏试剂比色法86 利用
28、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 ),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A)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B)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D)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87 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点应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置( ),下风向设置( ) ,这两点浓度差值的限值是( )mg m 3。(A)监控点,参照点,0.50(B)参照点,监控点,0.15(C)参照点,监控点,0.50(D)监控点,参照点,0.15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88)适用于发生的( )、冲击振动和(
29、 )。(A)稳态振动,规则振动(B)稳态振动,不规则振动(C)不稳态振动,规则振动(D)不稳态振动、不规则振动89 居民、文教区执行城市区域铅垂向 Z 振级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 )。(A)70dB,67dB(B) 75dB, 65dB(C) 75dB, 72dB(D)80dB,80dB90 一般果园地、保护区的茶园的土壤分别属于土壤环境质量的( )。(A)类、类(B) 类、类(C) 类、类(D)类、类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91 下列选项属于污染物排放特点的是( )。(A)污染物排放量(B)污染物排放去向(C)纳污河流水质(D
30、)主要污染物种类92 下列方法属于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的是( )。(A)类比分析法(B)收集资料法(C)专业判断法(D)现场调查法93 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A)依法评价原则(B)早期介入原则(C)公平公正原则(D)完整性原则(E)广泛参与原则94 下列是大气一级评价项目点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是( )。(A)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B)排放工况(C)主要污染物及毒性较大物质排放量(D)污染物排放速率(E)排气筒的分布平面图95 下列是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的是( )。(A)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B)浓度与
31、地面风向、风速的相关特点(C)浓度季节变化规律(D)日均值超标率96 下列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 )。(A)风向、风速(B)时间(C)低云量、总云量(D)干、湿球温度97 下列条件属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依据的是( )。(A)建设项目污水的排放量(B)建设项目性质(C)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98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A)直接冷却水(B)循环水(C)热水(D)pH5 的水99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 )。(A)热污染(B)酸和碱(C)持久性污染物(D)非持久性污染物100 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一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不小于 7(B)含有三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小于 10(C)只有一类污染物,或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不小于 7(D)含有两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小于 10101 水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中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点的布设应根据( )确定。(A)评价等级(B)污水排放量(C)受纳水体特点(D)建设项目的特点102 水质调查的参数一般选择( )。(A)常规水质参数(B)水生生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