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26(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公众参与属于哪个工作阶段( )。(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贯穿于全过程(D)第一阶段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2.1201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要求根据( ) ,结合各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A)建设项目类型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B)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环境现状(C)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D)建设项目类型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2、3 下列哪个方法是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 。(A)收集资料(B)类比分析法(C)实测法(D)实验法4 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大气污染源分为( )类。(A)2(B) 3(C) 4(D)55 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最近距离为 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 20,最远影响距离为 8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 ( )。(A)一级(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6 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A)6 个(B) 8 个(C) 10 个(D)12 个7 大气环境评价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 )。(A)主要污染物(B)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C
3、)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D)受大气污染影响人口情况8 有风时点源扩散模式中的“有风” 是指( )。(A)距地面 10m 高处最大风速 U101.5ms(B)距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 U101.5ms(C)距地面 10m 高处最大风速 U101.5ms(D)距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 U101.5ms9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颗粒物模式(倾斜烟羽扩散模式)适用于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粒径( )的污染物。(A)15m(B) 15m(C) 10m(D)10m10 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说法错误的是( )。(A)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D10 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B)以排放源为
4、中心点,以 2D10 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C)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2D10 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D)当最远距离超过 25km 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 50km 的矩形区域1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 )。(A)小于 5km(B)小于 1km(C)小于 10km(D)小于 3km12 大气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 )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 )进行监测。(A)二期,二期(B)二期,一期不利季节(C)一期,二期(D)二期,一期(冬季或夏季)13 大气环境评价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l 小时浓度监测值应遵循下列原则: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
5、获取( )个小时浓度值,二级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 ) 个小时浓度值。(A)8,5(B) 5,3(C) 8,4(D)12,614 地下水评价中判定 I 类建设项目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当污染物类型数=2,需预测的污水水质指标=5,则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为( )。(A)复杂(B)简单(C)简单或中等(D)中等15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 )下的环境影响。(A)正常状态(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C)事故状态(D)正常或事故状态16 大气环境评价中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要求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 ) 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
6、料。(A)逐年、逐月(B)逐月、逐日(C)逐日、逐次(D)逐日、逐时17 一级大气环境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 )内的至少连续( )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A)5 年、3 年(B) 5 年、3 年(C) 3 年、1 年(D)5 年、1 年18 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 )之间的夹角。(A)15到 30(B) 22.5到 45(C) 10到 20(D)45到 9019 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最近距离为 1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 50,最远影响距离为 8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 ( )。(A)一级(
7、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20 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需( )。(A)调查与分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B)调查与分析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C)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D)调查分析改、扩建项目新、老污染源21 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 0,至少在约 ( )方向上各设置 1 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180(B) 0,120 ,360(C) 90,270(D)0,90,180,27022 一般情况下,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应设置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处。(A)1km(B)
8、0.5km(C) 2km(D)0.3km23 某污水中含有 4 类污染物,且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6 个,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24 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别时,对于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 )划分水域规模。(A)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B)近三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C)多年平均流量或枯水期最大流量(D)丰水期最小流量或枯水期最大流量25 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50m3s ,其水域规模为( )。(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26 某湖泊平均水深 8m,最大水深 12m,最小水深
9、5m,水面面积 30km2,其水域规模为( ) 。(A)一般水库(B)大水库(C)中水库(D)小水库27 某二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河口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 )。(A)丰水期和平水期(B)丰水期和枯水期(C)平水期和丰水期(D)平水期和枯水期28 某三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海湾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 )(A)大潮期和中潮期(B)大潮期和小潮期(C)中潮期和小潮期(D)小潮期29 某中河断面宽深比为 25,弯曲系数 1.5,则可简化为( )。(A)弯曲河流(B)非矩形河流(C)矩形弯曲河流(D)平直河流30 无组织排放可简化为( )排放。(A)连续恒定(B)不连续恒定(C)连续不
10、恒定(D)不连续不恒定31 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A)30(B) 45(C) 30(D)4532 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 ) 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A)生产车间边界(B)生产车间中心点(C)污染源中心点(D)污染源排放边界33 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B)目前,我国功
11、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不一定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C)环境质量一般分类别,环境功能区一般分等级(D)一般情况下,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没有低功能区严格34 某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1 类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 2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 )开展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35 对于工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等效连续 A 声级(B) A 声级(C)声功率级(D)A 计权声功率36 对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进行环境噪声测量要求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离约( ) 处,距地面 ( )高。(A)5
12、m,2m(B) 3.5m,1.2m(C) 1.5m,1.21.5m(D)5m,12m37 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下,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布置在( ),靠近声源测量点密度应( )距离声源源点远的测点密度。(A)整个评价范围高于(B)声源周围高于(C)整个评价范围低于(D)声源周围低于38 对较为特殊的噪声源应同时测量声级的( )。(A)声压和声级(B)声功率级和声压(C)频率特性和声级(D)频率特性和声功率级39 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WECPNL”符号表示( )(A)等效连续 A 声级(B) A 计权声功率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声功率级40 下列关于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3、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B)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C)噪声源的种类及声级(D)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41 下列关于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B)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种类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照已有资料(C)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的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D)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即可42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每日
14、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 ) ,夜间不超过( ) 。(A)5dB3dB(B) 15dB10dB(C) 10dB3dB(D)15dB5dB43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l9 2011),生态影响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 ) 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A)区域的生态特点(B)区域的生态敏感性(C)项目类型(D)项目规模44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地表水标准依次划分为(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45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l9 2011),生态现状调查要求一级评
15、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 )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A)生物量、生态背景特征(B)生物量、物种多样性(C)生态规模、物种多样性(D)生态背景特征、物种多样性46 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者与其他相关活动之间造成生态影响的相互叠加称为( )。(A)有利生态影响(B)累积生态影响(C)间接生态影响(D)不利生态影响47 ( )是各个规划方案环境效益的基点,规划方案的取舍正是参照它的排序后决定的。(A)备选方案(B)推荐方案(C)替代方案(D)零方案48 噪声评价中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
16、 ) 的噪声级。(A)近期(B)中期(C)远期(D)不同时期49 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中要收集评价范围内( )地理地形图,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A)1:20005000(B) 1:200050000(C) 1:2000050000(D)1:2000050000050 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主要是分析评价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 的影响。(A)生态系统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B)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及生物生境环境功能(C)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完整性及生态系统功能(D)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及生态景观5
17、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 的原则和优先顺序,下列对其保护对策与措施优先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A)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B)减量化措施、修复与补救措施、重建措施(C)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修复与补救措施(D)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重建措施52 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 )阶段。(A)四个(B)五个(C)三个(D)六个53 验收调查对工况是有要求的,其中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 )的情况下进行。(A)0.75(B) 75以下(C) 75以上(D)1
18、54 生态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要给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实际采取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的对照、变化情况,并对变化情况予以必要的说明;对无法全面落实的措施,应( )。(A)说明实际情况并提出后续实施、改进的建议(B)不予验收通过(C)提出整改要求(D)要求重新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55 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分为( )时期。(A)四个(B)五个(C)三个(D)六个56 编制调查报告需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论证分析,针对( ) 的各类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整改与补救措施,明确验收调查结论,编制验收调查报告文本。(A)尚未达到环境
19、标准(B)尚未达到环境保护验收要求(C)尚未达到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D)尚未达到初步设计文件提出的要求5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 )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5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 )的推荐规划方案。(A)技术可行(B)经济可行(C)环境可行(D)环境、经济、技术可行5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中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
20、)影响分析。(A)推荐方案(B)替代方案(C)零方案(D)比选方案60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和( ) 。(A)影响方式(B)影响规模(C)影响性质(D)影响途径61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 )和风险管理。(A)安全距离确定(B)风险计算和评价(C)最大可信事故分析(D)应急措施6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和年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 )mg m 3。(A)0.05 和 0.04(B) 0.15 和 0.10(C) 0.25 和 0.15(D)以上都不对63 SO2、
21、CO 小时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小时至少有( )min 的采样时间。(A)60(B) 30(C) 45(D)4064 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一般景观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 。(A)类(B) 类(C) 类(D)类6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重铬酸盐法(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C)稀释与接种法(D)碘量法66 轨道交通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信噪比作为无线电干扰电磁环境的评价量,在评价信噪比时判断电视图像受影响的程度,目前各国多采用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推荐的图像损伤制( )评分标准。(A)三级(
22、B)五级(C)六级(D)没有级别67 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最低不得低于( )m。(A)8(B) 10(C) 12(D)206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 GB3838类水域 (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 GB3097 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 )。(A)三级标准(B)一级标准(C)二级标准(D)禁止新建排污口69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适用于( )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A)炼焦炉(B)焚烧炉(C)水泥工业(D)工业炉窑70 关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001)的要求说法
23、正确的是( )。(A)一类区域禁止新建以燃气为燃料的锅炉(B)一类区域禁止新建以轻柴油为燃料的锅炉(C)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D)一类区域禁止新建任何类型的锅炉71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的质量类别是( )。(A)类(B) 类(C) 类(D)类72 海水水质分为( ) 。(A)二类(B)三类(C)四类(D)五类73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是指车流量( )的道路两侧。(A)100 辆/h(B) 100 辆d(C) 100 辆h(D)100 辆d7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 200
24、8)中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城市规划(B)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 500m 以外(C)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等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内75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引起地
25、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属于( ) 建设项目。(A)一类或二类(B)一类(C)三类(D)二类76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 )的工程特征,分别识别其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A)施工和运营期两个阶段(B)规模及类型(C)投资及生产工艺(D)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77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地表水环境 COD 和 BOD5 标准限值是( )mgL。(A)20 和 6(B) 20 和 4(C) 15 和 3(D)15 和 478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划分原则,( )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
26、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A)类和类建设项目(B) 类和类建设项目(C) 类和类建设项目(D)类建设项目79 进行地下水一级评价的 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是( )。(A)50km 2(B) 50km2(C) 20km2(D)20km 280 下列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2001)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选址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800m 以外,地表水域150m 以外(B)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危险废物(尾矿除外)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C)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经营者和管理者(D)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
27、的选址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1000m 以外,地表水域150m 以外8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 )指标体系。(A)30 种 3 项(B) 33 种 3 项(C) 30 种 2 项(D)33 种 2 项82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 )及相应的( )。(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监控浓度限值(C)监控点监控浓度限值(D)监控点最高允许排放浓度83 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的监控点为( )监控浓度限值是( )mgm 3。(A)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 1.0(B)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 1.0
28、(C)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D)周界外浓度最低点 1.084 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 2001)中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B)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 2000m 以上(C)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D)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500m 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85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适用于除( )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
29、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A)生活垃圾期工程(B)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C)易爆和具有放射性(D)餐饮垃圾86 下列关于焚烧厂选址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 类、类功能区(B)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 GB3095 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C)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区(D)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87 一般性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分为( )类型。(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88 下列关于一
30、般性工业固体废物类场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B) 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饮用水源含水层(C) 类场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 3m(D)类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89 污水排放企业排放的总铬和六价铬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 )mgL 。(A)0.5 和 1.0(B) 1.5 和 0.5(C) 1.5 和 1.0(D)0.5 和 0.59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 GB3838 中 、类水域和排入 GB3097 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 )。(A)三级标准(B)一级标准(C)二级标准(D)禁止新建排污口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
31、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91 地下水环境预测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考虑到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隐蔽性和难恢复性,还应遵循环境安全性原则,预测应为评价各方案的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提供依据(B)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结合当地地下水环境现状确定,应以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位、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重点(C) 类建设项目,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应分别进行预测,给出污染物正常排放的预测结果
32、(D)类建设项目,应遵循保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原则,对工程可行性研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或不同开采方案等所引起的水位变化及其影响范围应分别进行预测9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 )。(A)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因子变化的预测(B)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仅考虑反映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C)须考虑环境质量背景与已建的和在建的建设项目同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的叠加(D)对于环境质量不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应结合当地环境整治计划进行环境质量变化预测(E)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均应根据其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性、当地的环境保护要
33、求而定93 下列选项中属大气一级评价项目点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是( )。(A)排气筒几何高度及出口外径(B)烟气出口速度(C)毒性较大物质正常排放量(D)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94 下列内容为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可以不调查的是( )。(A)估算毒性较大的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量(B)点源调查(C)按生产工艺流程或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D)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95 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至少包括( )。(A)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地面浓度(B)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C)全年逐时
34、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D)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96 下列关于一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监测点不少于 8 个(B)监测不得少于冬、夏两期(C)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7 天有效数据(D)监测可选取一期不利季节97 下列选项属于大气三级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是( )。(A)一次 30min 和 24h 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B)一次 30min 和 24h 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C)评价区季、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D)可不进行预测98 下列条件是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的是( )。(A)国家或地方所颁布的有关法规(B)受纳水域规模(C)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99 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复杂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污染物类型数大于 3(B)含有两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 10(C)污染物类型数不小于 3(D)含有两类污染物,或者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 10100 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 )决定。(A)河流水质要求(B)评价等级(C)河流规模(D)污染物排放量101 下列属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点源调查内容的是( )。(A)点源的排放情况(B)排放的有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