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4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616687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4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4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4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4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4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4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的( )作出了限制性规定。(A)有害物质和因素(B)控制标准(C)环境监测(D)检测方法2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环境中的( )作出了限制性规定。(A)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B)有害物质和因素(C)有害因素和产生污染物的来源(D)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物的来源3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要( )国家排放标准,须报经国务院批准。(A)优于(B)严于(C)低于(D)较低于4 环境影响评价

2、技术导则是由( )和( ) 组成的。(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导则(C)规划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污染物排放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样品标准评价技术导则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A)行业规划(B)地方标准(C)行业标准(D)区域标准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构成。(A)专题(B)专项(C)总则(D)区域功能7 因采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

3、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 )裁定,或者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A)省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行政主管部门(C)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8 排污口和污染物处理、处置场所的图形标志,执行( )。(A)统一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B)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C)法定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D)常用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9 进行生态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 )。(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B)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C)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总纲10 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清洁生产分析采用( )发布的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A

4、)国家(B)地区(C)省级(D)市级11 不属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基本要求的是( )。(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性质(B)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C)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D)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规模、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方法不包括( )。(A)类比分析(B)实测法(C)实验法(D)现场调研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内容的是( )。(A)工程基本数据(B)污染影响冈素分析(C)交通运输(D)重大危险源分析14 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常见方法是( )。(A)数学模型法(B)收集资料法(C)现场调查法(D

5、)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15 不属于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的是( )。(A)数学模式法(B)化学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16 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考虑( )。(A)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评价因子的变化(B)定量分析评价因子的影响冈素(C)定性分析评价因子的影响因素(D)定性分析评价因子的变化17 公众参与应遵循( ) 原则。(A)公平(B)全过程参与(C)公正(D)依法评价18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和体现( )的战略防御手段,在建设项目选址、合理布局、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的控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A)预防为主(B)环境保移(C)安全第

6、一(D)经济效益19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A)30(B) 40(C) 50(D)6020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 )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 )个月以上。(A)1 年,1(B) 1 年,2(C) 2 年,1(D)2 年,221 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 )单独统计。(A)强风频率(B)静风频率(C)弱风频率(D)台风频率22 风向玫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 )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A)10(B) 15

7、(C) 20(D)3023 在模式计算中,若给静风风速赋一固定值,应同时分配静风一个( )。(A)风速(B)风量(C)风向(D)风频24 在主导风向中,风向角范围一般在连续( )左右,对于以( )方位角表示的风向,主导风向范围一般是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的范围。(A)30,16(B) 30,14(C) 45,14(D)45,1625 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A)小于 30(B)大于等于 30(C)大于 30(D)等于 3026 在大气环境评价中,预测因子应根据( )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A)气象条件(B)气候条件(C)环境因

8、素(D)评价因子27 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需要考虑因素是( )。(A)污染源的排放高度(B)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C)地理环境(D)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28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计算点不包括( )。(A)环境空气敏感区(B)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C)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D)环境气象条件范围值29 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 ),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A)分辨率(B)清晰度(C)面积点(D)精确度30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 )m。(A)40(B) 45(C) 50(

9、D)5531 计算小时平均浓度需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 )计算。(A)逐时或逐次(B)逐日或逐次(C)逐日(D)逐日或逐时32 选择( )(针对所有计算点) 小时气象条件和对( )的若干个小时气象条件( 可视对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小时气象条件。(A)污染最严重的,各环境污染值最大(B)污染最严重的,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C)污染源最大,各环境污染值最大(D)污染源最大,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33 地形数据的来源应予以说明,地形数据的精度应结合评价范围及( )进行合理选择。(A)评价方法(B)预测网格点的设置(C)评价对象(D)预测网格点的规划34 一级评价项目预

10、测时,对于施工期超过( )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A)半年(B) 1 年(C) 2 年(D)3 年35 排放方案分( )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现有排放方案和环评报告所提出的推荐排放方案,排放方案内容根据项目选址、污染源的排放方式以及污染控制措施等进行选择。(A)工程设计报告(B)可行性设计研究(C)环境评价报告(D)环境推荐报告36 选择预测模式时,应结合模式的( )和( ) 进行合理选择。(A)适用范围,对参数的要求(B)适用范围,评价因子(C)评价范围,对参数的要求(D)评价范围,评价因子37 推荐模式清单不包括( )。(A)估算模式(B)进

11、一步预测模式(C)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D)大气环境气象分析38 自然通风锅炉是利用烟囱内、外温度不同所产生的( ),将空气吸人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一种通风方式。(A)风力梯度(B)风力差(C)温度差(D)压力差39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分( )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A)年限(B)月限(C)期限(D)时长40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类区、二类区和三类区相应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所规定的( )。(A)环境气候功能区(B)环境污染有害因素功能区(C)大气环境质量

12、功能区(D)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41 新建的燃煤、燃油(燃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只能设( )根烟囱,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进行设计。(A)1(B) 2(C) 3(D)442 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 28 MW(40 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 )m 。(A)30(B) 40(C) 45(D)5043 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 )m 。(A)6(B) 8(C) 10(D)1 244 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以上任何一项规定时,其烟尘、SO 2、NO 2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

13、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的( )执行。(A)20(B) 25(C) 40(D)5045 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 5 m 时,在水面下 0 5 m 水深处及在距河底 05 m处,各取样( ) 个。(A)1(B) 2(C) 3(D)446 在湖泊、水库中取样位置的布设上,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 )布设的方法。(A)放射线(B)直线(C)断面方向(D)断面垂线方向47 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其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平均水深小于 10 m 时,取样点设在水面( )m 处,但距湖库底不应 05 m。(A)02(B) 05(C) 08(D)148 海湾水质取样位置的设置主要考虑( )、评价工

14、作等级,一般按照一定的水域面积布设水质取样位置。(A)污水排放地域(B)污水排放量(C)污水排方式(D)污水排放频率49 在海湾中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上应尽量覆盖相应( )的调查范围,并且切实反映海湾的水质和水文特点。(A)评价方法(B)评价等级(C)水域(D)水域污染物50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预测方法不包括( )。(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非专业判断法51 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原则上一般划分为几个阶段,但不包括( )。(A)施工期(B)建设期(C)运行期(D)服务期满后52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评价等级、地面水环境特点和当地环保要求,个别建设项目应预测(

15、) 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A)服务期满后(B)建设期(C)运行期(D)施工期53 预测水质参数筛选原则是按照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 ),确定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的水质参数。(A)当地环境影响要求筛选(B)当地环保要求筛选(C)当地大气环境条件筛选(D)当地气象条件筛选54 水质参数选择原则不包括( )。(A)根据建设项目特点(B)水域类别(C)评价范嗣(D)评价等级55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时,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不需要预测的内容是(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B)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C)环境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D)环境评价范围内的最大日平均气温56 环

16、境标准体系不包括( )。(A)国家环境标准(B)地方环境标准(C)环境保护部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57 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方法中不包括( )。(A)分析法(B)测定法(C)采样法(D)检测法5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对于异地搬迁建设项目,在工程分析时,需说明的内容中不包括( )。(A)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B)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C)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D)异地搬迁的原因及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59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作温廓线分析,但不需要分析( ) 。(A)逆温层出现的频率(B)逆温层出现的平均高度范围(C)逆温层出现的高度(D

17、)逆温层出现的强度60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时,预测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时不包括(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B)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C)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D)环境空气质量61 取样断面上水质取样垂线设置时,若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应结合( ),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A)主流线的方向(B)主流线的位置(C)侧流线的位置(D)侧流线的方向62 在对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过程中,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 )解决。(A)现场调研(B)数学分析(C)群众参与(D)搜集现有资料63 对改、扩建 I 类建设项目,包气带污染调查取样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 )即可。(A)157

18、0 cm(B) 3570 cm(C) 2580 cm(D)3580 cm64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 )选定。(A)污染特征(B)污染源性质(C)污染半径(D)污染物种类65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时,对于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 )的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 )。(A)土壤盐渍化,水质指标(B)土壤盐渍化,水污染半径(C)土壤沙化,污染源种类(D)土壤沙化,水质指标66 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 )为主。(A)地表水(B)含水层(C)水质指标(D)水文气候67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井点布设中,对于类和类改、扩建

19、项目,当现有监测并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 )。(A)现状监测井(B)现状观测点(C)临时监测井(D)临时观测点68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 )倍以上。(A)1(B) 2(C) 3(D)469 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 )km 2 时,每增加( )km 2 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 )个点层。(A)7,100,15,1(B) 7,100,10,2(C) 8,90,15,1(D)8,90,10,270 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

20、监测点,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 )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 )个点层。(A)1,3(B) 1,4(C) 2,3(D)2,471 评价级别为一级的 I 类和田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 )取样。(A)水质(B)定深水质(C)潜水层水质(D)地表水72 评价级别为一级的类和类建设项目时,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大于( )m 时,取 3 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 )m 之内。(A)20,1(B) 20,2(C) 25,1(D)25,27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对于新建项

21、目,若有近3 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 )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A)1(B) 2(C) 3(D)474 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 )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A)半自动式采样泵(B)自动式采样泵(C)手动式采样泵(D)人工采样75 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 ),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A)现有声源影响(B)其他声源影响(C)无规则声源影响(D)远距离影响76 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 )、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A)声源种类(B)声源强

22、度(C)声源起源(D)声源数量77 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和( )、室外声波传播条件、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等。(A)建设布局(B)建筑布局(C)声环境传播(D)声源种类78 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 )(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A)传播速度(B)噪声强度(C)噪声类型(D)超标状况79 户外声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有: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包括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 ) 、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绿化林带以及气象条件引起的附加衰减等。(A

23、)对流辐射的衰减(B)热辐射衰减(C)屏障引起的衰减(D)障碍物的屏蔽80 下列选项中( ) 不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A)收集资料法(B)现场调查法(C)现场测量法(D)类比法81 在已有图件资料选择时,只有当图件资料的精度( )评价精度要求时,才能在本项目中直接引用。(A)高于或相当于(B)低于(C)近似于(D)较高于82 在遥感信息源选择中,下列不属于图像分别率主要指标的是( )。(A)空间分辨率(B)波谱分辨率(C)时间分辨率(D)波形分辨率83 制图比例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 )的详略程度。(A)评价对象(B)评价范围(C)评价程度(D)评价内容8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24、色彩设置原则的是( )。(A)天然色原则(B)象征、涵义原则(C)协调性原则(D)互补性原则8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级。(A)1(B) 2(C) 3(D)486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粒径( )也可划为气态污染物。(A)大于 15 m(B)小于 15m(C)等于 15 m(D)小于等于 15 m87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适用于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是( )。(A)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C)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88 开发区的规划方案一般是由( )作出的,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对规

25、划方案从环境影响的角度作出分析和评价。(A)建设单位委托规划设计部门(B)环保部门规划设计(C)国家环境保护规划部门(D)发展与改革委员会89 土壤微生物数量或土壤酶活性强度历来被视为( )或肥力的主要依据。(A)分析土壤活性(B)评价土壤活性(C)土地活性高低(D)土壤指数90 环境问题的识别应根据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并结合( )进行。(A)区域环境现状(B)环境评价结果(C)环境有害因素分析(D)环境评价报告书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91 我国的环境标准按照内容和性质分有( )。(A)环境质量标准(B)污

26、染物排放标准(C)污染物方法标准(D)标准样品标准9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影响评价仅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B)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C)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为参照边界(D)生态影响评价范同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93 西北荒漠化地区某新建高速公路穿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有( )。(A)动物通道有效性的监测计划(B)高速公路两侧防沙治沙_丁程方案(C)生态保护工程分标与招

27、投标原则要求(D)环境保护投资估算94 下列关于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A)地面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与影响预测范围不一定相同(B)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C)所有预测点在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D)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95 特征水质参数的选择应根据( )选定。(A)地理条件(B)水域类别(C)评价等级(D)建设项目特点96 ( )统一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的技术要求。(A)方法标准(B)标准样品标准(C)基础标准(D)国家标准97

2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21201 1)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 )。(A)一般性原则(B)内容(C)工作程序(D)方法及要求98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包括( )。(A)现场调查(B)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C)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99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在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之后,需要( ),最后制订工作方案。(A)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B)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C)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D)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100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 )。(A)作进一步的工程分析(B)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

29、C)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D)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101 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包括( )。(A)依法评价原则(B)早期介入原则(C)完整性原则(D)广泛参与原则102 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 ),分析和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以及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相关参数。(A)发展规划(B)环境保护规划(C)环境功能区划(D)生态功能区划分及环境现状的基础上103 影响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 )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A)施工过程(B)生产运行(C)服务期满后(D)生产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