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10465-2004 Method of test for Streptomycin in feeds《饲料中链霉素检验方法》.pdf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630249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NS 10465-2004 Method of test for Streptomycin in feeds《饲料中链霉素检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CNS 10465-2004 Method of test for Streptomycin in feeds《饲料中链霉素检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CNS 10465-2004 Method of test for Streptomycin in feeds《饲料中链霉素检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CNS 10465-2004 Method of test for Streptomycin in feeds《饲料中链霉素检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CNS 10465-2004 Method of test for Streptomycin in feeds《饲料中链霉素检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印行年月 94 年 10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類號 ICS 65.120 N411110465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72 年 7 月 11 日 93 年 10 月 20 日 (共 5 頁 )飼料中鏈黴素檢驗方法 Method of test for Streptomycin in feeds 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飼料中鏈黴素( Streptomycin)之檢驗方法。 2. 原理:飼料中鏈黴素,以含 0.01M Na2EDTA(disodium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ate)之 pH4.0

2、 MacIlvaine 緩衝溶液萃取後,經 COOH 型萃取管柱純化後,使用生物分析法測定。 3. 檢驗方法 3.1 工作環境:工作平檯須寬敞、潔淨,光線良好操作平檯光度為 100 呎燭光( cd;candela),密閉室內換氣良好,儘可能沒有灰塵及流動空氣。微生物密度之要求為每 15 分鐘落菌數不得超過 15 CFU /培養皿。 3.2 器具及材料 3.2.1 離心機 (Centrifuge):轉速可至 4,000 rpm 者。 3.2.2 離心管振盪器( Shaker) 3.2.3 酸鹼值測定儀 (pH meter) 3.2.4 離心管( Centrifuge tube):玻璃或塑膠製品,

3、容量為 50 mL。 3.2.5 微量吸管( Micropipette): 20 L、 100 L、 200 L 及 1000 L。 3.2.6 培養皿:已滅菌,內徑約 9 cm,高約 20 cm,底皿內外平坦、無氣泡、刮傷或其他缺點者。 3.2.7 乾熱滅菌器( Oven):內部中心溫度能達 170以上者。 3.2.8 高壓滅菌釜( Autoclave):能適用 121 (約 15 lb/in2或 1 kg/cm2)滅菌 15分鐘以上者。 3.2.9 不銹鋼圓筒( Stainless cylinder):規格外徑 80.1mm,內徑 60.1mm,高100.1mm。 3.2.10 抗生素抑菌

4、圈測讀計( Antibiotic zone reader) :可供量取抑菌圈之直徑者。若無本器,可使用游標尺或其他量尺。 3.2.11 生物分析盤( Bioassay plate):長 24.3 cm,寬 24.3 cm,深 1.8 cm。 3.2.12 展開槽( Developing chamber):玻璃製品槽底需平坦,供 TLC 板展開用。 3.2.13 薄層層析板(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plate, TLC) :長 20 cm,寬 20 cm,厚 250 m 矽膠層析板( Merck 1.05552)。 3.2.14 COOH 型萃取管柱( Carbox

5、ylic acid extraction column): 500 mg。 3.2.15 試驗菌: 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 CCRC 10447) 3.2.16 展開液: 6.8 g 無水磷酸氫二鉀及 2.0 g 無水磷酸二氫鉀溶解於 90 mL 蒸餾水,調 pH 至 7.00.1,定量至 100 mL。 2 CNS 10465, N 4111 3.2.17 試藥:無水磷酸氫二鉀、無水磷酸二氫鉀、氯化鈉、氫氧化鉀、檸檬酸、Na2EDTA、無水磷酸氫二鈉、正己烷、氯仿均採試 藥級,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對照用標準品。 3.3 緩衝

6、溶液之配製 3.3.1 pH8.0 磷酸鹽緩衝溶液: 16.73 g 無水磷酸氫二鉀及 0.523 g 無水磷酸二氫鉀溶解於 900 mL 蒸餾水,調 pH 至 8.00.1,然後稀釋至 1L。以 121滅菌15 分鐘。 3.3.2 0.1M 檸檬酸溶液:秤取檸檬酸 2.1 g,以蒸餾水定容至 100 mL。 3.3.3 0.2M 磷酸氫二鈉溶液:秤取無水磷酸氫二鈉 2.84 g,以蒸餾水溶解定容 100 mL。 3.3.4 pH4.0 MacIlvaine 緩衝溶液:取 0.1M 檸檬酸溶液 12.3 mL 和 0.2M 磷酸氫二鈉溶液 7.7 mL 混合後,調整 pH 值至 4.0,以 1

7、21滅菌 15 分鐘後放冷備用。 3.3.5 含 0.01M Na2EDTA 之 pH4.0 MacIlvaine 緩衝溶液:取 Na2EDTA3.72 g,以pH4.0 MacIlvaine 緩衝溶液溶解,定容至 1000 mL,以 121滅菌 15 分鐘後放冷備用。 3.3.6 pH3.0 MacIlvaine 緩衝溶液:取 0.1M 檸檬酸溶液 15.9 mL 和 0.2M 磷酸氫二鈉溶液 4.1 mL 混合後,調整 pH 值至 3.0,以 121滅菌 15 分鐘後放冷備用。 3.4 培養皿 3.4.1 抗生素培養皿 1 號( Antibiotic Medium 1) 蛋白 (Pepto

8、ne) 6.0 g 胰消化酪蛋白( Pancreatic digest of casein) 4.0 g酵母抽出物( Yeast extract) 3.0 g牛肉抽出物( Beef extract) 1.5 g 葡萄糖( Dextrose) 1.0 g洋菜( Agar) 15.0 g蒸餾水加至 1000 mL加熱溶解後,以 121滅菌 15 分鐘後,作成斜面培養皿,最終 pH 值為6.50.1,於滅菌後冷卻至約 48後,作成斜面培養皿供試驗菌繼代保存用。 3.4.2 抗生素培養皿 5 號( Antibiotic Medium 5) 蛋白 (Peptone) 6.0 g 酵母抽出物( Yeast

9、 extract) 3.0 g牛肉抽出物( Beef extract) 1.5 g洋菜( Agar) 15.0 g蒸餾水加至 1000 mL加熱溶解後,以 121滅菌 15 分鐘,最終 pH 值為 8.00.1。滅菌後待冷卻至約 48,加入試驗菌液,均勻混合,培養皿每只分裝 8mL 於平坦檯面 3 CNS 10465, N 4111 自然凝固備用。 3.5 試驗菌液之製備:試驗菌以抗生素培養皿 1 號於 30培養 171 小時。使用時,調其菌液濃度使添加於培養皿後,於高倍稀釋之標準溶液( 0.2 g/mL)呈現直徑約 10 mm 之抑菌圈,於低倍稀釋之標準溶液( 3.2 g/mL)呈現直徑約

10、2025 mm 之抑菌圈(試驗菌液於冰箱中保存不可超過 2 週)。 3.6 培養皿:加適量之試驗菌液於滅菌後待冷卻至約 48之抗生素培養皿 5 號,然後取 10 mL 於培養皿,以傾斜圓轉之動作搖動培養皿使其分布均勻,待其自然凝固。培養皿需在製備當日使用。 3.7 標準溶液 3.7.1 原液:精確秤量標準硫酸鏈黴素,以 pH8.0 磷酸鹽緩衝溶液溶解定容,使其濃度為 1000 g/mL。儲存於 2 10, 4 週內有效。 3.7.2 標準曲線:以 pH 8.0 磷酸鹽緩衝溶液將原液稀釋,使其濃度為 0.2、 0.4、0.8、 1.6 及 3.2 g/mL 之標準溶液。 3.8 標準曲線之製作

11、3.8.1 無菌操作夾取經滅菌之不銹鋼圓筒投放於定量用培養皿上,按 60 度圓心角放置六枚。 3.8.2 每一濃度之硫酸鏈黴素標準溶 液,使用三個定量用培養皿,四種不同濃度(參比濃度除外 )共需 12 個定量用培養皿。 3.8.3 於每個培養皿上放置之 6 個圓筒相間之 3 個圓筒內注入標準溶液,其餘 3個圓筒注入參比濃度標準溶液,注入量為 320 L 或適當定量。 3.8.4 於 361培養 171 小時後,以抗生素抑菌圈測讀計或游標卡尺測量其抑菌圈直徑。 3.8.5 量取同一濃度標準溶液之 9 個抑菌圈直徑及 9 個參比濃度之抑菌圈直徑,分別計算其平均值。 3.8.6 求取參比濃度 36

12、個抑菌圈平均 值,以此做為該抗生素標準曲線之修正點(Correction point)。 3.8.7 以修正點和該抗生素參比濃度 抑菌圈直徑平均值之差,調整各標準溶液抑菌圈平均值,每一標準溶液因 此可得一修正抑菌圈直徑平均值(如當修正點為 20.0 mm,參比濃度抑菌圈平均值為 19.8 mm,二者之差為 0.2 mm,標準溶液抑菌圈直徑平均值若為 17.0 mm,則修正為 17.2 mm)。 3.8.8 在半對數函數表上,以四種濃 度之標準溶液修正抑菌圈直徑平均值及修正點為橫軸(自然數值),濃度為縱軸(對數值),繪出標準曲線。 3.8.9 該標準曲線最低濃度抑菌圈直徑平均值 (L)及最高濃度

13、 抑菌圈直徑平均值(H)可由下列公式計算出: L (3a 2b c e)/5 H (3e 2d c a)/5 a,b,d,e 為低至高濃度標準溶液之修正抑菌圈直徑平均值, c 為 36 個參比濃度抑菌圈之平均值 (修正點 )。 4 CNS 10465, N 4111 3.9 檢液之調製 3.9.1 秤取 10.0 g 樣品,置入離心管內。 3.9.2 加入 20 mL 含 0.01M Na2EDTA 之 pH4.0 MacIlvaine 緩衝溶液,振盪 15 分鐘。 3.9.3 以 2,500 3,000 rpm 離心 15 分鐘後,取上層液加入正己烷 10 mL,振盪 10分鐘。 3.9.4

14、 以 2,500 3,000 rpm 離心 15 分鐘後,收集水層 (下層 ),加氯仿 20 mL。 3.9.5 振盪 10 分鐘,以 2,500 3,000 rpm 離心 15 分鐘後,收集水層 (上層 )。 3.9.6 注入已活化之 COOH 型萃取管柱,俟其完全流出後,以 4 mL 之 pH3.0 MacIlvaine 緩衝溶液沖提,以 5N NaOH 調 pH 至 7.5,供作檢液。 3.10 COOH 型萃取管柱之活化:取 COOH 型萃取管柱先以正己烷 5 mL 通過後,抽氣 1 分鐘除去正己烷,再依序以甲醇、蒸餾水及 pH4.0 MacIlvaine 緩衝溶液各5 mL 通過管柱

15、 (流速約為 1.5 mL/min) 。進行檢體分析前,管柱必須浸於 pH4.0 MacIlvaine 緩衝溶液中保濕。 3.11 圓筒平板法( Cylinder plate method) 3.11.1 將經滅菌之不銹鋼圓筒投放於含試驗菌之培養皿上,按 60 度圓心角放置 6個圓筒。 3.11.2 取上述培養皿 3 個,使用微量吸管定量吸取樣品檢液 320 L,分別注入於每個培養皿上之 3 個間隔圓筒內。 3.11.3 另外 3 個圓筒內則分別注入鏈黴素參比濃度標準溶液各 320 L。 3.11.4 於 361恆溫箱中培養 171 小時後,以抗生素抑菌圈測讀 計或游標卡尺,測定樣品檢液 (共

16、 9 個值 )及抗生素參比濃度 (每皿 3 個值 )之圓筒抑菌圈平均值,並記錄結果。 3.11.5 若檢液無明顯抑菌圈(直徑小於 12 mm)時,則表示該樣品無鏈黴素之殘留;有明顯抑菌圈(直徑 12 mm 以上)時,則繼續進行下述之操作。 3.12 生物自析鑑別法( Bioautography) 3.12.1 於距薄層層析板( TLC 板)下端 2 公分處,分別設定樣品檢液及抗生素標準液之原點,點間距離 2 公分。 3.12.2 於設定之原點上,以微量吸管分別注入檢液及鏈黴素標準溶液各 30 L 於薄層層析板,並吹乾。 3.12.3 將薄層層析板放入展開槽中,以展開液展至原點上方 15 公分處

17、,取出以電扇風乾至少 30 分鐘。 3.12.4 取 No.5 抗生素培養皿 100 mL,經滅菌冷卻至 50,加入適量芽胞懸浮液(添加量可參照培養皿之配製 ),充分搖勻後,注入經滅菌之生物分析盤中,並於平坦之檯面上靜置固化。 3.12.5 將風乾之薄層層析板密貼在上述生物分析盤內之培養皿上,排除接觸面之氣泡,加皿蓋置於室溫下使其擴散約 30 分鐘後,將薄層層析板移去。 3.12.6 將生物分析盤移入 361恆溫箱中培養 171 小時。 5 CNS 10465, N 4111 3.12.7 以一透明膠紙放在培養皿表面將各個圓 點及抑菌點之位置及範圍用油性簽字筆(奇異筆)描繪出。 3.12.8

18、以小量尺 量取標準抗生素及樣品抑菌點中心到原點之高度求出 Rf值,加以記錄。當樣品抑菌點之 Rf值和鏈黴素標準液之 Rf值相同時,即可確認該種抗生素之殘留。 3.13 回收率試驗:分別添加 100 g/mL 鏈黴素標準溶液 500 及 1000 L 於檢體 10g中,使添加濃度分別為 5 及 10 g/g,作三重複試驗。依第 3.9 節調製檢液,再以第 3.11 節分別測量其抑菌圈直徑。並以下列公式計算,求得檢體之回收率。 各添加濃度之檢體回收率( %) A/B100 A:各添加濃度之檢液所產生之抑菌圈直徑平均值 B:各添加濃度之標準溶液所產生之抑菌圈直徑平均值 檢體平均回收率為 2 個添加濃度檢體回收率之平均值。 3.14 鏈黴素殘留量之計算:以鏈黴素標 準曲線之參比濃度修正點和參比濃度抑菌圈直徑平均值之差,修正鏈黴素參 比濃度之抑菌圈平均值並計算出該樣品抑菌圈修正值,再依下列公式計算,以求得該樣品之抗生素實際殘留量。 檢體中鏈黴素殘留量( ppm) SR S:標準曲線上求得之檢體殘留鏈黴素濃度( ppm) R:該類空白檢體添加鏈黴素試驗平均回收率( %) 備考:本檢驗方法之最低檢出限量為 5 pp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际标准 > 其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