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15112-2007 Method of 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olefin content of gasolines by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汽油烯烃含量测定法(超临界流体层析法)》.pdf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635035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4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NS 15112-2007 Method of 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olefin content of gasolines by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汽油烯烃含量测定法(超临界流体层析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NS 15112-2007 Method of 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olefin content of gasolines by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汽油烯烃含量测定法(超临界流体层析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NS 15112-2007 Method of 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olefin content of gasolines by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汽油烯烃含量测定法(超临界流体层析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NS 15112-2007 Method of 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olefin content of gasolines by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汽油烯烃含量测定法(超临界流体层析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NS 15112-2007 Method of 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olefin content of gasolines by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汽油烯烃含量测定法(超临界流体层析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印月966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號 ICS 75.160.20 K6115115112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66月23日 月日 (共13頁)汽油烯烴含量測定法 (超臨界流體層析法) Method of 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olefin content of gasolines by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 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以超臨界流體層析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 SFC)測定車用汽油及其摻

2、配源之總烯烴含量的方法,測定結果以 %(m/m)烯烴表示,適合檢測總烯烴含量 1 25 %(m/m)之汽油。 備考 1. 本標準適合用於測定市售成品汽油之烯烴,汽油中所添加不同濃度之含氧成分,如甲基第三丁基醚 (MTBE)、二異丙醚 (DIPE)、第三戊基甲基醚 (TAME)及乙醇,均不會干擾烯烴分析。 2. 本標準尚未設計用於測定汽油之飽和烴、芳香烴及含氧化物之含量。 3. 本標準採用國際單位制 (SI), 內之單位及數值僅供參考。 4. 本標準要旨不在強調有關使用它時的所有安全問題。使用者應建立適用之安全衛生操作準則,並且在使用前能決定規則範圍之應用性。對特定之危害聲明參閱各節相關備考。

3、2. 用語釋義 2.1 臨界壓力 (critical pressure):在臨界溫度下,將一種氣體凝結為其超臨界液態流體所需的最低壓力。 2.2 臨界溫度 (critical temperature):可藉由壓縮將一種氣體凝結為其超臨界液態流體的最高溫度。 2.3 超臨界流體 (critical fluid):維持在其臨界溫度與臨界壓力上之流體。 2.4 超臨界流體層析 (supercritical-fluid chromatography, SFC):一種以超臨界流體為移動相之層析法。 3. 方法概要 3.1 將具代表性的少量樣品注入至一組串 連式雙管柱,以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為移動相。第一支

4、管柱填充物為具高表面 積的矽膠,第二支管柱填充物為吸附銀離子具高表面積矽膠,或是吸附銀離子的強陽離子交換材料。 3.2 本標準藉由兩個六孔轉閥導引汽油成 分依不同烴類別經由層析系統分離至偵檢器檢出。在正向流模 式中,飽和烴 (包含正、異烷烴及環烷烴 )經過兩支管柱先流至偵檢器,烯烴則被含銀離子的管 柱所吸附,而芳香烴與含氧化物仍被滯留於矽膠管柱;接著藉逆向流模式將芳香烴與含氧化物自矽膠管柱逆向吹驅 (back flushed)至偵檢器;最後再將烯烴自含銀離子的管柱逆向吹驅至偵檢器。 3.3 本標準採用火焰離子偵檢器 (FID),以相對於已知總烯烴含量 %(m/m)的參比標準品之層析所得烯烴信號

5、峰之面積作定 量校正,當樣品與參比標準品之密度不同2 CNS 15112, K 61151 時,結果須依其密度作修正。 4. 意義及應用 4.1 汽油所含的烯烴已證實在大氣中會導 致光化學反應,容易在都會區產生光化學煙霧。 4.2 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所發布之車 用汽柴油成分及性能管制標準已規範烯烴含量上限,因而對生產者及執法者 都需要有一個適當的汽油烯烴含量之測定標準。 4.3 本標準相較於 CNS 3577液體石油產品中烴類型態之檢驗法 (螢光性吸收法 )更適於測定車用汽油之烯烴含量,因 具備不需任何樣品前處理、分析時間較短(僅約 10 分鐘 )及可自動化連續分析等優點。其他替代的汽油烯烴

6、分析方法尚有CNS 14830低烯烴汽油含氧化物、飽和烴、烯烴、環烷烴及芳香烴 (O-PONA)測定法 (氣相層析法 )、 CNS 14861汽油總 烯烴含量試驗法 (多維管柱氣相層析法 )及 CNS 14949汽油組成分測定法 (高解析毛細管柱氣相層析法 )等。 5. 儀器裝置 5.1 超臨界流體層析儀 (SFC):任何具備下列特性及符合第 7 節性能需求的 SFC 均可使用。 5.1.1 泵 (pump): SFC 泵須能在需求壓力下操作 (一般約須達 30 Mpa),且能供應足夠穩定地流速以符合滯留時間精密度的需求 (優於 0.3 %)與背景偵測 (第 7節 )。 SFC 泵特性是決定適

7、當管柱內徑的主因, 4.6 mm 內徑之管柱需要的泵容量至少要達到液態 CO2每分鐘 1 mL 以上; 2 mm 及 1 mm 內徑之管柱需要的泵容量至少要分別達到液態 CO2每分鐘 200 L 與 50 L 以上。 5.1.2 偵檢器:本標準採用火焰離子偵檢器 (FID)作定量偵測,在 FID 前端須加裝流量限制器維持管柱內所須之壓 力,以使泵及偵檢器各自發揮其功能。而為建立最佳的閥轉動時間亦可選擇性加裝一個二極陣列 式或可變波長式UV 偵檢器 (第 7 節及第 8 節 ),此偵檢器可有兩種連接法。 (1) 一個極小呆容 (dead volume)的 UV 偵檢器可以直接插裝在管柱與 FID

8、 之間串聯使用。 (2) 藉由在管柱出口加裝 T 型分流接頭 ,使其一端仍接流量限制器通到FID,另一端接上 UV 偵檢器後再加流量限制器,即可並聯使用雙偵檢器,惟 FID 前端的流量限制器與 UV 後端的流量限制器須能搭配以使泵及偵檢器各自發揮其功能。 5.1.3 樣品注入系統:需包含一個液態樣品注入閥,能精密地 (優於 0.5 %)導入微升或更少的定量樣品。經測試 1 L 樣品注入量可適合於 4.6 mm 內徑之管柱,而 2 mm 及 1 mm 內徑之管柱的適當樣品注入量分別為 200 nL 與 50 nL。樣品注入系統之安裝與操作方法須避免降低層析分離效果。 5.1.4 管柱:須採用兩支

9、相同內徑的管柱。 (1) 高表面積的矽膠管柱:須如第 7 節所述,能將烷烴與烯烴自芳香烴分離出來,一般可用一支或串聯幾支長度 250 mm 的管柱,此管柱填充物之3 CNS 15112, K 61151 平均粒徑為 5 m 或更小,孔隙度為 6 nm(60 ),而其表面積須大於 350 m2/g。 (2) 吸附銀離子的高表面積矽膠管柱,或是吸附銀離子的強陽離子交換材料之管柱均可,而陽離子交換材料之管柱聲稱較具穩定性。一般會使用長度 50 mm 或 100 mm 的管柱,此管柱填充物之平均粒徑為 5 m。 備考:表 1 列舉部分曾成功應用的典型管柱。 表 1 典型之管柱組合 矽膠管柱 吸附有銀離

10、子之管柱 供應廠 Merck 供應廠 Hypersil, Phenomenex, Selerity 填充物 Lichrospher SI 60 填充物 Hypersil SCX, Selectosil SCX, Ag+form 粒徑, m 5 粒徑, m 5 長度, mm 250 長度, mm 100或 50 內徑, mm 4.6 內徑, mm 4.6 5.1.5 管柱溫度控制:層析過程須能控制管柱溫度變化在 0.5 以內。 5.1.6 電腦或電子式積分器:須有測定 累加之信號面積的方法,採用電腦或電子式積分器均可,然須具備可以修正分析過程中信號基線漂移之功能。 5.1.7 轉閥:本標準須將兩

11、個六孔轉閥組裝如圖 1,以產生下列四種閥件狀態組合 (1) 閥件狀態 A:矽膠管柱 (正向流模式 )與銀離子管柱 (正向流模式 )串聯,作為 a. 注入樣品到管柱中。 b. 沖提 (elute)出飽和烴。 c. 吸附烯烴於銀離子管柱。 d. 滯留芳香烴與含氧化物於矽膠管柱。 (2) 閥件狀態 B:矽膠管柱 (逆向流模式 )仍連在線上,而銀離子管柱被隔離,用以逆向沖提出滯留於矽膠管柱的芳香烴與含氧化物等極性化合物。 (3) 閥件狀態 C:矽膠管柱被隔離,而銀離子管柱 (逆向流模式 )連在線上,用以逆向沖提出吸附於銀離子管柱的烯烴。 (4) 閥件狀態 D:矽膠管柱 (正向流模式 )連在線上,而銀離

12、子管柱被隔離,用以調適矽膠管柱以提昇分離效果。 4 CNS 15112, K 61151 圖 1 狀態 A 之管柱與閥件配置關係圖 注射埠 UV 偵檢器 矽膠管柱FID 偵檢器 轉閥 1 轉閥 2 銀子管柱on on 6. 試劑與材料 6.1 試劑純度:除非另有規定,所有試驗 中都必須使用分析級化學品、蒸餾或去離子水,其他等級新鮮蒸餾的試藥或試 劑,只要確定有足夠的純度而不至於降低測定準確性者,亦可使用。 6.2 空氣:以不含烴化物之零級空氣作為 FID 氧化劑。 備考:警告空氣為高壓壓縮氣體,有助燃性。 6.3 氫氣:以不含烴化物之高純度氫氣作為 FID 燃劑。 備考:警告氫氣為高壓壓縮氣體

13、,且為極易燃氣體。 6.4 校正標準品溶液:含有已知質量比率 %(m/m)之一般汽油中常見烯烴成分類型及濃度的烴類混合液,此烯烴混合物可 用不含烯烴的成分,例如烷化油、甲苯、二甲苯及含氧化物如 MTBE 等,以重量法作稀釋至接近待測樣品之烯烴濃度。 6.5 二氧化碳 (CO2): SFC 級,純度 99.99 %以上,以具備可供應液態 CO2導管之高壓液化鋼瓶盛裝。 備考: 警告高壓液化之 CO2液體,瞬間釋壓會產生冷而硬之乾冰與二氧化碳氣體,大量二氧化碳氣體會稀釋空氣中的氧氣濃度,嚴重時會導致窒息。 6.6 載樣時間測試用混合物 (loadingtime mixture):由一個典型烷烴化合

14、物與一個烯烴化合物摻配而成的混合物,用於第 7.2.2(3)a 節及第 7.2.2(3)b 節之載樣時間測試,可保護銀離子管柱避免其載入芳香烴。 6.7 性能測試混合物 (performance mixture):由一個典型烷烴化合物、一個單環芳香烴 (通常用甲苯 )與一個典型單烯烴化合物摻配而成的混合物,用於微調分析條5 CNS 15112, K 61151 件及測試系統性能。正庚烷、甲苯與 3-甲基 -2-戊烯之混合物曾成功地用於此項測試。 6.8 品管查核樣品 (quality control sample):含烯烴之車用汽油,用於測試建立並長期追蹤分析系統之精密度。 7. 儀器裝置之準

15、備 7.1 依照操作手冊安裝 SFC 儀器,系統操作條件是依所選用之管柱與最適性能之微調結果而定。表 1 中所列之分析條件曾被成功地應用。假如無法達到第 7.2 節所述之性能特性如滯留時間與解析度 特性,則可微調管柱溫度、壓力或移動相之流速。當矽膠管柱活性偏低時,參 閱可接受之液相層析管柱再生方法,可以適當溶劑沖提活化之。 7.2 系統性能 7.2.1 系統最適化: SFC 系統最適化的操作目標在達到矽膠管柱對各烴類之分離。其程序隨著儀器是否配備 UV 偵檢器會有不同。 (1) 當有配備 UV 偵檢器時,可以直接追蹤偵測三種烴類成分之分離情形:飽和烴在 UV 沒有吸收信號;烯烴在波長 220

16、nm 有強吸收信號,而於 250 nm或更高波長沒有吸收信號;芳香烴則自較低波長,延伸到 250 nm 及更高波長都有吸收信號。因而可以波長 220 nm 追蹤偵測緊接於飽和烴之後的烯烴,以波長 250 nm 追蹤偵測芳香烴。在此情形下,測試第 6.6 節之載樣時間測試用混合物以調整操作條件,可使烯烴與芳香烴之分離達到最適化。 (2) 當未配備 UV 偵檢器時,個別的純化合物及第 6.6 節之載樣時間測試用混合物均可用以調整操作條件,以使系統性能達到最適化。 7.2.2 管柱需求 (1) 矽膠管柱:對矽膠管柱的關鍵要求在於其對烯烴與芳香烴須達可供定量分離之性 能。此管柱性能可藉由將銀離子管柱隔

17、離第 5.1.7(4)節閥件狀態 D之後獨立作測試評估。 a. 當有配備 UV 偵檢器時,要求烯烴與芳香烴信號峰須可達到基線分離,而閥轉動時間就要設定在芳香烴信號出現之前。 b. 當僅有配備 FID 偵檢器時,分析性能測試混合物所得烯烴與芳香烴的解析度 RAO須達到 3 以上。 ( )()OAOAAOyyttR+=699.12(1) 式中, tA :芳香烴參比物 (甲苯 )之滯留時間,秒tO :烯烴參比物 (3-甲基 -2-戊烯 )之滯留時間,秒yA :芳香烴參比物 (甲苯 )之半波寬,秒yO :烯烴參比物 (3-甲基 -2-戊烯 )之半波寬,秒(2) 汽油中所有芳香烴及含氧化物與其他極性成分

18、均於 tAR時間內自矽膠管柱被逆向沖提出來,此 tAR時間 (參閱表 1)須少於載樣時間 tL(參閱表 1)的 5 倍。此芳香烴與極性成分均可由 FID 偵測,完全分離之判定是以信6 CNS 15112, K 61151 號讀值 (SEnd)回到芳香烴信號出現前之基線信號讀值 (SBaseline)或其強度不及芳香烴信號高度讀值 (hAromatics)的 0.1%,如式 (2): SEnd SBaseline hAromatics/1000 (2) (3) 銀離子管柱:此管柱功能只作為烯烴吸附管,祇要能滿足下面兩項要求,管柱穩定性與層析效能並非選擇與否之關鍵,首先此管柱要能定量分離飽和烴與烯

19、烴,其次在適當條件下須可完全釋出所有烯烴以供定量。此管柱性能可藉由將矽膠管柱隔離第 5.1.7(3)節閥件狀態 C之後獨立作測試評估。 備考: 建議勿將芳香烴成分導入銀離子管柱,管柱性能測試可使用不含芳香烴之載樣時間測試用混合物,或以矽膠管柱吸附芳香烴。 a. 當以一個品管查核樣品作條件最適化測試,而假設系統有配備 UV偵檢器時,在閥件狀態 A 之正向流模式的載樣時間 tL內,不可檢出有烯烴自銀離子管柱流出。 tL tSAT 3ySAT (3)式中, tSAT:飽和烴之滯留時間,秒 ySAT:飽和烴之半波寬,秒 b. 當以性能測試混合物作條件最適化測試,而假設系統有配備 UV 偵檢器時,在閥件

20、狀態 A 之正向流模式的載樣時間 tL內,不可檢出有烯烴自銀離子管柱流出。 tL tS 5yS (4)式中, tS:飽和烴參比物 (正庚烷 )之滯留時間,秒 yS:飽和烴參比物 (正庚烷 )之半波寬,秒 c. 在閥件狀態 C 之銀離子管柱逆向流模式中,所有烯烴在 tBF時間內須能完全自銀離子管柱釋出,此逆向吹驅時間 tBF須少於烯烴正向導入管柱之時間 tFF的 5 倍。 tBF 5tFF (5)烯烴正向導入管柱之時間 tFF是試樣載入時間 tL與飽和烴吹驅時間 tC的總和。tFF tL tC (6)在吹驅時間 tC期間,仍滯留在銀離子管柱中的任何非烯烴成分之飽和烴 (烷烴與環烷烴 )再被正向沖

21、提出來。當吹驅時間 tC結束時, FID信號須回到基線才能確保飽和烴 (含環烷烴 )與烯烴已達到適當地分離。而逆向吹驅釋出之烯烴可藉由 UV 偵測 220 nm 或 FID 作觀測,完全分離之判定是以信號讀值 (SEnd)回到烯烴或飽和烴 (或二者 )信號出現前之基線信號讀值 (SBaseline)或其強度不及烯烴信號高度讀值(hOlefins)的 0.1 %,如式(7): SEnd SBaseline hOlefins/1000 (7)備考: 為了符合式 (第 5 節 )之要求,也許有需要在分析過程改變操7 CNS 15112, K 61151 作條件,例如逐漸增加移動相的密度或提高管柱溫度

22、會有助於烯烴之釋出,但維持以固定條件操作較有利於獲致最佳之精密度。 7.2.3 滯留時間之精密度 (1) 重複性 (repeatability):由於分析過程是依時間作管柱切換 (第 8 節 ),滯留時間的重複性會直接影響總烯烴含量測定的精密度。在固定一部儀器和管柱組合測定性能測試混合 物與標準汽油 (或品管查核樣品 ),數天期間內陸續測試所得滯留時間之精密度須達相對重複性在 0.5 %以內。 備考: 經驗顯示停機一段時間之後再開始的第一次測定所得的滯留時間會與之前所建立的測試標準有些不同。 (2) 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祇要管柱組合能符合第 7.2 節系統性能之要求,不

23、同管柱組合之間和不同儀器之間測試所得滯留時間之再現性並非關鍵。 7.2.4 檢量線製作 (1) 檢量線是由摻配至少 4 支不同烯烴濃度之校正標準品所製作。不含烯烴之汽油摻配成分與芳香烴可用以稀釋已知組成的烯烴混合物以製備標準品,烷化油、甲苯、二甲苯及適當的含氧化物 (如 MTBE 等 )均可用以製備校正標準品溶液,此等校正標準品溶液須測得其密度。 (2) 摻配之校正標準品溶液的烯烴濃度範圍須含括本標準即將應用於測定的範圍。檢量線是由測定校正標準品溶液所得之完整烯烴尖峰面積對應其已知烯烴質量百分比濃度作圖,用以製備標準品的稀釋溶液亦須作為空白測定以確定其不含烯烴。 (3) 檢量線之截距 (外插至

24、烯烴濃 度為零的尖峰面積 )要在統計上與零無顯著差異。 備考: 假如檢量線之截距不是零,則可能是用以摻配標準品的稀釋溶液之成分 (烷化油、重組油等 )有並非不含烯烴者。此須經由個別測試以釐清何者含有烯烴污染。 8. 分析步驟 8.1 測定樣品及標準品之密度:以 CNS 14474液態油品密度及比重測定法 (數位式密度計法 )或等同之方法測定樣品及標準品之密度。 8.2 閥轉動時間 8.2.1 參閱第 7.2.2(1)節,建立樣品注入 (t 0)到芳香烴正向流之間 的載樣時間tL(參閱表 3)。 (1) 此步驟僅須設定矽膠管柱在線上連到 偵檢器正向流模式,參閱第5.1.7(4)節,如此,當以品管

25、查核樣品測定載樣時間之區間時,可以保護銀離子管柱避免載入芳香烴第 7.2.2(2)節。 (2) 假如兩支管柱都設定在流體線上,即須以載樣時間測試用混合物 (第 6.6節 )作測試,以保護銀離子管柱。 8 CNS 15112, K 61151 8.2.2 以品管查核樣品測定芳香烴與極性化合物自載樣時間 tL(參閱表 3)之後,從矽膠管柱完全被逆向沖提出來所需的時間 tAR(參閱表 3)。兩支管柱起始設定為串聯模式第 5.1.7(1)節,在 tL(參閱表 3)時間將閥轉動,使得線上僅剩呈逆向吹驅模式之矽膠管柱第 5.1.7(2)節,當銀離子管柱已受保護避免載入芳香烴,即可開始測定 tAR(參閱表

26、3)時間。 8.2.3 以品管查核樣品測定正向流吹驅 出滯留在銀離子管柱中的所有飽和烴與環烷烴所需的時間 tC。兩支管柱起始設定為串聯模式第 5.1.7(1)節 ,在 tL(參閱表 3)時間將閥轉動,使得線上僅剩呈逆向吹驅模式之矽膠管柱 第 5.1.7(2)節,經過 tAR(參閱表 3)時間 (總時間為 tL tAR)再轉動閥以使矽膠管柱與銀離子管柱回到正向流串聯模式第 5.1.7(1)節,吹驅出滯留在銀離子管柱中的所有飽和烴與環烷烴,此吹驅時間 tC必須夠短,以避免將烯烴自銀離子管柱沖提出來。 8.2.4 測定將所有烯烴自銀離子管柱逆向釋出所需的時間 tBF(參閱表 3)。兩支管柱起始設定為

27、串聯模式第 5.1.7(1)節,在 tL(參閱表 3)時間將閥轉動,使得線上僅剩呈逆向吹驅模式之矽膠管柱第 5.1.7(2)節,經過 tAR(參閱表3)時間轉動閥以使兩支管柱回到正向流串聯模式 第 5.1.7(1)節 ,經 過 tC(參閱表 3)時間 (總時間為 tL tAR tC)再轉動閥,以使僅有銀離子管柱以逆向流模式連在線上第 5.1.7(3)節,以逆向沖提出吸附於銀離子管柱的烯烴。對應於表 1 之管柱組合與表 2 之 SFC 操作條件的典型閥轉動時間之時序表如表 3 所列。 8.3 應用 8.3.1 檢量線:依第 7.2.4 節製作檢量線。 8.3.2 樣品測試:注入適量未經稀釋的汽油

28、原樣,即可得如圖 2 之汽油層析圖例。參閱圖 3(為圖 2 的烯烴部分之詳細放大圖 ) 9. 計算 9.1 由積分測定出樣品之烯烴尖峰總面積 ,由檢量線直接測定出烯烴濃度。檢量線之範例如圖 4 所示。 9.2 當樣品與校正標準品之密度不同時,結果須再依其密度作修正。式 (8)可供修正不同密度之烯烴濃度計算使用。 Mcor Mcal (dstd)/(dsam) (8) 式中, Mcor:修正後之烯烴濃度, %(m/m) Mcal:由檢量線內插所得之烯烴濃度, %(m/m) dstd :用以建立檢量線之標準品溶液的密度 dsam:汽油樣品之密度 9 CNS 15112, K 61151 表 2 典

29、型的 SFC 操作條件 參數 設定值 管柱溫度, 75 管柱出口壓力, MPa 22.3ACO2流速, mL/min 2.5B樣品注入量, L 1 FID溫度, 350 空氣, mL/min 300 氫氣, mL/min 50 輔助空氣, mL/min 15 分析時間, min 5 20 A當 SFC 儀器是以管柱出口壓力調控流體時。 B泵加壓下為液態之二氧化碳。 表 3 典型之閥轉動時間時序表 時間區間 閥件狀態位置 典型時間 (min) 作動內容 tLA 起始時間 1.4 將樣品載入管柱,沖提出飽和烴 tARB 1.4 4 逆向沖提出芳香烴 tCA 4 4.5 沖提出仍滯留於銀離子管柱的飽

30、和烴 TBFC 4.5 10 逆向沖提出烯烴 備考:亦可使用能產生相同或更佳分離效果的其他閥轉動時間。 10. 品質管制:每天 (24 小時內 )在樣品分析以前,須先依第 8.2 節的步驟至少測定一支品管查核樣品,品管查核樣品的測定結果必須符合應用統計品保技術評估分析量測系統性能之方法或其他等同規範所訂定之統計品管目標。否則,當測定結果不在統計品管預期之區間內,即須檢討改善問題,再繼續以品管查核樣品作測試,直到確認系統性能可以符合品管目標。 11. 報告:對烯烴含量 1 %(m/m)以上的樣品,報告其總烯烴濃度至 0.1 %(m/m)。 12. 精密度及偏差:本標準之精密度由實驗室間分析比測數

31、據經統計分析之結果如下列: 12.1 重複性 (repeatability):由同一操作員使用相同儀器且在固定的操作狀況下,對同一試驗材料,在正常而正確的試驗方法操作下,連續二次試驗結果之差異,在 20 次中最多僅能有 1 次超過表 4 所列之重複性數值。 重複性 r 0.11X0.75 (9)式中, X 是介於 1 至 25 %(m/m)之烯烴 12.2 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由不同操作員在不同的實驗室,對同一種試驗材料,在正常而正確的試驗方法操作下,二個單獨且獨立的試驗結果之差異,在 2010 CNS 15112, K 61151 次中最多僅能有 1 次超過表 4 所

32、列之再現性數值。 再現性 R 0.47X0.75 (10)式中, X 是介於 1 至 25 %(m/m)之烯烴 12.3 偏差:因為沒有可接受的參比物質可用以評估本標準之偏差,因此無法提出本標準之偏差報告。 表 4 總烯烴之預估精密度 總烯烴, %(m/m) 重複性 r, %(m/m) 再現性 R, %(m/m) 1 0.1 0.5 3 0.3 1.1 5 0.4 1.6 10 0.6 2.6 15 0.8 3.6 20 1.0 4.4 25 1.2 5.3 13. 關鍵字: 車用汽油 (motor gasolines) ;烯烴 (olefins) ;超臨界流體層析法(supercritica

33、l-fluid chromatography);不飽和烴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圖 2 汽油層析圖例 飽和烴,正向經支管柱 芳香烴,逆向沖提自矽膠管柱 烯烴,逆向沖提自銀子管柱 11 CNS 15112, K 61151 圖 3 為圖 2 汽油層析圖之烯烴部分詳細放大圖 烯烴尖峰局部放大 圖 4 典型檢量線之範例 y =1.7202E+0.5x-2.8820E+0.4R2 =0.997 烯烴濃, %(m/m)烯烴尖峰面積計算 12 CNS 15112, K 61151 附錄 X (參考 ) X1. 美國加州法規對本標準應用之相關規定 X1.1 美國加州空氣資源

34、局 (CARB)採用本標準為測定汽油 烯烴含量之指定方法,自 2002 年 1 月 1 日生效。 X1.2 CARB 所公告之方法採用不同於本標準 所列的精密度規範,該精密度是以CARB 與美西各州石油協會 (WSPA)的會員進行實驗室間分析比對研究之數據為基礎。 X1.2.1 該比對研究使用了 9 間實驗室、 15 個樣品的分析數據,汽油烯烴含量範圍介於 1 10 %(m/m)。 X1.2.2 用於校正之烯烴混合物包含下列烯烴成分: 1-己烯 1-hexene 9.3 % 4-甲基 -1-戊烯 4-methyl-1-pentene 27.9 % 環己烯 cyclohexene 14.0 %

35、1-庚烯 1-heptene 24.7 % 2-甲基 -1-己烯 2-methyl-1-hexene 3.9 % 1-辛烯 1-octene 12.4 % 2-甲基 -1-庚烯 2-methyl-1-heptene 3.9 % 1-壬烯 1-nonene 3.9 % 備考: 此烯烴混合物須再依本標準法稀釋,以供建立檢量線。 (參閱第 7.2.4節 ) X1.2.3 計算所得重複性 r r 0.121(X)0.5 式中, X:烯烴, %(m/m) X1.2.4 計算所得再現性 R R 0.32(X)0.5 式中, X:烯烴, %(m/m) X1.3 下列 CARB 公告方法中將烯烴數據由 %(m

36、/m)轉換為 %(v/v)的關係式,是由同一組樣品分別進行本標準與 CNS 3577 分析之數據作相關性分析而得。 VO 0.857(MO) 式中, VO:烯烴, %(v/v)MO:烯烴, %(m/m) X1.3.1 此關係式是以符合 CARB Phase 2 汽油規範之汽油,且其烯烴含量範圍介於 0.4 10.5 %(m/m),進行相關性研究而得,此式可能不適合用於其13 CNS 15112, K 61151 他不同於 CARB Phase 2 汽油類型之汽油,或其他含有較高烯烴比率之汽油。 引用標準: CNS 3577 液體石油產品中烴類型態之檢驗法 (螢光性吸收法 ) CNS 14474 液態油品密度及比重測定法 (數位式密度計法 ) CNS 14830 低烯烴汽油含氧化物、飽和烴、烯烴、 環烷烴及芳香烴(O-PONA)測定法(氣相層析法) CNS 14861 汽油總烯烴含量試驗法 (多維管柱氣相層析法 ) CNS 14949 汽油組成分測定法 (高解析毛細管柱氣相層析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际标准 > 其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