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地震工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643014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地震工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地震工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地震工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地震工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地震工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地震工程)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分阶段设计法,实现三水准的设防目标,其具体设计内容包括( ) 。(A)满足静力荷载作用下构件强度验算要求(B)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及变形验算要求(C)满足抵抗基本烈度下地震作用的要求(D)满足大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要求2 按地震的成因划分,发生地震的类型有( )。(A)潮汐地震(B)陷落地震(C)诱发地震(D)构造地震3 下列给出的地震震级中,( )可称为破坏性地震。(A)4 级(B)

2、 5 级(C) 6 级(D)7 级4 第一阶段设计中,不应采用( )烈度值对应的地震作用。(A)罕遇地震(B)基本烈度(C)多遇地震(D)大震5 地震小区划分工作中进行地震反映分析时常用的土工参数有( )。(A)土体密度(B)动剪切模量(C)动弹性模量(D)阻尼比6 下列关于局部地形条件对于地震反应影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愈大,高处的反应愈强烈(B)高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愈大,地震反应越大(C)边坡愈陡,其顶部的放大效应相应加大(D)高突地形顶面愈开阔,中心部位的反应愈强烈7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当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下

3、列情况中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的是( )。(A)抗震设防烈度小于 8 度(B)非全新世活动断裂(C)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大于 60m(D)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大于 60m8 减小高层结构地震反应的措施主要包括( )。(A)增大结构阻尼(B)选择坚硬场地(C)增加结构自重(D)增大结构自振周期9 下述关于地震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纵波速度最快,破坏力亦最大(B)横波速度比纵波慢,破坏力亦较小(C)面波是沿地表传播的波,速度最小(D)面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最大10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 FEK=G;其

4、中系数 与( )有关。(A)抗震设防烈度(B)结构恒荷载(C)结构震动荷载(D)场地类别11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没防类别(B)根据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没防类别(C)根据 50 年内发生地震烈度的超越拇率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D)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12 在相同地质条件下,下列(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的波速慢。(A)P 波(B) L 波(C)剪切波(D)瑞利波13 地基条件对建筑物震害有直接影响,下列关于软

5、土地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特征周期长(B)地震动持续时间长(C)震害较轻(D)振幅较大14 地震时,坚硬地基上的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其主要原因是( )。(A)柔性结构较刚性结构抗震能力强(B)震动阻尼小(C)地面特征周期短(D)结构自振周期长15 土层剪切波速在抗震设计中可用于( )。(A)确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 max)(B)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I 1E)(C)确定剪切模量(D)划分场地类别16 桩基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 25(B)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应计入承台周

6、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C) 8 度时高度不超过 24m 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D)7 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17 反应谱是一一条曲线,关于反应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表示场地上不同周期的结构对特定地震的反应(B)它表示场地上特定周期的结构对不同地震的反应(C)它表示场地上特定周期的结构对特定地震的反应(D)它表示不同场地上特定周期的结构对特定地震的反应18 设计特征周期反映的是( )。(A)地震震级(B)震中距(C)场地类别(D)建筑物的类型19 对地震地面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较薄坚硬土层其特征周期较短,一般易

7、导致五、六层建筑物的破坏(B)较薄坚硬土层其特征周期较长,一般易导致二、三十层建筑物的破坏(C)较厚软弱土层其特征周期较短,一般易导致五、六层建筑物的破坏(D)较厚软弱土层其特征周期较长,一般易导致二、三十层建筑物的破坏20 在下列情况中,被放大最多的低频地震波是( )地震波。(A)土质松软(B)覆盖层较厚的场地(C)土层坚硬(D)覆盖层较浅的场地21 建造在较厚软土层上的高层建筑容易遭受破坏,其主要原因有( )。(A)结构抗震能力差(B)结构振动阻尼大(C)结构自振周期长(D)地面特征周期长22 砂土和粉土地震液化的定量判别的方法有( )。(A)低应变动测法(B)动三轴试验(C)标贯试验(D

8、)剪切波波速试验23 关于地震液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时场地出现喷水冒砂时,表明已液化(B)地震波作用下,砂土中的孔隙水压力升高,抗剪强度降低,可产生液化(C)砂土颗粒平均粒径越大,液化可触性相对较小(D)震动的强度越强,液化可触性较大,其持续时间一般对液化无影响24 进行液化指数计算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指数计算的深度一般情况下应取 15m(B) 05m 范围内权函数为 10(C)深度增加,权函数值相应减少(D)当实测标准贯入击数大于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液化指数应取负值25 从正确判别砂土和粉土的液化可能性角度来看,下列符合标准贯入试验要求的工艺是( ) 。

9、(A)自动落锤(B)冲击钻进(C)回转钻进(D)泥浆护壁26 在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时,应符合的要求是( )。(A)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B)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C)同一结构单元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D)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7 地震时,发生土体震陷的土层是( )。(A)饱和松砂(B)淤泥(C)密实砂土(D)低压缩性黏性土2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土层液化性进一步判别时采用( )。(A)土层剪切波速法(B)标准贯入锤击数法(C)相对密

10、度法(D)比贯入阻力法29 在地震过程中,下列关于砂土液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前,土体自重及所受外力由土颗粒骨架和水共同承担(B)地震过程中,土体自重及所受外力由土颗粒骨架和水共同承担(C)地震发生液化时,土体中有效应力为零,而孔隙水压力等于总应力(D)地震引起的波动孔隙水压力是会消散的30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 ) 条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A)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 3)及其以前,7、8、9 度时可判为不液化(B)粉土的黏粒(粒径小于 0005mm 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 度、8

11、度和 9 度时分别不小于 10、13 和 16 时可判为不液化(C)浅埋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则有:d ud 0+db 一 2 式中,d u 为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d b 为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 2m 时应采用 2m;d 0 为液化土特征深度(m)(D)天然地基的建筑,当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有:dwd 0+db 一 2 式中,d w 为地下水位深度 (m),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d b 为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 2m 时应采用2m

12、;d 0 为液化土特征深度(m)31 选择建设场地时,下列( )情况属于抗震危险地段。(A)可能发生地陷的地段(B)液化指数大于 12 的地段(C)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D)高耸孤立的山丘32 在判断场地类别时,需要下列( )勘测资料。(A)场地土类型(B)土质相对密度(C)场地液化指数(D)场地覆盖层厚度33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划分土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对于指定条件下的某些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按土的类型利用当地经验估计土层的剪切波速(B)划分土的类型对于乙类建筑是没有意义的(C)若覆盖层范围内由多层土组成,划

13、分土的类型后可直接查表得出建筑的场地类别(D)如果有了各土层的实测剪切波速,应按实测剪切波速划分土的类型,再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34 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主要反映了( )的影响。(A)震源机制和震级大小(B)地震设防烈度(C)震中距远近(D)建筑场地类别35 当丙类建筑位于严重液化的场地时,在确定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时,下列哪些措施符合抗震害要求?( )(A)采用筏板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等刚性基础(B)采用振冲、振动砂桩等方法加固液化土层,使该土层的标准贯入实测击数大于相应的临界值(C)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D)采用桩基础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地震工程

14、)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为实现 3 个水准的设防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二阶段设计。第一阶段是强度验算,取第一水准(小震)的设计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并在保持同原规范相当的可靠度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验算,这样,既满足了在第一设防水准下具有必要的强度可靠度,又满足第二设防水准(中震)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第二阶段设计弹塑性变形验算,对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

15、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问变形验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实现第三水准(大震)的设防要求。一般来讲,对大多数的结构,仅需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地震震级为 5 级以上(包括 5 级)时称为破坏性地震。【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条文说明第 101条规定。【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地震

16、小区划分工作中进行地震反映分析时常用的土工参数,一般不采用动弹性模量。【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高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愈大,地震反应越小;高突地形顶面愈开阔,中心部位的反应愈不强烈。【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第 417 条,当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并应符合要求,具体内容是: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的情况:抗震设防烈度小于 8 度;非全新世活动断裂;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和 9 度时,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 和 90m;

17、 对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况,应避开主断裂带。【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增加结构的自重不利于抗震,在地震发生过程中,自重结构大的建筑物惯性大,更容易发生破坏,抗震一般采用轻型结构。【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9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纵波速度最快,但振幅较小。面波的破坏力最大,横波的破坏力比纵波大。【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0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第 514 条,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1 【正确答案】 A

18、,D【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第 102 条和第311 条,抗震没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2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对于软土地基,地震的震害较重,因此也不适合做高层结构的地基。【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4 【正确答案】 C,D【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5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地震烈度有关;液化指数与标准贯入击数及土层埋藏条件有关;剪切模量 G

19、=P2;场地类别与覆盖层厚度及土层平均剪切波速有关。【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第 441443条,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抗震设计反映谱是根据大量实际地震记录分析得到的地震反映谱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震害经验综合判断给出的,它不像实际地震反映谱那样具有反映一次地震动过程的频谱特性,而是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在总体上把握具有某一类特征的地震动特性。确定设计反应谱的基本思路是以不同的烈度水平

20、和场地条件对已有的反应谱进分类和计分析,从而得出平滑化加速度反应谱作为抗震设计的主要依据。【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第 217 条规定,设计特征周期是在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19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地震运动中场地覆盖土层的震动周期与结构的自振周期近似吻合而产生的振动放大出现共振现象,震害加重。对于较薄坚硬土层,其特征周期较短,如果在该场地上建五、六层房屋,其基本自振周期较短,一般 0405s 和场地特

21、征周期相近,地震将引起很大振幅;反之,在该场地若建二、三十层高楼,其基本自振周期较长,一般为 1525s,所受影响却不是很大。【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一般来讲,场地土质较软,厚度大的地方,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值点偏于较长的周期。【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较厚软土层其特征周期较长,而高层建筑结构自振周期长,容易引起共振。【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低应变动测法主要用于桩基完整性的检验,不用于地震液化的判定。【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饱和砂土和粉土

22、在周期地震荷载作用下,由于不能及时排水而形成孔隙水压力,当孔隙水压力达到与围压(上覆压力)相等时,有效应力变为零,砂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这种砂土短时间失去强度的现象称为砂土液化。影响液化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包括震级大小,离震中远近,地震作用时间等。在实验室中,则反映在振动应力大小与重复作用的次数上。土层本身因素;必须是饱水的,土层所处深度(反映土层初始应力状况),砂土密实程度。砂土粒径(一般用 dso平均粒径来反映)。【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4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第 434 条,现行规范应判别地面下 20m 范围内土的液化。

23、第 435 条规定,当实测标准贯入击数大于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取为临界值,此时液化指数应取零值。【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5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T350011 一 2010)第 334 条,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的要求有: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7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震陷是在地

24、震作用下土体产生的附加沉陷,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震陷的土有饱和软土、结构松散的黄土和填土等。此外相对密实度低的地下水位以上的砂土和碎石类土也会发生震陷。【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8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对初判可能发生液化的土层,应进行复判。液化复判有标准贯入捶击法、相对密度判别法等几种方法。【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2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地震之前外力及土体自重全部由土骨架承担,水只承担其本身的压力。地震过程中,砂粒产生滑移,因为地震历时短和排水不畅,饱和砂土体积不变,应力必由砂骨架转移到水,引起孔隙水压力。它包括波动和残余孔压。当残余孔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应力全部由砂

25、骨架转移到水,有效应力为零,孔压等于总应力,这时便产生液化。地震引起的孔压最终是要消散的。【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30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第 433 条规定。【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31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表 411 相关规定。【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32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10)第 416 条,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 99 划分为五类。【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33 【正确答

26、案】 A,B,D【试题解析】 C 项,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3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为了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分为三组,即为原规范巾的设计近震(建筑物所在地遭受的地震影响来自本设防烈度或比该地区设防烈度大一度地区的地震)和设计远震(建筑物所在地遭受的地震影响来自本设防烈度比该地区设防烈度大两度或两度以上地区的地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12010)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分为三组,它在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B1基础上略作调整,该规范并在附录 A 规定了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的设计地震分组。【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35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A 项采用浅基础和刚性基础均对抗震不利。【知识模块】 地震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