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649551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练习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谋划,是国家长远发展的( )计划。(A)指导性(B)宏观性(C)纲领性(D)统一性2 国家规划是政府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具有明确的意图和愿望,对企业的决策会起到( )的作用。(A)指导性(B)宏观性(C)纲领性(D)统一性3 ( )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是中央政府为实施规划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对策。(A)城市规划(B)经济政策(C)货币政策(D)宏观经济4 ( )是指由中央政府制定的全国规划,关系到国家的

2、全局和长远利益。在制定国家级规划时,应考虑到地方的实际,照顾到地方的利益。(A)总体规划(B)地区规划(C)专项规划(D)国家级规划5 ( )是规划期内主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A)总体规划(B)地区规划(C)专项规划(D)国家级规划6 国家总体规划、省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年。(A)3(B) 5(C) 10(D)207 跨省级的区域规划由( )批准。(A)省级人民政府(B)地区人民政府(C)国务院(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 (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

3、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可持续发展(D)统筹发展9 (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可持续发展(D)统筹发展10 ( )是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A)生产力布局(B)经济结构(C)发展规划(D)资源配置11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 ) 转变。(A)节约型(B)集约型(C)经济型

4、(D)社会型12 发展规划体现的( ) ,一是要正确把握宏观经济的政策取向,二是要加强规划与政策之间、政策体系内部的相互协调、搭配与组合,三是要提高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A)实效性(B)协调性(C)政策性(D)综合性13 国家规划的( ) 首先体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应是导向性的,是向社会传递的宏观调控意图。(A)宏观性(B)战略性(C)指导性(D)政策性14 ( )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A)促进社会和谐(B)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D)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5 为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决策系统、调控运

5、行系统和 ( ) ,这样才能够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A)调控协调系统(B)调控规划系统(C)调控支持系统(D)调控预测系统16 健全扶持机制,按照( )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A)利润分配最大化(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公共服务均等化(D)贫困优先17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谋划,是国家长远发展的( )计划。(A)指导性(B)纲领性(C)宏观性(D)战略性18 ( )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

6、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A)国民经济(B)社会发展规划(C)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9 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性、宏观性、战略性和( )的特点。(A)政策性(B)纲领性(C)统筹性(D)统一性20 国家规划对企业生产经营有( )作用。(A)指导(B)辅助(C)决定(D)导向21 国家规划的指导性体现在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互补上。( )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就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现阶段的体现形式。(A)国家规划(B)宏观调控(C)统筹计划(D)经济运行22 为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缺失,就要寻求一个优化的均衡点,以体现规划的( )。这就要求规划是

7、粗线条的,有弹性的(目标是一个容许浮动的区间)。(A)指导性(B)宏观性(C)互补性(D)纲领性23 国家发展规划是由( ) 确定的预期目标和相应的政策体系组成的规划。(A)国务院(B)中央政府(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地方政府24 经济政策是政府( ) 的体现,是中央政府为实施规划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对策。(A)决策职能(B)调控职能(C)经济职能(D)货币职能25 具有指导性、宏观性特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为谋求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在一定期限内的预期目标和行动方案。其中,( )是发展规划的第一要素。(A)方案(B)目标(C)方式(D)手段26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同样

8、重要,因为经济运行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突发的因素,产生新的机遇和干扰,需要政府提出新的对策乃至新的目标。(A)平衡协调(B)预备方案(C)项目预测(D)可行性研究27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是依靠( )进行的。(A)国家规划(B)平衡协调(C)市场机制(D)宏观调控28 ( )是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政府为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对策。(A)经济政策(B)财政政策(C)发展规划(D)宏观调控29 国家发展规划是指导性的,为未来的经济运行提供了总体规范,对于各( ),既是目标导向,也是行为准则。(A)经济主体(B)政府宏观调控部门(C)发展改革部门(D)经济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

9、部门30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作用不包括( )。(A)目标导向作用(B)加强国际贸易的作用(C)平衡协调作用(D)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31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 )的规划管理体系。(A)国家级规划和省级规划相结合(B)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相结合(C)三级三类(D)二级二类32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按( )分为国家规划、省(市、IX)级规划、市县级规划。(A)行政层级(B)区域制度(C)规划的对象和功能(D)政府职能33 ( )应保证国家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的实施,维护国家级规划的权威性和统一性。(A)总体规划(B)地方规划(C)专项规划(D)区域规划34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按对象和功能类

10、别可分为总体规划、( )和区域规划。(A)专项规划(B)国家级规划(C)宏观规划(D)市县级规划35 国家总体规划和地方总体规划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由( )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A)地方政府(B)规划管理部门(C)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D)同级人民政府36 编制社会发展规划的出发点,要着眼于(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突出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生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A)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国家、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C)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行(D)国家规划管理

11、体系制定的目标37 ( )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A)区域规划(B)专项规划(C)特定规划(D)地方规划38 ( )是编制区域内省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A)特定规划(B)区域规划(C)市级规划(D)跨省级的区域规划39 跨省级的区域规划,由( )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A)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B)国务院(C)中央政府(D)省级规划管理部门40 国家总体规划、省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年。

12、(A)5(B) 10(C) 15(D)2041 强化规划之间的( ) ,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A)综合统一(B)衔接协调(C)相互合作(D)相辅相成42 编制跨省级的区域规划,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A)专项规划(B)市县级规划(C)城市规划(D)地区规划43 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要充分发挥( )的作用。(A)科学(B)技术(C)调控(D)专家44 总体规划草案由各级人民政府报( )审议批准。(A)中央政府(B)国务院(C)同级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45 ( )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

13、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A)科学的方法论(B)科学发展观(C)科学的战略思想(D)科学的指导方针46 (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可持续发展(D)综合进步47 (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A)全面发展(B)稳健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48 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4、加快经济结构的( )调整。(A)科学性(B)全面性(C)战略性(D)先进性4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条件下,作为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应该减少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领域的目标,强化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目标。提出的目标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导向性、预期性和( )三类。(A)约束性(B)战略性(C)创新性(D)科学性5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要坚持“ 六个必须”的原则,以下不属于“六个必须”原则内容的是( ) 。(A)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B)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D)必须提高自主创

15、新能力5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A)提高人均收入(B)稳定物价(C)加强农村改革(D)保持供求平衡52 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有( )的问题。(A)局限性(B)挑战性(C)政策性(D)战略性53 国土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陆地和水域。( )是一个国家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A)国土(B)自然资源(C)国土及依附于国土的自然资源(D)市场54 ( )是国家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由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所决定的。(A)安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B)规划生产力布局(C)提出宏观调

16、控目标(D)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55 我国经济从当前所处的发展时期来看,仍是( )经济。(A)规划主导型(B)生产主导型(C)消费主导型(D)投资主导型56 ( )是指调控经济运行、实现国家规划和各种社会目标所需配套的一系列经济政策。(A)经济运行政策(B)宏观调控政策(C)国家规划政策(D)经济政策体系57 在规划的前期阶段,( )是编制规划的依据。(A)经济预测(B)经济信息(C)科学规划(D)经济政策58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要在 ( ),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完成主要任务。(A)经济持续发展(B)物价稳定(C)保持总量平衡(D)国际收支平衡59 ( )是我国现

17、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A)深化改革开放(B)完善土地税收政策(C)保护自然生态系统(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0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 )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A)教育业(B)服务业(C)科研(D)化工业61 ( )就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A)区域规划(B)地区规划(C)总体规划(D)专项规划62 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最重要的是要(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部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新的思路促进中部崛起。(A)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

18、社会发展全局(C)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D)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63 健全市场机制,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 )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A)经济信息(B)生产技术(C)生产要素(D)人才资源64 健全( ) ,就是要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A)市场机制(B)协作机制(C)扶持机制(D)合作机制65 健全( ) ,就是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A)互助机制(B)扶持机制(C)协作机制(D)合作机制二、多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19、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66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全球范围内已经和正在进行广泛的讨论。具有较大影响的几类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 )。(A)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B)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C)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D)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E)从政治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6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包含( )。(A)科技(B)人口(C)资源(D)环境(E)经济社会发展68 强化环境法治即要求在( )等领域加强立法工作。(A)环境协调发展(B)循环经济(C)水污染综合治理(D)生态保护和土壤(E)化学物质污染防

20、治69 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 )。(A)技术创新领域(B)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领域(C)生态保护和建设领域(D)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领域(E)城市建设领域70 2002 年中国政府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A)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方针,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B)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C)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D)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E)尽量减少贫困人口71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包括( )。(A)统筹经济、社

21、会、环境协调发展(B)强化环境法治(C)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E)加大环境保护力度72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政策有( )。(A)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B)控制人口增长(C)货币政策(D)产业政策(E)技术政策73 2002 年 8 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表达了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政治意愿,并在( )等领域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A)水、生物多样性(B)健康(C)环境污染(D)农业(E)能源74 充分发挥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具体工作有( )。(A)加强研究与开发相关技术和设备(B)积极推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

22、化(C)依靠科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D)进一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理论(E)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75 完善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具体工作有( )。(A)尽快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加强执法力度(B)完善现行的一系列管理制度(C)加快制定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认证认可体系(D)依靠科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E)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和项目进行可持续评价的制度等76 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内容包括( )。(A)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B)以经济发展为核心(C)以经济效益为根

23、本出发点(D)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辅(E)有重点地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的协调77 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是( )。(A)完成从“ 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 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 ”转变(B)大力推进扶贫开发(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D)合理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资源(E)以上都不对78 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 )。(A)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B)科技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C)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D)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E)全面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79 防护林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A)“三北”(B)长江(C)珠江(D)太行山(E)黄

24、土高原80 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是指根据( ),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格局。(A)政治制度、经济政策(B)资源禀赋、环境容量(C)产业格局、地区发展(D)生态状况、人口数量(E)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81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具体工作有( )。(A)开展各种形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B)积极参与双边、多边的全球环境国际合作计划(C)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D)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E)不断鼓励、支持、倡导和增进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82 我国 2l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经济领域主要体

25、现为 ( )。(A)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B)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性调整(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D)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E)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83 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社会发展领域主要体现为( )。(A)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B)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C)建立健全灾害预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D)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E)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84 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领域主要体现为( )

26、。(A)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B)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对资源的需要(C)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D)包括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与安全供给(E)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85 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生态保护和建设领域主要体现为( )。(A)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B)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C)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D)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E)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86 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重

27、点领域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领域主要体现为( )。(A)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B)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C)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D)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E)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87 我国 2l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能力建设领域主要体现为 ( )。(A)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B)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C)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D)加强执法力度,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E)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性调整88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

28、保障措施有( )。(A)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B)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C)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D)运用科技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E)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89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A)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B)切实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C)强化环境法治,强化环境监管(D)建立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机制,完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E)完善现代企业制度90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 )。(A)完善企业制度(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9、(C)加大环境保护力度(D)加强宏观调控(E)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91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政策有( )。(A)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B)产业政策、技术政策(C)税收政策、收费政策(D)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E)投资政策92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方针,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具体工作有(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B)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C)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改善基层服务条件(D)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及妇幼保健教育活动(E)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制建设93 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工作有( )。(A)

30、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C)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的法规体系(D)组织实施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E)帮助已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94 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的具体工作有( )。(A)组织实施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B)加快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C)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D)加速营造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E)在过度放牧地区实行退牧、封地育草,实施草地“ 三化”(退化、沙化和碱化)治理工程95 注意保护耕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具体工作有

31、( )。(A)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B)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C)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D)加强土地保护的法制建设,依法强化对耕地的保护与管理(E)保持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城乡和工矿用地的整治、复垦力度96 强化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具体工作有( )。(A)完善林业行政执法管理体系和设施(B)严格草原保护,禁止乱采滥垦(C)实施采伐限额政策,实施分类经营(D)实施草场禁牧期、禁牧区和轮牧制度(E)加强采伐管理97 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整顿矿业秩序的具体工作有( )。(A)深化矿产资源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和发展矿业权市场(B)对重要矿产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C)加大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力度(D)积极稳妥地关闭资源枯竭的矿山(E)加强海域利用和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98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工作有( )。(A)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