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基础考试-下午-结构试验)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651076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基础考试-下午-结构试验)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基础考试-下午-结构试验)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基础考试-下午-结构试验)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基础考试-下午-结构试验)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基础考试-下午-结构试验)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基础考试-下午-结构试验)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结构试验分为生产性试验和研究性试验两类,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性试验解决的问题?( )2011 年真题(A)综合鉴定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质量(B)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提供实践经验(C)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D)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2 柱子试验中铰支座是一个重要的试验设备,比较可靠灵活的铰支座是( )。2013年真题(A)圆球形铰支座(B)半球形铰支座(C)可动铰支座(D)刀口铰支座3 试验装置设计和配置应满足一定的要求,下列哪项要求是不对的?( )2011 年真题(A)采用先进技术,满足自动化的要求,减轻劳动强度,方便加载,

2、提高试验效率和质量(B)应使试件的跨度、支承方式、支撑等条件和受力状态满足设计计算简图,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C)试验装置不应分担试件应承受的试验荷载,也不应阻碍试件变形的自由发展(D)试件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有足够的储备,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保证加载设备参与结构试件工作4 下列关于加速度对试件材料性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8 年真题(A)钢筋的强度随加载速度的提高而提高(B)混凝土的强度随加载速度的提高而降低(C)加载速度对钢筋强度和弹性模量没有影响(D)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加载速度的提高而降低5 下列关于校核性测点的布置不正确的是( )。2008 年真题(A)布置在

3、零应力位置(B)布置在应力较大的位置(C)布置在理论计算有把握的位置(D)若为对称结构,一边布置测点,则另一边布置一些校核性测点6 对于正截面出现裂缝的试验结构构件,不可采用下列哪项确定开裂荷载实测值?( )2009 年真题 (A)荷载一挠度曲线判断法:测定试验结构的最大挠度,取其荷载一挠度曲线上斜率首次发生突变时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测值(B)连续布置应变计法:在截面受拉区最外层表面,沿受力主筋在拉应力最大区段的全长范围内连续搭接布置应变计监测变值的发展,取应变计的应变增量有突变时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C)放大镜观察法:当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D

4、)放大镜观察法: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问即将结束前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7 某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计算跨度 L0=33m,板宽 B=06m,水久荷载标准值qk=2 0kNm 2,板自重 g=20kNm 2,预测板检验时用二集中力四点分点加载,则承载力检验荷载设计值为( )。(其中 t=12, q=14)2009 年真题(A)495kN(B) 3712kN(C) 6732kN(D)5049kN8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7 年真题(A)对于变截面的梁,应在抗弯控制截面布置应变测点(B)测定挠度时只需在跨中最大挠度处布置测点(C)选取量测

5、裂缝宽度的裂缝包括第一条出现的裂缝(D)测定裂缝宽度的裂缝数目一般不少于 3 条,取其最大值9 验证混凝土简支梁计算的平截面假定的试验中,需要在同一截面上布置几个以上水平方向的应变测点?( )2006 年真题(A)3(B) 4(C) 5(D)610 在观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时,在受拉区交替布置量测仪表,当出现裂缝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2006 年真题(A)裂缝跨过处仪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表读数可能变小(B)裂缝跨过处仪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表读数随之变大(C)裂缝跨过处仪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表读数突然增大(D)裂缝跨过处仪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表读数突然减小11 试件尺寸、材料强

6、度都要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关于试件尺寸、材料强度和强度离散性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件尺寸越小,材料相对强度提高越大,强度离散性增大(B)试件尺寸越小,材料相对强度提高越大,强度离散性减小(C)试件尺寸越大,材料相对强度提高越大,强度离散性增大(D)试件尺寸越大,材料相对强度提高越小,强度离散性增大12 在设计或制作试验试件的支点和加载点处时,作法不得当的是( )。(A)增加钢筋网片(B)预埋铁板(C)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和加强养护(D)试验安装时加钢垫板13 结构试验中,用下列哪项装置可以施加均布荷载?( )2009 年真题(A)反力架(B)卧梁(C)分配梁(D)试验台14

7、 下述哪项不属于结构试验的加载制度所包含的内容?( )2008 年真题(A)加载速度的快慢(B)分级荷载的大小(C)加卸载循环次数(D)加载的方式15 一电阻应变片(R=120,k=2 0),粘贴于与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平行于轴线方向,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2105MPa,若加载至应力 =400MPa时,应变片的阻值变化 dR 为( )。2011 年真题(A)024(B) 048(C) 042(D)09616 下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各测量参数中,不适宜用位移计测量的是( )。2011 年真题(A)简支梁的转角(B)截面曲率(C)顶部截面应变(D)受扭构件应变17 选择量测仪器时,仪器最大量程不

8、低于最大被测值的( )。2009 年真题(A)125 倍(B) 20 倍(C) 15 倍(D)14 倍18 ( )不是影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因素。(A)测试角度(B)浇筑面(C)碳化深度(D)骨料粒径19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K 指的是( )。(A)应变片电阻值的大小(B)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相对电阻值变化(C)应变片金属丝的截面积的相对变化(D)应变片金属丝电阻值的相对变化20 在结构动力模型试验中,解决重力失真的方法是( )。(A)增大重力加速度(B)增加模型尺寸(C)增加模型材料密度(D)增大模型材料的弹性模量21 模拟简支梁的边界条件是梁的一端要选用钢制滚轴,以实现滚动铰支座的

9、要求,但如选择不当可能会使滚轴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能水平滚动。以下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会产生水平摩擦力,使梁受的弯矩增大(B)会产生水平摩擦力,使梁受的弯矩减小(C)会产生垂直摩擦力,使梁受的弯矩增大(D)会产生垂直摩擦力,使梁受的弯矩减小22 结构静载试验对量测仪器精度要求为下列哪一项?( )2013 年真题(A)测量最大误差不超过 5(B)测量最大误差不超过 2(C)测量误差不超过 5(D)测量误差不超过 223 静载试验中,每级荷载加载后的持续时间不少于( )。2007 年真题(A)10min(B) 15min(C) 20min(D)30min24 采用两个三分点

10、集中荷载 P 代替均布荷载 q 作为等效荷载进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则跨中最大弯矩等效时,等效荷载值 P 应为( ) 。(A)(B)(C)(D)25 下列哪一点不是拟静力试验的优点?( )2013 年真题(A)不需要对结构的恢复力特性作任何假设(B)可以考察结构动力特性(C)加载的时间周期近乎静态,便于观察和研究(D)能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不能胜任的足尺或大比例尺模型的试验26 下列哪一点不是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优点?( )2013 年真题(A)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来观察结构的开裂和破坏状态(B)便于检验数据和仪器的工作情况(C)可按试验需要修正和改变加载历程(D)试验的加载历程由研究者按力

11、或位移对称反复施加27 不能作为判断结构恢复力特性的参数是( )。2007 年真题(A)能量耗散(B)延性(C)刚度退化率(D)裂缝宽度28 在探索性试验中,采用下列哪种方法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恢复力特性?( )2006 年真题(A)等幅加载(B)变幅加载(C)双向同步加载(D)变幅等幅混合加载29 拟动力试验弥补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不足,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即由计算机来监测和控制整个试验。结构的以下( )项不需要事先假定,可直接通过测量作用在试验对象上的荷载值和位移得到,然后通过计算机来完成非线性地震反应微分方程的求解。2005 年真题(A)恢复力(B)作用力(C)位移(D)变形30 在双向

12、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 )属于在 X、Y 方向交替反复加载的情况。(A)(B)(C)(D)31 下列不属于结构的动力特性的是( )。2006 年真题(A)自振频率(B)振型(C)阻尼系数(D)振幅32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结构的动力反应的是( )。(A)结构某特定部位的频率、振幅(B)结构的振动变位(C)结构的动力系数(D)结构的阻尼系数33 地震模拟振动台动力试验的荷载设计中,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A)振动台台面的输出能力(B)试验结构的周期(C)地震烈度和震中距离的影响(D)确定结构的屈服荷载值34 钢筋锈蚀的检测可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2013 年真题(A)电位差法(B)电磁感应

13、法(C)声音发射法(D)射线法35 下列检测方法中,不属于半破损检测方法的是( )。2007 年真题(A)钻芯法(B)原位轴压法(C)超声脉冲法(D)拔出法36 ( )不是影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因素。2005 年真题(A)测试角度(B)浇筑面(C)碳化深度(D)骨料粒径37 下列几种条件下的混凝土构件,不适于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是( )。(A)自然养护,龄期为 730d(B)混凝土强度不大于 60MPa(C)环境温度一 4一+50 (D)表面受潮混凝土,经风干后38 一多层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验收后停建四年,继续施工时使用单位提出增加一层,需实测梁、柱混凝土强度,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

14、。(A)钻芯法(B)超声法(C)超声一回弹综合法(D)回弹法39 用下列检测方法得到的检测值,不需要修正的是( )。(A)回弹法非水平方向的回弹值(B)回弹法非混凝土浇筑侧面的回弹值(C)超声法混凝土侧面测试的声速值(D)钻芯法高径比大于 10 的强度换算值40 下列哪项不是试验模型和原型结构边界条件相似的要求?( )2008 年真题(A)初始条件相似(B)约束情况相似(C)支承条件相似(D)受力情况相似41 在结构动力模型试验中,解决重力失真的方法是( )。2005 年真题(A)增大重力加速度(B)增加模型尺寸(C)增加模型材料密度(D)增大模型材料的弹性模量42 如图 16-71 所示,集

15、中力作用下的简支梁模型设计,1=2 时,P 2=100kN,则 P1 为( )kN。(A)4(B) 20(C) 40(D)2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基础考试-下午-结构试验)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结构试验的目的有:科学研究性试验,包括: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各种假定,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生产鉴定性试验,包括:鉴定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可靠程度;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工程改建或加固,通过试验判断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为处理受灾结构和工程事故提供技术根据;对已建结构进行可靠性检验,推定结构剩余寿命。【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

16、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球铰是一种空间连接铰,它由两个部件组成:球与球壳。该铰只允许两部件绕公共的球心相对转动,限制它们三方向的相对移动。球铰的工程背景为球轴承、固定球铰支座等。固定球铰支座对球部件的约束力通过球心,可用三个相互垂直的分量替代待定的该约束力。可动铰支座允许结构在支撑处绕圆柱铰转动和沿平行于支撑平面的方向移动,但不能沿垂直于支撑面的方向移动。柱与压杆试验时,构件两端均采用铰支座。柱试验时铰支座有单向铰和双向铰两种,还可以分为活动铰支座和固定铰支座,圆球形铰支座为活动铰支座。对于有两个方向发生屈曲可能时应使用双向铰刀口支座。【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 【正确答案】 A【试题

17、解析】 根据结构试验规定,在试验开始前应使试件的跨度、支承方式、支撑条件和受力状态等满足设计计算简图,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实验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有足够的储备,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保证加载没箭参与结构试件工作;试验装置不应分担试件应承受的试验荷载,也不应阻碍试件变形的自由发展。【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材料性能试验时应连续、均匀地加载,控制一定的加载速度。加载速度提高,会使材料的强度提高。【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结构试验布置校核性测点时,一般测点布置在比较特殊的地点,如零应力或者零应变的点。若是对称结构,可以把测点

18、对称布置,比较结果是否相同,校核性测点与理论计算无关。【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确定开裂荷载实测值有以下三种方法:荷载一挠度曲线削断法。测定试验结构的最大挠度,取其荷载一挠度曲线上斜率首次发生突变时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测值。连续布置应变计法。在截面受拉区最外层表面,沿受力主筋在拉应力最大区段的全长范围内连续搭接布置应变计监测变值的发展,取应变计的应变增量有突变时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放大镜观察法。当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D 项,开裂荷载应取前一级荷载和本级荷载的平均值作为开裂荷载。【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7 【正确答案

19、】 C【试题解析】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承载力检验荷载设计值为:【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受弯构件最重要的是要测定跨中最大挠度及梁的弹性挠度曲线。为了获得梁的实际挠度值,试验时必须考虑支座沉陷的影响。如果跨中的挠度是相对于地面测定,在试验时两个端点处支座会产生沉陷,因此,在两端点必须布置测点。跨中是最大挠度的地方必须要布置一个测点,所以最少要布置三个测点。测定裂缝宽度的裂缝数目一般不少于 3 条,取其最大值。【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混凝土简支梁计算的平截面假定是指混凝土应变随高度的变化呈线性变化,需要测量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规律时,测点

20、数不宜少于 5 个,受拉区 2个,受压区 2 个,中性轴 1 个。【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时,经常需要确定其抗裂性能,需要在预计裂缝出现的截面或区域沿裂缝的垂直方向连续或交替布置测点,以便准确地确定开裂时刻,分析梁的抗裂性能。在受拉区交替布置量测仪表,当出现裂缝时跨过裂缝测点的仪器读数有较大的跃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可能变小。【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试件尺寸越大,材料强度越趋稳定,强度的离散性将减小;试件尺寸越小,材料相对强度随之提高,其强度的离散性也随之加大。【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21、析】 在设计或制作试验试件的支点和加载点处时,为了防止试件受局部承压而破坏,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在试件受集中荷载作用的位置可以增加钢筋网片、预埋铁板或安装时加钢垫板等。C 项中的措施可提高试件强度,但并非针对支点和加载点处的处理措施。【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卧梁是基础圈梁的一种变相称谓,是墙下条形基础。卧梁不仅限于封闭圈梁,不封闭的圈梁也可以是卧梁。从建筑荷载传递装置形式来讲,卧梁的作用是将若干个加载点的集中荷载转换成均布荷载。当集中力作用在墙体顶面的外梁时,集中力经外梁扩散,使墙顶面均匀受压。【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试验加载

22、制度包括加载速度的快慢、加载时间间歇的长短、分级荷载的大小和加载卸载循环的次数等。【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应变片应变与应力公式可得,应变与应力的变化成线性关系。应变 ,应变片的阻值变化率为: ,则应变片的阻值变化 dR 为:dR=KR=200002120=048。【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结构的位移主要是指构件的挠度、侧移、转角、支座偏移等参数,可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两种。用位移计可测量简支梁的支座转角、梁的截面曲率、受扭构件(板)的扭角。不可以用位移计去测量梁顶部截面应变。【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3、】 选择量测仪器时,应根据被测值的大小,在满足被测量数值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量程小的仪表,并使测量值大于所选仪表满刻度的三分之二处。一般量程大的,其精度低于同等级量程小的仪表。在满足使用要求时,满量程要有余量,一般余量三分之一,为了装拆被测工件方便。所以选择仪器时,仪器的最大量程不低于 15 倍最大被测值。【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回弹法是使用回弹仪的弹击拉簧驱动仪器内的弹击重锤,通过中心导杆,弹击混凝土的表面,并测得重锤反弹的距离,以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为回弹值 R,由它与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关系来推定混凝土强度。当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或当

24、回弹仪水平方向测试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时,应将测得回弹平均值按不同测试角度和不同浇筑面的影响作分别修正;对于泵送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流动性大,粗骨料粒径较小,砂率增加,混凝土的砂浆包裹层偏厚等原因,结构或构件表面硬度较低,因此混凝土强度要按实测碳化深度值进行修正。测试角度、浇筑面、碳化深度均对回弹法监测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K 是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相对电阻值变化。【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重力失真常常会造成重力数据的不准确,给试验结果带来不好的影响。解决重力失真的方法是在模型上附加适

25、当的分布质量,采用高密度材料可以增加结构上有效的模型材料的密度。【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钢制滚轴产生塑性变形而使水平方向不能滚动时,会产生水平摩擦力 frf 对截面产生的弯矩与荷载产生的弯矩方向相反,因此梁的总弯矩将减小。【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试验所用仪器要符合量测所需的精度要求,一般的试验,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5。精度要求高的试验需要高精度,误差要非常小。结构静载试验属于正常普通试验,应使仪表的最小刻度值不大于 5的最大被测值。【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为保证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准

26、确性,在静载试验中混凝土结构试验时,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10 分钟,直到数据基本没有波动才算加载完成。【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结构力学计算得出均布荷载 q 作用下,跨中最大弯矩为 两个三分点集中荷载 P 代替均布荷载 q 时,跨中最大弯矩为【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拟静力试验又称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一般用于地震荷载试验,实质上还是用静力加载方法来近似模拟地震作用,不能反映出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不足之处在于试验的加载历程是事

27、先由研究者主观确定的,荷载是按位移或力对称反复施加,因此与任一次确定性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相差很远,不能反映出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构恢复力特性是指结构恢复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从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退化率和能量耗散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构件的恢复力特性。【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一个构件的性能不太了解、作为探索性研究、或者在确定恢复力模型时,多用变幅加载。【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2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为 X、Y 方向先后反复加

28、载;C 项为在 X 轴不加载,Y 轴反复加载;D 项为在 X 轴加载后保持恒载,而 Y 轴反复加载。【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构的动力特性有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系数等。振幅是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参数。【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构的动力反应主要包括:结构动态参数。一般经常要测量的结构特定部位的动态参数有振幅、频率(或频谱)、加速度和动应变等。结构振动形态。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布置多台测振传感器测量结构各点振幅的连线,可得到结构的动态弹性曲线,即结构的振动变位图。结构动力系数。移动荷载作用于结构产生的动力挠度要比静载作用产

29、生的挠度值大,两者的比值即为动力系数。【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进行结构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动力试验时,振动台台面的输入都采用地面运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在选择和设计台面的输入地震波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包括:试验结构的周期; 结构实际建造时所在的场地条件; 地震烈度和震中距离的影响;振动台台面的输出能力 (频率范围、最大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性能)。【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 2004)附录 D 相关内容可知,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可根据测试条件和测试要求选择剔凿检测方法、电化学测定方法,或综合分析判定

30、方法。钢筋锈蚀状况的电化学测定可采用极化电极原理的检测方法测定钢筋锈蚀电流和混凝土的电阻率,也可采用半电池原理的检测方法测定钢筋的电位。【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破损性检测方法,另一种为非破损性检测。半破损检测方法是检测结构构件材料的力学强度、弹塑性性质、断裂性能、缺陷损伤以及耐久性等参数,其中主要的是材料强度检测和内部缺陷损伤探测两个方面。钻芯法、拔出法是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半破损检测方法,原位轴压法是测砌体抗压强度的半破损检测方法。【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测试角度、浇筑面、碳化深度均对回

31、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用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时,环境温度应为一 440 之间,构件应具备的条件包括:自然养护龄期为 14 1000d;混凝土强度为1060MPa; 干燥状态的混凝土。【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主体结构停建时间长,又要增加一层,可用钻芯法取圆柱体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可直接作为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值。用超声法、超声一回弹综合法和回弹法来推定混凝土的强度,只可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参考值。【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3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超声法在混凝土浇筑顶面及底面测试声速时,

32、修正系数=1034,在混凝土侧面 =10;回弹法水平方向的回弹值不需修正,非水平方向回弹值需修正,回弹法混凝土浇筑侧面回弹值不需修正,非浇筑侧面需修正;钻芯法高径比 hd=1 0,强度换算值不需修正,h d10 需修正。【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4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模型试验中一定要保证边界条件的相似才能使实验顺利正确的完成。边界条件相似要求模型和原型在外界接触区域内,支承条件相似,约束情况相似,以及边界上受力情况相似。【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4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4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简支梁模型设计 相似条件(相似指标) 则:【知识模块】 结构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