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83701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4 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原道觉世训2 严复3 长沙抢米风潮4 钦定宪法大纲5 东南互保6 直皖战争7 西山会议8 新县制9 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10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1 简述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12 简述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13 简述“九一八 ”事变后国民党强化对内控制的政治措施。14 简要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内战爆发的基本原因。三、论述题15 试论述“五四运动 ”以后中国社会民族矛

2、盾与阶级矛盾的交替变化。16 试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2004 年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拜上帝会早期重要文献之一,定都天京后,改称原道觉世诏。在传播拜上帝会的过程中,洪秀全创立了自己的理论,原道觉世训即是其一。在书中,洪秀全把农民与清朝统治者的对立概括为正与邪、神与妖的对立。除宣传上帝创造一切、主宰一切、要人们朝夕敬拜外,还提出同“皇上帝” 相对立的“阎罗妖”,作为一切妖神的代表,指出“ 阎罗妖”即封建皇帝,号召“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3、”。可见他所划分的“ 皇上帝”及其子女与“阎罗妖” 及其妖徒鬼卒之间的对立,已落实到农民阶级与以道光帝为首的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对立,号召人民独拜真神“皇上帝” ,击灭“阎罗妖”及其妖徒鬼卒,实际上就是号召农民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者。该书反映了基督教的平等观和儒家的“大同主义” 思想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其矛头直指清朝统治集团。2 【正确答案】 清末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1866 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后被派到英国留学。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西方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187

4、9 年回国,先后任福州船厂教习和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来,严复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方启蒙思想,翻译了天演论。在书中,严复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论阐发其救亡图存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译文明白畅达,首倡“信、达、雅” 的译文标准。他的译著还有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1912 年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严复晚年专心从事译著工作,思想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著有严几道诗文钞、侯官严氏丛刑等。3 【正确答案】 1910 年长沙人民举行的一次反帝反封建斗争。1909 年湖南发生自

5、然灾害,粮食歉收。官僚、地主、投机商人和外国洋行乘机囤积居奇,把粮食偷运出境,致使粮米短缺,米价上涨。1910 年 4 月长沙民众捣毁抬价的碓坊,要求平粜。湖南巡抚岑春下令镇压,逮捕领头捣毁米店的木匠刘永福。为此,数千民众包围巡警局,要求释放刘永福,并与清军搏斗。两日间群众聚集万余人。捣毁米店100 余家。火焚抚署、税关,并将外国领事住宅、洋行、教堂等尽行捣毁。事件发生后,英、美、法、德等国派军舰配合清军作战,风潮被中外反动派残暴镇压。事后,清政府罢免湖南巡抚岑春,出售平价米,平息了风潮。长沙抢米风潮是长沙人民举行的一次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和人民群众斗争情绪的高涨

6、。风潮持续的时间虽然不长,却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4 【正确答案】 1908 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参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是其“ 预备立宪 ”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包括 “君上大权”14 条,附“臣民权利义务 ”9 条,共 23 条。前 14 条规定,皇统永远世袭,皇权不可侵犯;皇帝总揽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率陆海军,亲自裁定对外宣战、议和、签订条约等外交事项;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后 9 条为人民“义务” 之规定,如纳税、服兵役等,而无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公民权利。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由于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

7、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它在结构形式和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 的精神。大纲 的制定,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反动与顽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反对。清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5 【正确答案】 义和团运动时期帝国主义勾结东南督抚镇压人民反帝斗争的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多次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英国为维护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阻止义和团向南方蔓延,向刘坤一、张之洞表示支持他们维持南方秩序。列强同东南督抚取得“谅解” ,制定了中外互保章程,又称东南保护约款,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由各督抚保护。外国兵舰

8、照常在各口岸停泊,但不可在清军炮台附近操练。外国兵轮未经中国督抚同意进入内地,由此引发的案件,中国不赔偿。后来,两广、闽浙、山东等省也表示参加“ 互保 ”。章程虽未正式签字,却在实际中得到执行。协议解除了列强的后顾之忧,使之可全力镇压义和团,同时它又具有约束、限制外国兵轮、水手等侵扰东南各省的作用。“东南互保” 表现了东南地区官员与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促成了清政府迅速向帝国主义投降。6 【正确答案】 1920 年,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的主要权力,在日本的扶持下,极力扩张其武装力量

9、。段祺瑞提出“武力统一”,企图利用直系军队消灭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同时削弱直系。在政治上,段祺瑞操纵“ 安福国会” ,选举徐世昌取代直系首领冯国璋为总统;在军事上,于1919 年建立辖有三个师四个混成旅的参战军为其嫡系。直系不甘心皖系的扩张,提出“和平统一 ”,在英美支持下与段对抗。 1920 年 4 月,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7 月,直皖两军在北京东西两面的京津铁路和京汉铁路线上的涿州、高碑店一带开战。奉系张作霖也派出部队,作为直军的后盾。战争历时五日,皖军大败,段祺瑞被迫辞职,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7 【正确答案】 1925 年,部分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的会议。国民党

10、一大后,国民党同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但是,国民党右派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这些人活跃起来,1925 年 11 月,谢持、林森、居正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 。西山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共产党“ 非法” ,并通过了 “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之党籍”、“ 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 解雇顾问鲍罗廷”等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议案。会后,这些人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 ,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及各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1926 年国民党二大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但他们无视二大决议,仍召

11、开会议,另立中央。1927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西山会议派与蒋介石集团合流。8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推行的一种以“县” 为基本单位的地方自治制度。这种“ 分县自治” 思想最早由孙中山倡导。随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国民政府提出了“ 抗战建国同时并进 ”的口号,决定对县级基层组织机构加以彻底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便利政府各项战时财经政策的推行和筹粮筹款,同时亦欲趁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于是在 1939 年 9 月颁布县各级组织纲要,正式在国统区实施“新县制 ”建设。新县制与以前相比有几个不同点:一是按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文化及交通等状况,把县划分为 1 至 6 等;二是县以下为乡

12、(镇),乡(镇)以下为保、甲,在面积较大或有特殊情形的县还设有区,作为县的派出机构;三是将现政府所属机构改为民政、财政、教育、军事等科。国民政府希望以此来进一步发挥县政权的作用,加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9 【正确答案】 1937 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有苏区、白区和红军代表参加的全国代表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为了适应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新形势,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毛泽东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报告,全面分析了当时形势,确定了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三大任务,特别强调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领导权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向“关门主义” 、“

13、冒险主义”和“ 尾巴主义”作斗争,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加强团结、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动员群众,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任务而斗争。博古作了苏区党的组织问题的报告,认为苏区的中心任务是转变与创立特区为抗日民主政治的模范地区。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了 1935 年遵义会议以来党的政治路线。会议统一了全党思想,增强了团结,为抗日战争做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10 【正确答案】 1935 年到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运动。1929 年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此时,日本扩大侵华,战争迫在眉睫。在这种形势下,南京政府发起了

14、“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民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中国的农业、工业、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增强国力。此外,国民党政府还推行征工制度,征调大批民工修筑铁路公路,或进行其他工役劳动。在救济灾荒和失业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运动在当时国家经济残破、日寇侵逼、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确有其积极意义,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和战时形势以及贪官污吏乘机渔利等原因,这场经济建设运动一部分计划未能兑现或执行得不够彻底。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1 【正确答案】 1895 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

15、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极大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到京津地区的安全。割让台湾使台湾遭受日本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赔款白银两亿两。巨额赔款破坏了中国的财政金融,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偿付赔款。清政府除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经济政治条件的“洋债” ,列强因此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日本把赔款大部分充作军费,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

16、中国的主要国家。(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4)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中国被迫割地赔款,主权沦丧,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列强则对中国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帝国主义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2 【正确答案】 1911 年辛亥革命

17、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临时政府为保护工商业者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经济方面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明令保护工商业者私有财产,确立其自由经营权利。这从法律上保障了工商业者的根本权利,促进了实业发展。(2)颁布商业注册章程,简化注册程序。实业部所定商业注册章程,减免清王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这就减轻了工商业者负担,有利于经济振兴。(3)制定银行条例,进行金融改革。临时政府大力保护金融业,还鼓励商人开办银行以发展经济。(4)鼓励创办公司和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临时政府积极鼓励民间创立公司和企业,对于海外侨商回国创办公司,政府更是大力支持。(5)恢复

18、市场经济秩序。武昌起义以及许多省份的响应,在短时期内引起市场的恐慌,影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临时政府多次发布有关命令,要求各级部门采取措施恢复经济秩序。(6)倡导兴农垦殖。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兴农不仅关系到民生大计,而且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联。临时政府提倡垦殖事业,积极支持和保护垦荒者利益。(7)支持成立民间实业团体。南京临时政府对于成立各类民间实业团体均大力支持。除了上述措施外,南京临时政府推行的其他一些措施,也间接与经济发展有联系。如内务部制定的禁止买卖人口暂行条例。规定废除以前的人口买卖契约,这实际上就是以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取代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另外,为使财政工作顺利运行

19、,临时政府财政部拟订了会计法草案。总之,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几个月,但它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主要代表和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及要求,因而推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对此应予以充分肯定。13 【正确答案】 1931 年 9 月 18 日晚上,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这就是“ 九一八”事变。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做法。为了应对人民的抗日呼声,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国民党采取了很多政治措施来强化对内控制。首先,

20、日本侵略日益加重的背景迫使国民党内各派势力再次妥协,形成了“蒋汪联盟”共同掌权的蒋汪体制。1932 年,日本在上海发动“ 一.二八事变”,当天,蒋介石从浙江回到南京主持临时中央,改任汪精卫为行政院长,形成蒋主军、汪主政、蒋汪共管党的局面,从而实现了国民党内部的暂时统一。但是这种妥协是暂时的,全面抗战不久,汪精卫集团就叛国投敌。其次,国民政府调集部队“围剿”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强调“中国民族之根本之患 ”在于 “赤匪之扰乱”,把日本侵略说成是 “肘腋之疾”,所以,第一是“剿匪 ”,第二才是抗日。从 1932 年底到 1934 年 10 月蒋介石国民政府向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发动

21、了第四次、第五次军事围剿,迫使红军长征。长征途中,蒋介石又派军队围追堵截,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再次,蒋介石国民政府采取措施削弱国内异己力量和地方实力派,加强权力。1933 年 5 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建立,蒋介石借口冯玉祥妨碍政令统一,组织军队于 1933 年底摧毁了这一抗日政权,加强了个人权力。1933 年 11 月,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发动“福建事变” ,宣告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2 月下旬,蒋介石抽调部队向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军发动进攻,福建事变失败,第十九路军被改编。1936 年通过处理“两广事件 ”,结束了两广地方实力

22、派与南京蒋介石政权对峙的状态。这样地方实力派和异己力量基本被消灭或削弱。另外,“九一八 ”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反蒋的怒潮,民主党派和国民党内的反蒋派,一致呼吁召开国难会议或国民代表会议,以争取实现他们的主张。在各方压力下,国难会议于 1932 年 4 月由汪精卫主持,在洛阳召开。这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内控制、压制人民抗日反蒋采取的政治措施。总之,“九一八 ”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措施来加强对内控制,加大政府权力,在客观上对以后的抗日战争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它镇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民主的做法则是错误的。14 【正确答案】 1946 年 6 月,以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

23、放区为起点,全面内战爆发。内战爆发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国内矛盾和因素的影响,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1945 年抗战结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转化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这是中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权,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妄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广大人民以及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则要求实现民主自由,反对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蒋介石之所以敢发动内战,主要是由于他自恃拥有远较共产党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以为可以很快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蒋介石当时的兵力总数和军队装备都远远优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

24、队。蒋介石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这种优势造成,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坚持独裁,坚决要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时,中国内战的爆发与美国有很大关系。二战结束后,美国制定称霸全球的战略,把控制中国列入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图利用蒋介石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反共政府,因此全力助蒋反共。为此,美国政府向国民党政府提供了大量物资和军事援助。美国政府对蒋介石的援助,也是蒋介石敢于发动内战的重要原因。另外,中国内战的爆发与苏联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苏联明里支持国民党,但暗中却不与其合作,致使国民党在美苏之间由表面

25、上的中立最后完全倒向美国毫无顾忌地发动内战。另一方面,苏联为了自己的利益压制共产党。但暗中也给予其有限的援助,这就使中共坚定了进行武装斗争的决心。这样,苏联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内战。 总之,抗战胜利后中国内战的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了国际国内多种势力的影响,同样,它也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三、论述题15 【正确答案】 1840 年至 1949 年的近代中国社会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这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五四运

26、动” 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呈现出交替变化的趋势。“五四运动 ”至国民革命时期 (1919 年 5 月至 1927 年 7 月),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上。五四运动的矛头指向是北洋军阀和它的后台帝国主义。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北伐的对象即北洋军阀。同时,北伐影响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于是它们干涉和破坏革命。因此这个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但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是主要矛盾之一。当时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27、特别激烈,共产党内正确路线与右倾主义的斗争亦十分激烈。但它们受制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 年 8 月至 1937 年 7 月),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从 1931 年至 1937 年,随着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最主要矛盾。这个时期,尽管国民党新军阀内部矛盾重重,战争不断;共产党内部路线斗争激烈,但这些都是局部范围内的矛盾和斗争,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共两党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 事变,中日民族矛盾由此上升并激化。1935

28、 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居主导地位,并制约和影响着国内的阶级矛盾和其他矛盾。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 7 月至 1945 年 8 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七七 ”事变后,面对民族危亡,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积极组织抗战,共产党则在敌后展开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但这时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国民党经常制造反共摩擦,如“ 皖南事变”等。总之,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矛盾,阶级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等都在民族矛盾面

29、前退居次要地位。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 8 月至 1949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积极推行全球霸权战略,妄图统治世界。为控制中国,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随着抗战胜利,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最后,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16 【正确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农

30、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 14 年,势力席卷 18 个省市,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出农民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运动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崩溃。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更加腐败,人民生活困苦。1851 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 14 年,席卷 18 个省,定都天京后建立了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太平军多次打败清政府的绿营兵和八旗兵,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运动虽被镇压,但清政府从

31、此一蹶不振。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有力打击了清朝的统治。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第三,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愿望,促进了中

32、国人民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四,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导致清朝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朝派出八旗兵和绿营兵镇压,但收效甚微。清政府被迫允许各省举办团练,湘军、淮军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镇压农民革命的主力。这样,清政府权集中央的状况被打破,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二是导致满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清王朝是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政权,但是,满洲贵族享有更多权力。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的崛起造成了统治阶级中满汉力量对比的变化,汉人地位明显增强。离心力不断扩大使满洲贵族的统治日益动摇。三是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一个与之对峙的政权。同时。英法联军乘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加紧侵略中国。面对统治危机,洋务派应运而生,他们发起洋务运动,陆续创办一批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总之,作为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促进了清朝政局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变革,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