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教育目的2 教学3 京师大学堂4 苏格拉底方法5 五育并举6 德育过程7 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8 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9 简述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10 简述问题的类型并举例说明。11 结合课程改革,探讨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12 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13 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14 结合韦纳的三个维度,对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分析,要涉及后续行为。2012 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
2、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历史上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论述,大致可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类。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从个体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是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2 【正确答案】 教学是指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
3、,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世界观、审美、劳动等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教学不仅在促进个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讲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3 【正确答案】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开办于 1898 年,属于戊戌变法的“ 新政” 之一。其最大特色是在继承中国古
4、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课程设计仿照西方,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1912 年 5 月 4 日,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由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4 【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苏格拉底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
5、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上,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但是这种方法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是万能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有其局限性。5 【正确答案】 五育方针是蔡元培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的观点出发,于 1912 年初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
6、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其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强调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他倡导五育并举,认为五育一样重要,都不可放松。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6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德育过程的内涵来看,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内容、
7、方法、环境以及德育过程调控等。从德育过程的规律来看,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7 【正确答案】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教学评价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发展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等。(1)客观性原则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使他们心悦诚服、调动起积极性,才能作为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2)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8、。(3)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增添前进的动力。(4)计划性原则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为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及时地提供教与学的反馈信。8 【正确答案】 董仲舒在应对汉武帝的贤良策问时,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提出了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三大文教政策,具体内容包括:(1)独尊儒术在“对贤良策 ”中,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春秋“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于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这一文教政策规定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通经
9、致用的儒学治术人才,用“三纲五常” 维系人心,以确保汉王朝的长久安宁。(2)兴太学以养士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 的治术人才,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开创太学以培养贤士和进行教化工作。太学生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做官。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病,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张,并提出了一套严格的选士方案,开创了察举制,主要以儒术取士的新局面。这三项建议成为汉代的三大基本文教政策,其中“独尊儒术” 是其核心。文教政策的实施,使得封建社会的国家真正控制了学
10、校教育,中央皇权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和选拔知识分子,不仅影响了汉武帝的文教政策,而且影响了汉以后及后来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9 【正确答案】 绅士教育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提出的教育理论。绅士教育思想是近代欧洲三大教育思潮之一,对英国的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1)绅士教育的主题思想绅士既要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要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2)绅士教育的目标绅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各种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即绅士。(3)绅士教育的内容洛克认为,绅士需要学习的最需用和最
11、常用的事物体现在身体、德行和学问三个方面。相应的,绅士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体育洛克把健康教育看成绅士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把它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洛克明确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德育洛克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绅士和绅士教育的灵魂。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样一些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智育学问只能作为辅佐品德之用,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辅助品。学问应该使儿童感到愉快,而不应强加给儿童负担。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打开智慧之门,尊重儿童的兴趣和心理,让儿童喜爱、尊重知识,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学习知识,把学习有用的知识
12、作为一种习惯。总之,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其世俗化、功利性为显著特点,他的思想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对英国以及西欧教育的规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教育思想因局限于绅士教育而缺乏民主性。10 【正确答案】 (1)问题的性质问题就是给定信息与要实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当遇到不可能直接完成的事时,就有了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必然包含三种成分:给定信息,指有关问题初始状态的一系列描述;目标,指有关问题结果状态的描述;障碍,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亟待解决的因素。(2)问题的分类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划分问题的类别,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13、,按照问题的组织程度可以把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按照问题的领域范围也可以把问题划分为常规问题和真实性问题。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a结构良好问题:学习者在学科学习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结构良好问题。对于结构良好问题,学生可以根据给定信息和目标,选择明确的解决方案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b结构不良问题:结构不良问题并不是指这个问题本身有什么错误或是不恰当,而是指它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例如,“修电脑” ,其初始状态不明确,要先检查电脑的故障出在哪儿。常规问题和真实性问题a常规问题:按照问题的领域范围可以把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合称为常规问题,也就是学生在学校中大量遇到的问题。例
14、如,“有人买来 5 根 2 米长的木头,他能锯出几个 l 米长的木头?”b真实性问题:生活实际问题,也被研究者称为真实性问题,例如,上述常规问题对应的真实性问题就是,“有人买来 4 根 2 米 5 长的木头,他能锯出几个 1 米长的木头?”11 【正确答案】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一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特征,而且具有结构性特征。结合新课程改革,下面对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探讨。(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更强调人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更强
15、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程编制上,以社会实际为依据;在知识内容上,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在课程评价体制上从只重视知识和智育的单一评价模式走向弹性的多元评价模式。(2)教师专业素养问题的探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教师专业素养问题: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随着时代而更新,教师必须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基本理性支点。教育理念主要指教师对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6、、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想。教师应具有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在课程改革的知识内容上强调综合性与跨学科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a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应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必须大大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b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数、理、化之间,文、史、地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今天的教育对象,可以通过大量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新鲜知识,他们能够提出形形色色的问
17、题,往往使教师汗颜。c文艺、体育、劳动等多方面知识学校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是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如果教师在文艺、体育和劳动技术方面有足够的知识或者具有某种特长,就更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机会。教师应具备专业能力素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为了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还需要有把所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a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学生,和学生交往,这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教学过程其实也是师生间相互交往的教学相长的过程,教
18、师要理解学生,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具备提问、说服、表扬与批评等能力。b组织管理能力教师除了教学之外,还要进行课堂的组织管理以及班级的管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就是要具有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以及维护班级秩序的能力。c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具备组织教学、板书、板绘等技能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d教育研究能力这主要指教师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富有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灵活地解决和
19、改进各种教育问题。总之,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结合新课程改革对当代教师素质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创新完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2 【正确答案】 “ 生活教育 ”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项重要思想,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陶行知曾赴美国留学,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在反对传统教育,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他提出了“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指导了当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还给后世教育以重大的现实启示。(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
20、 ”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a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b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即生活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c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这是指教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应当对生活起巨大促进作用。“生活即教育 ”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即学
21、校“社会即学校 ”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a“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 。陶行知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中学习、向社会学习,而他本人也在社会上先后办过各种方便劳动群众及其子弟的学习场所,通过社会的大学校,使他们受到教育。b“社会即学校 ”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 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社会即学校” ,还可以使被
22、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思想。“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对人之影响是教。“ 教学做合一 ”包含以下要点:a“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b“教学做合一 ”是因为 “行是知之始”;e“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 有学有教”;d“教学做合一 ”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2)对生活教育理论的评价意义生活教育论是以“ 生活” 为逻辑的起点和归宿,以
23、“生活”为中心和基础,以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而展开的。生活教育要培养自觉追求真理,能为真理而献身的人;能为整个国家谋幸福,为整个人类谋利益的人;有道德的人;具有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团体自治的能力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能为实现真理去创造,去探索,去奋斗的人。生活教育论成为陶行知实践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理想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局限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生活与教育混同,没有意识到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13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是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以其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主要著作包括普通教育学心理学
24、教科书学校与生活的关系等。他的教育思想包括课程理论、道德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1)课程理论内容a经验、兴趣与课程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一个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b统觉与课程根据统觉原理,新的观念和知识是在原有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从熟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由此,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c儿童发展与课程赫尔巴特以文化纪元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儿童的年龄分期,进而提出了课程的程序。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婴儿期进行身体的养护,加强感官训练,
25、发展儿童的感受性;幼儿期教授荷马史诗等内容,以发展儿童的想像力;童年和青年期,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以发展其理性。评价a优点在欧美近代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所提出的课程理论是最为完整和系统的。他继承了前人合理的思想,使之融合到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并力图赋予它以严格和广泛的心理学基础,从而使课程的设置与编制有了明确的依据,避免了课程设置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克服了课程设计的散乱现象。b局限性赫尔巴特留下了一些他未能予以很好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赫尔巴特的理论中,分析教学与综合教学是前后相继进行的。二者之间的界限和顺序是很明确的,这未免过于机械,尤其是他在论述不同年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时,甚至
26、把二者割裂开来,这种缺陷从当时的条件来看应该归咎于赫尔巴特本人的主观认识。(2)道德教育理论内容a训育训育与道德教育直接相关,其目的就是要形成美德。训育可以分为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四个阶段。实施训育的方法包括:维持的训育;起决定作用的训育;调节的训育;抑制的训育;道德的训育;提醒的训育等。b儿童管理儿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秩序,防止某些恶行,为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儿童管理的方法有:惩罚性威胁、监督、惩罚、安排紧凑而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儿童无空闲做不好的事。评价a优点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们通常是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的,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不同的任务和目的。在这
27、个问题上,赫尔巴特的突出贡献在于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b局限性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能不说具有机械论的倾向。(3)教学理论内容赫尔巴特根据观念学论证教学过程。根据学生观念活动和兴趣的特点,他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他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a明了(或清晰)。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的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b联合(或联想) 。表象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但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教师
28、的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c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有序,需要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d方法。新旧观念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评价a优点赫尔巴特“ 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的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对 19 世纪后期、20 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b局限性“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它把复杂的教学活动过于简单化了,这非但
29、不能解决教学中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一般逻辑,反而会造成各种新的问题。“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所固有的机械论倾向,也使它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另外,虽然赫尔巴特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略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教学的特殊性。14 【正确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是归因理论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从三个维度和八因素来进行归因。如果将此“三维度“与“八因素” 结合起来,即可组成“三维度模式”,人们的归因可以区分为八种情况,考试的成功和失败及后续行为的情况具体如下:(1)内部稳定的可控因素内部稳定的可控因素,如自控水平。学生把考试的成败归因于自控水平的高低,认为考试成功是由白控及时、有力所
30、造成,而自控水平低则导致考试失败。因此,个体就会注意提高自己的自控水平,以争取获得好的学习成绩。(2)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高低。学生把自己考试的好坏归因于此,认为考试成绩好是由于能力强,那他就会信心充足,甚至趾高气扬;认为考试成绩不好是由于能力低,那他就会丧失信心,听任失败。(3)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程度。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努力的结果,那他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认为考试失败是由于自己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成功。(4)内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内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身心状况。学生把考试的优劣
31、归因于此,认为由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不好则是因为身心状况欠佳,就会注意锻炼身体,重视心理卫生,以保持或促进身心健康。(5)外部稳定的可控因素外部稳定的可控因素,如方法优劣。学生把考试好坏归因于此,认为考试成绩好是由于学习方法得当,或考试成绩不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那他就会自觉地学会学习,改进学习方法。(6)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任务难易。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任务困难,那他就会埋怨客观现实,并把今后学习好的希望寄托在减轻任务的难度上;认为自己学习好是由于任务容易,那他就会提醒自己,今后要认真学习,以应付困难任务的挑战。(7)外部不稳定的可控因
32、素外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如他人帮助。学生认为学习好是由于有他人的积极帮助,而学习不好则是因为未能得到他人的帮助,那他就会虚心地向他人请教,搞好人际关系,争取获得他人的帮助。(8)外部不稳定的不司控因素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坏。如果一个学生把考试得失归因于运气好坏,那么学习成功,他就会产生侥幸心理,并祈求今后仍能碰上好运;倘若学习失败,那他只好自认倒霉,但愿今后福星高照,好运来临。综上所述,对于考试的成败,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后续行为,学校和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当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纷繁复杂,归因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参考,在分析归因方式和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时也要辅以其他方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