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5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83818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2015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2015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 德育有哪些主要方法?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包括哪些内容?4 教育研究中实验设计的基本操作要素有哪些?二、材料分析题4 研究者欲以“ 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调查研究” 为题,在某地区中学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某地区中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从而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注:假设该地区有 3 所中学,A 中学有 100 名教师;B 中学有 100 名教师;C 中学有 100 名教师。每所中学男女老师的比例均为:女教师 50,男教师 50)请回答:5 若该问卷调查拟

2、抽取 120 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为保证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应采用何种抽样方法?如何抽样?( 写出步骤)6 请帮助研究者写一份封面信(或指导语)。7 请帮助研究者思考其问卷从哪几个方面来问问题,并画出 35 个调查维度。(调查维度即是问卷调查的方面,这里主要让考生思考:若要调查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我们应从哪 35 个方面设计项目。)三、名词解释8 学制9 德育10 苏格拉底法11 学记12 学习策略13 观察法四、填空题14 20 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 ),被认为是实验教育学的两位代表人物。15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差异性、( ) 、不平衡性的特点。16 当前我国实行国

3、家课程、( )、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17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 )和学业考评。18 “四书”是指大学 中庸论语( )。19 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教育家( )的教育著作。20 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 )四个阶段。21 爱弥儿是( ) 的作品。22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了( )智能发展理论。23 教育研究的类型主要有: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与定性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五、论述题24 有观点认为学校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泯灭学生个性、扼杀学生创造性,提出“学校消亡论” 的主张。请结合遗传、

4、环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理论,论述你对这些争论的观点。25 2001 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请对此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取得的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等问题,论述你的观点。26 试分析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2015 年西南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5)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 (7)教育功能的扩展和增强。(8)教育

5、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9)“不断变革”成为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方式。(10)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 2 【正确答案】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道德品质的方法。它不仅指教师运用的方法或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从整体上说,是在教师德育影响下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基本要求: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情感陶冶: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

6、陶冶和艺术陶冶。(3)实践锻炼: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4)自我教育: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5)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6)品德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3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流派之一,其思想观点已经渗透到当今的教

7、学实践当中。(1)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观:在知识的意义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最终的答案;在知识的应用上,建构主义强调应用的情境性;在知识的学习上,建构主义认为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学生观:首先,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要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 出新的经验;其次,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等思维活动。学习观:第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理解;第二,学习的社会

8、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第三,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2)教学实例。强调主体性:当今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就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使学生自己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注重情境性:当今的教学实践也特别重视情境性教学。例如,抛锚式教学将学习活动与某种有意义的情境挂钩,侧重于教学开始前的情境性;认知学徒制使经验较少的学生在专家指导下参加某种真实性活动,侧重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经过改组,侧重于不同情境之间的学习迁移。主张互动与合作:当今教学中

9、所提倡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同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共事,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情境性,主张互动与合作,对当今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正确答案】 教育实验研究通常包含三对基本操作要素:(1)自变量和因变量。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考查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和一个或几个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是引起其他变量的变量,也称为原因变量;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也叫结果变量。在一个实验研究中,自变量不止一个,每一个自变

10、量又有多种水平,如一项实验的自变量可以包括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组织形式等。(2)实验组和控制组。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未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是控制组,或称为对照组。控制组和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尽可能相似,两组同时接受测量,其中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根据随机控制的程度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随机分配而形成的等值组,称为等值组或“ 真实 ”控制组,另一种是非随机分配而形成的控制组,称为不等控制组。(3)前测和后测。在一次实验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因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也有的实验设计没有前测,如单组后测设计),在实验刺激前的测试称为前测,实验刺激后的测试称为后测。教育实验的效果通常通过前测

11、和后测的差异来作出解释。二、材料分析题5 【正确答案】 “ 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 ”,就是说抽样后的样本,各学校的教师人数比例不变,男女比例不变。因此适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步骤为:把 300 名教师分为六个层次:A 中学的女教师、A 中学的男教师、B 中学的女教师、B 中学的男教师、C 中学的女教师、C 中学的男教师,每个层次各有教师 50 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每个层次抽取 20 名教师,共 120 名教师,组成样本。6 【正确答案】 指导语:尊敬的教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参加这次问卷调查。本问卷旨在了解目前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所得资料仅作研究之用。问卷共由四部分

12、组成,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完全保密,对您绝无任何影响。各问题无对错之分,您的真实回答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敬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回答。衷心谢谢您的协助!7 【正确答案】 调查维度及问题: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的性别、婚姻状况、职称、学历、所教科目、年级、工作时间等。对自己各项指标的自我评定:如工作负荷、学生态度、待遇和工作条件的满意程度、人际交往和与领导的关系等。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如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的数量、家庭环境、邻里氛围、同事关系、是否参加团体活动等。三、名词解释8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13、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当代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实现并轨的一个好方法。9 【正确答案】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

14、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10 【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言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

15、成的结论灌输或强加给对方。但也有局限,如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11 【正确答案】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其中主要讲到的教学原则有“ 豫、时、孙、摩 ”“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和“教学相长”。12 【正

16、确答案】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麦基齐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13 【正确答案】 教育观察是一种科学观察,即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的某一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教育材料、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四、填空题14 【正确答案】 拉伊15 【正确答案】 阶段性、互补性16 【正确答案】 地方课程17 【正确答案】 课外辅导18 【正确答案】 孟子19 【正确答案】 昆体良20 【正确答案】 方

17、法21 【正确答案】 卢梭22 【正确答案】 多元23 【正确答案】 定量研究五、论述题24 【正确答案】 认为学校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教育决定论” 的观点,“学校消亡论 ”是“学生中心论”的观点,两种观点都过于极端,只强调了某一种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而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在个体

18、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素质的作用日益减弱。(2)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去选择环境、适应环境、还可以去创造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一个人发展到什么程度,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是这个道理。环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环境的作用。(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能动性是决定人的发展的一个因素;个体的

19、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4)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因为知识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和实践价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特性,也就获得了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总之,这些因素都要发挥它的作用,才能充分促进人的发展。我们一般采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观点,即内外因交互作用。并且,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25 【正确答案】 (1)背景。国际背景。第一,各国的基础教育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强调

20、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业目标;第二,各国都注重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公民;第三,各国都积极地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不断地改变课程评价方法。所以我国要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要求。国内背景。第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当前最为重要的教育背景就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就要求对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等进行变革。第二,前七次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2)目标。总体目标:新课程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其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2、3)内容。(4)取得的进展。纵观全国各地的课程教材改革,可以发现,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 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的优势结合起来,确立“一纲多本 ”的课程改革方略,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第二,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合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5)面临的挑战。第一,在理论研究上,课改的理论基础大多数来自于国外,基于本国国情的理论研究不足。第二,在课程政策上,地方课程、

23、校本课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施。第三,在课程内容上,缺乏按心理逻辑编排的课程内容,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第四,在课程结构上,综合课程难以实施,选修课程的实施也较为形式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五,在课程实施上,大多数教师缺乏创新,虽然课程改革了,但是教师实施课程的过程没有发生变化。第六,在课程评价上,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施。(6)未来的发展。具体来说,新世纪课程改革应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第一,在理论研究上,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味。第二,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第三,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

24、知识的内在整合。第四,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第五,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第六,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26 【正确答案】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在历史上存在 1300 多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积极作用在于:(1)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第一,中央政府掌握选士大权,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第二,官吏经考试选拔,提高官吏文化修养,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第三,士子通过科举获得参政机会,扩大统治基础;第四,利用科举制统一思想,笼络人心,

25、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2)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第一,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二,促进人们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思想混乱的局面;第三,刺激学校教育发展,利于教育的普及;第四,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人们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现象。(3)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第一,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第二,时务策与诗赋利于检验人的能力。消极作用:从整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1)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第一,评分时主观随意因素会影响评分客观性;第二,考官受贿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第三,诱骗知识分子为功名利禄而学习,大部分考生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场上。(3)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第一,导致学校形成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第二,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重权威轻创新,重经书轻科学,重书本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形成独立性弱、依赖性强的性格特征;第三,形成功利色彩的畸形读书观、学习观。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等,这些思想长期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