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5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甲用菜刀砍杀妻子乙,被邻居丙阻止。在丙的教育下,甲与丙一起将乙送到医院,乙未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2 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以任意形式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 )(A)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B)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C)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D)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3 甲乙是男女朋友关系,乙觉得甲不够体贴,提出要与甲分手。甲不同意分手,暴怒之下将乙强奸,由于动作非常粗暴,致使乙死亡。甲的行为( )(A)成立故意杀人罪(B)成
2、立过失致人死亡罪(C)成立故意伤害罪(D)是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4 日本刑法规定,行为人实施强盗之际又强奸了受害人,不是分别构成强盗罪和强奸罪,而是成立强盗强奸罪。此规定是( )(A)集合犯(B)想象竞合犯(C)结合犯(D)牵连犯5 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机关是( )(A)监狱(B)公安机关(C)检察院(D)法院6 2003 年 5 月 1 日,甲拦路抢劫,在公安部门立案后,甲逃往外地。2010 年 7 月2 日,甲在外地将乙打伤,构成故意伤害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所犯抢劫罪的追诉期限是五年(B)甲所犯抢劫罪的追诉期限自 2003 年 5 月 1 日开始计算(C)甲所犯抢劫罪已过追诉期
3、限(D)甲所犯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期限自 2010 年 7 月 2 日开始计算7 刑法第 287 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该条款的罪状形式为(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8 甲明知乙组织为国外间谍组织,还为其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甲成立(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间谍罪(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D)分裂国家罪9 甲在林场工作,专门负责林场的消防安全。某日安全排查中,甲发生火灾隐患,但甲认为该隐患非常轻微,不会引发火灾,于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排除隐患。某日林场因该隐患引发火
4、灾,致使林场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甲的行为( )(A)成立放火罪(B)成立失火罪(C)不构成犯罪(D)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0 甲喝酒后驾驶汽车,不慎将正常行走的乙撞伤。甲害怕要承担赔偿责任,于是驾车逃逸。由于情绪激动加上酒精影响,甲驾驶汽车横冲直撞,陆续将行人丙、丁撞伤。甲的行为成立( )(A)危险驾驶罪(B)交通肇事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故意伤害罪11 2015 年 6 月 1 日,甲加入了某恐怖组织。2016 年 1 月 1 日,甲奉命去绑架乙,以乙作为人质勒索赎金。对于甲( )(A)以参加恐怖组织罪定罪处罚(B)以绑架罪定罪处罚(C)以参加恐怖组织罪与绑架罪中的重罪
5、进行处罚(D)以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绑架罪并罚12 下列犯罪中,规定有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故意杀人罪(B)盗窃罪(C)劫持航空器罪(D)贪污罪13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 )(A)结果犯(B)危险犯(C)状态犯(D)行为犯14 甲骑自行车逆行,在一个十字路口加速闯红灯,将正常过路口的老人乙撞倒。老人摔伤加上惊吓过度,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只需给予民事赔偿(B)构成危险驾驶罪(C)构成交通肇事罪(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5 甲用劣质酒精调制食用酒,尚未出售即被查获。经查,甲调制的假酒价值 20 万元。甲的行为( )(A)成立生产、销售伪
6、劣产品罪(既遂)(B)成立假冒注册商标罪(C)成立非法经营罪(D)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16 甲利用自己在航空公司工作的机会,多次未经海关,私自携带外国奢侈品牌女包回国,然后将带回的女包销售给他人。甲偷逃应缴税额 15 万元。甲的行为( )(A)成立逃税罪(B)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C)不构成犯罪(D)成立非法经营罪二、多项选择题17 下列选项中,构成立功的是( )(A)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B)阻止他人犯罪活动(C)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D)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18 假释的适用对象是( )(A)被判
7、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19 下列情形中,会导致追诉时效延长的是( )(A)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以后,逃避侦查(B)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审判(C)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延长追诉时效20 下列关于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污染环境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放危险物质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污染环境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活动(B)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污染环境罪的主体都只能是自然人(C)投放危险物质罪的
8、主观方面是故意,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或故意(D)投放危险物质罪可以判处死刑,污染环境罪的最高法定刑是七年有期徒刑21 下列选项中,属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的是( )(A)火车(B)航空器(C)自行车(D)马车22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关系是( )(A)法条竞合关系(B)想象竞合关系(C)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D)重法与轻法的关系23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幕信息主要围绕上市公司本身的信息(B)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中所利用的信息一般属于资产管理机构、代客投资理财机构内部的商业秘密(C)二
9、罪侵害的都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和股民的合法权益(D)二罪的法定刑相同三、简答题24 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25 简述逃税罪的构成要件。26 简述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四、法条分析题27 我国刑法第 274 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请分析:(1)何为“敲诈勒索”?(2)如何理解 “数额较大”?如何理解“多次敲诈勒索 ”?五、案例分析题28 王某(男) 与李某 (女)通
10、过网上聊天认识,一年后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但王某与李某尚未见过面。一日,王某约李某见面,见面后,王某对李某大失所望,觉得李某既不漂亮也没有气质,不是自己想要的女朋友。于是王某提出要与李某分手,李某不同意,苦苦纠缠。为了安抚李某,王某假装同意继续交往,但实际起了杀李某之心。王某找到赵某,雇佣赵某计划将李某杀死,约定事后给予赵某 30 万元作为酬劳。赵某同意。按照分工,王某发短信将李某骗至一个偏僻的仓库中,然后告知赵某具体地点。在赵某赶往仓库的途中,王某良心发现,又不想杀李某了。王某赶紧打电话给赵某,但是由于信号问题,赵某的电话一直未打通。赵某赶到仓库后,趁李某不注意,将李某掐晕。李某倒地后,赵某
11、以为李某已死,在仓库旁边挖了个坑将李某埋了。李某实际上是在被埋以后闷死的。赵某将李某掩埋后,发现了李某的手提包,里面有 10 000 元现金还有多张储蓄卡。赵某将手提包据为己有。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1)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是否成立犯罪中止?(2)赵某的行为成立何罪? 在犯罪过程中是否发生认识错误?29 甲(男) 乙(女)是男女朋友关系。甲在档案馆工作,乙是某国到中国的留学生。一日,乙以写论文需要查找数据为名,希望甲在档案馆复印一些资料。甲明知这些资料属于国家秘密,但是不好意思拒绝女友的要求,于是为乙复印了这些资料。乙的实际身份是某间谍组织的成员,专门受间谍组织指派来中国收集情报。乙
12、得到甲提供的资料后,第一时间将资料传送给境外的间谍组织。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2)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六、论述题30 试论单位犯罪的要件及处罚。31 试论刑罚的特征以及与其他制裁方法的区别。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5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犯罪明显告一段落归于未遂后,有某种补救行为的,不成立中止。本题中,甲用菜刀砍向妻子,已经着手,不是犯罪预备,A 项错误。甲故意杀人行为被邻居丙阻止,已经达到未遂,事
13、后参与抢救行为不能认为是犯罪中止,B 项正确,C 项错误。乙未死亡,所以不是既遂,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以任意形式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任意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构成法律没有限制主体数量的犯罪。必要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构成法律规定其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必须采取共同犯罪形式的犯罪。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236 条的规定强奸妇女,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是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甲强奸乙,致使乙死亡,成立强
14、奸罪的结果加重犯,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结合犯指两个以上各自独立成罪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明文规定,结合成另一独立的新罪的犯罪形态。方式是甲罪+乙罪= 丙罪(或甲乙罪)。本题中,日本刑法将强奸罪和强盗罪规定成了新罪强盗强奸罪,这是典型的结合犯,C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死刑立即执行的机关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刑法第 86 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
15、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甲所犯抢劫罪在公安机关立案后逃避侦查,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AC 项错误。第 89 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之日是 2010 年 7 月 2 日,所以应从此日开始计算追诉时效。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引证罪状是指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某种犯罪的特征。引证罪状的条文本身并不描述犯罪的特征,而是引用其他条款已经描述过的某种犯罪的特征来认定该种犯罪。本题的条款
16、本身没有描述犯罪的特征,而是引用其他条款,是引证罪状,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间谍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对方是间谍组织。如果明知,构成间谍罪。如果不明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题中甲明知对方为间谍组织,还为其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成立间谍罪,B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放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危害或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放火罪,前提是行为人负有防止火灾发生的特定义务
17、。本题中甲负有保证林场安全的职责,具有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但是其没有履行义务,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甲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放火罪,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驾驶汽车横冲直撞,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造成危险,而且也实际上造成了损害后果。甲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甲横冲直撞的行为与放火等方法危害性相当,因此甲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刑法第 120 条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18、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刑法学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刑法第 121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行为犯,只要具有故意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行
19、为,就构成本罪的既遂。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此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侵犯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一般是指使用电车、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发生重大事故,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如果使用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等非机动车进行交通运输,发生重大事故,致人伤亡的,也可以构成本罪。本题中,甲虽然使用的是自行车,但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使乙死亡,甲成立交通肇事罪,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5 【正确答案】 D【试
20、题解析】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上的行为。司法解释规定,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规定的销售金额 3 倍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本题中,甲生产的伪劣产品价值达到 20 万,超过了刑法规定的销售金额 5 万的 3 倍以上,因此应当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 定罪处罚。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境,偷逃应缴纳关
21、税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甲未经海关,私带奢侈品牌女包入境,偷逃关税达到数额较大,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B 项正确。甲不成立逃税罪,逃税罪偷逃的是其他税收,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偷逃的是关税。【知识模块】 刑法学二、多项选择题1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 ;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行为。ABC 项正确。D项是特别自
22、首,不是立功。【知识模块】 刑法学18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为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因此本题选 CD。【知识模块】 刑法学1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所谓时效延长,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制度。刑法第 88 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
23、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因此 AB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但是污染环境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B 项说法错误。ACD 项说法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因为这些交通工具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只有破坏这些交通工具才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三轮车、自行车、马车、摩托车等。因此本题选 AB。【知识模块】 刑法学22 【正确答案】 A,C【试题
24、解析】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区别主要是犯罪对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对象是普通物品,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犯罪对象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两者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存在法条竞合关系。A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侵犯的利益不同。内幕交易行为侵犯的是社会公众投资者和股民的合法权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交易行为主要损害资产管理机构的客户的利益。C 项说法错误。ABD 项说法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
25、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犯罪中止的特征有:(1)时间性:在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完成以前的全过程中。(2)自动性: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防止犯罪结果发生。(3)客观有效性:有停止犯罪的行为或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并使犯罪结果事实上没有发生。【知识模块】 刑法学25 【正确答案】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10以上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逃税罪的构成要件有:(1)逃税罪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2)逃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有两种:第一种,纳税人采
26、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10以上。第二种,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有上述逃税行为,并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 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3)逃税罪的主体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4)逃税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知识模块】 刑法学26 【正确答案】 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包括:(1)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
27、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应当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受国家机关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4)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知识模块】 刑法学四、法条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1)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的行为方式是:行为人实施威胁或要挟行为被害人产生恐惧被害人处分财产。(2)“数额较大”的一般标准为 2 000 元至
28、 5 000 元。 2 年内敲诈勒索 3 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 多次敲诈勒索 ”。【知识模块】 刑法学五、案例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1)王某成立故意杀人罪。王某有杀死李某的意图,并且雇佣赵某计划杀死李某,最终导致了李某的死亡,因此王某成立故意杀人罪。王某的行为不成立犯罪中止。成立犯罪中止除了自动放弃犯罪外,还必须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王某虽然意图放弃犯罪,但未能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不成立犯罪中止。(2)赵某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赵某具有杀人的故意,采取了杀人的行为,最终导致了李某的死亡,因此成立故意杀人罪。赵某拿走李某手提包的行为成立盗窃罪。因为手提包里有李某生前的财物,赵某
29、临时起意,拿走李某的手提包,是盗窃行为,成立盗窃罪。赵某在故意杀人过程中存在因果关系错误。赵某以为李某是被掐死的,实际上李某是被闷死的,存在因果关系错误。但是因果关系错误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认定。【知识模块】 刑法学29 【正确答案】 (1)甲的行为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甲明知乙是外国留学生,明知乙要求提供的是国家秘密,依然为其提供,侵害了国家的安全与利益,甲的行为成立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但甲不知道乙的实际身份是间谍,所以甲不成立间谍罪。(2)乙的行为构成间谍罪。乙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的任务到中国收集情报,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乙的行为成立间谍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六
30、、论述题30 【正确答案】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的要件包括:(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部机构、部
31、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2)单位犯罪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以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的为限。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主要属于破坏经济秩序、环境资源的、危害公共卫生的犯罪。凡是法律未指明该罪的主体包括单位的,只有自然人可以构成该罪,单位不能构成该罪。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即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两罚” 原则。刑法分则有特别规定只实行 “单罚”的,依照规定。从刑法现有的规定看,在单罚的场合一般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知识模块】 刑法学3
32、1 【正确答案】 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具有以下特征:(1)是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内容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2)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人。(3) 适用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4)刑罚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明文规定为依据。(5)适用程序上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6)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法律制裁体系,通常由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经济制裁和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等多种制裁措施构成。刑罚仅是整个法律制裁体系中的一种制裁措施。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适用对象不同。刑罚仅适用于
33、犯罪人,即行为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人;而其他法律制裁方法适用于行为仅违反非刑事法律且尚未构成犯罪的人。(2)严厉程度不同。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它包括对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的限制或剥夺;而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绝对排除对违法者生命的剥夺,一般也不会剥夺违法者的人身自由,即使涉及剥夺违法者的人身自由,其期限也较为短暂,性质和法律后果更有别于刑罚。(3)适用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部门适用;而民事制裁、经济制裁和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分别由国家审判机关的民事审判、经济审判等部门适用;行政制裁,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适用。(4)适用根据和适用程度不同。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必须以刑法为根据并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而对触犯非刑事法律的违法者适用民事制裁、经济制裁、行政制裁和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分别以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实体法为根据,并依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程序法律规范所规定的程序进行。(5)法律后果不同。被适用刑罚的犯罪人如果重新犯罪,就有可能构成累犯,受到比初犯相对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而仅被适用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违法者如果实施了犯罪,则不构成累犯,不会受到与累犯严厉程度相同的刑事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