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839789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3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某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属于意外事件(C)应当从重处罚(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 我国刑法第 13 条“但书” 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犯罪但应免除处罚3 下列关于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

2、罪不能由单位构成(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对矿山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过失犯罪4 甲为杀害贺某,在偏僻处埋伏,见有人过来,以为是贺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处罚5 某县有一伙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当地,

3、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张某参加该组织并按该组织授意杀害了丁某全家。张某的行为构成( )。(A)参加恐怖组织罪(B)参加恐怖组织罪、故意杀人罪(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D)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6 国家工作人员肖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某公司回扣 497 元,归个人所有,肖某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B)受贿罪(C)介绍贿赂罪(D)贪污罪和受贿罪7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A)甲因高兴将 3 岁的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

4、2 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8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伪造居民身份证之后,利用伪造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分别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两者之间存在牵连关系,应数罪并罚(B)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数据同时又侵犯商业秘密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断(C)运输伪造的信用卡和空白的信用卡,都要求达到量较大的程度,才构成犯罪(D)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中的信用卡不包括没有透支功能的借记卡9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

5、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罪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10 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有影响(B)原则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有影响的可能性(C)原则上是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没有影响的可能(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11 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 )。(A)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D)从重处罚二、多项选择题12 刑罚对社会的功能包括( )。(A)威慑功能(B)教育鼓励功能(C)安抚功能(D)惩罚功能13 下列关于自动投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A

6、)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B)交通肇事逃逸后不可能再构成自动投案(C)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后,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D)公安人员发现被告人身上有可疑血迹,并发现持有带血的尖刀而将其扣留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14 对下列犯罪可以行使“特殊防卫权” 的有( )。(A)故意杀人罪(B)诬告陷害罪(C)绑架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15 我国刑法第 6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 特别规定”包括( )。(A)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B)自治区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变通

7、规定(C)自治州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补充规定(D)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16 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正确说法是( )。(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毒品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计算,不以纯度折算(B)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构成犯罪没有数量上的要求(C)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从重处罚(D)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不应加重处罚17 在缓刑考验期间,犯罪分子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C)根据法院的判令不得从事特定活动,不得进入特定区域、场所,不得接触特定的人(D)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

8、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简答题18 简述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的构成条件。19 简述教唆犯的特征及处罚原则。四、辨析题20 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五、法条分析题20 刑法第 363 条第 1 款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试说明:21 刑法第 363 条第 1 款的罪名是什么?22 根据刑法理论确认该罪的犯罪构成。23 什么是“淫秽物品 ”?2

9、4 如果不是以牟利为目的传播淫秽物品的,构成何罪?六、案例分析题25 2004 年 10 月 12 日,田某在路过郊区时发现被害人兰某一人在牧羊,便产生强奸的邪念。田某将被害人拉人附近的沟内按倒在地,强行撕扯被害人的衣裤,欲行强奸。兰某极力反抗,并大声呼救。田某怕罪行暴露,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兰某的腹部刺一刀。被害人继续呼叫,田某又向被害人的腹部连刺数刀,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田某取走被害人身上的 20 元钱,并将被害人的尸体掩埋。随后,田某将被害人放牧的 15 只羊赶到临近的一个村中卖给他人而被发现。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25 案例一:被告人甲(非中国籍),系某外国航运公司工作人员。该外国航运

10、公司租用我国某远洋运输公司一远洋货轮及部分船员,甲随货轮工作。当货轮行至公海区时,甲与该远洋运输公司的乙产生矛盾,由于双方语言障碍,致使沟通中误解加深,甲为泄愤,顺手拿起甲板上的斧子砍向乙,致使乙身受重伤。案例二:2003 年 10 月,被告人和某伙同缅甸人腊某(在逃),在缅甸购得鸦片 8500克。和某和腊某将鸦片背入我国云南境内广蚌寨农民徐某(另案处理)家中,由徐某带路,3 人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贩卖。同年 12 月,和某将 10000 克鸦片从缅甸运入我国境内广蚌寨,藏放在徐某家中,2 人准备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时,被我公安机关抓获。检察机关以和某运输毒品罪提起公诉。被告方面辩称:和某系外

11、国人,且其行为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没有造成危害,只是将在国外购买的鸦片途经我国运到外国去贩卖,没有对我国公民的身体和健康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不应以犯罪论处。问:26 案例一中,我国刑法对其是否具有效力?为什么?27 案例二中,被告人的辩护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28 如果案例二中的被告人已经在缅甸被追究过刑事责任,我国是否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七、论述题29 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关系。30 试述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3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被教唆者没有犯教唆之罪的,对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12、处罚。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为了区分犯罪与一般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在规定犯罪概念的时候特别强调犯罪“量”的因素,没有达到一定“量”,就不能认定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就是没有达到需要动用刑罚来制裁的程度,所以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一样都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排除 A 项和 D 项。根据单位犯罪法定原则,由于刑法没有将单位规定为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故该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故应当排除B 项。虽然强令违章冒险作业

13、罪通常由矿山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构成,但是刑法不排除由其他人员构成的可能性,故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涉及的是对事实认识错误问题。根据刑法理论,对于对象认识错误的,只要是属于犯罪构成内部的错误,则不影响刑事责任。本题中,甲虽然错误地将自己的父亲当作林某而开枪射击,但是甲和林某都是自然人,属于犯罪构成内部的错误,不影响刑事责任。另外,根据刑法理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也不影响刑事责任。本题中,甲的父亲是被吓死的,而不是中枪死亡,但是这是对因果关系认识的错误,同样不影响刑事责任。故应选

14、A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2)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4)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所以,张某首先构成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同时,根据刑法的规定,参加黑社

15、会性质组织后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对张某应当按照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不作为的实质是应为而不为。D 项中,丁有抚养的义务而不履行,其行为方式是不作为。【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中,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之间存在牵连关系,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应当从一重处断,而不应数罪并罚。故

16、应排除 A 项。根据刑法的规定,运输空白的信用卡,要求数量较大,才构成犯罪,但是对于运输伪造的信用卡,则没有数量的要求。故应当排除 C 项。根据立法解释,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故应当排除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以对于过失行为而言,只有在造成了法定的损害结果时,才达到需要动用刑罚加以干涉的程度。排除 C 项。由于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17、同样,认定间接故意也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也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排除D 项。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不是出于主观意愿自动地放弃犯罪;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犯罪的实行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而不在于是否发生了实际的犯罪结果或者是否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故本题应选 A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法律认识错误原则上不影响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对法律认识错误造成了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错误,那么

18、也会影响到刑事责任。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的刑事政策是区别对待,对于首要分子要严厉打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对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责任。故选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二、多项选择题1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刑罚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1)对犯罪人的功能:1)剥夺功能;2)惩罚功能;3)教育改造功能。(2)对被害人的功能。(3)对社会的功能:1)威慑功能;2)教育鼓励功能。可见,选 A、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3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虽然交通肇事后及时报案是交通参与者的法定义务,

19、但是从政策的角度认定为自动投案,更有利于鼓励肇事者自首,更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破案,节约司法资源,所以认定为自动投案更符合立法本意。所以应选择 A 项。交通肇事后逃逸后仍然可以基于主观意愿自动投案,只是在处罚时以较重法定刑为量刑基准。所以应排除 B 项。C 项和 D 项是关于形迹可疑的理解,根据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C 项的行为成立自动投案。但是 D 项的情形,其已经不仅仅是“形迹可疑”了,而是非常可疑,不能再认定为自动投案。故应当选择 C 和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

20、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由于投放危险物质罪和诬告陷害罪不是暴力犯罪,所以不能行使特殊防卫权。故选 A、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适应“一国两制”的要求,我国刑法不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同时,刑法第 90 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21、施行。但是自治州没有权力对刑法作出补充规定。所以应当排除 C 项。故选 A、B、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构成犯罪没有数量上的要求,而且毒品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计算,不以纯度折算。故选 A、B 项。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应当从重处罚。故排除 D 项。根据我国刑法第 356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75 条的规定,应当选择 A、B 项。根据刑法修正案(八 )

22、的规定,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判令犯罪分子不得从事特定活动,不得进入特定区域、场所,不得接触特定的人。这是对缓刑制度新的完善,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犯罪分子进行管束,比如,对于幼女有性侵犯倾向的犯罪分子,可以判令其不得接触幼女,从而预防其犯罪。故应当选择 C 项。至于 D 项,属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承担的义务,故应当排除 D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三、简答题18 【正确答案】 (1)侵犯的客体是直接客体,即军队战斗力的物质保障,从而危害了国防利益。(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

23、现为故意。【知识模块】 刑法学19 【正确答案】 根据刑法的规定,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教唆犯具有以下特征:(1)客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即用各种方法,唆使他人去实行某一具体犯罪。教唆的对象是本无犯罪意图的人,或者虽有犯罪意图,但犯意尚不坚决的人。(2)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故意的内容包括:认识到他人尚无犯罪决意,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使被教唆者产生犯罪决意,而希望或者放任教唆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教唆犯一般由直接故意构成,但也可出于间接故意。(3)被教唆者是特定的。根据刑法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

24、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四、辨析题20 【正确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具有三个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当受刑罚惩罚性。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当受到刑罚惩罚性是犯罪本质特征的体现形式。(3)应当受到刑罚惩罚性是指行为在应然意义上应当受到刑罚的惩罚,而与行为人实际上是否受到刑罚惩罚无关。即使被法院判处免除刑罚,行为人的行为仍然是犯罪行为。(4)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既有定罪判刑型,也有定罪免刑型。被人民法院宣告有罪但是免除刑罚处罚的,同样是承担刑

25、事责任的具体方式,行为人的行为仍然是犯罪行为。【知识模块】 刑法学五、法条分析题【知识模块】 刑法学21 【正确答案】 根据司法解释,刑法第 363 条第 1 款的罪名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22 【正确答案】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构成特征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国家文化市场管理制度。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4)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并具有牟利的目的。【知识模块】 刑法学23 【正确答案】 所谓淫秽物品,

26、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但是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学著作不是淫秽物品;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知识模块】 刑法学24 【正确答案】 如果不是以牟利为目的传播淫秽物品的,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六、案例分析题25 【正确答案】 (1)根据刑法的规定,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交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田某违背被害人的意志,采用暴力手段,强行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是强奸罪的犯罪未遂。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未

27、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是故意杀人罪。本案中,被告人田某用匕首刺被害人腹部数刀,杀人的故意明显,并致使被害人死亡,是故意杀人罪的既遂。(3)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多次窃取或者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田某在将被害人杀死之后,临时起意秘密拿走被害人的现金和羊,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盗窃罪。(4)所以,对本案的被告人田某应当按照强奸罪(未遂)、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知识模块】 刑法学26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舶或航空器上犯罪

28、的,视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犯罪。在案例一中,案件尽管发生在公海上,但同时是发生在悬挂我国国旗的船舶上,视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所以根据属地管辖的原则,我国刑法对该案有效力。【知识模块】 刑法学27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在案例二中,被告人和某运输毒品的行为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根据属地管辖的原则,我国刑法对其有效力。被告人的辩护理由不成立。【知识模块】 刑法学28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

29、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所以,尽管被告人在缅甸被追究过刑事责任,仍然可以依据我国的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刑法学七、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1)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2)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相同点为:1)意识方面,两者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并且都预见到这种结果发生的可能。2)意志方面,两者都不希望结果的发生。3)性质方面,它们都是罪过形态的一种。

30、(3)阆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不同点为:1)意识方面,间接故意仅仅认识到与犯罪有关的事实,而对那些确实可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事实和条件没有认识或者不予关心。过于自信的过失不仅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的基本事实都有认识,而且对其他可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事实和条件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2)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不一致。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认识没有发生错误。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认识发生了错误。3)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程度不一致。间接故意应当达到明知的程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要求达到明知的认识程度。4)在意志方面,间接故意对危

31、害结果的发生持同意的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不希望发生的态度,即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是持根本否定态度的。5)间接故意可以成立共同犯罪,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能成立共同犯罪。6)从性质上看,间接故意属于故意,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属于过失,间接故意体现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过于自信的过失为重,因而应当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刑法学30 【正确答案】 (1)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的犯罪形态。(2)犯罪未遂的特征有: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认定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行

32、犯罪,关键在于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已经对刑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现实紧迫的危险。2)犯罪没有得逞。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违背了犯罪分子的主观愿望和意图,犯罪分子被迫放弃犯罪,从而使犯罪未得逞。(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对于未遂犯,应当同时引用刑法总则有关未遂犯处罚的规定和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定罪量刑。2)与既遂犯相比,对未遂犯一般要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对未遂犯确定是否可因犯罪未遂而从轻或减轻处罚时,应把未遂情况置于全案情节中统筹考虑。4)在对未遂犯从宽处罚的基础上,为正确确定从宽处罚的幅度,必须正确判定未遂与既遂危害程度的差别。【知识模块】 刑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