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84038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唐朝重视以法律调整社会上出现的借贷之债,其中不计利息的借贷称为( )。(A)出举(B)举取(C)负债(D)息债2 唐六典中规定的“ 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仇嫌者,皆更听之” 反映的是( )制度。(A)回避(B)别推(C)别移(D)复奏3 唐律疏议中,把“ 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致人于死者” 称为( )。(A)戏杀(B)误杀(C)过失杀(D)斗杀4 宋神宗时期,为了加强对盗贼的惩处,特颁布

2、( ),以加强“贼盗” 犯罪的处刑。(A)窝藏重法(B) 重法(C) 贼盗律(D)盗贼重法5 唐朝法律规定:“ 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 ( )”。(A)坐夫(B)坐妻(C)不坐(D)父母坐6 唐朝的“八议 ”制度规定在 ( )。(A)职制律(B)杂律(C)名例律(D)断狱律7 唐朝有关“ 断罪具引律令格式 ”的规定属于( )的内容。(A)名例律(B)断狱律(C)职制律(D)斗讼律8 唐朝将退休制度称为( )。(A)贡举(B)致仕(C)制举(D)差遣9 宋朝把审理和判决分别由不同的官员担当的制度称为( )。(A)翻异别推制(B)鞫谳分司制(C)大案奏裁制(D)御笔断罪制10 唐朝的流刑分为(

3、) 。(A)三等(B)四等(C)五等(D)二十等11 唐朝有关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是( )。(A)律(B)令(C)格(D)式12 永徽律疏在( ) 以后称为唐律疏议。(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3 隋、唐时期的五刑分为( )。(A)十等(B)十二等(C)二十等(D)二十五等14 唐朝行政中枢的总汇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15 唐朝执掌传承皇帝的命令,草拟诏书的机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行省16 唐朝的六部中,管理财政收入的部门是( )。(A)礼部(B)户部(C)工部(D)吏部17 唐朝的考课之法称为( )。(A)身、

4、言、书、判(B)八辟之法(C)四善二十七最(D)三司推事18 唐朝的“违契不偿 ”指的是 ( )。(A)息债(B)负债(C)出举(D)举取19 对土地实施红契制度以确认所有权的制度是在( )。(A)唐朝(B)五代(C)宋朝(D)元朝20 宋朝在皇宫内设立( ),以加强对三法司的监督。(A)都察院(B)宣政院(C)资政院(D)审刑院21 唐朝有关强奸罪的内容规定在唐律疏议的( )中。(A)贼盗律(B)户婚律(C)杂律(D)名例律22 唐朝“十恶 ”罪中,构成恶逆罪的是 ( )。(A)咒骂父母的犯罪(B)奸父亲妾的犯罪(C)殴打父母的犯罪(D)告发父母的犯罪23 不属于宋朝法律制度的是( )。(A

5、)重法地法(B)差遣制(C)大案奏裁制(D)京察法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4 (2016 年真题) 义绝指夫妻情义已绝,是唐代强制离婚的条件。下列选项中,构成义绝的有( ) 。(A)夫妻不相安谐(B)夫殴妻之祖父母、父母(C)妻殴詈夫之祖父母、父母(D)夫妻祖父母、父母自相杀25 (2016 年真题) 宋朝为弥补律典之不足进行的立法活动有( )。(A)编敕(B)编例(C)编修会典(D)编纂条法事类三、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6、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2011 年真题) 唐律疏议断狱“ 官司出入人罪” 条:“诸官司人入罪者,若入全罪,以全罪论。从轻入重,以所剩论。刑名易者,从笞入杖,从徒入流,亦以所剩论。从笞杖入徒流,从徒流入死罪,亦以全罪论。其出罪者各如之。即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入罪”?何为“ 出罪 ”?(2)唐律关于司法官员 “出入人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3)如何评价唐律的该条规定?27 (2013 年真题) 唐律疏议断狱律:“ 诸疑罪,各依所犯

7、,以赎论。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傍无证见;或傍有闻证,事非疑似之类。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者,得为异议,议不得过三。”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1)唐律处理疑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依照唐律的上述规定,疑罪分为哪几种情形?(3)唐律关于法官处理疑狱的规定是什么?(4)如何评价唐律的这一规定?28 (2014 年真题) 材料一:汉书宣帝纪:“ 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材料二:唐律疏议名例律:“诸同

8、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泄露其事及擿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种刑罚适用原则?(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所体现的这种刑罚适用原则发生了哪些变化?29 (2015 年真题) 材料一:唐律疏议杂律:“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赔) 偿。 ”材料二:唐杂令:“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

9、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又不得回利为本。诸以粟麦出举,还为粟麦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仍以一年为断,不得因旧本更令生利,又不得回利为本。”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违契不偿者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2)根据材料二,为保护借贷契约债务人的权利,唐朝法律确立了哪些规则?(3)唐朝法律如何维护和规范借贷关系?30 (2016 年真题) 宋会要辑稿记载:“ 州狱翻异,则提刑司差官推勘;提刑司复翻异,则以次至转运、提举、安抚司。本路所差既遍,则又差邻路。”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司法中的

10、何种制度?(2)材料如何体现这一制度的运行?(3)如何评价该制度在宋代司法活动中的意义?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唐朝将不计利息的借贷称为负债;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举取;不计利息的借贷所形成的债务称为息债。【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唐律规定,凡是审判官与被审问者有仇嫌关系的,须回避。【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唐朝,仃

11、“六杀”的规定,其中把“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致人于死者”称为“过失杀”。【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窝藏重法为宋仁宗时期制定;重法为宋英宗时期制定;贼盗律属于宋刑统的篇目之一。【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唐朝离婚情形包括“义绝”与“和离”,对于“和离”,类似于协议离婚,双方均不坐。【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八议”属于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当然应当规定于名例律中。【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断罪具引律令格式”属于司法审判方面的要求,故规定在断狱律中。【知识模块】 中国法

12、制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朝的致仕制度即为退休制度。【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鞫谳分司制即为审理和判决(有的教材称为复审)分立的制度。【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唐律五刑分为二十等。其中,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二等。加役流不属于五刑体系。【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唐朝的格是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考生应当严格掌握唐朝法律形式的含义,且不要将秦朝、汉朝、唐朝和宋朝的法律形式混淆。【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永徽律疏在元朝以后称为唐律疏议

13、。【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隋、唐时期五刑分为二十等。【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唐朝的三省中,尚书省为行政中枢部门。【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书省的职权是参议商讨军国大政方针,根据皇帝意旨草拟下行文书,并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公文。门下省的职权是参议政事,审核各种上行文书,驳征违失,或者提出意见,请皇帝裁决。【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户部是唐朝专门管理户籍、婚姻、徭役和财政收入的部门。【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课的标准是“四善二

14、十七最”;“身、言、书、判”是吏部择人之法;“八辟之法”是“八议”制度的渊源。注意:“德、慎、公、勤”,“身、言、书、判”和“亲、故、贤、能、功、贵、勤、宾”不要混淆。【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律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宋朝对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实施红契制度,即由官府加盖红印。【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宋朝在皇宫内设立审刑院,以加强对三法司的监督,从而使大理寺降为慎刑机构。都察院为明朝的监察机关;宣政院为元朝宗教审判机构;资政院为清末立宪的中央

15、咨询机关。【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便列入分则内容的其他法律,如和奸、强奸罪、买卖关系和放火罪等,列入杂律。【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和 D 项构成不孝;B 项构成内乱。【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京察法为明清时期的官吏考察法。【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依据唐律疏议户

16、婚律规定,构成义绝的情形有:夫殴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杀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妻殴詈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伤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及与夫之缌麻以上亲,若妻通奸及欲害夫者;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者。可见,选 B、C、D 项。唐朝婚姻解除的条件包括七出、三不去、义绝与和离。义绝为强制离婚,而和离为自愿离婚。A 项表述的是和离,而非义绝,故不选 A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宋刑统编纂后,终世不改,因而,为了弥补律典规定的不足,宋朝进行了编敕、编例和编纂条法事类等立法活动。可见,选 A、B 、D

17、 项。宋朝没有进行会典的编纂活动,明清时期有会典编纂的立法活动,如明朝的明会典,清朝的“五朝会典”。可见,不选 C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三、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正确答案】 (1)“出罪”即重罪轻判或有罪不判; “入罪”则相反,是轻罪重判或无罪断成有罪。(2)凡是法官入人罪的,如果是入全罪(无罪断成有罪),以全罪论处;如果是轻罪断成重罪,以所剩之罪论处。更改刑名的,将判处笞刑之罪断成杖刑之罪的,将徒刑之罪断成流刑之罪的,也以所剩之罪论处。将判处笞杖刑之罪断成判处徒流刑之罪的,或

18、将判处徒流刑之罪断成死罪的,也以全罪论处。凡是法官出人罪的,依照上述规定处理。但如果断罪是出于过失而入罪的,则减其误定罪之刑的三等处罚;如果断罪是出于过失而出罪的,则减其误定之罪所处之刑的五等处罚。(3)唐朝为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合法,规定了法官“出入人罪” 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即故意出入人罪的,诬告反坐;过失出入人罪的,减故意者三至五等处罚。简而言之,就是失人罪重,失出罪轻。“出入人罪” 制度说明了唐朝司法制度的完善。【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7 【正确答案】 (1)唐律处理疑罪的基本原则是疑罪从赎。对于疑罪,唐律规定不处实刑,而根据触犯的罪名,决定赎金数额。(2)疑罪分为三种情形:所涉罪名成

19、立或者不成立,理由相当;行为涉嫌犯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或者虽有作为旁证的言词传闻,但不能完全排除合理怀疑,以及其他类似情况。(3)对疑狱持不同意见的法官,可提出异议,但不能超过三次。(4)该规定表现了唐律慎刑的立场;体现了唐律严密的证据制度;肯定了法官判断的独立性;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意愿。【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8 【正确答案】 (1)材料体现的是亲亲相隐(或同居相为隐、亲亲得相首匿、亲属相隐、亲属相隐不为罪、同居亲属相隐不为罪)。亲亲相隐即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等罪行,均可因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免予刑罚(同居相为隐即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向官府告发

20、作证而不负刑事责任的制度)。(2)材料二中的这种刑罚适用原则发生的变化有:材料二扩大了亲属隐匿的范围,甚至包括部曲、奴婢为主人隐匿;材料二取消了尊长隐匿卑幼的限制,无须上请;材料二对所隐匿案件的性质作了限制,对于谋叛以上危害皇权专制的重罪案件,亲属之间不允许隐匿。【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9 【正确答案】 (1)借贷契约债务人违约,既要承担刑事责任,又要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依照债务人违约的时间长短和违约债务数额多少加减刑罚;刑罚有最高刑限制,总体处罚较轻。民事责任是违约的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2)限制利率;一本一利;不得回利为本。(3)对待借贷契约关系,原则上依从当事人的约定,官方不予干预。唐朝法律既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追究违契不偿者的法律责任,又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如限制高利率,规定一本一利和不得回利为本等。【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30 【正确答案】 (1)翻异别勘(推) ,即犯人推翻原口供的,交由其他机构或者司法官重新审理。(2)材料具体反映的是州狱案件应当如何适用翻异别勘。犯人推翻口供时,先由提刑司官员重审;犯人再翻供的,交由本路转运、提举、安抚司等机构依次重审;本路机构均参与重审后,犯人又翻供的,改由相邻路的司法机关重审。(3)翻异别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体现了宋代司法的慎刑精神。【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