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宪法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84050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宪法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宪法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宪法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宪法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宪法学)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综合课(宪法学)模拟试卷 3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根据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宪法可以分为(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C)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D)民定宪法和钦定宪法2 我国宪法修正案中,将“邓小平理论” 写进宪法序言的是 ( )(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 1993 年宪法修正案(C) 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3 司法机关行使宪法解释权源自( )(A)法国(B)奥地利(C)英

2、国(D)美国4 下列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政党联盟(B)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政治协商(C)爱国统一战线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D)爱国统一战线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和界限范围5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集体经济的发展( )(A)鼓励、支持和引导(B)鼓励、指导和帮助(C)保障(D)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是( )(A)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依宪治国(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7 以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的阶级本质(B)人民

3、代表大会制度是其他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实现民主管理的最好方式8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来自( )(A)候选人自筹(B)选民捐助(C)国库开支(D)候选人单位资助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一般人民团体(D)爱国统一战线组织10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单一制(B)复合制(C)联邦(D)邦联11 根据宪法规定,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C)国务院(D)发改委12 根据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员组成必须具

4、有突出的( )(A)区域性(B)专业性(C)自治性(D)民族性13 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活动原则、工作制度以及其他的各种有关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是(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自治条例(D)单行条例14 下列全国性法律不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国人民共和国国籍法(C)中国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D)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15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是( )(A)检察院(B)律政司(C)廉政公署(D)各级法院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

5、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6 以下选项中,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有权提出审查要求的是( )(A)国务院(B)中央军委(C)省级人大常委会(D)著名学者17 根据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既可以属于国家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的是( )(A)水流(B)森林(C)草原(D)荒地18 以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进一步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B)进一步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宪政体制(C)进一步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D)进一步规范权力运用的具

6、体程序19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是( )(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C)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D)公开投票原则20 人大代表开会期间,有权对省级人大代表提出罢免案的主体是( )(A)人大代表 50 人以上联名(B)人大主席团(C) 110 以上代表联名(D)15 以上人大常委会成员2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 )(A)审判职能(B)政治协商(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22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B)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C)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D)民族自治

7、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23 根据宪法规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的国家机关是( )(A)自治区的人大(B)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C)自治州的人大(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4 简述特别行政区的特点。25 简述宪法规范的特点。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某国有企业员工蔡某,由于年龄偏大,被单位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理由解除劳动合同。蔡某不服,认为自己不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单位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蔡

8、某向企业住所地的信访局反映该问题,信访局告知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动争议。蔡某不满信访局的答复,准备去北京上访。当时正值两会期间,信访局派人对蔡某进行截访,并将其限制在信访局某处房屋内直至两会结束。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蔡某的哪些宪法权利受到了侵犯,并回答这些权利在我国现行宪法中是如何规定的。27 某市公民赵某认为省人大出台的交通管制管理条例与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交通管制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该省人大对赵某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召开专家研讨会讨论,最终决定修改交通管制管理条例。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赵某对 交通管制管理条例提出审查建议

9、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针对该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如何处理?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论述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29 试述平等权的效力以及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30 论宪法原则中的人民主权原则的概念及其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31 试述言论自由的内容及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法律硕士综合课(宪法学)模拟试卷 3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英国学者蒲莱士

10、首次提出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形式,A 项正确。成文宪法是指以统一的宪法法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法,不成文宪法是指没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由带有宪法性质的各种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而组成的宪法。【知识模块】 宪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99 年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序言,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司法机关行使宪法解释权源自美国。在这种体制下,司法机关按照司法程序对宪法进行解释,其他的机关或社会团体对宪法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司法机关将宪法解释

11、寓于审理案件的司法活动中,一般来说,该解释对审理的某一特定案件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人员非常广泛,除了政党外,还包括人民团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性质是政治联盟,不是政党联盟,A 项错误。 BCD 项说法均正确,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宪法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宪法第 8 条第 3 款规定: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B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

12、解析】 政治文明在法律层面就是宪政文明,宪政是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B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C 项说法错误,不是基本的政治制度。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宪法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选举法第 7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C 项正确。【知识模块】

13、宪法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同纲领到现行宪法,都肯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宪法第 62 条第 14 项的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是全国人大的职权。B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中的组成人

14、员应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大常委会的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上述规定体现了突出的民族性,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活动原则、工作制度以及其他的各种有关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的规定,只有下列六部法律在

15、香港地区实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附:国徽图案、说明、使用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因此 A 项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宪法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 80 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审判权。D 项正确。注意:律政司不是司法机关。【知识模块】 宪法学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16、。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立法法第 99 条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因此 ABC 正确。D 项著名学者可以提出审查的建议,但不是提出审查的要求。【知识模块】 宪法学1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宪法第 9 条第 1 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因此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既可以属于国家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BCD 项正确。A

18、 项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不选。【知识模块】 宪法学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是也需要进一步完善。ABCD 项均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知识模块】 宪法学1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差额选举的原则、秘密投票的原则,ABC 项正确,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宪法学20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选举法第 50 条第 1 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 110

19、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 15 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罢免案应当写明罢免理由。B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2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重要问题的讨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等。BC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

20、解析】 宪法第 30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ABC 项正确,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宪法学23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宪法第 116 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

21、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因此有权制定自治条例的机关是人大,不包括人大常委会,A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宪法学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4 【正确答案】 特别行政区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域,主要特点有:第一,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除此之外,特别行政区财政独立、使用自己的货币,其收人全部用于自己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第二,特别行政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50 年不变。第三,特别行政区由当地人管理。第四,

22、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知识模块】 宪法学25 【正确答案】 宪法规范的特点是:(1)内容的政治性。宪法规范内容的政治性是由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是宪法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比最主要的特点。(2)效力的最高性。宪法规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是由宪法规范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也是由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决定的。(3)立法的原则性。宪法规范表现为原则性和概括性,宪法规范的这一特点是与宪法规范调整内容的广泛性相联系的。(4)实施的多层次性。这是宪法规范在实施方式上的特点。【知识模块】 宪法学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

23、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正确答案】 蔡某受到侵害的宪法权利有:劳动权,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本题中,蔡某有劳动权,单位不应当擅自解除蔡某的劳动合同。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有言论自由。蔡某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有权通过正当的信访手段反映问题,发表言论,信访局拦访,不让其发表言论,侵害了蔡某的言论自由。信访局将蔡某限制在某处房屋内,侵犯了蔡某的人身自由

24、。因为除了公安部门、检察院或法院有合法理由外,其他部门无权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知识模块】 宪法学27 【正确答案】 (1)宪法规定,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立法法规定,公民认为地方性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2)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交通管制管理条例确实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有权撤销该地方性法规。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正确答案】 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体现以爱国者为主体

25、的政权性质,符合“ 一国两制 ”的基本精神,同当地历史情况和具体现实相结合,适当吸纳各种既有体制的优势。特别行政区的政权组织包括行政长官、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相互制约与配合。行政主导的主要表现是:(1)行政长官在特别行政区处于特殊地位,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2)法律草案、预算案及其他重要议案由政府向立法会提出;(3)政府向立法会提出的议案优先列入议程;(4)立法会通过的法案须经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能生效;(5)行政长官对立法会通过的法案有相对否决权;(6)行政长官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解散立法会;(7

26、)其他。例如,行政长官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批准临时短期拨款,有权决定政府官员或者其他公务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和提供证据等。司法独立原则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得到了全面和充分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各级法院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行使特别行政区的审判权。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关系首先体现在行政对立法的制衡机制:(1)行政长官可以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并可在 3 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新审议。(2)如果行政长官拒绝签署立法会再次通过的法案,或者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

27、政预算案或者其他重要法案,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行政长官可解散立法会,但在其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3)立法会议员所提出的法律草案,凡涉及政府政策者,在提出前必须得到行政长官的书面同意。其次体现为立法会对行政长官的制衡机制:行政长官发回重新审议的法案,如获得立法会以不少于全体议员的23 的多数再次通过,行政长官必须在一个月内签署公布,否则行政长官可解散立法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立法会可迫使行政长官辞职:一是行政长官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新选举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 23 的多数通过所争议的原案,而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二是行政长官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者其他重

28、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新选举的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的原案。基本法还规定,如果行政长官有严重违法或者渎职行为,经法定程序,立法会可提出弹劾案,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行政与立法之间的配合。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会议的成员,由行政长官从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行政长官在作出重要决策、向立法会提交法案、制定附属立法(或行政法规)和解散立法会之前,须征询行政会议(行政会 )的意见;行政长官如不采纳行政会议(行政会)多数成员的意见,应将具体理由记录在案。【知识模块】 宪法学29 【正确答案】 平等权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的平等权是宪法的要

29、求。有关平等权的效力范围,存在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平等权仅仅限定于法律适用上的平等,而不包含法律内容上的平等,这一学说也被称为“ 法律适用平等说 ”。由于这种学说实际上否定了平等原则对立法者的拘束作用,所以在外国宪法学上也被称为“立法者非拘束说”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平等权并不限于人们在法律适用上的平等,还应包含人们在法律内容上也享有平等的权利。立法者不能制定违反平等原理或原则的法律,特别是不能就特定团体制定优惠条款或者歧视条款,其目的在于禁止立法机关的恣意立法。这种学说也被称为“法律内容平等说 ”或“立法者拘束说”。我国目前宪法学中有人主张 “法律适用平等说”,主要理由是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

30、现,具有阶级性,所以人民和敌人在立法上是不能讲平等的。这种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它在理论构成上却存在很大的逻辑上的不融贯之处。实际上,“法律内容平等说” 对“法律适用平等说”的批评是非常有力的。如果我们仅仅承认法律适用的平等,可能会带来这样的结局:假如现实中存在诸如歧视女性就业权的具有不平等内容的法律,那么,忠实地执行这一法律,其实只会维护男女不平等的状况,而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也就是说,如果法律本身不公正,那么通过严格的法律适用平等,结果恰恰是加重了恶法造成的弊病。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公民平等权具有下列含义:首先,平等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它意

31、味着全体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其次,平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的基本义务。公民有权利要求国家给予平等保护,国家有义务无差别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平等地位。国家不得剥夺公民的平等权,也不能允许其他组织和个人侵害公民的平等权。再次,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平等不能和特权并存,平等也不允许歧视现象存在。最后,平等权是贯穿于公民其他权利的一项权利,它通过其他权利,如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受教育权平等而具体化。从性质上讲,我国宪法确定的平等权是适用法律和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知识模块】 宪法学30 【正确答案】 人民主权原则又被称为主权在民原则,它所要解决的是权力来源与国家合法

32、性问题。主权可以创造一切、变更一切,而没有其他的权力能够限制它。所以被称为最高权力。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是法国人博丹在共和六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凡属国家,必有一种最高权力,其不受任何人为的法律的限制,而只受上帝的法律或自然的法律限制。主权理论是在论证王权的绝对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主权的最初表现形式为君权神授,也就是所谓的君主主权。随着英国国内本身政治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出现了君主主权向议会主权的转变。这种转变所体现出来的是君主权力的衰落与平民权力的兴起。原来由君主专有的权力变成由君主与贵族还有人民共同分享了。现代的人民主权原则认为国家是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所以国家

33、的最高权力应该属于人民而不属于君主。现在人民主权的原则已被世界各国的宪法规定所接受和吸纳。人民主权是我国宪法原则之一。1982 年宪法第 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知识模块】 宪法学31 【正确答案】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等形式表达其意见和观点的自由。它是公民政治权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广义的言论自由还包括借助于绘画、摄影、雕塑、出版、影视、广播、戏剧等手段来展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自由。从言论的内容上

34、进行分类,可以将言论分成政治言论和非政治言论。而非政治言论中则包含商业言论、学术言论、艺术言论等多种内容。对言论自由中政治言论的保护是宪法没定此基本权利的主要目的。言论自由是政治权利的重要内容。言论自由为世界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所普遍承认,但言论自由在行使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具体表现在:(1)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否则可能构成民事侵权。(2)淫秽言论会受到限制或者禁止。(3)煽动仇恨和挑衅言论会受到约束或者限制。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范围、限制方式,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加以调整。宪法学将各国不同的法律限制方式分为预防制和追惩制两种。预防制,又称为事前限制。在这种制度下,凡演说、出版等言论均需在表达以前受国家机关(主要是军警机关)的干预和检查。追惩制,是一种事后制裁。在这种制度下,言论与出版不受事前检查,而是表达者一旦违法后按法定程序受制裁。英、美等多数国家都实行这种制度。【知识模块】 宪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