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从法律的部门进行分类,法学可分为( )。(A)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B)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C)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D)国内法学、国际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2 对于把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其有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定调整对象(B)其有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定调整方法(C)这种划分符合法律部门划分原则中的相对稳定原则(D
2、)这种划分符合法律部门划分原则中的合目的性原则3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法体现了一种意志(B)法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C)法体现了统治阶级整体意志(D)所有的法律都不可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某些利益和愿望4 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A)扩充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5 我国刑法第 7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表明,中国刑法具有( )。(A)时间效力(B)域外效力(C)对人的效
3、力(D)域内效力6 下列选项中,( ) 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A)国际条约(B)特别行政区法律(C)军事法规(D)党的政策7 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8 公司法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司股票可以到境外上市,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作出特别规定。该规则属于( )。(A)义务性规则(B)准用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9 20 世纪 90 年代初,传销活动在中国内地流行时,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
4、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依据民法通则第 7 条。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下列关于法律原则所体现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法律原则具有评价作用(B)法律原则具有裁判作用(C)法律原则具有预测作用(D)法律原则具有强制作用10 关于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必须首先具有行为能力(B)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能分离(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公民丧失行为能力,也就意味着权利能力的丧失11 下列属于法律制裁的是( )。(A)甲、乙两公司签订有合作协议,后甲公司违
5、约,经乙公司聘请的律师与之进行交涉,并以提起诉讼相威胁,甲公司被迫付给乙公司一笔违约金(B)党员张某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C)学生李某因严重违反校规被学校通报批评(D)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因与宪法相抵触,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12 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二者( )。(A)体现的意志相同(B)经济基础相同(C)适用的范围相同(D)思想理论基础相同13 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中,不属于司法监督范畴的是( )。(A)刑事诉讼监督(B)民事诉讼监督(C)行政诉讼监督(D)审计监督14 我国宪法第 3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法
6、律”一词应作( ) 。(A)扩充解释(B)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D)逻辑解释15 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A)法系实际上是按照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源流关系和历史传统以及形式上某些特点对法律所作的分类(B)普通法特指公元 11 世纪诺曼人入侵英国后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现的一种法律(C)大陆法系最先产生于欧洲大陆,以罗马法为历史渊源,以民法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D)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在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别16 在司法原则中,最能体现司法的本质要求和终极价值准则的是( )。(A)司法法治原则(B)司法平等
7、原则(C)司法独立原则(D)司法公正原则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7 在法的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B)法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促进了法的产生(D)为了处理日益增多和复杂的事务,需要一种新的行为规则18 下列有关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物化的层面,法律文化通常表现为关于法律的某种物质形式,如正义女神、法槌、法袍等(B)在制度层
8、面,法律文化表现为各种具体的与传统相关的法律制度(C)在观念层面,法律文化表现为人们思想意识中关于法律的种种看法、感觉和知识(D)观念层面的法律文化指的就是法律意识,这是法律文化最内在的深层次因素19 下列不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有( )。(A)法律实施(B)法律规范(C)法律事实(D)法律关系客体20 下列有关法的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通过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B)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一般以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C)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通例是“从
9、新兼从轻” 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也称为“有利原则,(D)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21 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 )(A)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资金或者其他奖励22 甲因涉嫌杀人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批准逮捕并向法院提起公诉,甲聘请律师为其辩护,法院经审理判
10、处甲无期徒刑。上述活动中属于司法活动的有( )。(A)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法院的审判(C)律师的辩护(D)检察院批准逮捕,提起公诉23 关于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文明政治制度的主要支柱,具有天然的统一性(B)法治的前提是国家里没有一个最高的权威和力量,如果有只能是法律;而民主的前提是国家中有一个最高权威:公意或多数(C)在民主政治下,法律有可能沦为工具,法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D)法治与民主息息相关,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没有法治就没有民主24 下列属于法律意识的表现的有( )。(A)某大学讲师对依法治国理论进行的系统论述(B)某保护妇女权益组织认为“第
11、三者”问题应由法律进行调整(C)某省参加高考的考生认为国家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存在不公正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欲起诉有关部门(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被告人管某从律师处得知刑事诉讼中 “上诉不加刑”的原则后,决定上诉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简述法律解释的特点。26 简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列宁说,意志如果是国家的,就应该表现为政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否则“意志”这两个字只是毫无意义的空气振动而
12、已。孟德斯鸠说:“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时,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都完了。”问题:27 分析列宁的话所包含的法理。28 分析孟德斯鸠的话所包含的法理。29 分析列宁和孟德斯鸠的话所共同包含的法理。29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44 条
13、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第 4 7 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问题:30 运用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有关知识分析第 47 条的规定。31 既然第 44 条规定了合同依法成立和生效,又在第 47 条规定了合同的效力由法定代理人和相对人来决定,这反映了法律关系的哪
14、些特征?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2 从法律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33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关系。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法律的部门进行分类,法学可分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是
15、从认识论的角度分的。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是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分的。国内法学、国际法学等是从各种类别的法律这一角度划分的。【知识模块】 法理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因为其有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定调整对象,而不是其有独特的调整方法。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这种划分符合法律部门划分原则中的相对稳定原则,因为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虽然没有多少法律和法规,但就其未来发展和外国的立法实践而言,应该把它们列为单独的两个法律部门,这样才能避免法律体系结构的频繁变动。C 项正确。合目的性原则要求划分法律部门要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
16、握本国现行法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有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定调整对象,因此,这种划分也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现行法律,符合法律部门划分原则中的合目的性原则。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但有些情况下,统治阶级也会允许法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某些利益和愿望,当然,这也是统治阶级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故 D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理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扩充解释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文法解释是指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
17、律。“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正是“禁止攀枝摘花”的目的所在。故选 C 项。历史解释是指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知识模块】 法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域外效力,即法律的效力及于制定的机关所管理的领域之外。故 B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1)宪法;(2)法律;(3)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4)中央军委的规范性法律文件;(5)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7)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8)经济特区
18、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知识模块】 法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任意性规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的法律规则。强行性规则的法律效力要强于任意性规则。故 B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义务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指没有具体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是规定可以参照或者援引其他法律规则来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指明确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无须参照或者援引其他规则来确定本规则的内容;委任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
19、内容,而委托某一机关或某一机构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则。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法理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原则是法的要素之一,法所具有的作用,法律原则一般都具有。在本题中,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据民法通则第 7 条处理传销案件,体现了法律原则的评价作用(评价他人行为)、预测作用(法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相互问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存在就意味着行为预期的存在,而行为的预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法律规范都应有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强制违法犯罪者的行为)。但对于本题答案 B 项,依据法律原则作出裁判是否可以成为法律原则的裁判作用,有些争议,法官运用法律原则裁判案件,运用的是法
20、律原则的评价功能,由此认为法律原则具有裁判作用是值得探讨的。【知识模块】 法理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公民的行为能力不同于其权利能力。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在公民的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构成中,这两种能力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故 C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A、B、C 项中的各种处罚都不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实施的,因此不属于法律制裁。故选 D 项。D 项属于违宪制裁。【知识模块】 法理学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二者
21、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基础的。【知识模块】 法理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司法监督即检察机关的监督。这是一种专门监督,即对有关国家机关执法、司法活动的合法性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犯罪和其他犯罪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司法监督分为三类:(1)刑事诉讼监督;(2)民事诉讼监督;(3)行政诉讼监督。而审计监督属于行政监督。【知识模块】 法理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里“法律”一词应当指所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知识模块】 法理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在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方面都是一致的。故 D 项错误。【知
22、识模块】 法理学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司法原则包括司法法治原则、司法平等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司法责任原则和司法公正原则,其中,司法公正原则最能体现司法的本质要求和终极价值准则:司法公正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应坚持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其中,实体公正主要是指司法裁判的结果公正,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违法犯罪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制裁。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过程的公正,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是司法的本质要求和终极价值准则。可见,选
23、 D 项。【知识模块】 法理学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A、B、D 项明显可以成立,C 项也正确的理由在于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这是促进法产生的重要原因。【知识模块】 法理学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律文化的表现实际上是多层面的,即在物化方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都有不同形式的表现,但反映着共同的特征,即法律文化的内涵。A、B、C、D 四项都反映了这一内涵
24、。【知识模块】 法理学19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有两个: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因此,法律实施和法律关系的客体不是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条件。【知识模块】 法理学20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法律的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都不能发生法的效力。A项错误。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通例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也称为“有利原则”。
25、C 项错误。B、D 项表述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21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根据法律规范中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分为确定的指引和不确定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前者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确定的,不允许存在选择余地;后者对人们行为的指引随行为人的主观意愿而定,允许自行选择。本题中,A 项规定的是法律原则,不存在这种分类。 B、D 项是有选择的指引,而 C 项是确定的指引。【知识模块】 法理学2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司法又称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其中公安机关履行侦查职能,属于司法活动。【知识模块】
26、 法理学23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文明政治制度的主要支柱,但民主与法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在某种意义上,民主与法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法治的前提是国家里没有一个最高的权威和力量,如果有,只有作为各种力量妥协产物的法律是最高的权威。而民主的前提是国家中有一个最高权威:公意或多数,而公意是可以随时变化的,如果法律沦为工具,法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这是民主与法治的根本区别。因此,A 选项表述错误,而 B、C 选项表述正确。法治是一种以民主宪政为核心的政治法律制度,法治与民主息息相关,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但是,由于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并不以法治
27、为前提。D 选项表述错误。【知识模块】 法理学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A、B、C、D 都是法律意识的表现。【知识模块】 法理学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正确答案】 (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法律规定或法律条文是解释所要面对的文本,法律解释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法律文本及其附随情况,即制定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背景情况,探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即法律规定的意思和宗旨。(2)法律解释
28、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首先,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其次,法律解释需要将条文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进行。法律解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某一法律规定对某一特定的法律事实是否有意义,也就是对一项对应于一个待裁判或处理的事实的法律规定加以解释。(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这是指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过程。【知识模块】 法理学26 【正确答案】 (1)法律解释是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的必要途径。法律规范是抽象的、概括的行为规则,只能规定一般的适用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对一切问题都作出详尽无遗的规定。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要把一般的法律规定适用
29、于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对各种具体的行为、事件和社会关系作出处理,就必须对法律作出必要的解释。(2)由于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以及利益与动机的差别,人们会对同一法律规定有不同的理解。(3)法律解释是弥补法律漏洞的重要手段。(4)法律解释是调节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关系的媒介。(5)通过法律解释可以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制教育。【知识模块】 法理学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法理学27 【正确答案】 列宁的话所包含的法理是:1)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借助国家机器来保证
30、法律的实行。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直接等同于法律,而是要变成国家意志,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变成国家意志才能为法的效力来源和普遍遵守提供正当理由;二是变成国家意志才能借助国家机器来实施法律,实质上是通过法律来推行统治阶级自己的意志。2)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和阶级统治职能、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都必须借助法律来实现。因为直接运用国家权力来实现国家职能,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也没有效率。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国家为了实现公共管理和阶级统治的需要,经常把相应的要求,即国家意志,用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向社会公布,通过法的实施形成社会秩序以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知识模块】 法理学28 【正确答案】
31、 孟德斯鸠的话所包含的法理是:权力制约原则。法治要求对国家权力进行分工,通常是根据职能的不同,把国家机关划分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三种类型。之所以必须强调这种分工,是因为法治的目的在于利用法律的刚性特点实现“ 规则之治”,防止国家权力的专横、恣意和腐败,维护社会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假如国家权力不实行一定的分工,由一个机关甚至一个人既制定法律,又解释法律和适用法律,那么法律就完全失去了其刚性的特征,该机关或个人就无须遵守法律,它或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便和利益恣意地制定法律、解释法律和适用法律。于是,法律就不能实现对国家权力的规制,专横、恣意和腐败就不能
32、避免,社会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就得不到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就失去了基本的保障。【知识模块】 法理学29 【正确答案】 列宁和孟德斯鸠的话所共同包含的法理是法律与国家的关系。法律与国家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与国家的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方面,法律离不开国家,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国家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知识模块】 法理学【知识模块】 法理学30 【正确答案】 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包含主体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权利能力由于是一种资格,是一种可能性,因此具有平等性;行为能力是一
33、种现实性,因此具有差异。法律上依据年龄和智力状况规定了不同的行为能力,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后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活动,其法律后果才是确定有效的。【知识模块】 法理学31 【正确答案】 反映了法律关系的法定性和两种意志性。由于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国家意志与当事人意志的结合,因此法律关系具有两种意志性。国家意志是指法律关系的建立要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设立是国家意志推行的结果,当事人遵循实际上是反映了国家意志。但是立法又给当事人的活动留下了空间,允许当事人在法定的范围内反映自己的意志。【知识模块】 法理学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
34、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2 【正确答案】 法律与国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2)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法的实现有三种基本的途径,即行政执法、司法和守法(法的遵守),这三种途径的运用都是以国家政权的存在和运行为基础的。3)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影响着法的形式。第二,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1)法律确认和宣告国家权力的合法性,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宪法对于国家的政权和各项具体权力的确认和宣称,赋予了国家权力以公共利益、社会福利为名义的权威,确立了国家权力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约束的正当性和合法
35、性。2)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通过法律实现国家职能有一定的优越性。首先,国家的要求表现为法律,使得国家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得以结合,有助于提升国家意志在道德上的正当性,容易为社会接受。其次,法律具有稳定性、公开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权力行使的任意性给社会带来动荡和反复。再次,法律是一种规范性调整,对于同一类型的人和事规定了相同的权利义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国家管理活动的效率,增强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3)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法律对国家权力的规范和制约,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用法律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分工和权限。其二是明确规定各项权力行使的具体程序,通过程序来防
36、止权力腐败和恣意。由此可见国家和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性质。然而,这两种现象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表现为相辅相成的一致性和共生性。这体现为法律与国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关系。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因此要
37、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依法治国,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表现在: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在于:第一,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二,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标志。第五,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保证有力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保证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在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
38、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知识模块】 法理学33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表现在:(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1)从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来看,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前提和基础;2)从民主作为一种公共决策方法和机制来看,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法的创制的质量;3)
39、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源泉;4)社会主义民主在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方面也有重大作用。(2)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内在地需要法治,要求法治原则贯穿于民主发展的全过程,应当通过发展来积极推进民主的进程。社会主义法治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作用表现在:1)社会主义法治确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确认国家的基本民主体制及其活动原则的合法性;2)社会主义法治确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为政治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3)社会主义法治确认和规范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并为其实现规定了程序、原则和方法;4)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治通过制裁违法犯
40、罪行为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基于这种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实践中,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1)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密切结合、不可分割的。离开民主,法治就会变成专制,民主就会落空,代之而起的将是无政府主义的泛滥甚至动乱的出现。由此,离开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决不是社会主义法治,离开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也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把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统一起来,逐步通过民主法治化和法治民主化的途径,促进民主和法治的同步发展。(2)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一个基本调整和发展规律是从不完善到初步完善的过程,因此必须做到:1)本土化:在引进西方民主经验的时候,必须考察它特定的孕育背景,仔细研究它与本国国情的契合条件,防止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乘虚而入。2)稳步走:在增强民主参与意识的同时增强法治观念,逐步扩大自由、完善民主,让社会在稳定的环境中逐步实现民主政治。只有民主与法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我国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得到最终保障。【知识模块】 法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