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1 及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评述“新生活运动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2 试述“改组派 ”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 概述科学与人生观问题论战的主要内容。(武汉大学 2003 年中华民国史真题)4 论述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关于全盘西化和“本土文化” 之争。(吉林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5 论述 20 世纪 20 一 30 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 论战。 (2010 年统考真题)6 论述 20 世纪 30 年代关于社会史的论战。(安徽师范大学 2003 年
2、中国近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7 论述中国近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西北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8 论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选择。(北京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真题)9 你认为抗战究竟从哪个时期算起较为合理,为什么?(南开大学 2017 年中国历史真题)10 试述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河北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11 简述九一八事变后国联的调查活动。(天津师范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12 试析蒋介石的“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3 试述华北事变及其影响。(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近现
3、代史真题)14 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通史真题)15 简述 19311937 年问的日本侵华史实。(南京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6 试论 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脉络及其影响。(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7 述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其历史意义。(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18 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四川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安徽大学 2006 年
4、中国现代史真题)19 中共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在抗战中的贡献。(兰州大学 2016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0 论述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与两次分裂。(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1 试析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通史真题)22 试论九一八事变至全面抗战爆发期间,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抗日主张。(南京师范大学 2015 年中国通史真题)23 简述中国全面抗日战争初期的正面战场。(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安徽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宁波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4
5、论述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地位。(北京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25 请分析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南开大学 2016 年中国历史真题)26 比较分析国共持久战方针。(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7 简评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武汉大学 2001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8 评述中共七大及其历史影响。(湖南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9 论述论联合政府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南京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1 答案与解析一、论述题1 【正确答案】 1934 年蒋介石在
6、江西“剿共” 时,发起了新生活运动。 2 月 19 日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 ”,并向全国推广。新生活运动,就是使全体国民的全部生活(衣、食、住、行) 都合乎民族固有道德“ 礼义廉耻” 的运动。蒋介石一再强调,新生活运动的“ 中心准则”就是“礼义廉耻”四个字。蒋介石发起 “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 等日常生活人手,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具体目标,使 “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改造社会,复兴国家”。蒋介石自从提出新生活运动后,连续发表多篇演说,并主持制定了新生活运动纲要和新生活运动须知两个文件。1934 年 7 月,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
7、,蒋自任总会长,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为主任干事,下设调查、设计、推行三股,并分别聘任数十名高级官员为指导员、干事。国民政府还制定了各级“新运会” 的组织大纲,在全国各地进行组织,大张旗鼓地加以推行。但是,新生活运动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改组派即“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是 1927 年后在国民党内形成的、以汪精卫为精神领袖的反蒋政治集团。1927 年冬,汪精卫在国民党派系斗争中遭到失败后,汪系骨干陈公博、顾孟余等人,利用国民党内外对新内战政策不满、要求改革的思想,打出“ 改组国民党 ”的旗号,掀起反蒋运动。1928 年 56 月,陈公博、顾盂余先后在上海
8、创办革命评论和前进杂志,宣传改组国民党的主张。是年冬,“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 在上海正式成立。由王乐平负责,在上海、南京、江苏一带活动。参加改组派的主要是大学生和国民党党政机关的职员。改组派的主要口号是恢复 1924 年国民党改组精神,重新“确立农工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战线” ,复活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的国民党。他们对待共产党及其他政治派别如第三党、西山会议派、无政府主义者、国家主义派等均采取排斥和反对的态度。改组派的活动遭到蒋介石的坚决镇压,它在各地的刊物相继被查封。其领导机关被封闭,许多成员被捕。1930 年 2 月 18 日,蒋介石又使用暗杀手段,指使特务在上海暗杀了改组派的实际负责人
9、王乐平,使其受到沉重打击,活动渐趋消极。中原大战后,改组派宣告瓦解。【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一)1923 年 2 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了人生观的演讲。他认为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是主观的,由自由意志决定,不为科学规律支配。人生观和科学的区别在于:科学是客观的,人生观是主观的;科学为论理的方法支配,人生观起于直觉;科学靠分析,人生观要综合;科学为因果律支配,人生观则由自由意志支配;科学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人生观起于人格之单一性。这决定了无论怎样发达的科学都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后者有赖于哲学或玄学。同年 4 月,丁文江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玄学与科学一文,批评了张君劢的观点,肯定
10、科学能够支配人生观。之后,胡适、唐钺、王星拱、范寿康、梁启超、吴稚晖等 10 余人发表文章参战。(二)辩论的焦点是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而其实质是是否承认社会历史领域有规律可循。随着辩论的展开,形成了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 、以丁文江为代表的“科学派 ”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 “唯物史观派”。 12 月,瞿秋白发表自由世界和自然世界一文,从哲学上对这次论战进行了总结,指出只有建筑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才是人类最先进的真正科学的人生观,“玄学派 ”和“科学派的人生观都是没落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一) 争论内容。20 世
11、纪 30 年代,由于政府当局的保守倾向,思想文化界分流也日趋明显,这使始之于 20 年代的东西文化之争带上了政治色彩。围绕文化抉择的讨论,出现了立场大相径庭的两派:一为“西化派” ,一为“本位派”。“西化派”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 “全盘西化”是他们在论争中提出的口号; “本位派”则以发表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的十位教授为代表,他们提出了“ 建设中国本位文化” 的口号。“ 西化派 ”强调文化的普遍性和时代性,“本位派” 则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和特殊性。论争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根本问题上:一是已经步人现代的中国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文明与文化?二是如何来建设为现时所需要的新文明和新文化?(1)“中国本
12、位文化”论。1935 年 1 月 10 日,陶希圣、萨声武等十位教授在上海文化建设月刊上联名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文。这就是所谓的“十教授宣言 ”或“一十宣言”。主张今后文化建设应是 “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同年 5月,又发表我们的总答复,提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此时此地的需要” ,即“充实人民的生活,发展国民的生计,争取民族的生存” 。其结论是“不能赞成完全模仿英美” ,也反对模仿苏俄。(2)“全盘西化”论。与“中国本位文化”论正面对立的是 “全盘西化”论。“全盘西化”一词,是胡适首先使用的。主张这种观点的主要
13、代表人物是陈序经。1934 年,陈序经发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回顾六七十年来中国人对西洋文化的态度的变更,指出复古派、折中派“各有其不足” ,断言:“我们的唯一办法,是全盘接受西化。”强调要 “彻底地打破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垄断 ”,“此为救治中国目前危亡的根本”。(二)影响。(1)在讨论中, “中国本位文化”论与“全盘西化”论两极对立的观点有互相吸收的趋向。“全盘西化 ”派放弃了 “全盘”的提法,而“本位文化”派也不断充实对“ 本位”的解释,提出建立“ 中国本位意识 ”的观点。(2)“中国本位文化”论者与“全盘西化”论者在讨论中逐步达成一种共识,即用 “现代化”这个概念来取代 “西化 ”“本位文
14、化”等概念。【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一) 背景。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内部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目标等问题的争论,引发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二)过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始于 1928 年,由陶希圣在新生命杂志上发表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一文挑起。1930 年,王学文、潘东周在新思潮杂志上著文论证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灵峰、任曙等人在动力杂志上著文断言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1932 年至 1933 年,这一争论扩展到了史学界,展开了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1934 至 1935 年,讨论的方向又转向了中国农村社会,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等在中国农村杂志上撰文论证
15、中国农村经济半封建性质;王宜昌、张志澄等人则在中国经济杂志上发表文章,认定中国农村已是资本主义占了优势。(三)各派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论战首先是围绕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这三种社会势力在中国的相互关系,以及关于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性质问题的认识而展开的,所关注和要认识的中心问题是:应该把中国社会定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或一般的世界历史进程的哪一阶段上?现阶段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的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论战的主要参加者主要为中国共产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和所谓“托派团体”骨干。前者有王学文、潘东周、吴黎平等人,他们因创办新思潮杂志,被称为“新思潮派”;后者有严灵峰、任曙等人
16、,因办有 动力杂志,被称为“动力派”。(1)“新思潮派”的观点:封建压迫是中国国内压迫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础和内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反封建残余的斗争和反帝国主义斗争的结合。(2)“动力派”的观点:质疑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而且对由此而得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目标提出了不同意见。(四)影响。(1)衍生有关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以及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进而影响到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2)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一) 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继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争后
17、,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并于 19321933 年形成高潮。这场论战是由当时进行的中国现阶段社会性质论战引发的。郭沫若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个阶段在中国历史中也同样存在着,并对这几个阶段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时间作了划分。根据这些见解写成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在 1930 年出版,引起社会震动,并成为当时讨论和批评的中心。(二)论战内容与各派观点。这场论战主要由“ 新生命派” 的陶希圣等和“托派”对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批判而鼓动起来。论战双方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郭沫若首先提出,亚细亚生产
18、方式系指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后又认为等于奴隶制以前的族长制。李季认为是指与希腊、罗马奴隶制并行而又先于封建社会的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2)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的问题。李季认为,原始社会崩溃后,中国则进入以土地国有为特征的亚细亚式的社会。郭沫若根据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等古代文献,最早肯定中国奴隶制社会存在,并认为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吕振羽指出,殷代是奴隶社会。(3)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秦汉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李季认为,中国真正的封建制度仅与周代相始终,秦以后就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代。梅思平认为,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完全是商业资本主义社会。陶希圣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在战国时代就因为商业资
19、本的发展而崩溃了。郭沫若、吕振羽都认为从秦汉到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阶段。(三)影响。论战主要是在 1931 年上海神州国光社创办的读书杂志上展开的,并随着该杂志在 1933 年停刊而逐渐冷却,抗战爆发时终止。论战高潮过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或者用自己的研究实绩回答论战时提出的历史问题,如吕振羽出版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或者对论战本身进行了总结,如何干之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等。中国社会史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对整个中国历史科学发展的影响甚为深远。【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
20、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 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一)乡村建设的主要流派。(1)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1926 年,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主持实验的机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了平民千字课本等进行识字扫盲运动;积极推广合作组织,传授农业科技;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2)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
21、31 年 6 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3)黄炎培主持的徐公桥乡村改进建设。黄炎培于 1928 年 4 月成立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主持乡村改进事业。乡村改进会公布了改进农村生活事业大纲十条,对徐公桥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普及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及新农具;提倡公共卫生,修桥筑路,禁绝烟赌等。(二)意义。(1)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
22、,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2)一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意义。(3)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抛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走上了与农村相结合的道路。【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一) 一战期间。中国政府的态度存在一个较大的变化,即从中立到介入。一战爆发后,鉴于主要参战国在中国都拥有势力范围,为避免战火蔓延至中国,1914 年中国政府颁布总统令,宣布严守中立。但日本
23、作为参战国,以向德国宣战为名,与英国联合派兵攻打德国在华租借如青岛,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的侵害。在美日等协约国的劝说下,为了趁机收回德国等国的在华权益,中国政府决定参战。1917 年,中国政府宣布与德国绝交,并于 8 月通过参战决议,主要负责供应粮食和劳工。1918 年 1 月,中国政府特设战时粮食出口筹备处和侨工事务局,派出 17 万劳工远赴欧洲,但并未派出军队参战。(二)二战期间。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因中国国力与日本差距太大,直到珍珠港事变前,因无必胜的把握,南京政府始终未对日宣战,而是采取“苦撑待变”的策略以空间换时间。随着德国在欧洲发动战火,并开始全面进攻苏联,同时日本也在远东
24、地区不断进攻,除占领中国中东部外,还出兵东南亚,损害了英美等国的利益。在这个时候,美国宣布废除中立法案并限制对日战略物资出口。对此日本决定先发制人袭击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正式被拖入了二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表示自己抗战的决心,在珍珠港事变后不久,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成为英美苏等国的盟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些变化的依据来自于对国家利益与国际局势的考量,并对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影响深远。【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抗战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算起比较合理。(一)从中日关系
25、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此前中日之间爆发过战争乃至冲突,例如甲午战争、济南惨案,但这些事件都并未造成大规模的“抗日战争” 。甲午战争为中国传统封建王朝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中国大多数民众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都尚未完全觉醒,所以不能纳入“抗日战争” 的范畴;济南惨案中,日军的暴行使蒋介石对日本彻底失望,并开始转向美国,但主要采取的是冷处理办法,故也不能作为抗战的开端。只有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由此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步伐。可见,该事件与此后的全面抗战存在一个明显的承续关系,自然应该作为抗战的开端。(二)从具体斗争形式来看,九一八事变尽管并未引起国民政府与日本的全面战争,反而使其采取不抵抗政策并放弃整个东北,日
26、本关东军轻易占领广大东北地区,而卢沟桥事变则是南京国民政府彻底下定抗战决心的开端,看似以卢沟桥事变为抗战的开端较为合理,但实际上无形之中则存在抗战评价中的“国民政府中心观” 。因为,尽管此时国民政府已经放弃东北,但东北的抗日武装斗争并未因此偃旗息鼓,原东北军的部分力量、民间武装以及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抗日斗争仍然在继续。特别是此后的东北抗日联军,更是东北地区打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力量。因此,这些抗日斗争当然应该属于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一) 九一八事变后的半年内,东北三省全部落人日军之手。1932年 3 月,日本以溥仪为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从
27、此东北处在日本的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之下。(二)九一八事变使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是中国民族独立和民族生存的根本威胁,迫切要求改变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因而形成了空前的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由最初“不抵抗、不交涉” 逐渐演变为“抵抗”与“交涉”并行,以谋求解决中日间矛盾、挽救民族危亡之道。(四)随着九一八事变及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关内向东北移民的数量、移民的空间流向以及居住年限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和 40年代前期移民运动的畸形发展。【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
28、府和蒋介石决定对日方针是不抵抗,而依靠国联的力量抑制日本的侵略行动。1931 年 9 月 21 日,中国代表施肇基正式向国联递交声明书,报告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中国未做任何抵抗的事实,请求国联立即召集理事会,阻止此种形势的扩大及恢复事变前原状。11 月 21 日,国联通过了组织调查团的决议。1932 年 1 月,由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该团于 3 月至 6 月在中国活动数月后,到 10 月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等若干基本事实,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揭露,指出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行动“ 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 ,“满洲国”是日本制
29、造的傀儡政权。但报告书在许多方面为日本侵略者辩护,从而作出了许多有害于中国的结论。这个报告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1933 年 2 月 24 日,国联大会通过报告书,基本上接受了李顿报告书的意见和建议,并申明对“满洲国” 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3 月 27 日,日本政府发表通告,宣布退出国际联盟。【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是蒋介石在 1931 年 7 月 23 日发布的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一文提出的政治导向内容。与共产党的反蒋抗日政策相对立,直到 1936 年 12 月 12 日发生西安事变,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被迫与共产
30、党合作抗日。近几年学界研究观点:(一)“安内攘外”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提出并形成的一种基本理论,这种理论包括具体政策理论和总体战略理论两个不同的层次。九一八事变以前,它主要是为当时的具体政策服务的,是一种剿共、消灭异己的理论。九一八事变以后,它则上升到总体战略的高度,成了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他一切具体政策都是从它引申出来并服从于它的。(二)“攘外必先安内”有违背大众意愿、消极抵抗的一面,也有权衡整体国力,在当时形势下不得已的隐衷;有对内镇压和武力反共的迫切要求,也有最后关头准备起而抵抗的决心。是当时内外交困局面下,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应付时局的一种复杂无奈的抉择。(三)“安内”
31、以“剿共” 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 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攘外必先安内” 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剿共 ”不是抗日的前提,“反蒋”也不是抗日的前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才是抗日的前提。【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一) 过程。1935 年日本在华北地区制造的旨在实行华北政权特殊化的一系列严重事端的总称。主要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等。(二)影响。(1)华北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继续上升,阶级矛盾有所缓和并开始下降,民族矛盾日益突
32、出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救国逐步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旋律。(2)华北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政策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对日态度的日趋强硬和决心抗战。此后,国内政治形势明显向抗日转变,有利于团结统一抗战局面的形成。(3)华北事变使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在此影响下发生的西安事变,反映出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说明抗日救国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4)华北事变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事变发生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33、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于 1936 年 9 月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正式将“ 反蒋抗日”的总方针改为“逼蒋抗日”,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5)日本在中国的迅速扩张,对欧美各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形成很大威胁,更严重威胁着苏联。因此,英美等国以及苏联的对日态度日益强硬,积极调整政策,改善同国民党的关系,扶植抗日势力,应对日本威胁。这些政策的调整,对中国国内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上推进了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向着有利于抗日救亡的方向发展。【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4 【正确答案】 (一) 政策变化。华北事变前国民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
34、”的对策,作为内政外交的政策支点,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但是随着华北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强,国民党对日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对日态度的日趋强硬和决心抵抗。(二)主要原因。华北事变后国民党的对日政策发生转变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国内外各种条件决定的,是诸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京政府的统治地位,这是南京政府转变对日政策的主要原因。(2)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英美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这是南京政府对日政策转变的外部因素。(3)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
35、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给国民政府造成了强大的压力,迫使国民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4)南京政府有效控制西南地区、地方实力派政治态度的变化是推动国民党对日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促使南京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5 【正确答案】 (一) 九一八事变。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多次指示张学良对日本的侵略要采取不抵抗态度。到 19 日晨,沈阳城全被日军占领。日军在侵占沈阳的同时,也攻占了长春。至 9 月底,日军侵占了除辽西地区之外的辽宁、吉林
36、两省。1932 年 2 月 5日,日军占领了哈尔滨。至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二)一.二八事变。日本在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为了转移国际视听,并逼迫国民党政府承认它占领东北的既成事实,又向上海发动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于 1 月28 日深夜在闸北发动进攻,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和影响下,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抵抗。淞沪抗战坚持了一月之久。5 月 5 日,中日签订上海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只能留驻在昆山、苏州一带,不能进驻上海,而日本侵略军却可以继续留驻上海。(三)塘沽协定 。1933 年 4 月,长城抗战失败,日本关东军进人华北,直逼平津。5 月 31 日,国民
37、党政府代表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停战协定,习称塘沽协定。根据协定,划定冀东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撤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日军撤至长城线,从而在实际上默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及热河的占领。自此,华北门户洞开,为日本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创造了条件。(四)秦土协定 。1935 年 6 月 5 日,4 名没有护照的日本特务机关人员潜入察哈尔境内绘制地图,行至张北县,被当地驻军扣留。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为避免引起事端,下令释放。日方以此为借口提出无理要求。6 月 27 日,察省代主席秦德纯与日本关东军驻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正式签订了秦土协定。其
38、主要内容为:(1)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中国军官,担保今后日本人在察哈尔可以自由行动;(2)成立察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3)中国方面停止向察哈尔移民;(4)解散察哈尔排日机构。(五)华北事变。 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的侵略行动。这就是华北事变。1935 年 9 月,新任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官多田骏发表声明,公开鼓吹华北五省要在日本指导下“联合自治” 。11 月 25 日,日本侵略者唆使国民党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 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布 “脱离中央自治”。为了策动华北“自治” ,日
39、本更把二十九军军长、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当作主要的拉拢对象。蒋介石为留住宋哲元只得让步,12 月 11 日,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设置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任委员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上虽然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但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汉奸势力对它有很大的影响和控制力。【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6 【正确答案】 (一)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重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工作关系。1928 年济南惨案的发生打破了国民政府对日本的幻想,南京变单边外交为多边外交,意图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二)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将申诉
40、政策确立为对目的主要政策,而且在事变的处理过程中逐步强化,直到 1933 年日本退出国联。在申诉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英美等大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三)1935 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广田三原则” 的提出与交涉,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一) 经过。1936 年 12 月 12 日,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将蒋介石扣留,并移送西安新城大楼
41、。十七路军同时行动,控制了西安全城,拘捕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要员。当天,张杨联合发出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事变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之后,否定了杀蒋的意见,确定了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12 月 22 日,南京方面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参加谈判,经过两天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二)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内战基本结束,给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建立了必要的前提,对推动全国抗日局面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知识模块】
42、 中国近现代史18 【正确答案】 (一) 形成。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七七事变爆发后,迫切需要建立国共两党的合作,从而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 年 7 月 15 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递送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约定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宣言提出了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二三项政治主张,作为国共合作的纲领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 1937 年 8 月 22 日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发布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也于 8 月 25 号发出改编命令,将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
43、军(9 月 11 日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第 18集团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9 月 11 日改称正、副司令),八路军下辖三个师。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并在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的政治地位。中共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二)影响。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指出:“ 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
44、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9 【正确答案】 统一战线在中共党史上占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毛泽东称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一)中共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统一战线思想。中共统一战线思想萌芽发端于 1919 年的五四运动时期。在五四运动后期,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论述,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兴起的理论渊源。中共建党后,统一战线思想初步形成。1922 年 5 月,陈独秀发表共产党在目前劳动运动中应取的态度一文,纠正了中共一大对于其他党派采取排斥态度的原则,首
45、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逐步主张,此后中共其他领导人如李大钊、邓中夏等也相继提出了联合战线的主张。中共二大召开后,正式作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根据这一要求,1923 年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将统一战线正式落到了实处。(2)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并决定实施工农联盟的统一战线,而苏维埃政权就是这种统一战线的主要形式,此时工农联盟不仅成为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基础,而且成为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的基础。尽管在此期间,中共还试图推动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转变,试图建立抗日反蒋联合战线,但后来因“左” 倾错误而失败。(3)但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逐步加快,民族危机空前加强,中共开始
46、逐渐改变既定的统一战线政策。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就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华北事变后,中共中央果断放弃“反蒋” 的口号,确定了 “逼蒋抗日”的方针。事实上,中共此时统一战线思想发生的转变,也与共产国际的政策变化有直接的关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得到进一步的阐发。(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动员最广大力量参加抗战具有重大贡献。第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第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了中间势力,孤立了反共的顽固派;第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了进步势力,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第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国
47、际进步人士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同情与支持,并促进了日本法西斯阵营内部的分化;第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0 【正确答案】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民党的
48、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7 月 15 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分共”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5 年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前提条件。经过国共多次谈判,1937 年 9 月 23 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此次合作以抗日救国为政治基础,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中华民族解放为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泛的抗日
49、民族解放战线,形成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基本条件。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邀请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并达成了停战协定,召开了有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 年 6 月底,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束。【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1 【正确答案】 (一) 第一阶段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广州失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展开战略进攻。这一阶段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出动强大兵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军事打击,辅以政治诱降,强调速战速决,在短期内灭亡中国。(二)第二阶段从 1938 年 10 月武汉、广州失守到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前期。这一阶段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对国民党政府加强政治诱降,同时也不放松军事进攻,打拉并举;集中大量兵力加紧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国际上,力图切断第三国对中国的援助。(三)第三阶段从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 1945 年 8 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