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法干警招录考试(专业综合-综合课-法律硕士类)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整体,在法学上称为( )。(A)法学体系(B)法理学体系(C)法系(D)法律体系2 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国家的历史传统(B)国家的阶级结构(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3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4 对法的作用的片面或错误认识之一是( )。(A)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B)法需要人的正确执行和适
2、用(C)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D)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唯一手段和工具5 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包括( )。(A)法律制定的过程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B)制定的法律要内部和谐统一(C)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D)法律制定应合理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的经验6 按照法的原则所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将法的原则分为( )。(A)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B)具体原则与基本原则(C)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D)主要原则与次要原则7 “赔偿责任 ”属于法律概念中的 ( )。(A)主体概念(B)客体概念(C)事实概念(D)关系概念8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标准是( )。(A)法的
3、效力范围的不同(B)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的不同(C)法规定的具体内容不同(D)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9 婚姻法第 2l 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其中的“父母”、“子女” 应作( )。(A)限制解释(B)字面解释(C)文义解释(D)扩充解释10 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法律规定的(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11 赵某与王某为邻居,常有口角。一天,由于王某养的羊吃了赵某菜地里的菜,赵某大怒,遂砍伐王某屋前的果树 10 棵。王某向乡派出
4、所控告,乡派出所接到控告,经调查后,以县公安局的名义对赵某作 Ms 天的拘留决定,并责令赵某赔偿王某 200 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某因对果树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相对法律关系(B)县公安局与赵某形成了平权的法律关系(C)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相对法律关系(D)赵某因砍伐王某的果树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12 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13 法和
5、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A)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B)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C)两者相互依赖,互相支持(D)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14 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其划分标准是( )。(A)解释的效力不同(B)解释的体制不同(C)解释的尺度不同(D)解释的主体不同15 根据监督主体和监督权的性质不同,可将法律监督划分为( )。(A)国家监督和非国家监督(B)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C)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D)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监督16 宪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各种( )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A)阶级力量(B)政治力量(C)集团力量(D)党派力量17 把宪法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
6、宪法的依据是( )。(A)是否有书面文字(B)是否容易修改(C)是否有统一的法典形式(D)是否有最高法律效力18 法国现行宪法是(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宪法(B)封建帝制宪法(C)君主立宪制宪法(D)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协定宪法19 美国宪法由序言和( )宪法正文组成,并已通过了( )宪法修正案。(A)7 条,26 条(B) 7 条,17 条(C) 7 条,27 条(D)17 条,27 条20 ( )的制定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宪权的唯一一次行使,它体现了制宪权的民主性。(A)1949 年共同纲领(B) 1954 年宪法(C) 1975 年宪法(D)1982 三宪法21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
7、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以上的多数通过。(A)14,23(B) 15,23(C) 14,34(D)15,3422 对新中国前三部宪法的修改,都属于( )。(A)全面修改(B)部分修改(C)无形修改(D)有形修改23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 )。(A)政治基础(B)基本方针(C)基本原则(D)主要内容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国家权力机关(B)爱国统一战线组织(C)立法机关(D)民主党派组织25 ( )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
8、,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A)言论自由(B)人身自由(C)公民的财产权(D)政治自由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 )公民的住宅。(A)非法查封(B)非法侵入(C)非法买卖(D)非法出租27 我国实行( ) 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A)地域代表制(B)职业代表制(C)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D)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28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A)集体负责制(B)主席负责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制29 继有国籍,是指因( )而取得的国籍。(A)出生(B)血统(C)父母一方国籍(D)加入30 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非经
9、过( )的许可,全国人大代表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主席团(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全国人大主席团主席31 海事法院的审判 T 作受( )监督。(A)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B)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D)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32 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 )” 。(A)禹刑(B)汤刑(C)九刑(D)五刑33 西周时期,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被称为( )。(A)五听(B)五刑(C)五过(D)五罚34 奴隶制五刑体系中,把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称为( )。(A)劓刑(B)刖刑(C)剕刑(D)膑刑35 汉律主要
10、指的是( )。(A)傍章律(B) 九章律(C) 越宫律(D)朝律36 秦朝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称为( )。(A)法律问答(B)廷行事(C)决事比(D)封诊式37 首次区分公罪与私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北齐律(B) 开皇律(C) 唐律疏议(D)宋刑统38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开皇律(B) 唐律疏议(C) 宋刑统(D)大明律39 (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A)大清律集解附例(B) 大清律例(C) 大清律集解(D)大清会典40 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是( )。(A)大明律(B) 问刑条例(C) 大明会典(D)明大诰41 1864 年清政府和英
11、、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构,称为( )。(A)洋行(B)会审公廨(C)观审处(D)领事法院42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 年)又称为( ) 。(A)“五五宪草 ”(B) “天坛宪草”(C) “袁记约法”(D)“贿选宪法 ”43 负责解释法律,受理不服高等法院一、二审判决的上诉案件,受理死刑复核案件的司法机构是( ) 。(A)边区高等法院(B)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C)高等法院(D)县司法处44 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45 清末修律过
12、程中,制定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商事法律是( )。(A)改订大清商律(B) 钦定大清商律(C) 大清商律草案(D)公司律二、多项选择题46 关于法产生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有( )。(A)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都对法的产生起到最终决定作用(B)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金属工具,劳动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财产,后来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经常性的交换成为必要和可能。因此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C)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及生产与交换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形成了两个对抗性的社会利益集团奴隶主
13、阶级和奴隶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开始利用国家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是法律产生的政治根源(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也比以往原始社会更加复杂和增多。为了处理这些事务,原始社会中的极为简单的习惯已不再适应,因而就需要一种新的行为规则,即法律47 宪法部门由下列哪些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国籍法(C)国徽法(D)选举法48 庞德说:“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 “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从法的实施的观点,针对上述命题论述正确的是( )。(A)法在制定出来后实施前,只是一种书本上的法律,处于应然状态;法的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
14、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B)法的实施使法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使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权利、职权、职责变成了现实(C)法的实施是实现立法者的目的,是实现法律的作用的前提,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D)法的实施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即使有再好的法律,没有切实的法律实施,那么也只能说是形式上的法治49 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法律关系都是合法的社会关系(B)所有的法律关系都体现了国家意志(C)所有的法律关系都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D)法律关系具有意志性,因此,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50 下列措施中,属于行政制裁的有( )。(A)吊销营业
15、执照(B)责令停产、停业(C)劳动教养(D)罚金51 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A)个人(B)体制(C)环境(D)法律52 当今宪法呈现的发展趋势有( )。(A)基本权利范围的扩大(B)人权保障方式的转变(C)违宪审查制度的强化(D)宪法的国际化趋势53 2004 年 3 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其中的内容包括( )。(A)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B)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在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上增加规定包括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D)将乡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由原来的 3 年改为 5 年54 ( )方式不属于秘密投票。(A)起立(B)举手(
16、C)鼓掌(D)署自己的姓名,亲自书写选票并投入密封票箱55 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原因有( )。(A)我国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情况(B)我国长期实行单一制的历史传统(C)融洽的民族关系(D)民族经济的共同发展56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是( )。(A)澳门特别行政区初级法院(B)澳门特别行政区中级法院(C)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D)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57 ( )是言论自由的自然延伸。(A)出版自由(B)集会自由(C)游行自由(D)示威自由58 广义的人身自由还包括( )。(A)人格尊严(B)住宅不受侵犯(C)游行自由(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59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
17、过两届的有( )。(A)国务院副总理(B)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C)中央军委副主席(D)国家副主席60 属于西周时期首次确立的制度或者法律原则的是( )。(A)赎刑(B)五听(C)罪疑从赦(D)三不去61 属于秦汉时期的耻辱刑有( )。(A)髡刑(B)耐刑(C)完刑(D)宫刑62 下列关于清朝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 )。(A)清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方能成立(B)清朝明确区分了典当契约与买卖契约(C)清朝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 30 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D)清朝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63 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确立的罪名有( )。(A)战争罪(B)反革
18、命罪(C)盗匪罪(D)破坏边区罪三、简答题64 简述法律对自然人效力的一般原则。65 简述宪法与政治文明的关系。66 简述明朝刑法适用原则的变化。四、分析题67 张某利用工作之便,分数次共盗取公司财物价值 2 万余元,后被公司发现。鉴于张某为公司服务已有多年,为公司发展作出过贡献,公司领导决定让其赔偿公司2 万元财产损失,并扣发全年奖金,不再追究其他责任。双方最后就此事达成了书面协议。后公安机关介入此案,弄清案情后,就该案是否须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出现了争论。公安机关领导认为,既然张某与公司已经达成赔偿协议,张某就不必再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不必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请根据所学法律责任免除的相关原理
19、,对该公司的做法及该公安机关领导的认识进行分析。68 根据 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对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人,均准予其行使选举权。试分析之。69 礼记.曲礼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 ;“ 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 试分析之。五、论述题70 论述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法干警招录考试(专业综合
20、-综合课-法律硕士类)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学体系的内容。选项 A,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知识系统。因此选项 A 是正确的。选项 B,法理学体系是指关于法的理论(法与政治、法与文化、法与科学技术、法与道德、法与经济等)和法本身的理论构成的整体。所以 B 不应选。选项 C,法系是指根据若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在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而进行的法律的一种分类,它是这些具有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的总称。所以C 不应选。选项 D,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
21、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所以 D 不应选。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律本质的学说。法律是统治阶级或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统治阶级利用掌握国家政权这一政治优势,有必要、也有可能将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然后体现为国家的法律。马克思主义法学同时指明:不仅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而且包括法本身,都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这里所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所包括的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诸方面,其中主要指统治阶级赖以建立其政治统治的经济
22、基础。从根本上说,法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因此 D 选项是正确的。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的矛盾运动,因为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实际上就是依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的不同所作的分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的内容。法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在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时,除运用法律调整外,还应用政策、纪律、规章、习俗、道德等调整。在需要综合治理的场合,法律有时也不是首选的手段。法的
23、特性,如概括性、稳定性、滞后性、普遍性等,与社会生活的具体性、复杂性等之间存在着矛盾。首先,法是规范,不是规律本身,它总是体现着人的意志。不管是出于阶级目的,还是立法者认识上的局限,法律总会存在着某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其次,法是概括性的规范,它不能在一切问题上都做到天衣无缝、缜密周延,也不能处处做到个别正义。再次,法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它往往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变化。最后,法是讲究程序的规范,有时不能对紧迫的社会事件作出及时应对和处理。因此,本题的应选项是 D。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的内涵。制定法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
24、合。具体而言,立法的科学性原则包括以下三种含义:(1)立法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2)立法还应合理地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3)科技法律的大量增加要求立法必须增强科学性。因此 D 选项是正确的。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原则的种类。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因此 C 选项是正确的。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因此A 选项是错误的。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基本原
25、则和具体原则,因此 B 选项是错误的。D 选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概念的种类。按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1)主体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如公民、社团法人、原告、行政机关,等等。(2)关系概念,这是用以表达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概念。如所有权、抵押权、交付义务、赔偿责任,等等。(3)客体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的概念。如动产、主物、著作、支票等等。(4)事实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事件和行为的概念。因此 D 选项是正确的。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
26、标准。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可把法律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实体法是指以规定和确认权利与义务或职权与职责为主的法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程序法是指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等,因此 C 选项是正确的。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解释的相关内容。选项 A,限制解释,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婚姻法第 21 条“父母“、“子女“ 应作出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因此选项 A 是正确的。选项B,字面解释,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
27、小,也不扩大。所以 B 不应入选。选项 C,文义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分析,以便阐明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以 C 不应入选。选项D,扩充解释,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所以 D 不应入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权利和义务的区别。权利,就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则是设定或隐含于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被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义务是指人们必须履
28、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必须怎样行为和不得怎样行为两种方式。在法律调整的状态下,权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其行为方式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自由。义务则是对法律所要求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以及利益的付出。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是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关系的分类。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法律关系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平权型法律关系又称横向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又称纵向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按法律关系
29、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法律关系分为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指的是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C 项中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一种相对权,该赔偿关系属于相对法律关系,C 项正确。A 项王某的所有权关系属于典型的绝对法律关系,A 项不应入选。 B 项县公安局与赵某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属于隶属型法律关系,B 项不应入选。D 项非调整性法律关系,D 项不应入选。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权利能力的相关内容。权利能力,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
30、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公民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两种。一般权利能力为所有公民普遍享有,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如人身权利能力等。特殊的权利能力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为条件才能享有,如参加选举的权利能力须以达到法定年龄为条件。行为能力是法律所确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具有行为能力,首先意味着法律允许权利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法律关系,行使自己的权利或履行自己的义务。A 、C 、D 三项说法正确,B 项公民的权利能力不一定都是相同的,B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与国家的关系。国家和法律各有自己特殊的
31、性质和规定性。然而,它们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表现为相辅相成的一致性和共生性,还体现为法律与国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与国家的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方面,法律离不开国家,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国家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A、B、D 项割裂了法和国家的关系,不应入选。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解释的相关内容。选项 D,根据解释的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因此选项 D 正确。选项 A,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所以 A
32、 不应选。选项 B,解释体制的不同不是划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的标准。所以 B 不应入选。选项 C,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所以 C 不应入选。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监督分类的标准。选项 A,根据监督主体和监督权的性质不同,法律监督分为国家监督和非国家监督,国家监督的主体具有法定性,监督权具有国家权威性,非国家监督不具备这些特点。因此选项 A 是正确的。选项 B,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是根据监督机关系统之内还是之外作的区分。所以 B不应入选。选项 C,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是根据监督介入的时间先后作的区分。所以 C 不
33、应入选。选项 D,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监督是根据监督的客体进行的区分。所以 D 不应入选。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宪法实质的理解。列宁曾经指出,宪法的实质在于: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议机关的选举权以及代议机关的权限等的法律,都表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所表现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还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即其他法律也表现一定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但它只着重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而宪法则集中地、全面地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所以选项 B 正确。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的对比居于首要的地位。但阶级力量的对比仅是政治力量对比的一部分,所以选
34、项 A 错误。同样,集团力量和党派力量也只是政治力量的一部分,所以选项 C、D 错误。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形式分类的理解。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是英国学者 J蒲莱士 1884 年在牛津大学讲学时首次提出的宪法分类。这种宪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不是是否有书面形式。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不成文宪法是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是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所以选项 C 正确,选项 A 错误。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所以选项B 错误。宪法本身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是否
35、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不能成为宪法分类的依据,选项 D 错误。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国现行宪法的性质。法国 1958 年宪法即现行宪法,又称第五共和国宪法。此后,1960、1962、1963、1974 和 1976 年先后作了某些修改。这部宪法大大削弱了议会的权力,扩大了总统的权力,使法国现行制度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特色,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宪法,选项 A 正确。法国宪法是民定宪法,不是钦定也不是协定,所以选项 B、C 、D 都不正确。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787 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由序言和 7条宪法正文组成。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以“三
36、权分立“和联邦制为原则的国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第 13 条规定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行使,以及行使三权的国会、政府和法院的产生及其组织制度等;第 4 条规定了联邦与各州之间,以及州与州之间的权限与关系;第 5 条规定了修宪的程序;第 6条强调了宪法的地位和效力;第 7 条规定了宪法的批准与生效。自 1789 年美国宪法生效以来,至今已通过了 27 条宪法修正案。故正确答案为 C。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宪法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是 1954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成为制宪权主体,有权独立自主地行使制宪权。新中国的制宪权
37、源于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事实,即人民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制宪权人民性与自主性。所以,1954 年宪法的制定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宪权的唯一一次行使,它体现了制宪权的民主性。B 项正确。1949 年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人民政协仅仅是行使过一定范围内的制宪权,不是完整的制宪权,A 项错误。 1975 年宪法、1982 年宪法都是宪法修正案,是修宪权而不是制宪权,所以选项 C、D 错误。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修改程序中的提案程序。提案是修改宪法开始的程序,是指宪法修正案的提出,或者说是提议应该修改宪法。我国宪法第 64 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
38、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所以选项 B 正确,选项 A、C、D 表述都不正确。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修改的形式。全面修改亦即对宪法全文进行修改,以新宪法取代旧宪法。我国前三部宪法的修改属于全面修改。选项 A 正确。部分修改是指对宪法原有的部分条款加以改变,或者新增若干条款,而不牵动其他条款和整个宪法的修改方式,选项 B 不正确。无形修改是指在形式上没有对宪法条文内容进行修改,但在实际上却变更了其含义的修改方式,我国的前三部宪法都修改了宪法条文,所以选项 C 错误。有形修改并不是宪法
39、修改的形式,选项 D 错误。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其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民主党派相互关系方面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这一方针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以选项 B 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所以选项 A 错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原则,所以选项 C 错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
40、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内容,所以选项D 错误。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理解。宪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既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所以选项 B 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不属于国家机构体系,不是一个国家权力机关,选项 A、C 错误。中国
41、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不同于民主党派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所以选项 D 错误。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身自由的理解。广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害和限制的自由,包括狭义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以及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所以选项 B 正确。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但不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所以选项 A 错误。公民财产权是指公民对其合法财产享有的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与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并
42、称公民的三大基本权利,集中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但其仍以人身自由为前提。所以选项 C 错误。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由,或者说是保障公民能够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方面的自由,所以选项 D 错误。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的考查。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个人,未经法律许可或未经居住者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搜查、查封公民的住宅。我国宪法第 3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因此,选项 B 正确。而禁止非法查封、买卖、出租公民住宅包含在
43、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人公民住宅之中,所以正确答案是 B。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的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这表明,我国实行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故正确答案是 D。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的考查。我国宪法第 93 条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第 94 条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故正确答案是 B。29 【正确答案
44、】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继有国籍的理解。根据国籍法的规定,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分为两种,即出生国籍和继有国籍。其中出生国籍,是指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继有国籍,是指因加入而取得国籍,所以选项 D 正确。因血统即父母一方的国籍而取得的国籍,是基于血统主义原则取得出生国籍,所以选项 B、C 错误。因出生而取得国籍,是出生国籍,所以选项 A 错误。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全国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的考查。我国宪法第 7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因此,
45、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全国人大代表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故正确答案是 B。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海事法院的考查。海事法院是设在一定的沿海、沿江港口城市的审理海事、海商案件的审判机关,在审级上相当于中级人民法院,其审判工作受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监督。当事人对海事法院的判决、裁定不服的上诉案件,由当地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故正确答案是 B。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点是关于夏商时期的立法状况。选项 A,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里的禹刑,并不是一部成文法典,而是泛指夏代的法律和刑罚。选项 B,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
46、而作汤刑”,这里的汤刑,是商代法律的总称,泛指商朝所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选项 C,九刑反映的是西周的立法状况,九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周朝的刑书,左传记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另一是西周的刑罚,即墨、劓、剕、宫、大辟、赎、鞭、扑、流。选项 D,五刑即上述九刑中的前五种:墨、劓、剕、宫、大辟。所以,正确选项是 A。3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准确掌握奴隶社会的司法制度、刑事立法等方面的重要规定。选项 A,五听制度是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选项 B,五刑是中国奴隶制长期存在的墨、劓、剕、宫和大辟,西周时期有九刑,在原有
47、的基础上加了赎、鞭、扑、流。选项 C,五过是西周时期渎职方面犯罪,所谓五过,具体内容有: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此外,西周时期的主要罪名还有:政治性犯罪、破坏社会秩序、侵犯人身财产等方面的犯罪。选项 D,五罚指五等的罚金,属于 “五过之疵”的情形,“五罚不服,止于五过”,即凡属于司法官罚不当罪、徇私枉法者,均分别按“五过“。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A。3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奴隶制五刑的具体内容。选项 A 劓刑,即割去人的鼻子。选项 B 刖刑,即砍去受刑人的手。选项 C 剕刑,即砍去受刑人的足。选项 D膑刑,即砍去受刑人的膝盖骨。所以,正确选项是 D。墨刑,也称黥刑,
48、是在人面上或是额头上刺字、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是一种耻辱刑;宫刑,即破坏人的生殖器官的残酷刑罚;大辟,是指死刑的总称。墨、劓、剕、宫、大辟是依次加重的顺序。3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关于汉朝的一些著名的法律。刘邦建汉后,由于深感三章之法不足以惩治犯罪,故命令丞相萧何在秦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6 篇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而作成九章律。九章律是两汉的基本法律,是汉朝最主要的法典,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汉律,所以选项 B 正确。选项 A, 傍章律是叔孙通在九章律以后制定的,主要是关于礼仪制度方面的内容。选项 C,越宫律是武帝时期张汤制定的关于皇帝与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选项 D,朝律又称朝贺律,是武帝时期赵禹制定的关于朝贺制度方面的法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与九章律共同构成汉律的框架。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令、法律问答、封诊式和廷行事。选项 A,法律问答是关于秦国对法律条文、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采用问答的形式。选项 B,廷行事即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可作为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选项 C,决事比是指在律令无规定时,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或同类典型判例处断。选项 D,封诊式是关于秦国司法机关审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