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84705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 )。2 明中叶后,以( ) 为代表的吴江派是影响较大的戏曲流派之一。3 明代反对拟古主义、和公安派同时的有以钟惺、( )为代表的竞陵派。4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是_、杨荣、杨溥。5 晚明李贽著有_等,他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_。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6 古代小说史上所谓“ 四大奇书 ”指( )。(A)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 (B)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C)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D)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7

2、杜丽娘是汤显祖( ) 传奇剧作中的人物。(A)紫钗记(B) 南柯记(C) 邯郸记(D)牡丹亭8 朱笠亭明诗钞中列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的是( )。(A)夏完淳(B)张煌言(C)陈子龙(D)瞿式耜9 宝剑记10 拟话本11 吴江派12 昆腔13 粲花斋五种曲14 剪灯三话15 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16 晚明小品文的特色分析。17 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18 简述三国演义的叙事特征。19 水浒传所反映的绿林文化精神。20 张岱和他的小品文。21 明代传奇的演变趋势。22 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23 金瓶梅词话本与说散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4 “二拍“对拟话本小说体制发展的贡献。25

3、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结构特点。26 从描写详略和情节增益两个层面来论述水浒传的版本系统。27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两个形象的异同。28 从杜丽娘的形象看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正确答案】 三国演义【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 【正确答案】 沈璟【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3 【正确答案】 谭元春【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4 【正确答案】 杨士奇【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5 【正确答案】 焚书 “童心说”【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6 【正确答案】 D

4、【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9 【正确答案】 明代三大传奇之一,共 52 出,取材于小说水浒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为李开先及其友人的集体创作。与小说中被动反抗的林冲不同,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一位主动出击的英雄。【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0 【正确答案】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 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 “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 拟话本” 一类。【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1

5、 【正确答案】 吴江派是以沈璟为首的戏曲流派。他曲论的核心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具体表现为格律至上和推崇语言“本色” 。这是为纠正案头之曲的弊病、纠正骈俪派堆砌辞藻而提出来的。但他将这一点加以绝对化,根本无视戏曲还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吴江派的成员多为沈璟的子侄、门生和追随者。【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昆腔是元末明初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地方声腔。嘉靖初年,经魏良辅改造后,声调纡徐宛转、悠扬细腻,兼用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加之舞蹈性强,表现风格优美,成为我国戏曲史上一种最为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因而在城市舞台上长期居于霸主的地位。【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吴炳所作传

6、奇,西园记、绿牡丹、疗妒羹、情邮记、画中人,合称“粲花斋五种曲” 。【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4 【正确答案】 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三书合称剪灯三话,是明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5 【正确答案】 西游记现存最早的版本是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共 20 卷 100 回,一般认为刊于万历二十年(1592)。【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6 【正确答案】 晚明小品文在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生活化、个人化的特点,也使晚明小品文往往从平常与细琐处

7、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内涵、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7 【正确答案】 小说在叙事时,是将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统一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魏、蜀、吴三条线中,又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

8、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用浓墨重彩所描绘的隆中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其余枝节,皆从此生” 。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在此构架上,作者又兼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法,时而实写、明写、正写、详写,时而又虚写、暗写、侧写、略写,使全书的故事详略得当、摇曳多姿。【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8 【正确答案】 (1)在叙事方式上是以全知视角为主。(2)作者有意继承说书艺人的某些做法甚至表演模式,以适应大众普遍的接受心理,具体技巧主要有:“ 笙箫夹鼓 ”法,即急事用缓笔; “横云断岭”法,即以中断叙事进程的方法搁置紧张,加强悬念。(3)在视角转

9、换的基础上,三国演义也开始出现限制叙事萌芽。限制视角往往生发出虚实相生的叙事机制,限制的视野之内为实,视野之外为虚,叙事者笔在实处,心在虚处。【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9 【正确答案】 (1)墨家主张用强力讨回公道的思想和意识在民间影响很大,这是历代社会上绿林土匪及其意识产生的渊源。水浒传所表现的正是绿林豪杰事业和绿林文化精神。(2)水浒传 与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 逼上梁山” 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替天行道 “是他们的政治行动纲领,“以贤为能,纪律严明” 是他们的组织原则,“接受招安 ”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3)水浒传 与绿林文化的人格崇拜。除了政治目标以外,那种以“义” 为核

10、心的“好汉”人格崇拜,也是将绿林豪杰凝聚起来的重要因素。“义”的内涵非常复杂。在水浒传里,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仗义疏财”、“勇武阳刚之气 ”。以上三点,构成以 “义”为中心的好汉人格崇拜系统。【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0 【正确答案】 在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之作中,张岱的作品尤显出色。生活化、个人化的特点,也使他的小品文往往从平常与细琐处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涵义、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其风格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都时有胸臆直露之作。【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1 【正确答案】 (1)明

11、初近百年中的杂剧创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从成化、弘治年间丘溶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开始,才改变了这种沉寂局面,陆续出现了一些借历史故事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发迹变泰思想的传奇作品。(2)从嘉靖年间开始,明传奇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在声腔的演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标志就是李开先宝剑记、相传为王世贞所作的鸣凤记和梁辰鱼浣纱记这三大传奇的出现。(3)明末是传奇创作更为繁荣的时期。许多著名的传奇作家都出现在这个时期,如万历年间的汤显祖等。很多作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相似的艺术风格,因而形成了以沈瑕为代表的注重戏曲格律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注重内容辞采的临川派,以及讲求辞藻用事的骈俪

12、派等。【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2 【正确答案】 相同处:都是采用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不同处:(1)两部小说的贯穿主线不同。水浒传的主线是梁山好汉的绿林起义事业,而西游记则是以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和小说结构的。(2)水浒传 纯粹是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故事连缀而成,而西游记总的格局则是由“闹天宫 “和“西天取经”两大部分组成,事实上这两部分之间甚至连思想倾向也不尽一致。因此,西游记可以说是一种“串” 字形的结构。其中,构成 “串”字的两个“ 口”分别代表了两组不同的故事群,而贯穿线则是小说主人公孙悟空。【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

13、3 【正确答案】 词话本和说散本的主要区别是:(1)内容上的差别。词话本从武松打虎写起,说散本则从“西门庆热结十兄弟” 写起;词话本八十四回有吴月娘被王矮虎俘虏又被宋江义释的情节,说散本没有。(2)形式上的差异。作为“ 词话“ 本,题目后有“诗日“或“词日” 及“且听下回分解”等说书痕迹;说散本不称“ 词话 ”,不用“下回分解“ ,删去不少诗词韵文;词话本回目粗劣,不对仗,说散本则回目对仗工整。【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4 【正确答案】 (1)“二拍”中的回头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 “二拍”回头成了拟话本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正话的主题起着阐释、反衬、模拟的作用,旨在提示和深化正话的思想

14、深度。(2)在韵语的使用上,“ 二拍”结束了以往多用套语的程序化窠臼,代之以自创的诗词韵语,使韵语与散文部分的叙述遥相呼应,显示出它是一种成熟了的书面文体。(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以及贯穿全书各篇的作者的精彩议论,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5 【正确答案】 三国演义是辫式结构:魏、蜀、吴三国的历史,犹如三股头发梳理成的一条辫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来结构全书。从开头的“合久必分” 到最后的“分久必合“,这是“经”;之中又三方斗争为纬,经纬交织。三条线索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

15、的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魏、蜀两方中,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则以“隆中决策” 为关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隆中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水浒传为链式结构:前七十回以人物为单位,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各个好汉故事连接在一个链条上,环环相扣。一般是每三、四回写一个人物,将其上梁山的事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人物,而上一个或上一组人物则退居其次,最后以聚义梁山为目标,百川归海,将一个个好汉故事穿联起来。七十一回以后的结构,以事件为单位,以时间为顺序,将故事贯串始终。前半部犹长江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后半部则如长江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每一个人物

16、的故事是“环”,众好汉聚义梁山的线索是 “链”的这种链式结构,便于集中笔墨,酣畅淋漓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好汉,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6 【正确答案】 一般通行两个版本,一个是旧有的,是从高俅东京发迹写起,到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排座次,最后受招安征方腊。这个版本在清节上最为完整。另一个是经过金圣叹腰斩过的版本,即从高俅东京发迹写起,到梁山一百零八单将派座次为止。因为金圣叹认为后面的章节与前面的无论结构还是情节都不是十分完美和谐的整体,所以就将后面的内容删去。这个是另一个通行的版本。【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7 【正确答案】 曹、刘二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曹在作者笔下是奸雄,而刘是仁

17、君。作者对曹操的刻划,紧紧抓住“奸雄“这两个字,表现他驾驭军将的权谋。他奸诈多疑、极端利己、虚伪狠毒、凶暴残忍。而刘则是站在曹操的对立面的一个礼贤下士、仁民爱物的“ 仁君” 。他出身贫苦,了解民间下情。他的思想言行的核心就是“仁义”,处处以宽仁待民。为了黎民,他把身家事业放在第二位,和扶老携幼的难民一道,患难与共。二人相同处就在于他们皆为治世能才,都能高瞻远瞩,选贤与能。曹操既“奸绝” ,但同时又是个能安天下的命世之才。作者在曹操第一次出场时,就借别人之口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在纵横交错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在群雄此伏彼起的大动荡中,都显出了曹操的远见卓识与雄才大略。当各路诸侯只顾

18、眼前互相吞并时,他能高瞻远瞩、乘时度势,显出与众不同的器度;他豪放机智,在青梅煮酒,与刘备共论天下英雄时,对拥兵据地、显赫一时的人物,一一作了独具远见的精辟评价;他善于用人,不论出身门第,不计恩怨,广纳贤才,因而“文有谋臣,武有猛将“ ;在官渡之战中,他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劣势胜优势的著名战例。所以很快战胜敌手,统一了中原。刘备亦然,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集中地表现在对待诸葛亮的态度上。三顾茅庐,细腻地刻划了他对贤才的爱慕与敬重,诸葛出山后,刘则言听计从,明君贤相,相得益彰。刘备的义,还集中表现在他如何对待结义的关羽、张飞和“甚相敬爱” 的赵云,生则相爱相信,死则义不独活,指日报仇。既突出了结拜

19、的义气,又反映了作者理想中的君臣关系。【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8 【正确答案】 (1)杜丽娘出生在名门大家,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当她有了对幸福人生的憧憬和对理想异性的渴望,她只有到梦中去寻找,因无法实现梦中的理想,杜丽娘含恨为情而死。死后的杜丽娘更加大胆、痴情。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愿意为情而再生。她大胆争取还魂复生,复生后更让自己的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承认。爱情的力量既然能使杜丽娘从生到死、从死到生,那么它也能够征服作为自由爱情死敌的封建礼教,使其不得不认可主人公的叛逆婚姻。这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想象,却生动地体现出作者关于本剧“理之所必无” ,然而 “情之所必有”的主题思想。(2)杜丽娘不是先与柳梦梅有了花前月下的那些浪漫情调后,才激发自己的欲望冲动,冲破“男女大防 ”的限制,而首先是因为春心萌动以后,迫切地感到青春寂寞难耐,因而自然地涌发欲望的冲动才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这与西厢记中崔莺莺对张生是由“ 情” 到“欲”的过程截然不同,是明代后期王学左派尊重人的生存权利,认为“百姓日用即是道 “的激进思想的形象阐释。正因如此,牡丹亭提出的反封建礼教、宣扬个性解放、主张爱情自由的口号才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古代爱情剧的思想和社会深度。【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