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84746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于( )年决定,从第二年起停止一切科举,结束了延续千年的科举制。(A)1905(B) 1906(C) 1907(D)19082 促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A)洋务派与保皇派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D)问题与主义之战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提法形成于( )。(A)太平天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运动时期(D)新政时期4 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学

2、校是( )。(A)北洋学堂(B)福州船政学堂(C)江南水师学堂(D)京师大学堂5 在会党的发展中,真正实现了革命党人和会党结合的是( )。(A)青帮(B)红帮(C)兴中会(D)光复会6 1811 年在广州出版了第一本西文书籍,揭开西学东渐序幕的是( )。(A)约翰逊(B)林乐知(C)马戛尔尼(D)马礼逊7 詹天佑自主设计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预备立宪时期8 中国第一次选派留学生是(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清末新政时期(D)预备立宪时期9 在 19 世纪“ 实业救国” 运动中,中国并没有因此走上富强,根

3、本原因是( )。(A)资金少(B)技术落后(C)受到清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压迫(D)社会动乱10 正式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将教育体制纳入国家政务的是( )。(A)废除科举制(B)创办京师大学堂(C)颁行 癸卯学制(D)创办京师同文馆11 近代工业有所谓的“ 南张北周 ”,其中“北周”指( )。(A)周馥(B)周叔弢(C)周汝昌(D)周学熙12 下列不属于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的是( )。(A)斥责封建史学为帝王家谱(B)认为社会不断进化(C)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D)中国史叙论与新史学的撰写13 下列属于邹容的著作的是(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 革命军(C) 警世钟(D)猛回头14

4、 下列不属于兴中会宗旨的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合众政府(D)创立民国15 下列不属于同盟会领导的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B)广州新军起义(C)黄花岗起义(D)保路运动1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B) 中华民国宪法(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资政新篇17 武昌起义是由哪个团体发动的?( )(A)兴中会(B)同盟会(C)文学社和共进会(D)光复会18 武昌起义所使用的旗帜是( )。(A)井字旗(B)青天白日满地红旗(C)铁血旗(D)五色旗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9 公车上书20 中体

5、西用21 预备立宪22 皇族内阁23 清末新政24 政闻社25 奏定学堂章程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5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天既哀大地生人之多艰,黑帝乃降精而救民患,为神明,为圣王,为万世作师,为万民作保,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乃据乱世而立三世之法,而垂精太平。乃因其所生之国,而立三世之义,而注意于大地远近、大小若一之大一统。乃立元以统天,以天为仁,以神气流形而教庶物,以不忍心而为仁政。合鬼神山川、公侯庶人、昆虫草木一统于其教,而先爱其圆颅方趾之同类,改除乱世勇乱战争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其道本神明,配天地,育万物,泽万世,明本数,系末度,

6、小大精粗,六通四辟,无乎不在。此制乎,不过于元中立诸天,于一天中立地,于一地中立世,于一世中随时立法,务在行仁,忧民忧,以除民患而已。易之言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其书,口传七十子后学为其言。此制乎,不过其夏葛冬裘,随时救民之言而已。问题:26 以上史料是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中的内容?27 试述该著作的主要思想以及影响。27 阅渎材料,回答以下问题:一、大清帝国之皇统,万世不易。二、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三、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四、皇帝继承之顺序,于宪法规定之。五、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布之。六、宪政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七、上院议员,由国民于法定特别资格公选之。八、总

7、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推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官。九、总理大臣受国会弹劾,非解散国会,即总理大臣辞职,但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十、皇帝直接统率海陆军,但对内使用时,须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十一、不得以命令代法律。但除紧急命令外,以执行法律,及法律委任者为限。十二、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但宣战媾和,不在国会会期内,得由国会追认之。十三、官制官规,定自宪法。十四、每年出入预算,必经国会议决,不得自由处分。十五、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概依国会议决。十六、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十七、国务员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十八、国

8、会议决事项,由皇帝宣布之。十九、第八条至第十六各条,国会未开以前,资政院适用之。问题:28 此段材料出自哪一文件?29 试述此文件及其意义。四、论述题30 论述洋务运动的失败与影响。31 论述戊戌变法的影响。32 论述清末新政。33 论述晚清教育制度的改革。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此题一定要注意时间点的区分。清政府于 1905 年 9 月决定,自 1906 年起停止科举制度。【知识模块】 中

9、国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传播西方先进制度、社会学说,唤醒了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觉醒,其与顽固派的论战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代表性思想。【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军事。洋务运动期间在福州马尾港设立“求是堂艺局”,最初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才而设,后来发展成为福建船政学堂船政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国教师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它

10、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军事学校。【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会党与近代革命。兴中会成立后,发动广州起义就是主要依靠会党。【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西学东渐。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 25 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他在中国境内首次全译圣经,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中国首位基督新教传教士,是揭开西学东渐序幕的第一人。【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近代工业。19051909 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铁

11、路修建的垄断。【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对西方的学习。洋务运动期间,为了更好地向西方学习,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建议清政府派遣留学生,18721875 年,先后希四批学生派往美国。【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实业的发展。19 世纪兴起的“实业救国”在清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最终仅仅流于形式而已。【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教育。在近代教育史上,清政府 1904 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将学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并详细规定管理体制。清政府推行的这种制度,标志着

12、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和教育宗旨的确立。【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工业发展。“南张北周”中,“南张”指状元实业家张謇;“北周”是指周学熙,曾任北洋政府财务总长。【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史学,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代表。他批判传统的史学观,斥责封建吏学为帝王家谱,吸收近代西方文学史学理论,撰写了大量吏学文章、其中中国史叙论与新吏学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诞生。【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革命思潮兴起时的宣传著作。其中在当时影响最大的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

13、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兴中会的宗旨。兴中会成立的宗旨是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而“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同盟会。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非由同盟会领导。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归还四川的股金,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 1911 年 6 月的保路运动。【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

14、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照美国的宪法,强调人权自由、三权分立等,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宪法并没有得到实施。【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武昌起义的细节。武昌起义是由文学社和共进会共同促成的。【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武昌起义的细节。武昌起义所使用的旗帜是铁血旗,后来作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陆军旗。五色旗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 1921 年孙中山在广州任临时大总统时开始使用的国旗。【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15、 分。19 【正确答案】 公车上书是 1895 年在京会试的举人为反对马关条约举行的上书请愿运动。1895 年 4 月,康有为在京参加会试期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康有为义愤填膺,迅速起草了万言书(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细论述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当时有 1300 多人在万言书上签名。康有为发动的上书事件,史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众性的爱国行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潮逐渐转变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维新运动。答案中应当指出公车上书的背景、过程以及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

16、史20 【正确答案】 “ 中体西用 ”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的矛盾,在冯桂芬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 中学为体,两学为用 ”,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 劝学篇全面阐发了“ 中学为体,两学为用 ”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 “两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答案中应当指出中体西用思想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历史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1 【正确答案】 预备立宪是清末仿行资产阶级宪

17、政的活动。主要过程:1905 年派遣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1906 年 9 月 1 日颁布宣示预备立宪上谕;1908 年 7 月颁布咨议局章程,筹设各省“采取舆论” 的咨议局,同年 8 月宣布预备立宪以 9 年为期,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9 年 8 月颁布资政院章程,开始正式筹设资政院,1910 年 10 月召开资政院第一次常会;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又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末改革。答案中应当指出预备立宪的性质、过程、标志性事件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2 【正确答案】 皇族内阁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成立的以满族皇族为主的责任内阁。1911 年 5 月,清

18、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 13 名成员中,竞有 9 名满人,汉人只占 4 名;而且在 9 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 7 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 。【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预备立宪的细节、答案中应当指出皇族内阁的性质、具体过程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3 【正确答案】 清末新政是 19011905 年清政府推行的改革。1901 年 1 月 29 日,清政府宣布“ 变法” 。4 月 21 日,清政

19、府成立了以奕劻为核心的督办政务处,包括李鸿章、荣禄等六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要员参与,推行“新政”。新政主要内容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停止捐纳卖官,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裁汰绿营防勇,编练新军;废弃旧式武科,停止乡会试及各省岁考,广设学堂;奖励工商业;准满汉通婚等。练兵筹饷是新政的中心内容。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末改革。答案中应当指出清末新政的性质、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4 【正确答案】 政闻社是清末立宪派运动中成立的一个政治团体。190

20、7 年 10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政闻社提出: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厘定法律,巩固司法权之独立;确立地方自治,规定中央地方之权限;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1908 年 2 月,政闻社本部迁往上海,8 月,被清政府查禁。【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末政治团体。答案中应当指出政闻社的性质、成立、主要政治诉求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5 【正确答案】 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 1904 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1903 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奏拟,1904 年清政府奏准颁布。1903 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 。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

21、办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即被废止。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及大学堂六至七年,入学年龄为六岁。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末教育改革。答案中应当指出该学制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6 【正确答案】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7 【正确答案】 它是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1898 年刊行。1892 年开始,康有为在陈千秋和梁启

22、超等的协助下精心撰写此书。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指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茫无可考。孔子创立儒教,提出他自己创造的尧、舜、文、武的政教礼法,作为“ 六经 ”,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宣传孔子自己 “托古改制”的主张。康有为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附会春秋公羊派的学说,用“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来解释历史的演进。所谓“ 据乱世”,就是君主号制时代;“升平世” 就是君主立宪时代;“ 太平世”就是民主共和时代,尽管这种附会并不是科学的历史观,但他明确指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君主专制肯定要被君主立宪所取代,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永远不可更改的传统说教,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该书出版后遭到保守

23、派的反对,戊戌变法失败后被禁。【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康有为的思想。根据材料中的“三世说”等信息判定材料是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然后对其具钵内容进行论述。【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8 【正确答案】 十九信条,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9 【正确答案】 这是 1911 年清政府为挽救危局而颁布的修改宪法的谕令。1911年,资政院草拟改宪的“ 十九信条 ”,11 月 3 日批准颁发。主要内容包括: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国会有制定宪法、改宪、选举内阁总理大臣、宣战、媾和及决定财政等权力;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皇室经费听由国会议

24、决;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皇权虽有部分削减,但仍规定皇位世袭,皇帝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皇帝有权任命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并统率海陆军。该信条于民众权利未有涉及,颁布后也未能挽救清廷覆亡的命运。【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的条目以及内容可以判定其为清末预备立宪的十九信条。答案中应当指出其主要内容。【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四、论述题30 【正确答案】 (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其自身的封建性、腐朽性以及对两方列强的依赖性,具体来讲包括:根本原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满清政府的统治,在不触动原有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军事、文化等来维护旧有的专制统治,这是洋务运动火败的根本

25、原因。清政府统治阶层内部顽固派的激烈阻挠和破坏,导致洋务运动在推行中遇到很多阻力。西方列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洋务运动富强,仅仅想将中国作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也在科学技术利用方而多加阻挠。洋务派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他们以封建官僚体制经营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必然会导致很多难以化解的问题。洋务派在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中,往往采取对外妥协投降的方式,创办的企业虽然有抵御外侮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2)洋务运动的影响: 19 世纪 60 年代初到 90 年代中期,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三十多年,在军事、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向两方国家学习

26、,在中国走向近代的道路上跨出了较大的一步。虽然最终失败,并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对中国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积累了近代企业管理的经验,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采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私人资本企业的发生建立了基础。洋务运动冲击了旧有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比以往明显提高,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僚和士大夫,不但开始重视工商业,而且亲自投身于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很多开明的士大夫也改变了传统的“

27、夷夏” 观念,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被看成是求强求富的重要手段。洋务运动客观上也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洋务运动。答案中应当至少从五个方面来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从四个方面来谈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1 【正确答案】 戊戌变法不但在政治变革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在“西学” 和新学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反对旧学、提倡新学,以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式风格,在思想、文化和学术领域有所创新,有所建树。(1)政治学说。康有为等人

28、的政论以势如破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吸引了大批的知识分子,这些影响都是早期维新思想家们所不可企及的。(2)史观转变。黄遵宪最早抨击了传统史学观点,认为中国在周朝以前为“封建之世”,自秦以后为 “郡县之世 ”。梁启超也开始对传统史学提出了挑战,认为中国的历史有“君史 ”而无“民史”,这是他后来提倡史学革命的先声。(3)文学艺术。黄遵宪首先提出“ 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原则,以冲破旧体诗词形式的束缚,成为近代“ 诗界革命 ”的先驱。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康有为、梁启超等以流畅、清新的文笔,表达新的政治思想,既富有说服力,也富有感染力。特别是“笔锋常带感情” 的梁启超的

29、大量政论,后来被称为新文体,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界和文风的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4)教育改革。光绪帝下令将书院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开办京师大学堂。(5)新闻出版。康有为、梁启超 1895 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外纪闻,严复、夏曾佑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梁启超主编时务报,成立了大同书局、商务印书馆等。(6)在社会风气和社会习俗方面,维新志士谴责恶俗陋习,尤为大力抨击吸鸦片、缠足二事。戊戌变法虽以悲剧性的失败告终,但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戊戌变法。答案中应当从政治、史观、文学、教育、新闻和风俗等各个方面对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进行论述。

30、【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2 【正确答案】 (1)清末新政的背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双重打击之下,在维新变法遭受挫折感的境况下,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在 19011905 年清政府推行的改革,史称“ 新政” 。 1901 年 1 月 29 日,清政府宣布 “变法”。4 月 21 日,清政府成立了以奕勖为核心的督办政务处,包括李鸿章、荣禄等六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要员参与,推行“新政” 。(2)新政的主要内容: 改革官制,裁并机构。1901 年 7 月,清政府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列六部之前。1903

31、 年设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设农工商部)、练兵处(后来与兵部合并,改为陆军部),1905 年又增设巡警部(后改为民政部)、学部。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及詹事府(并人翰林院)、通政司等“冗衙 ”,并宣布裁汰胥吏差役、停止捐纳卖官、废除一些“陋规”“供应”等。自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六部建制至此瓦解。改革兵制。 1901 年,清政府停止武举,命各省筹建武备学堂,并决定裁汰 2030的绿营和防勇,建立按西方国家的营制、采用洋操训练、使用洋枪洋炮的“常备军” 。1904 年,练兵处和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 常备军”三十六镇,每镇官兵 12 500 人。除袁世凯在 1905 年编成

32、“北洋陆军”六镇外,各省大都没有完成计划,这些新编的“常备军”,泛称“ 新军”。而“新军”最终成为一支反清力量,这是统治者未曾预料的。改革学制。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 。1902 年起,改革科举,废八股,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选派学生出国留学。1902 年,身为管学大臣的张百熙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04 年,重订学堂章程,制定了一套以日本教育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规章。1905 年 9 月,清政府下令从 1906 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奖励工商。包括为工商业

33、的振兴立法、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1903 年商部成立前,清政府议订商律,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矿务章程以及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立法” 和奖赏,在保障工商业者权益和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方面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他方面。清政府还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3)新政的失败及其意义:清末新政的许多内容与戊戌变法大体相同,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清末新政不过是清政府的自救改革,而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一次革命。清末新政虽然在编练新军、鼓励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显得支离、敷衍、拖沓,缺乏总体目标和实施规划。而根本原因

34、仍然在于封建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官制改革只是裁并一些旧衙门,增设一些新衙门,从朝廷到地方体现封建专制的整套统治机构,丝毫没有触动。这套机构所派生的种种弊端自然也无从消除。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同时,财政的困难也限制着新政的推行。清政府早已入不敷出,辛丑条约订立后更是债台高筑。没有可靠的经费来源,新政的推行自然步履维艰。但是清末新政从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如学制改革,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输入;清末编练的新军最终成为颠覆清政府的一支重要革命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奖励工商的政策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清

35、末新政。答案中应当指出清末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清末新政的重要历史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3 【正确答案】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晚清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同时进行的,晚清教育制度的改革主要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三个时期,最终建立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1)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改革: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是“ 中体西用” ,以 “变器不变道”为特征,主要停留在器物层面的学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本身。兴办新式学堂:新式学堂主要有外语、军事、技术三类。兴办外语学堂一方面是出于外交事务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向西方学习。兴办军事学堂主要是因洋务运动以求强为目的的表现

36、。兴办技术学堂主要是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的机器、电讯、采矿等各方面的技术和器物为主,所以需要培养大量各种专门的技术人才。派遣留学生:清政府主要派遣留学生前往欧美各国学习最先进的军事技术。1871 年,曾国藩、李鸿章拟定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获得清廷批准,在 1872 一 1875 年,每年派出 30 名幼童前往美国学习,这是中国最早派遣留学生。1876 年,李鸿章开始向德国派遣陆军留学生;1877 年,福建船政学堂冯葆桢向英法派出海军留学生。(2)戊戌变法中的教育改革:戊戌变法中提出了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创办学校,将地方的书院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堂等措施。但是,由于戊戌变法持续时间较

37、短,维新派根本没有掌权,所以这些改革沦为一纸空文,仅仅保留下京师大学堂。但是维新派的改革仍然对近代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废除科举。1905 年 9 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停止科举,推广学堂。清政府下诏自 1906 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在 12 月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废除了科举制,促成了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教育开始摆脱了科举制的附庸,独立发展;教育不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进行知识、职业教育;改变了单一读经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发生了新的转变。然而,这场改革毕竟是清政府主导下的改革,仍然贯彻“中体西用” 的原则,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性。【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答案中应当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个阶段对近代教育的改革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