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84862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结合实际谈一谈传统通讯社目前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2 论述无产阶级报业与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3 口头传播4 威尼斯手抄小报5 政党报纸6 高级报纸6 塔斯社7 www 网站8 德拉言报道9 简述语言产生的意义。10 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阶段?11 简述古代罗马每日纪闻的性质及其基本内容和作用。12 为什么说新闻事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13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发展有何共同规律?14 西方各国报业为什么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有何特点?15 早期工人报刊产生于什么年代?它们起过什么样的作用?16 何谓报团?

2、 英、美、法、德等国的报团人体出现于何时?17 为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报业垄断进一步加剧?其影响如何?18 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如何分期?19 发展中国报业有何共同特点?20 欧美四大通讯社是怎样创建和发展起来的?21 最早的全国性通讯社出现于何地?全国性通讯社有何特点?22 当代世界通讯社事业的发展动向如何?23 简要陈述欧美国家对外广播的发展。24 无线电广播是怎样诞生的?广播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5 当前世界上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有哪些?并加以分析比较。26 谈谈你对电子乌托邦的理解?以及电子乌托邦能实现吗?27 媒体的数字技术有哪些明显优势?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总论

3、)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近年来,随着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讯社的传统业务新闻信息供稿,受到新闻业竞争及互联网技术的双重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媒体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与通讯社“ 一对多” 的发稿模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通讯社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媒体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作出的选择,它通过同时向众多用户“ 批发出售 ”同一新闻产品来取得规模效益。这在交通和通信不发达、地域鸿沟十分明显的时代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这种“ 一对多 ”的发稿模式越来越受到媒体用户的诟病。

4、在愈演愈烈的新闻竞争中,各家媒体只有与众不同,办出特色,才能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显然,通讯社原有的发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媒体用户的需求。(2)新媒体弱化或剥夺了通讯社原有的独特优势。通讯社一向以“消息总汇” 而自豪,因为它有让其他媒体望尘莫及的庞大的新闻采集和传播网络。然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所催生的新媒体使通讯社的独特优势丧失。电视的出现,使受众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看到对它的现场直播,从而使通讯社新闻“快” 的优势相形见绌。网络的出现,使通讯社新闻“全” 的优势不复存在,因为一些新闻网站每天更新发布的新闻已达数千条,这是任何一家通讯社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一些新型网站以整合全球信息资源为

5、运作方式,对通讯社产生了新的威胁。(3)媒体间的兼并重组及大型跨媒体集团内部整合,使通讯社更加显得势单力薄,外国频繁的兼并重组使实力雄厚的跨国跨媒体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部的媒体种类也越来越齐全。这种状况对通讯社的传统业务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由于兼并重组的频繁发生,导致媒体机构的绝对数量日益减少,从而使通讯社的用户市场有可能随之缩水;另一方面,各媒体集团内部可能会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小“通讯社 ”,即集中的新闻信息采集系统,例如国外许多报业集团内部的新闻社和国内一些媒体集团内部的新闻采访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节省成本的角度,还是从必要性的角度去考虑,这些媒体集团可能都会降低

6、对通讯社的依赖程度。(4)通讯社在业务发展及经营上日趋多元化。通讯社的传统主营业务是向媒体出售新闻产品,而新闻产品的制作成本很高,销售新闻产品无利可图,即便赢利能力很强的报纸也无法仅仅通过卖报的收入来维持再生产,广告收入才是报纸、电视台等媒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通讯社由于本身不是媒体,无法在出售新闻产品的同时获得其他媒体赖以维生的广告收入。再加上媒体市场本身的变化和网络媒体的兴盛,近年来,通讯社的传统业务市场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经济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通讯社不得不在传统的新闻供稿业务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通讯社开发了许多新兴业务,如向各类投资者和工商机构提供各类经

7、济信息服务,甚至直接经营或合办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通讯社还创办了网站,开展了手机短信和手机视频等业务。这些新兴业务的开展,使通讯社拥有的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拓宽了通讯社的服务领域和范围,增加了通讯社的收入来源,扩大了通讯社的影响力。总体来看,通讯社的发展大致呈现三种模式:一是成为信息集团,以路透集团为代表。二是成为拥有多种传播手段的现代通讯社,以美联社为代表。经过多年的演变,美联社从原有的提供文字、图片稿件,发展为同时提供电视节目和网络传媒使用的稿件。三是成为拥有更多新闻传播手段的传媒集团,以新华社为代表。新华社可以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数据库等多种

8、传播手段的通讯社产品,拥有向媒体用户和非媒体用户提供新闻信息产品和经济信息产品的能力,拥有大量报刊以及颇具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概念上的通讯社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因为经济基础与技术条件的变化,新闻信息业与其他行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给通讯社既带来了巨大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极大挑战。【知识模块】 总论篇2 【正确答案】 (1)无产阶级报业的发展。工人报刊是工人运动的产物,首先出现在英国,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为止,无产阶级报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人报刊的萌芽时期。19 世纪 30 年代,英、法、德先后兴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开始,工人报刊相

9、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 1830 年在英国创办的贫民导报以及在英国宪章运动中诞生的北极星报。北极星报于 1837 年 11 月由宪章派左翼创办于利兹,1840 年成为全国宪章协会的中央机关报。第二阶段,19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至 90 年代,无产阶级政治报刊出现。马克思主义诞生并逐步与工人运动结合,工人运动逐步由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工人报刊也随着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发展演变为无产阶级政治报刊。马克思、恩格斯1848 年创刊于科伦的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第三阶段,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19 世纪末俄国工人运动兴起,工人报刊出现。这一时期重要的报刊有:1900 年列宁创办和

10、领导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1912 年,为准备和进行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创办自己的机关报真理报,十月革命胜利后,真理报成了世界上第一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2)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大致也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以党的机关报为主的社会主义报刊体制在苏联确立,报刊均为国家所有,是党和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报刊的基本职能是集体的宣传员、集体的鼓动员、集体的组织者。第二阶段,“ 二战” 结束后,一些欧、亚、拉美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它们仿效苏联建立以党报为主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这一报业体系在各

11、国的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阶段,“ 东欧” 剧变后,这些国家的报业性质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都改变原有的社会主义报业体制,朝着多元化与商业化发展。【知识模块】 总论篇3 【正确答案】 以口头述说来传达消息、思想、态度,是人类传播活动第一个阶段的主要形式。其特点表现为:原始化;数量少、分散、片面,方式简单、无序和部落化;传播动机单纯,为生存和满足好奇,属低层次需求;传播是必需的、无所不在,传播需求是自发的,没有思想控制,人人都可成为传播者和受众。【知识模块】 总论篇4 【正确答案】 1536 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威尼斯,1566 年出现定名的小报“手抄新闻”,它的内容主要

12、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偶尔会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这些小报的特点是不定期发行,由报童沿街兜售,每份售卖一个铜元。【知识模块】 总论篇5 【正确答案】 政党报纸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报业经历了以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试题解析】 关于这道考题,需要回答政党报纸出现的背景、特点和主要服务的对象。【知识模块】 总论篇6 【正确答案】 报纸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类,相对于以趣味为主、面向广大普通群众的“ 大众报纸”而言,既详细报

13、道国内外政治、经济新闻,又刊载有说服力的社论,发行量与大众报纸相比较小,但社会影响较大。【知识模块】 总论篇【知识模块】 总论篇7 【正确答案】 www 网站是 World Wide Web 的缩写,简称“Web”,中文名为“ 万维网”。它是 1989 年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发展出来的主从结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1990 年万维网歼始在全世界普及,其功能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破了平面文字的限制,可展现图形、动画、声音、影像等,成为多媒体信息网络;二是采用了超文本链接技术,这是一种有关采集、储存、管理、浏览离散信息、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任何超文本系统都是由存放信息的节点和表示信息之间的“链”

14、 组成。通过万维网,几乎任何组织和个人,只要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都可以连接国际互联网,轻松自由地发布或者获取信息资料。【试题解析】 首先考生需要清楚并解释 www 网站就是中文的万维网,然后分析万维网的发展过程,最后从特点、意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知识模块】 总论篇8 【正确答案】 德拉吉报道是一家美国新闻网站,创始人是马特德拉吉。1998年 1 月,德拉吉抢在传统纸媒前面,向他的几万订户发送了关于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性丑闻的这一爆炸性新闻,德拉吉因此名声大振。与主流媒体不同,德拉吉报道挖掘了很多内幕消息,例如率先发布戴安娜王妃身亡消息等这些颇有刺激性的内幕消息,为它争取到了不少读者

15、。这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新闻报道和政治表达的典型案例,也成为美国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的第一次严峻挑战,充分展示了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试题解析】 这道题目曾在许多院校的考试中出现,答题的过程首先要解释德拉吉报道是一家美国新闻网站,然后分析它的发展、特色及意义。【知识模块】 总论篇9 【正确答案】 语言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因为人类脱离动物界在于凭借语言组成社会,语言(传播)的起点就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起点。人类传播手段更为丰富。人类不再只通过各种断续的嚎叫、音节、简单的姿势和身体动作来应对大自然的威胁,使人类传播的信息意义更为确定。语言的产生使人们的抽象、分析、综合及推测等思维能力加

16、强,使人类在音讯传播的长度、深度、广度及精细程度上有了进步,并使人类与自然的斗争经验得以相传。语言的运用减少了编码解码时间,加快了人们信息交流的传输和接收速度,加强了人类联系。【知识模块】 总论篇10 【正确答案】 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 5 个阶段。(1)口头传播阶段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阶段。当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靠传播信息协调人类行动,才能求得生存。这一时期,人们以口语传播为主要交流手段。随着人类的进步,原始族群、部落乃至国家的形成,生活范围的扩张、迁移,使得口头传播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于是人们在口头传播之外,以标记、

17、声光、图式等作为辅助的传播方式,总体的传播特点是传播数量少、分散、片面,传播方式简单、无序。(2)第二阶段是文字传播阶段。随着文字的产生和书写材料的改进,人类社会开始慢慢进入文字传播的时代。文字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最早的文字传播指手写传播,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和书信式的新闻信,威尼斯手抄小报也开始兴起。(3)第三阶段是印刷传播阶段。印刷传播是指近代产生的报纸等。报纸和手抄小报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机械印刷的。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是印刷传播的前提条件。16 世纪末,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发行的印刷品以报道一些重

18、要事件,它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多为书本形式,因此被称为新闻书。随着印刷传播的发展,大众化报纸的出现,报纸需要有专门负责采访新闻的机构,新闻通讯社应运而生。新闻通讯社的产生又促进了报业的发展,它们互相促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传播事业的发展。(4)第四阶段是电子传播阶段。电子传播是指 20 世纪兴起的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它们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新闻传播由印刷传播为主进入了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并驾齐驱的大众传播时代。电子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使人类的传播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第五阶段是互联网传播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开创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在同

19、一载体并存的新的传播形态,整个传播业因为互联网的介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而这是传播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以上 5 个阶段的发展是以技术革新为前提,依次出现,互相补充,互相叠加的。【知识模块】 总论篇11 【正确答案】 (1)性质:西方国家最早的官方公报,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有政府喉舌的作用,是当时生产力条件下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2)内容:公元前 59 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屋大维时期也有,除了写在布告牌上,还由书记员抄写多份,发给各地要人和驻军首长。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

20、强的政治性。(3)作用:恺撒是民主派的首领,他创设的每日纪闻通过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屋大维继任之后,伴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每日纪闻成为帝国传播系统的一部分,在当时也起到整合社会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内的传播系统。而帝国的灭亡,部分原因是由于每日纪闻的停办,传播组织远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无法协调复杂的活动。【知识模块】 总论篇12 【正确答案】 以定期报刊的出现为标志的近代新闻事业,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新闻事业。从历史发展来说:(1

21、)经济发展是新闻事业诞生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早期新闻事业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形成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更加集中和突出。同时,经济的发展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印刷和造纸工业的日益发展,使新闻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交通、邮政事业日益发达,从而出现定期发行的报刊;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为新闻采集和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需要呼唤着定期报刊的出现,而实际条件又使出版发行定期报刊成为可能。(2)政治历史的演变也是新闻事业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新闻事业的诞生过程充满矛盾和斗争。封建秩序被打破,加速了社会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2、社会各阶层都在关注新闻信息,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更加需要传播新闻、宣传政见,以推动变革及满足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这两者的结合,就使得新闻事业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试题解析】 这个考题是在考查近代报纸诞生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报业自身发展几个方面。【知识模块】 总论篇13 【正确答案】 资产阶级报刊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紧密联系。欧美各国虽然国情不同,但是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出版管制,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一方面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资产

23、阶级报刊则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进行争论,形成了资产阶级政论报刊时期。资产阶级报刊的宣传在客观上推动了革命的发生。(2)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版管制和出版自由并存。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3)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制约资产阶级报刊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以及政权是否巩固。英国对封建传统铲除不彻底,报业发展受到很多限制以至于发展缓慢;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革命后政局多变,封建复辟或专制政体时有出现,所以报业发展也较缓慢;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资产阶级政权巩固,报业

24、发展最快。【知识模块】 总论篇14 【正确答案】 (1)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由于政党自身的政治目的需要和报刊对政党不得已的经济依赖,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2)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政治上有明显倾向;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知识模块】 总论篇15 【正确答案】 工人报刊是工人运动的产物。19 世纪 30 年代,英、法、德先后兴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英、法、美、德各国工人运动开始,工人报刊相继出现。最早的工人报刊大都由联谊会、互助会之类的工人组织创办,主要内容是呼吁保障工人阶级利益,宣

25、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主张进行经济斗争。早期的工人报刊是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中创办的,比较著名的有 1830 年在英国创办,1835 年停刊的贫民导报。它是最早的工人报刊,第一次通俗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要求工人阶级的出版自由,抵制知识税,并以一便士价格出售,也是最早的便士报之一。还有在英国宪章运动中诞生的北极星报,1837 年 11 月由宪章派左翼创办于利兹,1840 年成为全国宪章协会的中央机关报。工人报刊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在指导工人斗争,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传播阶级斗争意识,唤醒工人阶级觉悟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知识模块】 总论篇16 【正确答案】 (1)报团: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

26、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报团的出现,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的趋势,这是 20 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2)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报团的国家之一。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极快,报刊也迅速从党报时期进入了商业化时期,竞争加剧,同时出现了报业的垄断。19 世纪 80 年代初出现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3)19 世纪末,英国报业在便士报的刺激下空前发展,开始出现报业垄断组织。1908 年,英国第一个报团北岩报团形成。(4)“一战”前,德国大众化报纸兴起,并形成德国最早的报团莫斯报团。(5)法国报团的出现不仅晚于美英两国,也晚于德国,是在“一战” 后才出现的。这是因为法国长期以

27、政党报纸为主体,商业化报刊起步晚且不发达。【知识模块】 总论篇17 【正确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报业垄断进一步加剧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从经济方面来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只有规模大、实力雄厚、业务兴旺的报纸才能生存,通过不断兼并经营不善或规模较小的报纸来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仍是现代西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又促使大的传媒公司不断追求规模效益,以争夺世界市场。从技术层面分析,传媒业是高投入和高科技集中的产业,电子设备和节目制作成本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使得财力有限的公司只能望而却步。而竞争又都是围绕新型产业和新技术展开的,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

28、行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从政治角度来看,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调整宏观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放松管制、鼓励竞争,尤其在金融、电信、广播电视、航空等方面,为企业兼并提供了政策依据。(2)报业垄断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少数“ 超级报团”,越来越多的报纸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报业所有权的集中影响了新闻的多样性,报纸质量下降。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报团,报团与金融界、工商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还涉足其中,而大财团通过融资、控股、互派董事等方式介入报纸运作。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加剧了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知识模块】 总论篇18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

29、发展大致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以党的机关报为主的社会主义报刊体制在苏联确立。报刊均为国家所有,是党和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2)“二战”结束后,一些欧、亚、拉美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它们仿效苏联建立以党报为主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这一体系在各国的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东欧剧变后,这些国家的报业性质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都改变原有的社会主义报业体制,朝着多元化和商业化发展。【知识模块】 总论篇19 【正确答案】 发展中国家指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

30、国家,其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获得独立的国家,通常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 130 多个国家。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共同特点:(1)早期报刊、尤其是报业发端较早的国家的早期报刊,大多是殖民者创办的。(2)随着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报刊逐步发展起来。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是民族民主报刊赖以生长的土壤,而民族民主报刊基本以反帝、反殖民、反霸权为基本立场,推动了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进程,并致力于捍卫国家和民族独立。(3)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大多数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报业规模大为扩展。但因政变频繁,

31、媒介体制都是国家所有制,有的国家报业重新陷入本国独裁者的控制之下。(4)发展中国家的报业体制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政府或执政党报刊为主。全部报刊或大部分报刊都是政府办的官报或执政党办的准官报,执政当局直接掌握报刊、控制舆论。这类体制在非洲较为普遍,亚洲、拉美某些国家也存在这种体制。二是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多数亚洲、拉美国家以及某些非洲国家,凡是实行多党制和市场经济的,一般都采用这种体制。三是以商业报刊为主。亚洲、拉美某些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报刊商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商业报刊已居于报业的主体位置,政党很少直接控制的报刊,某些政治性强或是有特定政治背景的报刊,一般也实行商业化经营,同样参与市场竞争

32、。【知识模块】 总论篇20 【正确答案】 (1)通讯社出现的背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推动了通讯技术革命;近代报业发展。也就是说通讯社的产生是工业革命和近代报业发展的历史必然。(2)欧美四大通讯社:法国的哈瓦斯社,德国的沃尔夫社,英国的路透社和美国的美联社。其创建和发展过程如下:哈瓦斯社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通讯社。1835 年由法国人哈瓦斯在巴黎创办。在此之前,哈瓦斯就组织了一个新闻社,提供新闻和翻译外国报纸的服务,订户主要是外交官及工商界人士。此后他将新闻社改组,正式定名为哈瓦斯通讯社,并用信鸽传递新闻,后用电报传递信息,影响和实力进一步扩大。“一战” 前,发展迅速

33、,1925 年后,受经济危机影响,业务亏损。30 年代接受政府拨款,体现出官方色彩。“二战”爆发,德军侵占法国,接管了哈瓦斯社,哈瓦斯通讯社瓦解。沃尔夫社通讯社由伯纳德沃尔夫于 1849 年在柏林创办。沃尔夫曾服务于哈瓦斯通讯社,1848 年接任柏林国家日报的社长。为了降低该报的采访成本和费用,于 1849 年成立了沃尔夫通讯社。但直到 1860 年,该社才经常对德国商业公司和报纸供应商业、政治新闻。沃尔夫通讯社是德国最早的通讯社,也是世界上第一家主要用电报收集新闻的通讯社。1915 年,德国设立官方新闻社海通社,沃尔夫社成为国内通讯社。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将其改组为德国通讯社,历史悠久的

34、沃尔夫社宣告终结。路透社由德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 1851 年在伦敦创立。路透曾在哈瓦斯通讯社担任译员,后在德国的亚琛设立通讯机构,利用信鸽传递商业信息和股票行情。1851 年电报畅通,他在巴黎和伦敦之间开始了消息传递,并迁址到伦敦,正式亮出“路透通讯社 ”的招牌。 1858 年开始,向报纸提供新闻。 19 世纪末,路透社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欧洲三大通讯社都是由向工商界、银行界提供金融、经济信息起步,之后发展成为提供综合消息的新闻通讯社。美联社,1848 年美国纽约六家报纸为联合采访欧洲船只带来的新闻,成立了港口新闻联合社,属合作性质的组织,非营利,一切费用由各家平均分担,这是美国第一

35、个通讯社,也是美联社的开端。1882 年,在与合众社的竞争中败北,大多数会员加入合众社,其余小部分会员与西部联合新闻社合并,于 1892 年在芝加哥成立美国联合新闻社,1892 年正式改组为现在的美联社。【知识模块】 总论篇21 【正确答案】 (1)最早的全国性通讯社出现在法国巴黎。1825 年,法国人哈瓦斯组织了一个新闻社,挂出“哈瓦斯办公室” 的牌子,提供新闻和翻译外国报纸的服务。该新闻社的业务日益扩大,由单枪匹马发展到拥有一批翻译人员和发行人员,由只翻译报刊文章扩大到在欧洲各国首都拥有自己的信息采集人员,用户范围也从工商界、银行界扩大到外交及军事部门。1835 年哈瓦斯将新闻社改组,正式

36、定名为哈瓦斯通讯社。(2)全国性通讯社是相对于美联社、路透社等世界性通讯社和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拉美特稿社等区域性通讯社而言的,其特点包括:主要在本国范围内营业的通讯社,在国内有记者网,各地设有记者站。一般以采集和发布本国新闻为主,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各新闻机构,对国内的新闻发布很权威。有一些全国性通讯社在国外有自己的记者站,采集或发布国际新闻,或者同世界通讯社签订交换新闻协定,抄收世界性通讯社和其他新闻机构发布的消息,经加工后转发国内新闻机构,一般不向国外新闻机构发布国际新闻。全国性通讯社同世界性通讯社相比,规模小,对世界舆论的影响亦小,分布情况也不均衡,欧美地区最发达,亚、非、拉地区的通讯

37、社规模小、影响有限。【知识模块】 总论篇22 【正确答案】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扩展,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信手段广泛地运用于新闻通讯领域。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联网络的扩展,通讯社越来越广泛地依靠国际互联网络传送新闻,播发稿件,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数量和质量。这场传播方式的变革把世界新闻通讯事业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在先进的传播技术推动下通讯事业飞速发展,规模庞大、技术力量雄厚,采集和发布新闻的范围不断扩大,不论从新闻通讯事业的总体上看,还是从单个通讯社来看,业务范围都在不断拓宽,服务项目在不断增多。【知识模块】 总论篇23 【正确

38、答案】 欧美国家的对外广播是从“二战”之前兴兴起的,在“二战”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战争宣传作用。对外广播中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和美国的对外广播,它们发展最早影响最大。(1)英国的对外广播由英国广播公司 BBC 担任。1932 年 BBC 帝国服务开播,这是BBC 第一个向英国以外地区广播的电台频道。1938 年 BBC 阿拉伯语电台开播,这是 BBC 的第一个外语频道。开办前期,主要用英语向英国殖民地和自治领地广播,后逐步发展为使用 40 多种语言,24 小时向全世界多个国家广播,节目内容丰富,有新闻、时事、评论等,新闻节目因其准确性和客观性,在世界各地的收视率都比较高 另外,BBC 的英语教学类

39、节目也很有特色。(2)美国的对外广播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对外广播主要通过美国之音(VOA)电台进行。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1942 年 2 月由战时情报局组建,主要进行战争宣传,向德国占领的欧洲和北非地区提供盟国的新闻节目,“二战 ”结束之后开始进行反共宣传,随后逐渐转向报道和阐明美国政府政策,宣传美国社会和美国的生活方式,报道国内外新闻及时事评论。每天以 44 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广播,内容包括新闻时事、专题节目、英语教学节目、美国流行音乐与反映美国政府立场的社论,是知名的国际广播之一,其中新闻节目是主要内容。【试题解析】 对外广播是广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这道题

40、的解答可强化考生对“二战”期间广播发展的认识。答题时可先概述对外广播的内容,然后以英、美对外广播作为典型代表列举其发展。【知识模块】 总论篇24 【正确答案】 (1)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信号的传播媒介。广播的诞生是以无线电技术的实验为基础的。1837 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88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电磁波(无线电波),并进行了无线传送和接收的方法实验;1895 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制成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1896 年,马可尼在英国组建公司从事无线电器材的制造;1906 年圣诞夜,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学

41、教授费森登通过无线电的装置,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一个广播站,并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语言广播实验;1916 年李德福雷斯特开始了试验广播,广播了总统竞选的得票数,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新闻广播;1920 年 11 月,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在匹兹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呼号为“KDKA”,这是世界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端。(2)广播事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电广播电台。1922 年,美国的广播电台发展至近 500 家,英、法、德、意、日等国都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台,全世界的广播事业开始不断发展。成熟时期: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广

42、播电台数量飞速增长,广播节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广播技术上调频广播开始出现,广播网迅速发展,广播的社会作用开始突显。“ 二战” 前,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广播的信息传播和宣传功能,广大公众也把广播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欧美和拉丁美洲的广播事业飞速发展,亚非地区也出现了一批外国人创办或协助创办的电台,并在“二战” 中广播独领风骚,其在对外进行战争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反过来也促进了广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广播技术手段发展,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兴办广播,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文化事业服务,广播迎来繁荣时期。竞争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受到电视的挑战,广播开始寻找自身优势进行

43、发展。70 年代以后,广播技术不断革新,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立体声广播、数字音频广播开始相继兴起,80 年代以后卫星传送技术逐步推广,90 年代以后数字音频广播开始勃兴,接收设备不断优化、袖珍化、多样化,广播传送的质量、效率、距离都有了空前的进步。【知识模块】 总论篇25 【正确答案】 当前世界上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五种:(1)国有国营。国家拥有并直接经营的电台、电视台。资产归国家所有,政府直接领导管理,是政府的言论机构;经费大部分靠国家拨款,有的辅之以受众缴纳的视听费以及广告费。(2)国有公营。国家所有但由公司自主经营的电台、电视台。资产归国家所有,但电台、电视台相对独立;政府依法加以

44、规范和监督,但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进行;经费来自视听费和国家拨款,有的辅以广告收入。(3)社会公营。由社会各界筹办经营或某公众团体筹办经营,电台、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国家采用委托的方式经营,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法律范围内独立进行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经费靠视听费或各界资助、政府补助,个别的辅以广告收入;国家依法进行宏观调控管理。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的机构通常被称为公共广播电视。其特点是:重视社会效益,注重节目的教化功能和文化品位;其弊端是:经营管理缺乏活力,经济常常出现困难,节目的创新比较慢。(4)私有私营。私人独资、合资或组成股份公司

45、经营的广播电视企业。电台、电视台(网)由财团 (或个人)控制,政府通过审批营业执照进行宏观管理,资产为私人所有,以盈利为目的,在法制范围内实行商业化自主经营,广告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国家只在宏观上加以调控管理。(5)公私合营。国家和私人合资或合办的广播电视机构。由国家兴建并经营广播电视设备,私方制作节目然后租赁这些设备播送,国家通常处于主导地位,经费一般来自广告收入。私有私营、公私合营机构通常被称为商业广播电视。其特点是:谋求商业利润,千方百计地改善经营管理,不断创新节目,进行商业竞争。其弊端是:往往为了追求利润,节目品位不高,色情、暴力以及其他庸俗内容较多。近年来,广播电视传播制度正由原来比较

46、单一的类型变为复合多元型,大部分由国营、公营制度型转变为公商并营制度型。【知识模块】 总论篇26 【正确答案】 (1)电子乌托邦是一种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一切问题的思想倾向,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有的学者认为:“电子传播网络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它将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变得更加平等,而这种平等也必将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新媒介技术将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并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2)新的媒体技术或传播工具的确蕴含着广泛的可能性,但是单

47、纯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形成。一个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条件,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及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简单地说某种传播技术或工具会导致某种社会形态形成的观点是片面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与制度和文化紧密相连,这样一个强大的系统会发挥什么作用在于使用者和管理者具体所处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媒介是中性的,它并不能直接导致某种善恶和民主,一切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组织,取决于它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试题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理解与判断能力的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结合互联网传播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提炼、判断和总结。答案组成首先是要

48、分析电子乌托邦的主要观点,其次是从媒体技术使用与社会的关系分析电子乌托邦不能实现的原因。【知识模块】 总论篇27 【正确答案】 媒体的数字技术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2)信息容量巨大。互联网络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会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3)多功能。除了文件的传送与分享外,现实世界的各种活动被不断地搬到网上,人们不仅获得了一个覆盖广泛的信息传播空间,还拥有了一个巨大的、方便的数据库。(4)多媒体。综合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融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5)链接。超文本链接成为网络最大的功能和魅力所在。(6)星状网络的传播系统。(7)互动性。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所在。(8)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互联网提供了新闻与言论的最大自由度,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的时代结束了。(9)全球传播。互联网传播是没有国界的,任何网上信息都是全球性散布和全球性接收,这使得对网络传播机构表现的评判和对信息内容的解读都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行为。总之,网络传播特点中,信息传播的个人化和交互性是网络传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代表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的形成。【知识模块】 总论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