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5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84926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5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练习试卷 25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德里苏丹国前三位苏丹均为奴隶,同时皆属于( )(A)阿拉伯人(B)突厥人(C)波斯人(D)阿富汗人2 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包括(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 美国总统威尔逊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A)(B) (C) (D)3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A)(B) (C) (D)4 法国“胡格诺 ”的含义是 ( )(A)罗马教廷的反对者(B)日内瓦宗教改革的

2、拥护者(C)资产阶级和中小贵族集团(D)法国王权的支持者5 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法典是( )(A)开皇律(B) 唐律疏仪(C) 武德律(D)大清律例6 下列无法体现春秋战国时代公室与私家势力之间的相互斗争的是( )(A)田氏代齐(B)三桓专鲁(C)三家分晋(D)李悝变法7 20 世纪 20 年代初,以( )为旗帜的疑古思潮兴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反思(A)古史辩(B)回向三代(C)近代科学(D)大同小康8 近代中国伴随着外国资本的人侵和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出现,社会机构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开始瓦解 买办资产阶级是官僚资本主义的前身 无产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相

3、当低下 洋务派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A)(B) (C) (D)9 下列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0 托勒密王国11 穆罕默德12 索姆河战役13 柏林危机14 四书五经15 江浙财团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6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于岁入常额处,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至岁出之数,兵饷为巨,绿营兵额六十

4、四万,常虚六七万以资给军用。自乾隆中增兵议起,岁糜帑二百馀万。其时大学士阿桂即忧其难继,嘉、道问两次议裁,不及十之四,仍宜汰五万,复旧额。自古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应请皇上注意将才,但使七十一镇中有十馀镇足为心腹,则缓急可恃矣。”曾国藩疆场竞斗之计(1)谈谈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中的作用。(2)简述湘军在晚清地方势力崛起中的作用。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7 简论张居正改革。综合练习试卷 25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5、【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固有的不平衡规律,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但是由于各国汲取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激化,反而有所缓和。【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古代法律典章的综合掌握。【知识模块】 综合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公室与私家势力之间的相互斗争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格局演变的主线之一,在斗争的过程中,私家势力逐渐掌握了政

6、权,甚至灭亡了公室,本题的前三项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需要考生重点了解,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清朝末期起,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顾颉刚先生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开创“古史辩“派。【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个方面,所以其他两项并不属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考生需要注意掌握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的背景和在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体制是有关全局的大问题,问

7、题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逐渐摆脱旧有的观念,在十四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0 【正确答案】 公元前 305 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在埃及建立的国家。以希腊一马其顿殖民者为主要统治力量,实行以国王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公元前 3 世纪与塞琉古王国争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发生多次战争。都城亚历山大里亚成为地中海最大的文化中心,公元前 30 年为罗马所灭。【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约 570632 年)伊斯兰教创始

8、人。出生于麦加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族的一个没落商人贵族家庭。610 年开始在麦加传教,622 年开始“希吉拉” 迁往雅特里布城(麦地那) ,并组建起穆斯林公社。624 年他成功组织了伯得尔战役,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和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627 年,他以掘壕坚守之策,挫败了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630 年率大军兵临麦加城下,迫使倭马亚贵族归顺投降。通过多方努力,最终使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在伊斯兰教旗帜的引导下走上了建立统一国家的历程。【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军队在 1916 年 7 月至 11 月发动的一次攻势。当时,德军在索姆河地区牢固地占据有利

9、的战略地位。7 月 1 日,英法联军在进行大规模的炮轰和飞机轰炸后,步兵发起冲锋,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战争成胶着状态。9 月,英军开始使用新式武器坦克,但实际上作用不大。英军还首次使用了高射炮。在这场拉锯式的阵地战中,英军损失 42 万人,法军损失 20 万人,德军损失 45 万人,协约国军队的这次攻势虽未成功,却减轻了对凡尔登的压力,并把德军主力牵制在西线。【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 4 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在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以防止其再发动战争,危害世界和平。分 1948 年柏林危机和

10、 19581961年柏林危机,1961 年 6 月 3 日,美苏两国首脑在维也纳会晤,当危机达到高峰时,赫鲁晓夫态度软化。70 年代初苏联推行缓和政策,争取西方国家承认欧洲现状,在与联邦德国改善关系的同时建议就柏林问题举行谈判,为西方国家所接受。签订西柏林协定,柏林局势趋于稳定,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发展。【知识模块】 综合14 【正确答案】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试题解析】 四书五经是传统儒家经典,此题旨在考查四书五经的具体内容和地位上升的过程,考生需注意

11、四书在南宋经过朱熹编纂后地位的抬升,此题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是民国时期以上海为基地的江苏、浙江籍人士或江浙两省的大银行和大企业资本集团的总称,是中国最大的财团。银行资本集团以其金融实力成为这一财团的核心,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尤其是银行业迅速发展的产物。这种以上海为主要活动基地的若干大企业资本集团和大银行的一定程度上的结合,被人们比拟于帝国主义金融资本,称为“江浙财团” 。【试题解析】 江浙财团是中国金融业短暂繁荣的一个表象,但是由于江浙财团无法改变对官僚资本的依附,所以无法脱离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独立生存,最终还是沦为其附庸,逐渐失去

12、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考生应注意民国时期金融货币行业的发展状况。【知识模块】 综合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6 【正确答案】 (1)1861 年,“ 辛酉政变”发生,慈禧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还重用了一批在地方很有势力的汉族官僚,其中曾国藩被任命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统领各级文武官员,由于号令统一,筹饷较易,湘军势力大为扩充,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军主力。湘军在镇压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 中兴” 的局面。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近代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督抚者达数十人,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包括如

13、李善兰、徐寿、容闳等人。1864 年 7 月,湘军攻破天京,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后,声势愈大,曾国藩为避免清延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大量裁撤直系部队,其支系仍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镇压捻军。随后,虽然左宗棠平定新疆时也利用过湘军,但湘军已不是国家盼主要军队。(2)湘军的兴起,使清代兵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湘军建立前,清朝常备军为绿营,兵权握于兵部,归于中央。湘军制度与绿营相反,兵为将有。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自成派系。当湘军在实际上取代绿营时,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便代替了国家的世兵制度,是近代北洋军阀的起源。这种制度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清代定制,总督、巡抚委以行

14、省大权,其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和按劾、司法。但两司听命于六部,例可专折奏事,其事权独立,督、抚对两司只是居于监督地位。所以六部可以控制督、抚,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但清代这种格局到湘军将帅担任督、抚后,发生了改变。手中有兵有将的督抚把两司降为属官,不听六部指令,朝廷也不得不予迁就,因而在晚清形成督抚权力过重,地方势力崛起的局面。【知识模块】 综合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7 【正确答案】 (1)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阁倾轧。有权势的阁臣,特别是首辅,朝臣之间明争暗斗; 宦官专权。宦官专权的结果,使明王朝的政治日益黑暗,人民苦难不

15、断加深,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财政危机,赋役繁重。皇帝大置皇庄,皇族、勋戚、官僚纷纷效仿,大肆兼并,农民破产流亡,军屯破坏。赋税、徭役和地租加重。宣德以后,赋税日增,徭役不均,地租高达二、三石,再加上高利贷,民不聊生;流民起义。明代中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农民遂奋起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此起彼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对明朝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瓦剌入侵。“土木之变 ”发生后,为了防备蒙古地方统治者的袭扰,明政府不得不在长城沿线上先后设置“ 九边” ,即九个军事重镇,以加强自身的防卫能力。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解除蒙古残部的威胁。此外,倭寇长期骚扰东南海疆,成为挥之不去的外患。

16、(2)张居正改革的内容: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宰相以后,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如下:澄清吏治。强调 “用人唯才”;创立“考成法” ,官吏“用舍进退,一以功实为准” 。提倡实干,要求 “扫无用之虚词,求躬行之实效 ”;增加财源。下令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清查赋税田产,责成官吏追缴欠税;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明代后期一项重要的赋役制度。 1581 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新的赋役制度,“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 ,即所谓 “一条鞭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整顿军事。选派一批得力将领在边境积极练兵备战;对鞑靼贵族采取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政策;对倭

17、寇则予以沉重打击;兴修水利。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3)对张居正改革的评价: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振兴衰落的明王朝,巩固地主阶级专政。但在客观上收到了一定的积极成果:它不但延缓了政治危机的爆发,出现了短暂的安定局面,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而对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张居正改革以后,明朝的政治、财政形势都有所好转。但是,这场改革因触动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逐渐破坏,明朝的统治也日趋衰落。【试题解析】 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著名的改革之一,所以也是考研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对于张居正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张居正去世后得到的结局也是比较耐人寻味的。考生应该深入到当时的背景来看待张居正改革和张居正本人。【知识模块】 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