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53(无答案).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84994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53(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53(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53(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53(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53(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53(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人们在思维中得到的关于具体事物整体形象的生动、活跃的认识形式属于( )(A)感觉(B)知觉(C)表象(D)概念2 “中国不败而败 ”是指( )。(A)中日甲午战争(B)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A)人类一切知识总和的科学(B)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D)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4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

2、(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中国国民党三大的召开5 1933 年 5 月,原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A)东北抗日同盟军(B)察哈尔抗日同盟军(C)东北抗日义勇军(D)察哈尔抗曰义勇军6 1952 年 1 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打击不法资本家的( )。(A)镇压反革命运动(B)工商业调整运动(C) “三反” 运动(D)“五反”运动7 2008 年 11 月 28 日,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 )在上海成功首飞。作为一种新型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它是我国首次按照与国际接轨的适航标准研制并得到美国联邦航空局受理的飞机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销往欧美

3、发达国家的民机产品。(A)CF34-10A(B)运 -10(C) ARJ700(D)ARJ218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培育市场体系(B)转变政府职能(C)价格体系改革(D)国有企业改革 10 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

4、的矛盾(C)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11 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把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提到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考查的报告是(A)论十大关系(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D)1962 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2 中国航天技术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又取得新进展的标志(A)“试验卫星二号 ”被送入太空(B)我国第 21 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的发射(C)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的发射(D)“发现”号航天飞机安全返航13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

5、台湾问题开始的(B)香港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14 1999 年单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产权包括( )(A)物权(B)债权(C)股权(D)知识产权16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于(A)割裂主观和客观的关系(B)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D)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17 美国

6、、日本和德国都实行议会制政治体制,但是经济体制却有着诸多不同,日本、德国的国家垄断行业显然比美国要多,此外,德国也跟日本不一样,它还是高福利的国家。这表明(A)社会形态是对现实社会共同体的本质概括(B)政体相同的国家社会形态一样(C)相同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可以有差异(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不大 18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B)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提供了组织准备(C)工人阶级壮大提供了阶级基础(D)共产国际帮助提供了外界条件19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B)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C)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D)代表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20 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A)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C)垄断地租(D)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21 天旱盼雨,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可在年降雨量只有七厘米半的印度桑达村,人们却盼着出太阳。因为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庄,山上有着数不清的冰川,阳光可将冰川晒化,使农田得到很好的灌溉。由此而论(A)没有抽象的真理,也没有抽象的谬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B)共性的道理寓于个性的道理之中,个性的道理包

8、含着共性的道理(C)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相对主义真理观是一种正确的真理观(D)真理是具体的,具体真理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22 总结人民解放军 80 年建军治军的经验,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A)听党指挥(B)服务人民(C)不怕牺牲(D)英勇善战23 党的八大的历史功绩是(A)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C)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D)加强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24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A)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B)单个资本

9、增大(C)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D)平均利润率的下降25 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6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 ,这是因为(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2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10、发展(D)统筹兼顾28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是( )。(A)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B)企业规模大小不同(C)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D)生产要素成为商品29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C)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D)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30 一切哲学都是( )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

11、括和总结(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E)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科学三、填空题31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_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_,我们党把它称为_。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_,它的主要创立者是_,我们党把它称为_。3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具有 “_”和“_”的双重主题。33 _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3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_。3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的根本特点是,它从_与_的关系中去理解“物质”

12、,定义“物质”。36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 625 讲话中指出,_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37 _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38 _的形成是原始社会转变为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39 经验论认为只有_是可靠的,而_是不可靠的。实际工作中的_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唯理论认为只有_是可靠的,而_是不可靠的。 _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40 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_,_,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思想路线的体系中,实事求是是核心;_

13、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_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_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四、名词解释41 人生态度42 群众观点43 生产方式44 民族区域自治45 技术社会形态五、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5 年第 4 季度,房价增幅高达 10.8%,比 2005 年全年高 1.1 个百分点,比2005 年前 3 个季度分别高 3.1、0.4 和 0.9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价格提高 11.1%,增幅比 2005 年前 3 个季度分别高 3.5、1.0 和 2.5 个百分点;青岛、南京、济

14、南、杭州、沈阳、成都、宁波、上海和重庆增幅达到两位数。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是 2005 年房地产健康运行的突出矛盾,也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房价增长过快加剧产业结构不平衡和能源、资源高消耗及浪费。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水泥等行业过度扩张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房价增长过快。目前,我国由价格等因素拉动的住宅建设,耗用的钢材占全国钢材用量的 20%,钢材消耗比发达国家高 10%20% ;水泥用量占全国总量的 17.6%,每拌和 1 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多消耗水泥 80 公斤。而在房价推动下的房地产粗放式经营方式,是能源、资源高消耗的重要原因。我国住宅建设过程中,耗能占

15、总耗能的 20%以上,耗水占城市用水的 32%,我国既有城乡住宅建筑总量中节能住宅不足 2%。请回答:(1)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地租和地价的理论分析我国房价增长这一问题。(2)分析房价增长过快的影响,并结合 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谈谈如何解决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问题。47 以下是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四段材料:材料 1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材料 2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

16、变化首先,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其次,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最后,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材料 3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材料 4政治体制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7、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成因。(2)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48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回题。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一: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 ”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材料二

18、: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遇,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材料三: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请回答:(1)材料一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2)材料二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3)材料三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六、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19、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49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选做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在2025 年的亚洲这份报告中强调,中国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最大威胁,美国若要继续在南亚和东南亚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解决在这些地区没有前沿作战基地的问题。还必须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联盟以约束中国。为此,美国已经作出将其军事战略重心从欧洲移往亚洲的计划。与此同时,有人提出在亚太地区拼凑“ 小北约 ”,对中国编织包围圈。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曾将中国确定为它的“ 战略竞争对手 ”。还有人直言,美国搞国家

20、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转引自古平:如何看待中国发展人民日报2001 年8 月 31 日材料 2以新姿态登上世界舞台的是中国。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 1/4,而且,拥有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的中国经济在全球也不失为最富有活力的经济,这一点已为世人所瞩目。所以,拒绝中国参与建立协调的世界秩序的工作是大错而特错的。只要回首一下本世纪的历史便可以了解,一切企图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政策到头来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一点将更加深信无疑。只有中国以负责的立场参加,才能够度过全球性的挑战,并且建立起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环保方面保证稳定的世界秩序,因而由中国参与一切发展过程对于全球稳定

21、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尽可能迅速地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并参加将来的主要国家首脑会议是至关重要的。摘自日本读卖新闻1998 年 2 月 1 日发表的德国前外长根舍的文章中国也是建立新秩序的柱石材料 3中国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水平还不高,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改善中国 12.7 亿人民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建设的中心任务。我们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需要和平,热爱和平。我们早

22、就明确对世界宣告,中国不称霸;就是将来发达了,也永远不称霸,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意同世界各国发展平等的友好合作关系。摘自江主席纵论中关关系、祖国统一和改革开放人民日报2001 年 3 月 26 日材料 4在回答是否担心中美两国可能开始一场新冷战的提问时,江泽民说: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一样,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再发生新的冷战、动乱,而是渴望世界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我们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中心任务。中国不搞扩张。中国不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也无意同任何国家对抗。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平等相待,发好交往,互利合作

23、,中关两个大国存在分歧并不奇怪,但在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各自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都有共同的责任,需要加强合作。我们希望与美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我对中美关系的前景是乐观的。江泽民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就中美关系、反导问题、中俄关系、台湾问题等问题回答了提问。摘自人民日报2001 年 8 月 14 日材料 5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举世瞩目。在此情况下,研究中国腾飞的经验,推测中国发展对亚太乃至世界会产生何种影响,这是正常的。世界普遍认为,中国是维护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有益于亚

24、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但也有人以阴暗心理揣度中国,认为中国强大了就会成为“威胁” ,必须动员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遏制。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政府就倡导各国之间实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中国同所有邻国恢复或建立了正常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被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准则。这是中国为维护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出发,中国对国际争端向来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而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寻求妥善解决。中国

25、已经同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麻烦问题,划定了边界。对有争议的领土+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样合情合理的主张。摘自古平: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人民日报,2001年 8 月 31 日请回答:(1)比较材料 1 与材料 2,分析这两份材料各自所阐述的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的观点。(2)评材料 2,德国前外长根舍所说的,“ 由中国参与一切发展过程,(它)对于全球稳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这一观点。(3)综合材料 3、4、5,评材料 1 中美国五角大楼在2025 年的亚洲这份报告阐述的观点。为什么说“ 中国威胁论 ”是错误的?(4)评材料 1 所说的,美国搞 NMD 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选做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截至 1997 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数额已达 25000 亿美元。在非洲、中东等地区,由于战乱,大批难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造成了大量的人道主义灾难。材料 22001 年,美国遭到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随后,美国发动了对阿富汗、伊拉克的“反恐 ”战争。然而,时至今日,由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不仅没有给美国带来安全,相反却使美国面临更多的恐怖威胁。请回答:(1)材料 1、材料 2 分别说明了什么?(2)怎么才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