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是事物的( )(A)量(B)质(C)属性(D)度2 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是事物的( )(A)度(B)质(C)量(D)程度3 保持事物的质的不显著的变化,并体现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 )(A)量变(B)质变(C)静止(D)时间4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激烈(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5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
2、式和状态的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自然规律6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否定观(B)形而上学否定观(C)诡辩论(D)唯心论7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社会规律8 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的是( )(A)必然性和偶然性(B)原因和结果(C)内容和形式(D)可能性和现实性9 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是( )(A)原因和结果(B)可能性和现实性(C)必然性和偶然性(D)现象和本质10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
3、辩证法的关系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个性与共性的关系(D)具体与抽象的关系11 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方法(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D)综合方法1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尊重客观规律(B)创造规律(C)摆脱规律的束缚(D)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13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A)意识(B)理念(C)社会实践(D)蓝图14 意识自身“ 物化” 过程的实质是 ( )(A)人的意志改造世界的过程(B)人的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C)人用意念变物的过程(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15 “要富口袋,
4、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 )(A)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B)先有精神后有物质(C)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D)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D)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17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5、18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 )(A)可能性和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D)必然性和偶然性19 关于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对本质的反映,假象不是对本质的反映(B)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C)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D)现象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20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包括(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D)逻辑与历史21 下列关于抽象和具体思维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感性具体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是人们
6、认识的起点(B)理性具体是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把握(C)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D)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22 关于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二者完全一致(B)二者绝对对立(C)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D)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23 规律这一范畴深刻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 )(A)本质的联系(B)必然的联系(C)稳定的联系(D)偶然的联系24 关于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人们能够发现规律,并进
7、一步认识规律(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C)人们能够利用合规律的认识来指导实践为人类谋利(D)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25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有( )(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B)自然规律可以重复出现,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C)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有人的参与,是主观的26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A)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
8、不仅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7 从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来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人的意志越坚强就越能迅速实现既定目标(B)错误的消极的意识没有能动作用(C)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28 关于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理相关联(B)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的制约,但选择哪种可能性来生活,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C)
9、尊重客观规律是选择的内在根据(D)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主体自己主观检验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0、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A、B、 C 不属于将这二者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故排除。【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
11、展规律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
12、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
13、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14、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
15、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C 说法错误, D 与题意无关。【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A、B、C 都不是意识“物化”过程的实
16、质,都不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
17、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
18、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
19、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D 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另一对范畴,与题意无关。不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另一
20、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A 的表述有误,假象也是对本质的反映,不过是歪曲的反映事物的本质。D 说法错误,故排除。【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方法。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知
21、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所以,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B 表述有误,理性具体是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故排除
22、该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A 、B 两个选项都过于片面化,只看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或差别,故都排除。【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
23、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第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性与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D 不属于规律的内涵,不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
24、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B、D 两个选项表述错误,都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
25、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A 表述正确,但说的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二者之间的联系,与题意不符,不选。D 表述错误,社会规律虽然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但其揭
26、示的仍然是现象背后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并非主观,故不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6 【正确答案】 A,B,ED【试题解析】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第四,意识还具有
27、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7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按照客观规律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设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
28、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A 表述有误,夸大了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B 说法错误,错误的消极的意识有能动作用,只不过是消极的反作用。【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相关联的问题。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当中进行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C 、D 表述有误,选择的内在根据是主体的利益和需要,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故排除这两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