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85036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A)太平天国革命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3 中国近代化肇端于(A)太平天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维新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B)十九世纪七十年代(C)甲

2、午战争以后(D)清末新政5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广州起义(史称“ 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萍、刘、醴起义(D)“二次革命 ”6 1911 年 5 月,清廷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 ,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 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 “劫夺”商股。这激起了保路风潮,其中最激烈的是(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7 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是(A)浙江萧山县衙前村农民协会(B)广东海丰县的赤山约农会(C)海丰总农会(D)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8 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方

3、法做出正式决定,确定的合作形成是(A)民主联合战线(B)党外合作(C)中共集体加入国民党(D)中共党员与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内合作)9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10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C)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11 王明等人的“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A)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 90(B)使国民党统治区党

4、的力量几乎损失了 100(C)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12 中国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C)战略反攻(D)战略决战13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14 在抗日相持阶段,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忻口战役(D)豫湘桂战役15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其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A)民族资产阶级(B)工人、农民、小资产

5、阶级(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16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问路线” ,他们所提倡的是(A)继续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C)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D)民主主义的道路17 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的事件是(A)下关惨案(B)李闻血案(C) 1947 年 10 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D)1948 年 1 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在香港召开18 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A)互助社(B)初级社(C)高级社(D)合作化19

6、 我国农业合作化走的是(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道路(B)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C)和平赎买的途径(D)人民公社的道路20 中国国民经济在 1959 年到 1961 年发生严重困难,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B)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C) “大跃进” 和“ 反右倾”斗争的错误(D)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为主要标志的“ 左”倾错误21 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是(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D)调整、改革、整顿、提高22 我国逐步:形成的这样一

7、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序列是(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D)“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23 中共十三大的中心任务是(A)实行改革开放(B)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C)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D)加快和深化改革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4 近代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有(A)西方列强侵华使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地

8、位(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C)帝国主义通过其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D)中国人民的反抗25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有(A)翻译学堂(B)工艺学堂(C)军事学堂(D)京师大学堂26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是为了(A)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B)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C)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D)镇压太平天国起义27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A)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与知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对封建思想有一定的冲击作用(D)是中国近代化的肇端28 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为制约袁世凯提出

9、了下列条件(A)袁世凯正式宣布拥护共和(B)以南京为首都(C)总统在南京就职(D)遵守临时约法29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具体表现在中国先进分子(A)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从而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B)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C)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D)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30 最先在国内酝酿建立共产党的中国先进分子是(A)维经斯基(

10、B)马林(C)李大钊(D)陈独秀31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 倾错误,其原因是(A)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B)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C)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D)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32 王明等人的“ 左” 倾机会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恶果有(A)最大的恶果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 战争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 90(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

11、失了 100(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33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即是(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B)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C)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D)“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34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同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其中中间势力是指(A)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C)地方实力派(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12、即国民党亲英美派35 争取中间势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项极重要的任务。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B)尊重他们的利益(C)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D)采取“有理 ”、“有利”、“有节” 策略36 标志着大多数民主党派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的事件有(A)青年党、民主社会党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 “伪国民大会”(B) 1948 年 1 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C) 1948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D)1949 年 1 月 22 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 55 名无

13、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3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主要有(A)外国资本的压迫(B)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的排挤(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38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有(A)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B)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C)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D)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39 为了配合“ 三反运动” , 1950 年初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了打击不法资本家的 “五反运动”,即(A)反行贿(B)反偷税漏税(C)反盗

14、窃国家资财和国家经济情报(D)反偷工减料40 主张“巩同新民主主义制度” 、“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不符合实际的。1949年至 1952 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改造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A)没收官僚资本(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C)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D)实行工业化41 中共中央在 1952 年底开始酝酿并于 1953 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原因有(A)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已经建立起来(B)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身具有过渡性(C) 1949 年至 1952 年的

15、实践表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事实上已经开始(D)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 (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42 1957 年以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左” 倾错误很快便严重地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 ”43 从 1958 三 11 月到 1959 年 7 月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初步纠 “左 ”的努力,主要有(A)郑州会议(B)武昌会议(C)中共八届六中全会(D)庐山会议前期44 1992 年 10 月,中国十四大作出的重要决策有(A)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抓住机遇,加快发展(C)明确国家

16、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确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45 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有(A)抓住机遇,开拓进取(B)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46 1998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A)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B)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

17、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7 材料 1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 ,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摘自 1935 年 1 2 月 25 日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材料 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

18、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摘自 1936 年 9 月 1 日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 1,说明中共瓦窑堡会议的主要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 1、2 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策略变化及其原因。(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较有何不同的特点?4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毛泽东指出:“ 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

19、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试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革命政策及其重要意义。49 结会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或团体的豪绅、地主、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还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以及其他需要的贫民使用。摘自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土地法(1930 年)材料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到中国革命的一个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中国革命战争虽然处在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反动时期,然而能够胜利,因为它有共产党的领导和农民的援助。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红军虽小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红军人员是从土地革命中产生,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战斗的。

20、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试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重要性、路线内容和意义。50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这一战役,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敌人围困我敌后军民的“囚笼政策”,迟滞了敌人向大后方的进攻,提高了我八路军的声望,打击了国民党的投降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敌后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自八月二十日起到十二月五日止,历时三个月又十五天的百团大战,以我敌后军民的伟大胜利、敌人的惨重失败而告终。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一千八百多

21、次,计毙伤日军二万多人;伪军五千多人;俘日军二百八十多人、伪军一万八千多人;破坏铁路九百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坏桥梁、车站二百五十八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摘自李达百团大战:中外战史上光辉的一页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分为两个战场:国民党战场和解放区战场。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日本侵略者停止了向国民党战场的战略性的进攻,逐渐地将其主要军事力量移到了解放区战场在这几年内,国民党战场实际上没有严重的战争。日本侵略者的刀锋,主要地向着解放区。到一九四三年,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为解放区军民所抗击;国民党战场所担负的,不过日军的百分之三十六和伪军的百分之五而已。

22、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三:到 1938 年 10 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 1600 多次,毙、伤、俘敌 54000 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发展到近 20 万人。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等对敌作战 125 万余次,消灭日、伪军 1714 万余人,其中日军 527 万余人。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永远辉耀史册的贡献。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通过对材料一、二、三的分析,如何认识抗日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23、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2 【正确答案】 B【

24、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6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8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0 【正确答案】 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1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

26、国近现代史纲要32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3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4 【正确答案】 B,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5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8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9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0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1 【正确答案】 A,B,C,D【知

27、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4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5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6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7 【正确答案】 (1)1935 年 12 月 25 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

28、左” 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2)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经历了一个从“ 反蒋抗日”(下层统一战线)到“ 逼蒋抗日 ”(上层统一战线)的转变过程。在 1 935 年瓦窑堡会议中,中国共产党还是坚持“ 反蒋抗日 ”,1936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布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 反蒋抗日 ”的口号。9 月 1 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逼蒋抗日 ”。原因:1935 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二.九运动爆发

29、,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国民党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为了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

30、决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8 【正确答案】 (1)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1946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 五四指示) ,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在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 年 7 月至 9 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的热潮。尽管在土改运动广泛发

31、动之后,一度发生过侵犯部分中农利益、侵犯某些民族工商业等的“ 左” 的错误,但中共中央一经发现,便立即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以纠正,使运动迅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2)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到 1948 年秋,1 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解放战争在胜利推进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经过这个运动,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

32、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9 【正确答案】 (1)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只有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才能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2)内容: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在土地分配方法上,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这条土地革命路线和分配办法的基本精神,就是联合占农村人口 90以上的劳动群众,集中力量消灭封建剥削制度。(3)意义:土地革命的深入,沉重打击了封

33、建势力,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对支援红军战争、巩固农村根据地起了巨大作用。【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0 【正确答案】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1)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2)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这个任务主要是由人民军队进行的游击战来完成的。(3)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在 1945 年 8 月反攻阶段到来前夕,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了 120 万人、民兵 220 万人,抗日根据地达到了 19 块。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