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85055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 先富 ”和“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是(A)“两个大局 ”的思想(B)健全社会保险体系(C) “两个飞跃” 的思想(D)提高经济发展方式2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统筹区域发展3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A)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

2、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C)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址消费需求的方针(D)坚持做到“ 三个转变”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科技进步和创新(C)保障和改善民生(D)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这条路线。着力推进(A)消费需求(B)社会发展(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科技创新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

3、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 的根小途径足(A)城乡发展一体化(B)坚持工业反哺农业(C)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D)着力促进农民增收8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特征是(A)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B)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C)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9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能力(C)遵循自然规律(D)绿色科技10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A)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B)提高资源利用率(C)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D)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

4、强管理11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丰十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低碳经济的基础是(A)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B)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C)提高资源利州率(D)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是(A)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B)有利于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C)有利于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调动起来,投入现代化建设(D)有利于实现

5、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13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为此,必须注意(A)坚持效率第一(B)正确认识“先富” 和“共富”的关系(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D)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1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的客观必然性是因为(A)劳动者的个人察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等客观上存在的差别15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B)劳动报酬在初次

6、分配中的比重(C)高等收入者的比重(D)非法收入的比重1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逐步形成的分配格局是(A)高收入人群占少数(B)低收入人群占少数(C)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D)高收入人群占多数17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A)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C)失业保险制度(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A)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

7、综合国力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B)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D)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19 经济发展方式强涮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A)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B)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C)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D)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

8、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0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新” 在(A)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21 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是(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B)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C)发展农村基层民主(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A)农业全面向工业化、全球化转变的发展时

9、期(B)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C)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D)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渊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A)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B)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C)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D)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2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布局是(A)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B)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0、,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C)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D)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25 当前,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A)是经济问题(B)是政治问题(C)是民族问题(D)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6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涮发展,主要是要处理好东部与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B)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C)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

11、业结构(D)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2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的区域发展格局是(A)区域经济优势互补(B)主体功能定位清晰(C)国土空间高效利用(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8 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C)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D)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29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B)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C)实现节约发展、清洁

12、发展、安全发展的任务(D)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抉择30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A)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B)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C)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D)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0 材料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间我国具体

13、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农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32 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什么?33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举措。33 材料邓小平在 1988 年提出了“两个大局” 的战略思想,新世纪初以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此基础又提出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结合材料回答问题:34 提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35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4、?36 如何实施区域发展战略?36 材料2009 年 12 月下旬。一部名叫国情备忘录的电视纪录片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部纪录片以广阔的视角、形象的手法对我国圆情作了深入解读,也生动展现了我国发展不平衡状况,使人们对城乡、区域等方面的发展差距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发展不平衡,概括地说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和谐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始终广泛存在,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回37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8 为什么要着

15、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9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39 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10 年 10 月 15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40

16、 为什么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婴着力点?41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2 什么是低碳经济?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考研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中处理“先富”和“共富”关系的内容。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

17、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就是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

18、色社会主义经济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封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加快转变经

19、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20、方式的强大动力。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

21、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埘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

22、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

23、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2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和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

25、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故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3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正确选项是 BD。A、C 项错误,正确表述应该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

26、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2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措施,正确选项是 AB。C 项错误因为高等收入者收入增长过快是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不可能再提高其收入而是要设法通过税收等手段降低他们的收入。D 项错误很容易排除。【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未来我们要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埘是橄榄形的,即高等收入者和低等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ABC。【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同社会保

28、障体系的内容,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依据,正确选项是ABC。D 项错在“根本保证”。【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妥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

29、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故本题选 ABCD。

30、【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本题选 AB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三农问题发展的定位。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

31、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故本题选 BC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的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小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故本题选 AB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布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

32、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工作布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故本题选 ABC。【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统筹区域发展的内容。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题选 AB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

33、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故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十二五规划关于区域发展格局的内容,正确选项是ABC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8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34、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本题正确选项是 C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正确选项是ABCD。【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正确选项是 BCD。A 项错在“根本”。【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1 【正

35、确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是一个工商业极不发达的农业大国广大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民,深受三大力量的剥削和压迫,是封建势力的最主要压榨和掠夺对象。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我们要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所以中国革命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通过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大法【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2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伟

36、大实践,使得三农问题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3 【正确答案】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三农问题是全局问题,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举措: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为突破,把国家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37、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4 【正确答案】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合作机制不健全,功能布局不合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两个大局” 战略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发展合力,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从现在到2020 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在西部、在“老少边”地区。【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5 【正确答案】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

38、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6 【正确答案】 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知识

39、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7 【正确答案】 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 先天性”差异。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三是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这个政策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四是体制原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40、济38 【正确答案】 从经济角度看,如果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社会层面看,如果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国家层面看,如果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所以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9 【正确答案】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要以加强“三农” 为根本立足点,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

41、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40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实现较快发展速度的过程中,由于实行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使得资源能源消耗过大,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在“ 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

42、用。但是。我国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资源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所以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继续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41 【正确答案】 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42 【正确答案】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知识模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